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29|回复: 1

孙中山赠黄兴:“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4 17: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兴



黄兴(1874-1916)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当时人们把他和孙中山并称,号为“孙黄”。



黄兴1874年10月25日(清同治十三年九月十六日)诞生于湖南省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今长沙县黄兴镇)一个知识公子的家庭。原名轸,字廑午,又字克强,派名仁牧,别署庆午、竟武、近午、廑午,后因从事革命活动,改名兴,曾化名李有庆、李寿芝、张守正、张愚诚、张愚臣、李经田,“二次革命”失败后避居日本时又化名冈本义一、今村长藏,黄兴这个名字是他在从事革命活动后改的,字克强,被后人沿用至今。5岁即随父读书,8岁起先后入本乡举人萧荣爵、翰林周笠樵私塾,攻习儒家经典。他自幼接受了“夷夏之辨”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受明末湖南大儒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很深。黄兴8岁时生母去世。继母通晓诗文,待他很好。14岁开始在家自学,并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少年时代的黄兴,从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吸取营养,也接触了社会的实际 。他从小就能体察民间疾苦,关心天下大事,喜欢听前辈们讲太平天国洪杨革命的故事,曾向老师询究中法战争清军失败的经过,已是志趣不凡。黄兴的先祖曾在明末做官,去世时留下遗训,黄氏子孙永远不要做清朝的官。因此黄兴的父亲黄筱村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秀才,也只是在乡教书。由于他教学有方,学生众多,收入也不薄,就置办了些田产。17岁时同本县绅士之女廖淡如结婚。黄兴19岁时中秀才,利用业余时间接触西方民主学说。后留学日本,创办中文月刊《游学译编》,宣传民族革命思想,并积极组织各种民主革命活动。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黄兴考入长沙城南书院。他学习勤奋,为文敏捷。1896年中秀才,1898年又以名诸生调入长沙湘水校经堂学习。这时,省城长沙风气一新,维新变法运动日趋高涨。青年黄兴从乡间到省城,眼界大开,思想也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进步,同情维新运动,赞成变法主张。不久即以成绩优异保送武昌两湖书院深造。在此,他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在“课程余闲,悉购西洋史及卢梭《民约论》诸书,朝夕聿盥诵”,同时还经识了唐才学、林圭等一批两湖志士。爱国维新志士和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使黄兴开始萌发反清革命的思想,认识到“世界趋势决非专制政体所能图强”。1899年秋,他由湖广部督张之洞选派赴日本考察教育,行期前后,曾作《留别两湖同学》和《咏鹰》诗,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情怀。是时,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帝国主义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黄兴身处异国,“心甚忧危,思国补救”,乃于次年夏回国。当时,唐才常等密谋自立军起义,他为之协助,运动军队中队暗地维护。不久,自立军起义失败,唐才常等壮烈牺牲。黄兴悲恸至极,更加认识到“专制恶毒,决非革命不可”。至此,黄兴的反清革命思想已初步形成。不少当时两湖书院的同学都回忆道:“黄兴平时反满思想浓厚”,倡言革命,“交往故无所顾忌,院中都知先生为主张革命者”。黄兴的反清革命思想,是在我国近代风云急剧变化、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代背景下,继承了中国人民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传统,接受了西方民主主义思想而形成的。黄兴是我国辛亥革命史上是最早倡导反清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春,黄兴由张之洞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他既矢志革命,便开始了革命实践活动。他常在学习之余,请日本退役军官讲授军略,参观军队演操,练习骑射。又和湖南留日学生杨毓麟、樊锥等创办《游学译编》杂志,并组织“湖南编辑社”,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及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科学。,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发起成立了湖南编译社,以进一步扩大影响。黄兴为人笃实厚重,富有组织才能,善于团结同志,很快就赢得了广大中国留日学生的拥护。

  日俄战争后,1903年4月,由于沙俄拒绝从我国东北撤军,中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黄兴和中国留日学生500多人在东京举行集会,引发留日学生掀起拒俄运动,声讨沙俄侵华罪行,并成立拒俄义勇队,准备回国开赴东北抗战。不久,回国拒俄为清政府所阻,爱国学生愤不可遏,认识到“反帝必须反清”, 黄兴义愤之下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遂将义勇队改称学生军,旋改名军国民教育会,决定回国开展反清革命。黄兴自充“运动员”,负发动两湖和南京等地革命运动之责,从此坚定地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是年6月,黄兴抵达上海,随后赴南京等地活动。8月,至武昌,在两湖书院发表演说,猛烈抨击清政府腐败无能,鼓吹反清革命,被当局悬牌驱逐出境。他义无反顾,“犹留连8日,以携带邹容所著之《革命军》、陈天华所著之《猛回头》两书,零星赠军、学各界至4000余部之多,始登江轮回湘”。
1903年11月4日,他以其三十寿辰(虚岁)为由,邀集刘揆一、章士钊、宋教仁、周震鳞、胡瑛、张继等十二人,在坡子街附近的保甲巷彭渊恂宅集会,以兴办矿业为名成立华兴公司。次年2月15日,华兴会在长沙龙璋的西园寓所正式成立,他被公推为会长,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为革命志业口号。随后约半年时间,华兴会大力招募会员,并在外地设立分会,同时联络其他同性质的组织,议定于农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大宴时在长沙起义。不久,黄兴变卖长沙的祖屋和农田筹集革命资金,并在长沙小吴门正街创办东文讲习所作为活动据点。

  到长沙后,黄兴应友人胡元谈沪上之请,主持明德学堂速成师范班。他以教书为掩护,积极宣传反清思想,联络各方同志。11月4日,他以30岁生辰宴约湖湘志士刘揆一、宋教仁、章士钊、周震麟等10多人秘密集会,发起成立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并被兴为会长。黄兴慷慨激昂,阐达了“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宗旨和“雄踞一省兴各省纷起”的策略。不久他又领导华兴会建立外国组织黄汉会、同仇会以分别运动军队、联络会党。几月时间,华兴会即迅速发展到四五百人。

  黄兴领导的华兴会,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早成立的反清革命团体之一。它以革命的知识分子为核心,以会党群众和下士兵为基础,有明确的宗旨和策略,对后来反清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华兴会一开始就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1904年春初,黄兴派万武、刘道一前往湘潭,并改换衣着,短前钉鞋,乘雪夜行30里,在湘潭茶园铺矿场一山洞兴马福益会见,商定了发动长沙起义的计划。他们决定于是年农历十月十日(公历11月16日)西太后70生辰之机在长沙发难,省城外则以岳州、衡州、宝庆、浏阳、醴陵、常德几路回应,以“雄踞一省”。部署初定,黄兴先后派宋教仁、陈天华、周维桢等分赴鄂、赣、川等省,联络同志,建立机关,策动响应。以实现“各省纷起”的计划。为筹集起义经费,他毁家纾难,出卖了家里的祖传业田。可是,正当起义紧张准备之际,消息泄露,清政府缇骑四出,大雪搜捕党人。黄兴被迫潜离长沙,起义失败。



  黄兴领导的长沙起义虽然未发而败,但仍然产生了很大影响。它震动了清朝封建统治,在湖南乃至长江中下游数省撒播了革命的火种,因而被誉为“中国内地革命之先声”。从此,革命风潮“弥漫三湘七泽”,湖南成为了全国革命运动的重要地区之一。黄兴从此成为清政府通辑的“巨犯”,在广大人民群众和革命志士的心目中则成为反清革命的领袖。

  1904年11月,黄兴抵达日本东京,继续探讨革命的道路,从事革命的宣传组织工作。他联络湘、滇、苏、豫、直(直隶,今河北)等省的留日学生,组成革命同志会;会见并结识了热心中国革命的日本友人宫崎寅藏。次年6月,与孙中山在东京凤乐园会见。两位革命伟人一见如故,情意欢洽,“纵谈天下大势及革命方法”,商议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与黄兴领导的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合并改组为中国同盟会。黄兴对孙中山“备至倾慕”,表示“愿率华兴会全体会员与总理合组新的革命团体”。会见后,黄兴立即召开华兴会骨干会议,又与孙中山共同举行中国同盟会筹备会,发起并主持召开了盛况空前的中国留日学生欢迎孙中山大会。黄兴在推动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创立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通过了黄兴等起草的章程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经孙中山指派,担任执行部庶务,居协理地位。从此,孙、黄合作,成为亲密的战友,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肝胆相照,甘苦与共,共同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同盟会成立后,黄兴以主要精力从事武装反清斗争,领导全国的革命军事工作。

  1906年春、夏,黄兴亲赴广西桂林、梧州、龙州等地,与兴纽永建、秦毓鎏等密商发动广西起义;同年秋,在香港与湖北日知会代表商议湖北军事;回到日本后,又派刘道一等回国,“运动湘军,重整会党”,以图湖南再起,不久即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春,为了在东北关外建立一个反清革命根据地,黄兴又商派宋教仁等前往远东运动“马侠”;为了保存党的军事干部,他组织同盟会中留日陆军学生成立秘密的“丈夫团”,亲自掌管他们的会籍。这些都为后来全国各地的武装起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6年,在讨论中华民国国旗时,孙中山主张青天白日旗。黄兴主张用井字旗,认为青天白日旗旗的形式不美,并认为与日本太阳旗相近,有日本并华之嫌。双方争执不下,孙中山坚持己见,黄兴力争不得,甚至大怒,发誓要脱离同盟会籍。章太炎、刘揆一则从中调解,暂时搁置议案。孙中山最终把旗更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是辛亥革命以前孙、黄最大的一次分歧。

1907年,光复会的章太炎、陶成章等人以潮州起义失败为由,要求罢免孙中山的总理职务,另举黄兴担任。黄兴表示推辞。最终光复会退出中国同盟会。
  黄兴还亲自发动并直接指挥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如1907年9月的钦廉防城起义、12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的钦廉上思起义、5月的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1月的广州新军起义。在这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中,他出入锋镝 ,屡仆屡起,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钦廉上思之役,他以200余人抵抗清军2万多人,转战40余日,所向无前,令敌人望而生畏。孙中山曾回忆说:“黄克强的盛名,是从钦廉之役起的,……后来虽然失败,但他奋斗的精神很大,实在令人佩服,所以他的威名大振”。
  黄兴领导的这些起义,因种种原因,都失败了。但他毫不气馁,和孙中山决心再“集各省革命党之精英,与彼处为最后之一搏”, 宣统三年三月(1911年4月23日),黄兴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他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发现总督张鸣歧已逃跑。黄花岗起义开始,他为准备这次起义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尽管以失败告终,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起义之前,他亲笔写下绝命书:“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表现了献身革命的赤诚。起义爆发后,他亲率“敢死队”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勇猛冲杀,被枪弹击断右手二指,仍坚持战斗。此次起义多人牺牲,事后收硷殉难者遗体,有72具,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兴指挥队伍杀敌,战至最终只剩他一人。右手负伤,断两指,逃到广州的河南女同志徐宗汉家,由她护送至香港就医。这次起义虽然又失败了,但正如孙中山所高度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战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兴退居香港疗伤,但仍然在关注和指导着全国的革命斗争。夏、秋之间,同盟会中部总会谋划长江流域革命,准备力争武汉,派代表请黄兴前往主持大计。黄兴热情赞扬了中部总会的革命主动精神,并为之策划、筹款,表示不日即赴武汉。他在一封信中指出:“武昌为中枢,湘、粤为后劲,宁、皖、陕、蜀亦同时响应以牵制之,大事不难一举而定也。”他还豪情满怀,与谭人风和封道:“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高度评价了在武汉举义的重大意义。凡此种种,表明了黄兴作为一位革命领袖对时局的高度洞察力和远见卓识。
1909年秋天,陶成章等起草《孙文罪状》,再次对孙中山发难,要求改选同盟会总理。黄兴极力进行抵制。黄兴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表达了“陶等虽悍,弟当以身力拒之”的态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军情紧急之际,黄兴于10月28日赶到武汉,顿使“士气高涨,军心大振”。当天下午,他即亲临前线,督队应战。汉口失守后,他被推举为战时总司令,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领导汉阳保卫战长达24天之久,保卫了革命的首义之区武昌,为革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促进了全国各省区的独立,为最后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和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奠定了基础。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黄兴被任命为陆军部总长兼参谋总长、兵站总监,负责全部军事工作。不久,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临时政府北迁,黄兴一度任南京留守府留守。民国初年,百废待兴,黄兴为了保卫民主革命的成果,为了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忠实地贯彻同盟会“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的新纲领,不辞劳瘁,日理万机,做了大量工作。



  黄兴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他揭露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边疆地区制造分裂的阴谋,呼吁满、蒙、藏等各族人民加强团结,提高警惕,反对侵略。他指出:“强邻逼处,虎视眈眈,风云日益危急,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诚今日之要务”。为此,他发起成立了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主张加强民族联系;创办拓殖学校,开发边疆地区,以“固西北之边防,杜绝列强抵隙蹈暇之机”。为抵制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维护中国的主权,他反对袁世凯政府举借丧权辱国的巨额外债,发起了劝募国民捐的活动。



  黄兴始终如一地坚持民主共和国的崇高理想,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统治。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确保民主共和精神的贯彻,他积极宣传民权主义,鼓吹“平民政治”、“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为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临时约法》和国会的尊严,他坚决反对袁世凯伪造约法、侵犯国会权力的行径。这些主张和努力,对于教育广大革命党人保持对袁世凯的警惕,加强中国人民的民主共和观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黄兴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宣传者和实行者。民国成立后,他曾以极大的热情宣传民生主义,鼓吹并致力于发展实业和教育,并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主张。他认为,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应当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认为,“中国前途全赖于工商业之发达”,“盖实业扩充,则国富,国富则国强”。他主张,振兴实业应“利用新器械,计划新组织,纠集大资本”,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和矿业。他还十分重视教育界的发展,曾指出“欲言建设,当得人才;欲得人才,当兴教育”,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一系列主张。他和孙中山一样,身体力行,积极参加了民国初年的实业建设。他曾担任中华铁道协会副会长和汉粤川铁路督办、湖南大同矿业公司督办,风尘仆仆赶赴萍乡、安源、湘潭等地考察矿务,参与兴起创办中华汽船股份公司等实体,还曾投资入股,参加了孙中山等创办的中国兴业公司,为使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实现工业化、近代化,作出了不懈努力。



  然而,正当孙中山、黄兴满腔热情地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民主共和国而努力奋斗的时候,1913年3月,“宋教仁血案”发生,袁世凯独裁专制的面目彻底暴露。黄兴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担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流亡日本,次年转赴美国。在日、美期间,黄兴坚持反袁革命的立场。他创办军事团体“浩然卢”和政法学校,以集聚和培养革命军政干部,他无情揭露袁世凯独裁卖国罪行,争取国际友好人士对中国反袁斗争的同情和支持。1914年时针对讨袁的方式时与孙中山产生分歧,孙中山认为应该武装反抗,而黄兴认为应该寻求司法,走和平路线。孙中山把这次失败原因归结于党员不听话,特别是黄兴不听话,要另组秘密的中华革命党,以服从他为第一要旨。最后黄兴并没有加入孙中山在当年7月所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而离开日本前往美国。在旧金山时他接到一些拥护者的来信,希望他另行组党。黄兴回曰:“领袖惟有孙中山,其他不知也!”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时他回到中国并且在江苏起义。1915年12月,袁世凯利令智昏,公然复辟帝制。黄兴愤慨已极,在美国加紧了反袁斗争,又将身边人员派遣回国,准备参加反袁战争。黄兴为讨袁护国,再造共和,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孙中山在叙别宴上集古句书联相赠黄兴:“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此联是由大埔何侠提跋,不过写错了,为此我还去问了著名学者,中大余齐昭老师,她已70多了,是客家人,很低调,出了很多纠错的专注,是我最佩服的专家学者之一,她也说何侠的提跋是错的------说明我是做过调研的,不是乱来的,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黄兴被任命为陆军部总长兼参谋总长、兵站总监,负责全部军事工作。不久,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临时政府北迁,黄兴一度任南京留守府留守。民国初年,百废待兴,黄兴为了保卫民主革命的成果,为了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忠实地贯彻同盟会“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的新纲领,不辞劳瘁,日理万机,做了大量工作。



  黄兴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他揭露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边疆地区制造分裂的阴谋,呼吁满、蒙、藏等各族人民加强团结,提高警惕,反对侵略。他指出:“强邻逼处,虎视眈眈,风云日益危急,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诚今日之要务”。为此,他发起成立了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主张加强民族联系;创办拓殖学校,开发边疆地区,以“固西北之边防,杜绝列强抵隙蹈暇之机”。为抵制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维护中国的主权,他反对袁世凯政府举借丧权辱国的巨额外债,发起了劝募国民捐的活动。

  黄兴始终如一地坚持民主共和国的崇高理想,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统治。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确保民主共和精神的贯彻,他积极宣传民权主义,鼓吹“平民政治”、“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为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临时约法》和国会的尊严,他坚决反对袁世凯伪造约法、侵犯国会权力的行径。这些主张和努力,对于教育广大革命党人保持对袁世凯的警惕,加强中国人民的民主共和观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黄兴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宣传者和实行者。民国成立后,他曾以极大的热情宣传民生主义,鼓吹并致力于发展实业和教育,并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主张。他认为,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应当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认为,“中国前途全赖于工商业之发达”,“盖实业扩充,则国富,国富则国强”。他主张,振兴实业应“利用新器械,计划新组织,纠集大资本”,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和矿业。他还十分重视教育界的发展,曾指出“欲言建设,当得人才;欲得人才,当兴教育”,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一系列主张。他和孙中山一样,身体力行,积极参加了民国初年的实业建设。他曾担任中华铁道协会副会长和汉粤川铁路督办、湖南大同矿业公司督办,风尘仆仆赶赴萍乡、安源、湘潭等地考察矿务,参与兴起创办中华汽船股份公司等实体,还曾投资入股,参加了孙中山等创办的中国兴业公司,为使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实现工业化、近代化,作出了不懈努力。



宋教仁

 然而,正当孙中山、黄兴满腔热情地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民主共和国而努力奋斗的时候,1913年3月,“宋教仁血案”发生,袁世凯独裁专制的面目彻底暴露。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后,孙中山主张联合日本武装反袁,并把国民党改组为革命党,要求加入成员宣誓效忠,按捺指印。黄兴对这些不感兴趣,为了不妨碍孙中山的工作,决定前往美国。黄兴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担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流亡日本,次年转赴美国。在日、美期间,黄兴坚持反袁革命的立场。他创办军事团体“浩然卢”和政法学校,以集聚和培养革命军政干部,他无情揭露袁世凯独裁卖国罪行,争取国际友好人士对中国反袁斗争的同情和支持。1915年12月,袁世凯利令智昏,公然复辟帝制。黄兴愤慨已极,在美国加紧了反袁斗争,又将身边人员派遣回国,准备参加反袁战争。





      黄兴到达美国后,没有因为与孙中山有分歧而独树一帜,也没有把他们的分歧公诸于众。黄兴在美国多次发表演讲,公开接受记者采访,揭露袁世凯破坏革命的种种罪恶;他与李烈钧等联名通电,反对签订《二十一条》;护国运动时,他又急派长子黄一欧去日本参加倒袁活动,支持蔡锷。



      1916年7月,黄兴经日本抵上海。袁世凯在声讨的怒潮中暴毙,让战争结束。黄兴旅美两年,受其影响颇深,认为各国力发展之基础,皆立根于实业与教育。因此,他拒绝了北上去北京,打算今后致力于"启导民意,厚养民力"。但是,就在这共和亟待重建、实业与教育正待复兴之时,黄兴却因积劳成疾,卧床不起。遗憾的是黄兴壮志未酬,已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五周年纪念日,他旧病复发,胃血管破裂,吐血不止。虽经抢救,但未能见效。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黄兴写给参加反袁斗争的海军将领祝贺电的亲笔手迹。此电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笔题跋。



1916年10月31日,这位杰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中华民族的杰出英雄积劳成疾而不幸在上海逝世,终年仅42岁。与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革命事业永别了。黄兴逝世后,治丧委员会由孙中山领衔,唐绍仪、蔡元培、柏文蔚、谭人凤担任主丧友人。其后,国会通过国葬法,决议国葬黄兴。孙中山单独署名发布通告,主持丧务,并作祭文、挽联,盛赞战友才干贡献,慨叹“后死何堪”。 黄兴逝世时,在日本疗病的蔡锷万分悲伤,写下挽联:“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不久蔡锷也因病逝世。两人同葬岳麓山。据说章太炎的外号“章疯子”由黄兴所骂出。章太炎很敬重黄兴,曾愿拥戴黄兴为同盟会领袖。在黄兴的追悼会上,章太炎送的挽联写道:“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1916年12月23日,黄兴的灵柩由上海起运,次年1月5日运抵长沙,4月15日在长沙举行了国葬典礼,并被安葬在岳麓山云酆宫旁。黄兴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是辛亥革命时期与孙中山并称的革命领袖。"建设共和新事业,铲除世界旧强权",这是黄兴投身革命的目的和理想,他为此苦苦奋斗了一生。他的一生,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为争取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兴文武全才,既有彪炳一代的功勋,又有斐然成章的文采,著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等。楹联以赠联、挽联为主,偶有题名胜古迹联。


10月31日。孙中山闻讯后悲痛欲绝,第二天即发函海内外哀告黄兴逝世的消息。过去讣告多由死者亲属发布,而黄兴逝世的讣告则由孙中山单独署名发布。
  1911年11月3日湖北军政府在武昌阅马场用木料搭台举行拜将仪式,黎元洪向黄兴授战时总司令印、旗和剑。今天拜将台遗址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长沙把最繁华的街道南正街改名黄兴路。在武汉、上海等城市也有黄兴路。
1981年,黄兴故居被列为湖南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修葺并对外开放。



1988年1月13日,黄兴故居和黄兴墓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帖最后由 luolinhu1973 于 2007-12-5 11: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彭正矫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1: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uolinhu1973 的帖子

谢谢彭正矫先生的勉励,学生真是遇贵人了,



本文关键词:孙中山在叙别宴上集古句书联相赠黄兴:“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此联是由大埔何侠提跋,不过写错了,为此我还去问了著名学者,中大余齐昭老师,她已70多了,是客家人,很低调,出了很多纠错的专注,是我最佩服的专家学者之一,她也说何侠的提跋是错的------说明我是做过调研的,不是乱来的,



大埔何侠也是个人物,以后再讲,大埔出了很多杰出人物,:)



另:

中大余齐昭老师是梅州人,(女)很杰出的孙中山研究专家,今年70多岁了,很低调,是我最佩服的专家学者之一,向彭先生推荐一下,张磊先生曾为她作过序,


再次谢谢大家的关爱,:“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与各位网友,叔伯,乡亲共勉之.

[ 本帖最后由 luolinhu1973 于 2007-12-7 11:23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3 06: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