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59|回复: 0

多元文化地域中的客家“方言岛”现象(漳平客家:5000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8 15: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元文化地域中的客家“方言岛”现象  
  2007-12-26 15:45:03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http://www.fj.xinhuanet.com/zhkjw/2007-12/26/content_12052849.htm


——漳平客家民系调查



□        黄  瀚  谢  健  陈  梅



漳平是闽西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龙岩市东部,闽南金三角北端圈沿,是九龙江源流汇聚的地方,也是泉州、漳州、三明、龙岩的结合部。罗香林教授曾对客家地域分布作过稍为详细的分析,认为闽西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为纯客住县,连城、龙岩为非纯客住县。漳平虽不在其中,但地缘上与非纯客住县相毗邻,历史上与龙岩和其他客家地区有着密切联系,客观上也存在一些客家人聚居的村落。因此后来又被一些学者列入非纯客家县。漳平这些客家村落的村民兼用当地闽南语系方言和客家方言,理论界把这种文化现象称为客家“方言岛”或客家的双语区、三语区。由于地理方位和历史行政区域的归属,漳平受闽南文化深厚的影响,同时也融会了客家文化和土著、畲族文化,成为多元文化地域。在这种地缘关系中,客家人是如何迁徙定居?客家民系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客家文化与当地其他族群文化是如何交融影响?保留了哪些客家的民俗风情特色?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哪些作用和影响?从这种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正因为如此,对漳平客家民系的调查,也就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地缘历史与先民组成



客家是汉族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民系形成的年代,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看法,但一般认为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客家是晋唐之后,中原汉人由于避乱、逃荒、驻防等原因,数次南迁,辗转徙居,最后聚居在闽粤赣交界处,融合当地土著文化,形成共同的方言、心理认同和经济活动的族群。



漳平在三国时属吴建安郡苦草镇九龙乡。“九龙乡介于延泉间,三郡实相馋啮,溪涧交流,山盘谷阻,盖漳北之髋髀也。”[1]唐垂拱二年(686),漳州建郡,漳平属漳州府。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设立汀州府,漳平为九龙乡归属之。唐大历十二年(777),龙岩改隶漳州府,漳平亦随附。明成化六年(1470),漳平置县;明隆庆元年(1567),宁洋建县。两县建县之初,均隶属于漳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龙岩为直隶州,漳平、宁洋归属之。1913年废州后,漳平隶汀漳龙道。1934年后,属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新中国成立后属龙岩地区。1956年宁洋撤县,其城厢镇等处并入漳平。



漳平境内河流大多属于九龙江水系,戴云山、玳瑁山和博平岭三大山脉雄结于此。与闽南语系的南靖、华安、安溪、永春、大田等县相毗邻。由于这种地缘关系,决定了漳平对闽南文化的趋向和认同,同时兼收并蓄了各方的文化。



漳平的先民,主要是当地闽越族的土著居民、畲族居民,还有从中原迁徙来的汉人。



闽越族是远古时代居住在福建一带的土著。秦皇二十五年(前222)立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封亡诸为闽越国王。元封元年(前110),大规模汉军入闽。一些土著贵族被掳往中原,一般平民则逃避山区。[2]



汉族迁徙漳平之前,漳平的先民有很大部分的古畲民。唐初,福建被称为“蛮獠啸乱”之地。这些“蛮獠”,“闽中山溪处往往有之。在漳平,三姓曰蓝、曰雷、曰钟。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荻架茅以居。善射猎,涂矢以毒,中兽立毙。其贸易,刻木大小、长短为符验。能辨华文者其酋也。”[3]唐开漳圣王陈元光从漳州府地向北开发中,恩威并重,平定了当地土著畲人。九龙江文明的开发,带来了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汉畲民族的融合。当地古畲民一部分为了生计而外迁较为偏僻的地方,一部分与汉人杂居,与汉人融为一体。漳平现存许多带“畲”字的古地名及和睦里、感化溪等名称,表明了畲族在漳平分布的广泛,并蕴含汉畲和睦相处、感化畲人的意思。据说,山羊隔和龙门的畲族祖先是明万历年间从漳浦迁来的两兄弟,恩台公迁象湖龙门开基;思台公迁永福兰田定居,曾与汉族陈姓合建祖祠,后被排挤到山羊隔。[4]漳平现有畲族行政村11个,人口3864人。



汉人迁徙漳平,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始祖随军戍边,入闽定居,后代裔孙为避战乱迁入漳平。历史上,唐高宗总章二年(669),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旨从原籍中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出发,带领5600名、58姓军校将士入漳,设立漳州府;陈元光世镇漳州,其后裔领兵进驻苦草镇(今龙岩)。唐僖宗光启元年(885),河南光州固始刺史王绪及其弟王审知入闽,随军将士5000多人,后来设立了闽国。这两次汉人南迁,至今仍然可以找到印证。比如赤水香寮的曹氏远祖曹淳厚,就是随陈政父子入闽,在唐军中任府兵都校,以后调守苦草镇。到了唐末,曹淳厚的世孙在兵乱中,迁居香山,为香寮曹氏始祖。[5]邓姓入闽始祖邓光布,中原光州固始人,唐僖宗年间随王绪入闽,初任福州侯官县,继为崇安镇将,封剑州路将军,后裔住沙县。其第十七世孙邓千三,于宋末祥兴二年(1279)迁漳平居仁里南洋九鹏里梧溪头,为漳平邓姓开基祖。[6]南洋乡暖洲营朱姓,其先祖是河南开封府固始县人,随军入闽辟居南平,明正德年间迁来此地定居。



二是由中原南下入闽开基,后代子孙繁衍逐步由邻县移居漳平。如陈氏远祖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由河南光州固始随谪入闽,至宋初仁宗年间传至二十六世由永安贡川分三支迁入漳平(分别居永福兰田、居仁里和平乡、溪南官坑)。郑氏于宋理宗年间由仙游迁入。



三是从闽南迁居来的闽南住民。由于九龙江的走向,从闽南迁居此地的闽南人数量较多。如:杨氏、蓝氏系由漳浦分衍而来。[7]林氏于明嘉靖年间由海澄沙堤迁来,唐氏于明崇祯年间从龙溪二十五都昭卿社(今华安仙都)迁来。[8]闽南来的移民同时由漳平向闽西腹地幅射迁徙。根据1945年《龙岩县志》中的氏族志有关资料,宋元明清年间,由漳平迁入龙岩的姓氏有:陈、邓、沈、吕、许、洪、黄、易、尤、刘、叶、竭、邹、游等14个姓氏。[9]这些姓氏大多是从漳州一带经漳平永福迁入的龙岩先民,可见居住在漳平的闽南人就更多了。



四是从纯客家地区迁居的客家人。香寮村是一个姓氏众多的村子,现有87个姓氏,故有“百姓村”之称。这些姓氏中,就有从本省的连城、永定、上杭、长汀,以及广东省的大埔、蕉岭等纯客家地区迁入的。[10]据查,漳平的李姓是南宋高宗时由上杭稔田迁入,分别寓居于城区和永福李庄村。吕姓也是于南宋高宗年间由上杭迁入永福吕坊一带。[11]漳平《黄氏岩高族谱》记载,黄姓源自河南光州固始,辗转到江夏,再到邵武(峭山公),第九子黄化公为宁化石璧村黄氏始祖,后经龙岩、永福传至岩高。[12]《连城姓氏志》介绍:吴姓,连城宣和吴家坊八四郎裔孙四世迁居漳平。罗姓,连城城北四八郎裔孙廿四世道谦迁漳平市区;文亨亨子堡太郎裔孙廿二世元恺迁漳平、廿四世大撕由长汀塘背迁漳平;罗坊万一郎裔孙廿一世文龙经龙岩迁漳平官田;文亨始祖翁源裔孙十四世仲美迁漳平永福葛岭村。[13]《龙岩姓氏百家》介绍:永福下坂村傅姓,是从上杭蛟洋迁徙来的,至今已27代。[14]谢姓,唐末,谢澄源随祖入闽,迁居宁化石壁溪居住,为入闽一世祖。其第十世的谢万九郎迁漳平居仁里。[15]客家人迁入漳平,不是一次性,大多也不是直接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先有一姓,或一户客家人辗转迁入,后来再逐渐增多。南洋的客家大多是从梅县松源迁往白沙再迁入的:先是王姓,后再发展到其他六姓。北寮有一户王姓,是在抗战期间才从松源迁来的。



在漫长的历史上,汉人是隐性、自发、逐步迁徙漳平的。“据考,唐末有曹氏定居赤水香山。北宋有刘、陈、卢等姓移居新桥、菁城、永福、溪南、官田等地。南宋末年有李、林、官、邓、吕、张、黄、郑、傅、易、苏、颜、蒋、巫、俞等姓大量迁入。元明时有石、叶、余、凌、连、郭和杨、詹、麻、严、丘、洪、温、廖等姓入籍。清及清以后迁入的有吴、王、许、唐、范等姓。”[16]



此外,由于改朝换代、战祸等重大历史事件,也造成的人口流动与变化。诸如明正统、天顺年间的邓茂七起义,明嘉靖年间的苏阿普起义,清顺治年间的林俊起义,咸丰年间的黄友起义,同治年间的太平军过境,都造成动荡与兵乱,促使居民的迁徙流动。明正德七年(1512),全县人口为3.2万,至清顺治年间(1644—1661),仅有人口1万零9人。由于雍正间推行丁税改革,清宣统三年,人口增至18.7万。1949年,人口又降至7.6万。[17]



近代在抗战期间的1939年,宁洋县曾安置金门、厦门难民,安溪、永春垦民和福清、仙游移民1600多人。至今仍有部分在坑源、黄土坪、新村、香寮、田头、岭兜等处长期定居。后的修建鹰厦铁路,煤矿、铁矿、电厂等大型工业项目,林业生产,以及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都从省内外各地迁入了大批居民。漳平现有人口27.42万。



漳平的历史文化,正是由于闽南人、客家人、畲族人等各民族、民系的相互交流、同化、融合,因而形成了五湖四海、八面来风的多元文化地域特色。



漳平客家“方言岛”源流衍变



理论界普遍认为,闽南人的祖籍是中原的河洛地区,因此又被称为河洛(或福佬)人,闽南话继承了中原的六朝雅音,又被称作“河洛话”。客家的根也在中原,也是从中原迁来的民系族群。



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其实是同源异流的炎黄华夏文化。只是由于迁徙的时间和路线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族群。客家文化同样比较全面地继承了中原古风。历史上,闽南人和客家人的姓氏族群都来自中原,辗转迁徙,迁入漳平。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在这里与当地的畲族文化土著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互相渗透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由于漳平属闽南文化地域,迁入的客家族群,大部分受当地文化的同化,久而久之,淡化或失去了客家文化的固有特征,成为闽南语系族群。但也有少部分地方,虽然也选择了地域认同,但又保留了客家方言和风俗习惯,既会讲当地的闽南语系方言,又兼用祖籍的客家方言,成为漳平的客家“方言岛”。



为了了解漳平地域中的客家民系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田野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氏族谱谍、座谈探讨等形式,了解本市客家民系的基本情况。



漳平现有客家“双语区”的村庄,有双洋镇的中村、大瑶,南洋乡的北寮、梧溪、红林,赤水镇的罗坑、黄山、石寮、安坑、香寮,官田乡的坪山、山贝、石门、官西、黄坪等。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行政村是:北寮、梧溪、中村、坪山。



据统计,漳平市至今仍会讲客家话的居民共计约5000人,约占总人口的1.8%。主要分布在如下几个乡镇:



1、双洋镇。中村,由4个自然村组成。现有人口693人。清朝原名为李溪,居住汉畲民族。汉姓以陈、邓为主,畲姓以兰姓为主。清乾隆、嘉靖时期,客家从广东梅县松源迁入,先与当地邓氏租赁远离村庄的高山开山种茶、开田,后来发展成拥有各姓氏的山寨。其中松源王姓宗族居住在炉子坑、公馆,至今相传有十代二百余年,有300多人口,居住在中村及南洋梧溪。童氏家族原籍是上杭县兰溪镇,于清朝时开基在中村矿山坑,至今有八代一百六十余年,有200多人口。张氏宗族原是永定县湖雷镇,原开基在中村隔头洋居住,至今七代人一百四十多年,有60多人口,居住在东坂洋、尾村。梁氏原籍广东梅县松源,至今传有九代一百八十多年,有20多人口,住在中村东坂洋。当地客家人仍能操纯正粤东客家话。



大瑶与雷池自然村,有王、卢、李等姓氏客家人,约100多人。其祖先是从上杭、永定迁入。



2、南洋乡。北寮,原称客寮。清乾隆年间何姓开基祖何秀华夫妇为逃避兵乱灾荒,从广东梅县松源迁来,搭草寮,开山种茶。后来逐渐有同松源村的张、王、邓、梁、谢等姓和梅县松口的肖姓也移徙该地。1937年改称北寮。[18]现有 160多户,600多人,为纯客住村。王姓来自中原,后在上杭、梅县等地迁徙,到北寮的开墓祖为王煌公,为15代,现已繁衍至第27代,已有二百多年。分住在7个自然村,祖厝堂号为广裕堂、瑞英堂。邓姓于清道光年间(1767—1850年)迁入,祖厝为南阳堂,与其梅州祖地邓姓堂号相一致。[19]



梧溪现有人口1200人,60%是客家人,约700多人。客家人主要姓氏是王、谢、何、张。谢姓来自广东大埔,后从武平象洞光彩村迁入。王姓居多,约400多人,来自广东梅县松源。据梧溪《松源王氏族谱》记载:“一世均德公,元平寇有功任武平抚民令,住归郡里桑梓坑。公生于(南)宋淳祜二年(1242)壬演年正月十一日子时,享寿八十九岁,终于大元至顺元年(1330)。”到了四世祖念四郎宗泰公,即从白沙来到此地开基。其四个儿子分住梧溪、北寮、中村等村。迁入时间族谱虽没有具体记载,但推算起来,大约在明初,迄今传至第 25代,已有五、六百年时间。



红林客家人主要是何、张姓。何姓先祖来自梅县松源枫子林,后从白沙迁入。开基祖为永魁公,生成连、后连两子。至今已一百多年,人口约200人。



3、官田乡。官田的客家人主要是余、吴、卢三姓。官西石垅自然村和黄坪圳头坑自然村,都是姓余的客家人,是清代末年从上杭才溪迁入的,现共有300多人。



石门和山贝行政村,居住着吴姓客家人,现共有1200多人。



坪山行政村是卢姓客家人。据《霭坪卢氏族谱》记载,一世祖宗泰公,名如金公,讳铁,于唐朝随岳父陈政、陈元光父子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同来开漳,任兵校尉兼参军,聚族居九龙山(天宝)墨场,为卢氏入闽开基祖。至第二十二世祖,理成公景象与得成公景忠俩兄弟“由永定西坪丰田里移入龙岩县永福里方家山,宋嘉熙元年(1237年)十二月购得朗车下元霭坪山而居住之平山之地。”这景象景忠俩兄弟就是坪山的开基祖。明宣德九年,因百家畲之乱,景忠祖的第6世孙即迁往安溪、长泰、同安、龙海、南安等地居住。景象公族人仍居住在坪山,至今已经有二十八世,有人口800多人。



4、赤水镇。罗坑的麻畲头是纯客家自然村。据当地《刘氏族谱》记载,刘氏客家人原籍是永定洪山,入闽始祖为白七郎公。传至十四世时,有同辈五人迁入双洋一带:宣文公迁石寮,鼎龙公迁安坑,宽行公迁双洋水尾,德统公迁安坑,德超公迁麻畲头。麻畲头祖祠为肇兴祠。初来时,开山种靛染布,种茶造纸为业,至今已传至第23代,约有一百八十多人。王氏原籍广东梅县松源,从中村移入该村。迁至安坑、石寮、双洋等地的客籍人,大多已被同化,只有麻畲头依然保留自己的客籍地方言。此外,黄山的尾村、石寮等地村民讲“内路话”,属于客话的变种,人数约200人。香寮的刘氏等姓氏,来自永定、上杭、长汀及广东松源等地,人数约100余人。



漳平客家“方言岛”的存在,一是因为客家人的精神特质中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敢于外迁的精神。二是由于相对集中聚族而居,有较稳定的生活环境,不是单独一姓或一户人家,因此有自己的小天地。三是当地有较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历史上从不发生民系之间的争斗。



客家“方言岛”的经济活动与民俗文化



客家在长期的迁徙历史中,颠沛流离,世事多艰,使客家人养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品格。客家先民初来时,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垦土地,种杉栽竹、种茶植果,同时进行营销贸易活动。



茶叶是双洋历史上的重要土特产品。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杭人陈昌济兄弟在宁洋城外开设“泰昌茶行”,收购茶叶加工外销。其大宗产品是乌龙茶,高档茶是奇兰小种茶,曾在巴拿马博览会和上海博览会上获奖。中村客家人迁入初期居住在高山上,由于勤劳诚实,得到当地汉人的信任,逐步从山上搬迁下来中村居住。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邓观金带领下,种植水仙茶新品种,改用四方形饼式包装,成为驰名省内外的水仙茶饼。[20]现有种植面积2300亩,产值30多万元。



北寮种茶的历史极其悠久。北寮村后的石牛岽山顶,海拔千米以上,曾经有古老的野生苦茶叶树,俗称仙茶。茶树最高达7米多,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客家人迁入北寮,最早就是开荒种茶油和茶叶。现全村有茶叶园1500亩,其中50亩以上规模的茶山有8家。茶叶收入约占农民总收入的70%。



漳平的客家人,同样富有外迁精神,也曾是台湾的开发者,为海峡两岸和闽台关系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官田坪山的卢氏开基祖是从永定坎市迁入,其第十七代祖卢美中(号国桢),清同治年间,曾往台湾省台北市任“世袭中军府”,死后半年,由第十九代祖卢凤辉前往台北背回其遗骸,葬在坪山。现今在台北有“卢国桢宗祠”。[21]



强健的体魄和防身的武艺,是外出逃难谋生的需要,因此,注重武术成为客家人的特质。北寮的老拳师何阿三,曾在西园的国术馆施教,并于1956年参加在福州举行的全省武术比赛中获表演奖。过去,武术总是和舞狮相结合,因此,北寮、中村、黄山、麻畲头等客家村,均有舞狮的传统习俗。[22]



漳平的客家人在生活习俗中,讲究男女平等、洁净卫生、睦亲崇祖。客家妇女从不缠足,她们主持农计,任劳任怨,勤劳洁净,维护家庭,广泛受到人们的赞扬。客家人注意环境卫生,喜欢沐浴“洗汤”。在饮食上爱食狗肉,喝自己做的水酒。居住上喜欢聚族而居,许多民居是围楼式的,十几户人家住在一起。他们每年或隔年就回祖籍地祭祖认宗。这些民风民俗,在“双语区”的客家人至今还被继承和发扬。



客家人在外迁中需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才能生存,形成崇拜关公,讲义气的习俗。民间信仰关帝爷、土地公、民主公王和龙源公王等民间神祗。在南洋采风时,红林何姓老人说,当地以前有一座“广福宫”,祭祀源自广东梅县祖家的民间神祗龙源公王。传说这位公王是朝中武将,经常骑着竹竿化成的马,往返于京城和家中。后来这神力被人破了,不能如期赴京,被皇上斩首。他虽然没有头,还是骑马去打仗,表现了忠烈之气,受到人们的崇敬。这个龙源公王是何方神祗?据查,广东梅县泮坑有个三山国王庙,俗称为公王庙。公王塑像是三个威武显赫的将军,分别为红、黑、白脸,称之为铁匠、农夫、教书先生。据元刘希孟《明贶庙记》所载,这三者原先是被称作明山、独山、巾山的三山国王。梅县当地还有“泮坑公王保外乡”、“游龙船”、“成龙主”等传说。[23]红林的龙源公王庙和梅县的公王庙,有其相似的东西:两者都被称为“公王”;一是骑马,一是骑虎,都是将军打扮;龙源公王有游龙舟的传统习俗,“三山国王成龙主”,也有游龙船的习俗。这两种公王是否有其内在的联系?前者是否由后者衍变、改造而来呢?正如后者也是由元代的三山国王改造而成。这些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公王都是南迁汉族客家人的守护之神,都是一种凝聚力的表征。龙源公王因为远离祖家,传说中更添了几分壮烈、悲怆、神秘的意味。



说客家话,是客家民系最重要的特征。一些客家聚居地,至今仍保留祖籍地的方言。如北寮与中村,可以与其他县域的客家人进行语言交流。但也有一些客家村落,由于长期生活在多元文化区域里,渐渐失去了祖籍地的方言,特别是在近现代更是如此。如官田乡的坪山、山贝、石门等村,最靠近闽南,其客家话就有很大变异,只能在几个村子内部交流。如赤水镇的石寮、黄山等客家村,一部分人讲“涯话”,当地人称其为“内路话”,当属客家话的变种。而且,由于时间推移,许多原先从客家地域迁入的客家人,现在已经不通行客家话,失去了许多客家的特征。如官田乡坪山村卢姓原是宋朝时从永定坎市迁入开基的,至第十三世启隆公,其后裔于康熙年间移居九鹏溪西乡南洋暖洲营,设“植桂堂”,现有300多人,但不流行客家话,只用当地闽南语系方言。



由于长期离开祖籍地,生活在多元文化区域中,入乡随俗,客家和其他汉族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逐渐融合,外出打工、就学、就业的人数也不断增多,能讲客家话的后辈逐渐减少。存在“公会说,父会听,子孙不会听也不会说”的现象。虽然如此,但他们对客家的心理认同依然存在,“客家情结”的潜意识依然存在。



几点启示与探析





一、通过开展田野调查考察,可以提供客家族群变迁的例证,探索地域文化形成的脉络,提高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识与理解。漳平是多元文化地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同时又保持自己本民族本民系的特质。研究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差异,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本地的历史与文化特色。



探索漳平客家民系与其他民系族群和民族的交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理论界在这方面还缺乏深入的探讨。有的认为是互相融合,有的认为“以数量决定融化被融化”,有的认为是“先进必定融化落后”,有的则认为,“以多融少,以先进融落后”二者兼有。[24]这种民系民族的融合,今天还在持续进行。我们提倡和尊重这种交融,有助于提倡五湖四海的工作作风,增强市民团结意识和全局意识,增强各民族、各民系之间的互相理解、帮助和共同发展,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与联谊活动,发扬客家文化的社会功能作用,使客家文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对客家的研究,我们刚刚起步,要和闽西的其他县区学习,加强学术交流,汲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同时,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对客家“方言岛”的形成和现状作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诚相待,广交朋友,提高漳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恳亲联谊与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经济合作融为一体。一方面,使客家学术文化研究,融入大闽西格局,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以此加强漳平与海内外客属和华人华侨的联系和沟通,增强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了解和认同感,促进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



三、探讨客家文化的内涵,弘扬客家精神。关于客家精神的特质,许多专家学者已经作了论述。客家文化意识的主要特征是中原的儒家人文精神。同时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吸收异体文化意识,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客家精神是一种革命的精神,激励向上的精神,和谐亲睦的精神,爱国爱乡的精神,其核心就是团结与革新,开拓与进取。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包括: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民族奉献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样体现在客家民系的群体身上。



漳平的客家民系同样具备了这种民族精神。客家精神就是客家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品德。客家的外迁精神和团队精神,把山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结合起来;客家的团结意识和自强信念,增强了亲和力和凝聚力;客家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开拓能力。通过对我市客家民系的调查,发扬先进的人文精神,做好“客家”这篇文章,对于继承和发扬客家精神,加强对外联谊交流活动,凝聚全市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漳平的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者黄瀚系漳平市政协副主席)



参考文献:

[1]道光版《漳平县志》卷一舆地志“肇建条”。

[2]参见朱维干《福建史稿》第三章。

[3]清道光十年版《漳平县志》卷十杂志“畲客”。

[4]吴长锦《漳平山羊隔畲族简史》,《漳平文史资料》第一辑。

[5]曹木旺《香山曹氏简况》,《漳平文史资料》第六辑。

[6][14][15]《龙岩姓氏百家》,海峡文艺出版社,第49页、第511页、第518页。

[7]《漳浦姓氏丛谈》,漳浦县政协编。

[8][11]邓善火《漳平的先民及古姓氏源流考略》,《漳平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9]引自钟德彪、苏钟生《闽西近代客家研究》,第70页。

[10]卢基元《一个姓氏众多的村落——香寮》,见《漳平文史资料》第八辑。

[12]《黄氏岩高族谱》1999年。

[13]《连城姓氏志》2003年,连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6][17]1995年《漳平县志》卷三人口。

[18]邓开源《北寮的来历》,《漳平文史资料》第五辑。

[19]黄火兴《从梅州姓氏堂号看客家先民祖居地域》,《客家纵横》1992/9。

[20]邓泉声《水仙茶的开拓者——邓观金》,《漳平文史资料》第26辑。

[21]卢仰宜《台北卢姓根在官田》,《漳平文史资料》第七辑。

[22]1995版《漳平县志》第28卷“体育”,县志中为王阿三,但据田野调查,当地村民一致认为是误记,应为何姓。

[23]罗滨《脸分红黑白,公王即国王》,见《客家纵横》第二期,1993/9。

[24]李逢蕊《客家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闽西社科》总第73期。


来源 http://www.fj.xinhuanet.com/zhkjw/2007-12/26/content_1205284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