|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6/24/content_234861.htm
曾让北京抱憾 今为北京加油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6-24 来源: 广州日报
曾筱龙(右)接受采访后与本报记者合影。
曾让北京抱憾
今为北京加油
“悉尼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兑现了当年的承诺——帮助北京申办并办好奥运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上议员、州长助理、前悉尼市副市长曾筱龙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反复向记者表示,尽管北京、悉尼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互为最大竞争对手,可在北京申办和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悉尼又成了坚定的支持者和合作伙伴,而这种支持与合作“绝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本版文、图/特派悉尼记者 毕征
双重身份“让我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当时的悉尼市副市长,我几乎全程参与了对2000年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在国际奥委会蒙特卡洛会议的投票日,我和几万悉尼市民聚集在歌剧院前的广场上翘首以盼。我的副市长身份和华裔身份成为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对此,我说我的运气很好,因为我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呢?如果我所服务的这个城市拿到奥运会主办权,作为副市长我感到很光荣。如果是北京胜出,我也同样会为祖国而高兴,毕竟我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在曾筱龙今天看来,北京当年落选或许并不是坏事,对北京而言,2008年也许是更好的时机。
在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大厦的曾筱龙办公室一角,摆放着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纪念品——曾筱龙2000年参加悉尼奥运火炬接力时手持的火炬,旁边是他传递火炬时的留影。“作为一个澳大利亚华人,能够在以欧裔为主的城市传递奥运圣火,分享奥林匹克精神,是这个国家对华人社区、对悉尼奥运和多元文化社会所作贡献的承认,也反映了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轨迹。”曾筱龙认为,奥运圣火传递有助于推广和谐、促进融合,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
“无论是悉尼还是北京奥运的火炬,在设计上都堪称精美的艺术品,”曾筱龙细心地打开这个设计灵感源自悉尼歌剧院的火炬,向记者展示其精巧的内部结构,“你看,它的编号是‘88’,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个非常吉祥的数字,还对应了8月8日这个北京奥运的开幕日!”
曾筱龙将这个珍贵火炬递给本报记者细细欣赏,并与手持8年前奥运火炬的记者亲切合影。
华人奥运村长欢迎中国代表团
2000年9月12日,恰逢中秋,参加千禧奥运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到达悉尼。对于入住奥运村的各代表团来说,升旗仪式一般是三四个国家一起举行,而东道主澳大利亚出于对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单独为中国举行升旗仪式。15时15分,奥运村升起了五星红旗,中国代表团成为在奥运村内升起国旗的第105个奥运会代表团。
“那一天,也许是组委会的特意安排,我恰恰是奥运村的当值村长。升旗仪式由我主持并致辞。我用中文向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表示欢迎和祝福。据我所知,这是悉尼奥运会在各国进村和欢迎仪式上唯一一次使用英语、法语以外的非国际奥委会官方语言。”曾筱龙透露,使用中文欢迎辞,是悉尼奥组委给中国代表团的“特别待遇”。
据曾筱龙回忆,他当时为欢迎辞和欢迎仪式颇费了一番心思。他在欢迎辞中祝愿中国奥运健儿在比赛期间度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在悉尼、在奥运村得到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他还特别祝愿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欢迎仪式上,组委会安排了极富澳大利亚本土特色的原住民舞蹈表演以及60个澳大利亚儿童齐唱当地民歌《祝愿您》。
悉尼机场“祝福北京奥运”
“当年申办千禧奥运时,悉尼就承诺,如能胜出,将支持北京申办往后的奥运会。在北京第二次申奥前后,我和当时的新南威尔士州长卜卡就曾两次去北京访问。我们还多次接待了北京代表团来悉尼学习和考察,我们的专家也不余遗力地用我们的申办和举办经验为北京出谋划策,提供咨询。在政府的支持下,仅原悉尼奥组委主席桑迪·豪威先生就先后50多次携奥运顶级专家和合作企业代表团访华。我记得,当时的北京申奥委在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交申奥报告之前,曾把草案交给澳方征求意见。当时,包括我在内的澳方专家组仔细研究后,主要就运动员村建设以及奥运安保问题提出了完善意见。最终,我们的很多建议被北京采纳。而在国际奥委会审查申办报告时,我和其他几位澳大利亚同仁作为评审专家对北京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曾筱龙接着说:“在协助北京成功获得奥运主办权后的2002年2月,新南威尔士州政府专门成立‘悉尼-北京奥林匹克秘书处’,专门向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传授悉尼经验。”
“你在悉尼国际机场出关时应该看见了一幅‘悉尼欢迎你’的大型广告牌,但不久后,它就会换成‘澳大利亚和悉尼人民祝愿北京2008年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曾筱龙向记者透露,“而且,我们还会把祝福广告做到中国去,在北京首都机场和市中心,也会出现类似的电子广告板,在祝贺北京奥运成功的同时也让悉尼在中国变得更加有名。在奥运马术比赛场地香港的天星码头,也会有我们祝贺2008年奥运马术比赛成功的广告。”
“南威尔士州和广东省是友好省份,悉尼和广州又是友好城市。我们早就与广州亚组委展开了协作,分享我们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会的经验。可以说,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现在‘悉尼-北京奥林匹克秘书处’的工作重点已开始转向广州亚运,因此这个智囊机构有了另外一个名字——‘悉尼-广州亚运会秘书处’”。
为“水立方”穿针引线建言献策
曾筱龙并不讳言,悉尼与北京的合作,一方面是分享经验,一方面也是为了争取商机。不少澳大利亚公司在北京奥运建设项目中夺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PTW建筑设计公司以“水立方”方案赢得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馆国际设计竞赛第一名。而在此项目中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曾筱龙本身也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师,位于悉尼达令港的中国园林“谊园”以及唐人街规划美化工程就出自他的手笔。
“我在与北京奥组委官员的会谈中了解到,在北京所有奥运场馆中,游泳馆是唯一由全世界海外华人捐款建造的建筑物。为了表彰海外华人对北京奥运的贡献并记载他们的姓名,北京方面曾经找过很多设计师设计一个纪念性景观。曾有人提议把名字刻在地砖上或刻在墙上,但我对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说,名字刻在地上被人踩不符合华人的传统,刻在墙上耗费时间,会影响游泳馆整体工程进度,而‘水立方’是世界顶尖水平的现代设计,因此需要与之匹配的高水平的纪念建筑设计。我提议从‘水立方’玻璃水晶透明状的设计风格出发,所以纪念景观也可用同样的设计原理,保持明快的现代感。北京方面认为我的建议很好,具有创意。我回来后与PTW公司交流,他们表示赞同并作出初步设计,这一留名景观被融入到‘水立方’游泳馆内外设计的一部分。”
曾筱龙简介:
曾筱龙祖籍广东省五华县,1943年生,1949年随全家移民香港,上世纪60年代初移居澳大利亚。曾筱龙先后在新南威尔士州大学、悉尼大学建筑系深造,因其专业成就获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学院和英国皇家建筑学院院士称号。1991年9月,他在悉尼市长选举中以一票之差败北,后担任副市长之职。尽管如此,曾筱龙还是成为了悉尼开埠150年以来第一位华人高官。1995年曾筱龙连任副市长一职。1999年3月,他当选新南威尔士州上议员,后出任该州州长助理及亚洲地区咨询委员会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