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84|回复: 3

桂林客家村初探(作者:熊守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7 00: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桂林客家村初探

    素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亦曾是南迁客家人的一个聚居地。   
    桂林地处湘桂走廊南端。在古代,它是从中原进入南越边陲的一条通道。秦始皇统一岭南时,在桂林东北部今兴安县境内开凿了一条运河——灵渠,把漓江与湘江连接起来,沟通了长江与珠江这两条全国最大的水系。它不仅解决了当时秦政府运送军粮的困难,而且,使桂林成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的一座桥梁。汉武帝平定南越以后,在原桂林郡北部设邕安县,为今桂林市(含临桂县)建置之始。始安县的县城范围含今桂林市区及临桂、兴安、灵川、永福、阳朔等县地。南朝时,又将鹿寨、融安等县地并入始安县。①唐初•桂州总管李靖在今桂林市独秀峰南修筑“子城”,后又增补“外城”和“夹城”。于是,桂林开始成为岭南边防重镇。唐至德二年(757年),将始安县改名临桂县。  (是为临桂得名之始,直至清朝,县名未变②)北宋时,设广南西路,路治设在临桂县,县城首次成为广西的行政中心。宋皇佑四年(1052年,平侬智高后,在广南西路设“经略安抚使”,驻节临桂,县城又成为广西“帅府”所在地。③从此以后,直至民国初年,桂林一直成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中心。
    据统计,桂林全市有姓氏三百六十多,“其多数宋明之间,来自外省,湘赣最多,闽粤次之,其他各省又次之。”④较大的姓氏有李、黄、唐、秦、陈、王、刘、阳等。灵川县“灵邑汉族,俱系客籍。唐宋以来,赣籍最盛,次为东鲁。近则湘人。”⑤兴安县“邑之钜族,最大为唐、张、蒋、王四姓,李、文、刘、陈次之。”⑥这些姓氏,虽大多数来自外省,但系派不一。例如,  “唐氏之族……有于五代时避乱迁来者……有于元代宦游广西,而卜居此邑者……而元明诸朝,以壤地昆连之故,来自赣之庐陵,湘之衡、永郴道者为多。”“⑦又如“王氏之族,一为 东,始祖禹毫,系相王之裔,宋景炎间,避难兴灵两邑,遂居之。一为江西系,一为湖南系,皆来自明 两朝。”再如,侯氏之族,一于宋 元佑间,有进士侯珉者,以避党 来自信阳,一则明之天启间,来自 南。⑨“扬氏之族,一于宋之中叶以从戎来自山西,一于明之初叶,经商来自湖南。”
    上述说明桂林及其附近县城,自唐宋以来,从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省迁入的汉族人民日益增多,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在这些汉人中也包括了不少的客家人。由于这些记载不够详尽,未能具体考证,有待以后再作深入的调查而定。不过,我们也可从其他一些史料了解在桂林定居的客家人情况。南宋时,周去非任桂林通判(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此处漏二行字)。
早曰朝时,晚曰晡时。以竹器盛饭   曰箪,以瓦瓶盛水曰 。相交曰契交,自称日寒贱;长于我称之曰老兄,少于我称之曰老弟,丈人行呼其少者老侄,泛呼孩提曰细子。谓慵慵为不事产业,谓人 记曰彼其待我。力作而以倦曰指穷,贫困无力曰力匮。令人先行曰行前。水落曰水尾杀。泊舟曰埋船头,离岸曰返船头,舟行曰船在水上。大脚胫犬曰大虫脚。若此之类,说亦雅矣!”(12)以上列举的许多语言,就是地地道道的客家话,至今仍为广西许多地方的客家人所用。例如,桂柳一带的客家话还是叫“朝时”、“晡时”。蒙山县的客家叫落水(雨)做水尾杀”。由此可见,到了南宋,客家话已成为桂林城内外居民普遍使用的方言之一。
    明清时期,桂林虽有来自江西、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但比起讲官话的桂柳人要少得多,因此,逐渐被其同化。今天,桂林市区及郊县讲的多是桂柳官话。有些原是客家人,但已不懂讲客家话了。例如,原桂林市五中谢校长,其祖居地是江西长宁具(今寻乌县),大约清朝道光年间,从江西迁来临桂县六塘和桂林城内居住,至今传到七代了。(13)到了这一代人,便不会讲客家话了。
    现据我们初步调查,桂林市(含临桂县)的客家人,约有一万多人。其中桂林市区约一千多人,绝大多数是外地来桂工作的干部、教师、医生、工程师以及其他人员。临桂县的客家人,集中居住在六塘镇和南边山乡。而六塘镇又集中在小江、清泰两个村委会,约有四、五千人。南边山乡则集中在玉联、升平、永忠、水平、靖远、军洞六个村委会,共约6千多人。他们多是明清时期,从江西万载、宜春和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迁来的。例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李天佑(1970年病逝)是六塘镇小江高坡寨人。其先祖是2OO多年前从江西萍乡市附近万载县李家祠搬来的。现小江还有其亲属居住。又如,现居南边山乡升平头陂和永忠村的张氏之族,原籍广东嘉应州程乡县桃源堡(今梅州市梅县桃尧镇桃源村),乾隆初年,有两兄弟从广东老家迁到江西萍乡县上栗区金山乡木志木山村(现己繁衍四千多人),另五兄弟则迁居广西临桂县南边山乡大江(现繁衍二千多人)。(15)六塘镇和南边山乡这几个客家村,都在山区,离桂林有七八十里,与阳朔县客家人比较集中的金宝乡相连,所以,还能基本保留客家方言、习俗等特点。前不久,我们到南边山乡永忠村采访时,他们说的是带有桂林口音的梅县话,交谈时非常亲切。该村委会主任张弘毅说,他们虽然移居广西两百多年了,但他们跟梅县老家还保持着联系。1985年秋,他们派3个代表回梅县老家去寻根谒祖;第二年秋天,梅县老家亦派5人回访。
    综观客家人迁徙桂林的过程,有两点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一,早期迁桂的客家人,主要来自江西、湖南,亦有一些来自湖北、河南、浙江、山东等地;后期才是广东福建居多,由此说明,客家先民在第一次大迁徒时,就一部分渡过了长江,到达洞庭湖区域,然后溯湘水而上,经灵渠、漓水转至桂林,这跟大批客家先民到达江淮地区,以及后来扩展到闽粤赣
地区是同步进行的。从而说明客家先民南迁是多渠道的。第二,桂林早期的客家人已被同化,后期入桂的客家人多居住在穷乡僻壤的山村,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都较为落后。   

注释:①②⑨  李荣典主编:《临桂县志》第6、7、38、43页,方志出版社,l994年。
    ①⑤⑥⑦⑧⑨⑩  刘介编纂:《广西通志稿•社会篇•氏族》广西通志馆19l9年6月油印本。
    (11)(12)周去非撰著:《岭外代答》卷三《五民》,卷四《方言》,
商务印书馆。
    (13)桂林仁安堂《谢氏族谱》,谢启泰重修,l993年油印本。
    (14)李天野等著:《李天佑将军传》第l页,解放军出版社,l993年。
    (15)参看《张氏以灵公族谱》卷一,第23页,l991年第四次修缮,该谱
存临桂县南边山乡永忠村张弘毅处。

本文刊载于《客家大文化》2002年第1期
(编辑:hd136302)

[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08-3-17 18: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7 11: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分布资料比较详细.

以前也有一个 桂林客家分布的介绍:

桂林市临桂县10000余客家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05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43 桂林的客家人[報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7 1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05 与本主题内容一致,来源相同.
但是当时经过裁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3 11: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错误!

南边山乡则集中在玉联、升平、永忠、水平、靖远、军洞六个村委会,共约6千多人。     中水平村委是不是永平啊!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1 15: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