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谈转型中国的文化选择 文化主体性亟待构建
[ 文字:记者 戴春晨 实习生 孙伊美 | 图片:记者 丘君韬 实习生 刘鑫 | 编辑:王晓娜 金朱玺 ]
[ 提交:2010-12-08 18:12:37 | 审核: 2010-12-10 14:37:19 | 点击:256 ]
本网讯 “中国文化面临着主体性危机。”12月7日晚,著名批评家朱大可教授在广外北校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以中国各时代文化现象为基础,凭借其一贯犀利睿智的言辞,论述了转型时期中国的文化选择,掀起了一阵激烈的思想风暴。 这是朱大可继2006年以后与广外的第二次握手。副校长顾也力,人事处处长方迎生,中文学院院长陈彦辉、副院长刘小平等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刘小平主持。
顾也力为朱大可颁发我校客座教授聘书,方迎生赠送纪念品。
顾也力副校长为朱大可教授颁发聘书 文化选择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模式
“乾隆时代的中国是一个没落的、毫无价值的中国!”朱大可引用《清俗纪事》如是说,他的讲授从大清帝国的“黄昏哀歌”说起。清帝国的没落与华夏的颓败使中国人开始了文明自救的征程。朱大可将中国文明自救模式归结为三种:接驳基督教文化的同时全面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香港模式;1949年后台湾以阳明心学为核心结合基督教建立的开放的、与世界接轨的新儒学的台湾模式,其核心在于在继承文化的基础上接轨西方民主制度;在颠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轨斯大林权威体制的大陆模式。
朱大可深刻解读转型时期的文化选择 朱大可提到,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科学叙事,毛泽东的革命叙事,到邓小平的财经叙事,中国文化在20世纪经历了三次颠覆。在这个过程中,儒家文明受挫;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简体字产生,方言逐步瓦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现代化和消费主义的名义摧毁着器物文明和伦理文明。
无灵魂解放伴随的“身体”文化消费很可怕
朱大可认为,21世纪是消费文化主义的时代。消费文化逻辑则发源于利用身体谋求利润的资讯资本主义时代消费逻辑,对大众趣味的无条件妥协产生的“偷窥”文化产业,以及女性主义及其性解放。对于什么是大众趣味,朱大可将其生动地归结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翻身”二字所贯穿的身体母题的中国解放;三个基本点则指情色、暴力与名人隐私。“张艺谋的《黄金甲》可谓把对大众低俗趣味的迎合发挥到了极致。”朱大可毫不留情地批评道。
朱大可谈到,当下社会在媒体的推动下着力塑造身体偶像。著名文人与歌星影星被并举,精神偶像逐渐被身体偶像所替代。提到“身体”,他着重介绍了“身体”叙事的各种形式。如肉欲的身体和其文化背景下中国“身体市场”的庞大产业链,施虐和受虐的身体,以“艳照门”事件为代表的被偷窥的身体,及以中性化、审丑为代表的变异的身体,上海世博中出现的丧失教养的身体,和被镇压的身体。身体成为当代文化消费的第一选择。
在之后的问答环节,朱大可表示,他并不反对身体的解放。相反,他认为身体的解放是进步的,必须推进的。但是,身体的解放应该与灵魂的解放双轨并行。“身体解放没问题,问题是解放身体的同时丢失了灵魂,这很可怕。”他谈到崔健的歌,这是身体和灵魂的双重解放,然而今天灵魂解放已难以被提及。
中国文化危机源于主体性空洞
朱大可提出,社会中存在着信仰危机到信念危机到信任危机的转化。危机的层次变浅,但程度在不断加深。人类在危机中失去了共同价值,并建立起对权利、肉身与钱物的崇拜。
朱大可认为,中国文化危机的根源在于主体空洞化,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主体性危机。所谓主体性危机呈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知识分子主体性的丧失,精英文化大幅度退化;最近鲁迅文学奖的“羊羔体”事件显示出了汉语文学的败退。第二个是公民主体性的丧失,以《中国不高兴》一书为代表的狭隘民族主义盛行,而“反美英雄”马楠的自我背叛(记者注:马楠,北大学生,克林顿访华与北大学生对话时,质疑美国人权问题,后远嫁美国。)则说明了国家主体的虚伪性。第三个是历史主体性的丧失,古典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朱大可认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是对中国文化无知的表现。拜物教的冲击,普世价值的崩溃,应试教育体制弊端和契约型宗教的无效性,这四大因素造成了中国文化主体性危机的产生。
对于在转型中如何探求精神选择,如何构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朱大可提出了六条道路:要在反思中盘点和吸纳本土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入普世价值和人类审美体系;学习香港、台湾的有效经验;积极参与政治反思,道德关怀和审美运动;重建宗教信仰与灵修。当前面五条都无法实现时,那就坚守内心的梦想,这是一条“伟大而秘密”的底线。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坐无虚席 在场青年学子进行对话时,朱大可说:“(青年人的)‘光亮’在梦想中。我对中国文化局部复苏所抱的希望来自哪里?就来自我与你们今日的对话。”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动,为大师振奋人心的宣言喝彩。
附:朱大可 介绍
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福建武平。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悉尼科技大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所长、教授,兼北京师范大学“媒体策划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朱大可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前卫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研究与批评,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
其代表性著作:《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逃亡者档案》、《话语的闪电》、《守望者的文化月历》、《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大型文化年鉴,目前已经三卷)等。
2006年9月号的《凤凰生活》杂志,推出“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中国文化守望者”朱大可入选,与李敖、余秋雨、王小慧、程抱一等人一起,成为“思想的力量”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