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17|回复: 5

杨光福:4万里行程寻访客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3 1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aae31010006e7.html
                             杨光福:4万里行程寻访客家人
                                    本报记者 李传君 文/图
    “在四川方言的汪洋大海中,散布着30余个客家方言岛,数百年来,他们‘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代代传承着自己独特的文化……”56岁的客家人杨光福,从6年前开始寻访四川、重庆一带的客家人,至今他走遍了巴蜀大地80多个县市,涉足180余个乡镇,共拍摄了3000多张有关客家会馆、民居及客家人生活状况的照片,总行程2万多公里。家境清贫的他为此花费了积蓄数万元,他誓言要继续寻访下去,甚至还有到外省寻访的打算。晚年的他还想撰写一部反映客家人历史与现状的著作。
                                        4万里路云和月……
    四川客家人从何而来?2月6日,记者采访了杨光福,他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一部分客家人从闽、粤、赣一带奉诏填川,然后在四川各地零散地居住、繁衍了下来。
    杨光福出生于龙泉驿区洛带镇杨氏家族,小时候他常常望着高大神秘的广东会馆出神,心中逐渐滋生了一个好奇的问题:这是什么建筑啊?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建筑吗?长大后,他知道广东会馆是来自广东的客家人修建的,于是又想知道:其他地方也有客家人吗?1999年,杨光福病退在家,多年来对客家文化的好奇使他产生了寻访客家人的打算。2000年的一天,他搭朋友的便车来到毗邻云南的宜宾县横江镇,正式开始了他的寻访之旅。在那里,他发现了几十户客家人生活在一个古老的大寨子里,让他兴奋不已的是,经过几百年的隔阂,他还能用客家话跟那些乡亲们交谈。
    “此后,我只要听到哪里有客家会馆或居住有客家人,我就立马收拾行囊出发。”杨光福说。他带上自己用了多年的一部普通相机,每到一处就拼命地拍照,或者用客家话跟当地乡亲拉家常。有时侯天色晚了找不到住处,他不得不露宿野外。6年寒暑弹指过,他的足迹遍及四川甚至重庆境内180余个乡镇。南至西昌、屏山,北至剑阁,东至重庆忠县,西至汶川,总行程2万多公里,他共拍摄了3000多张珍贵的照片。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也是客家人,有关他被围困到被俘被害的43天一直是一段神秘的故事,于是,我历尽艰辛寻访了石达开这43天中每一个战场和足迹,找到了当年石达开坐过的椅子,亲临了2000名太平军被活活烧死的大树堡战场,还找到了一名太平军女战士的后裔。”杨光福从那个专门存放有关石达开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的袋子里取出一张老人的照片,接着说:“听这个80多岁的老太婆讲,她奶奶当年躲藏在一个山洞里,逃过了清军的剿杀,后来嫁给当地一个农民。”
                                        执手泪眼望乡亲……
    “客家人跟大批的湖广人是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四川的,不过,湖广人因地理位置便捷的原因一来就占据了平原等农业条件好的地方,客家人只好见缝插针地到一些丘陵和山地落户,因此历来都比较贫困。”杨光福说。
    杨光福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2年,他听说西昌有个叫黄联关的地方居住有客家人,于是兴致勃勃地赶到那里。到了后,一见四处是彝族人,便感到很怀疑,不过他还是试着向一个摩的司机打听:“你们这里有没有会讲客家话的人?”摩的司机告诉他:“有,我叔叔就会讲。”接着杨光福随摩的司机来到他叔叔家,碰巧他叔叔不在,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太婆。杨光福又问:“这位阿婆会讲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便用客家话向太婆问候,太婆听了后万分惊讶,半晌才开口:“你来自哪里?”“成都。”于是,太婆将他迎进堂屋,又立马去叫她老伴:“老头子,快起来!成都的乡亲来看我们了!”瞬间,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从屋里出来,热情地给他倒茶,不一会儿,这家屋里屋外聚集了一大群人,大家的眼里都噙着泪。杨光福激动地给他们照相,同他们摆谈,还把自己买的干粮、糖果散给乡亲们吃。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老头子刚刚上小学的孙子也会讲客家话。“在这个彝族人占绝对优势的地方居然还有一万多客家人,实在让人喜出望外,”杨光福说,“但是这一万多客家人中,只有2000多人会讲客家话了。”
    “吃苦耐劳、敬宗穆族是客家人十分可贵的精神,对同是客家的乡亲,不论你来自哪里都十分热情,一句普通的问候,便会赢得热泪盈眶的欢迎。”杨光福告诉记者,一次他到隆昌县盘龙镇一个客家人手工麻布加工厂探访,可在厂门外便被保安拦住了,杨光福就用客家话说:“我想找几个乡亲交流一下。”于是保安热情地把他带进厂,里面的工人全是客家人,他不仅可以随便参观,就连一些属于商业秘密的东西也能问个究竟。“在那里,我发现了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手工织布机,我当时感慨万千地想,这是客家人艰苦创业精神流传后世的见证。”
                                        为远去的家园而忧
    “6年的寻访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四川境内的客家文化(包括客家方言)正在被强势的湖广文化(包括四川话)所侵蚀、同化,不少地方的客家会馆、庙宇和民居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被严重破坏,我担心这些孤立的客家方言岛上的客家文化现象会渐渐离我们远去。”杨光福说。
    杨光福给记者举了这样几个例子,几年前,他到屏山县楼东镇寻访到一处客家人居住点,但那里的南华宫(来自广东的客家人的会馆)已经被改变成了木工房,里面还养了一些猪;在遂宁市天上街原本有个天上宫(来自福建的客家人的会馆),是当年来自福建的客家人修建,可在2001年被拆得片瓦不存;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的著名将领彭家珍是客家人,可他的故居破败不堪,已经多年无人维护。
    “客家会馆等地面遗存物是一本镌刻着客家人历史的书,是目前唯一能见证当年填川客家人参与社会、参与当地城镇建设、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的最好历史见证,因此我呼吁各地政府和民间百姓一定要珍惜和保护。”杨光福告诉记者,他的家境比较贫困,夫妻俩退休金加起来才一千多元,目前他已经投入了数万元到寻访客家人的活动中,几乎是他所有的积蓄,但他没有半点后悔。“我想把当年客家人填川的足迹以及他们在各地生存繁衍的历史作一个梳理,然后写一部书,就算是一个客家子孙对自己族群所作的一点贡献吧。”杨光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3 13: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得流泪!

很想有这样的亲历机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3 23: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让人感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0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客家人越多越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00: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各个客家地区走走看看,也一只是我的心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4 1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上宫,南华宫

天上宫!!!!!!!!!!!!
宜宾还有聚居地,得闲要去看哈子。
无论年纪细太,都系客家乡亲。语言文化,能够见证,世代相传。
杨先生又冇相关图片发来供太家分享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3: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