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起源考:赖氏源于赖国叔颖公为赖氏始祖
一、叔颖公为赖氏始祖的记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民族则由世家族组成,而每一个家族、世族都有它的历史来源及形成,如黄河一样,有着它那水的发源地,如长江一样由无数支分流组成。
考我赖姓,追宗溯源,《赖氏大宗谱》、《颍川赖姓族谱》、《台湾赖姓大宗族谱》、《赖氏家谱》等族谱记载,赖姓发源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第二十九代玄孙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颖公,为我赖姓第一代始祖。始祖叔颖公,自幼聪明好学,文武双全。商末年间,纣王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国无太平安宁之日,长此以往,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顺天民意的战争,八百诸侯起孟津,武王命其弟叔颖公率众诸侯兵发西岐,讨伐纣王。功成后,始祖叔颖公退居到河南省颍川地。周朝建立后,武王念其弟叔颖公灭商建周之功勋,赐其弟叔颖公为子爵,并封其弟叔颖公所在地为赖国,因此,产生了“赖国”。后世子孙为纪念先祖创业之艰难,立业之辛苦,乃以国为姓,以姓为荣,颖川为号,继承和发扬光大祖业。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历史经受了无数次冲刷和变革,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生和出现不少历史断层、时代的变迁,波及到很多地区的重新划分和地名的改变,不留情的大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也使很多历史文物、古迹、文献资料遭到破坏或遗失,给后人重新考察历史,带来很多麻烦和不便。1988年,我受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的委托,重新对赖姓的发源、发展、繁衍生息及现实生活集居等过程,重新进行一次核对、整理,为今后海内外赖、罗、傅宗亲寻根、祭祖、拜亲、联谊,提供详细真实的地址、地点、活动路线及行程时间,为此,我先后邀请了:现国家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原西北大学校长 张岂之 先生,原陕西省副省长 魏明中 先生,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石兴邦 先生,陕西省文物局局长 陈全方 先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 巩启明 先生,国家瓷像艺术研究课题组组 长孙宜生 先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商周研究员 徐锡台 先生,西北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柏明 先生,西北大学电教中心主 任魏全有 先生,及省市电视台和其它有关人员,成立了“赖姓文化研究组”。同时,也得到了日本大和兴业株式会社总裁赖昌宏宗亲,台湾省省会议员赖诚吉宗亲,台南台学兴书局总经理赖金源宗亲的大力支持和其它宗亲会宗亲的鼎力相助。我们先后对陕西、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贵州、四川等地重新进行考察、核对,历经了16个月,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地名核对清楚,将与赖姓有关的历史资料,赖姓的分布地、历史遗迹,进行了一次详细整理,并又与很多地区赖姓连起来,为海内外赖、罗、傅宗亲寻根、祭祖、拜亲、联谊,提供了大量依据和最佳路线和行程。
从1988年开始,先后组织接待了很多次海内外寻根祭祖,拜亲,联谊活动。分别在陕西的黄陵、咸阳的周陵、岐山的周公庙、长安的镐京、洛阳的周公庙、洛阳的孟津、浙江的松阳、福建平和心田等地开展活动,参加人数达3000多人次。尤其高兴的是1992年冬季在福建漳州平和赖氏始祖祠堂重新落成,每一次活动,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洛阳活动期间,更是得到洛阳市政府和洛阳市周公庙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专门开会成立了接待组,并提出口号:“将周公庙还给周公”,“将周公庙还给周公的后人”。有关部门为保证祭祖活动如愿进行,将封闭多年的大门及影响祭祖活动的建筑,拆迁修复,以便祭祖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参加活动的台湾宗亲大为感动。
息县包信镇,我于1988年和1989年先后两次带研究组来进行考察,也将考察结果通报了联谊会,因为当时的历史原因,所以也就没有打扰有关部门。按照宗亲联谊会安排,1994年春季祭祖活动,安排在包信镇,我也将有关计划、日程、路线、日期与有关部门和信阳地区统战部作了联系,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如期进行。在此,我代表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向信阳地区统占部,及其它有关部门表示歉意。但是,我相信,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时间的改变,包信镇的祭祖活动一定会实现,而且,这一天即将到来,届时更需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指导,更需要有关部门为我们献计献策,我将不胜感激。
二、关于历史上赖、罗、傅三姓为一的记述
赖国建立后,始祖叔颖公、扶天子,搬周礼,食粗米,穿布衣,与农同耕,发展农业,顺天意,安抚民心,使得“赖国”及周围四方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所以,长此以往,始祖叔颖公,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至今各地民间流传着始祖叔颖公美好而带有神话般的各种传说。从始祖叔颖公传至第十四代添公时,赖国遭受楚国侵犯,为抵抗楚人入侵,赖姓后人奋起抗楚,因太平年久,兵器早已无存,而当时民间用于最广的是铜锣和斧子,铜锣民间用来吓唬哄赶伤人的野兽和损坏庄稼的蝗虫、鸟类、斧子则是用来吹柴、开荒等之用,所以用锣作盾,斧子作兵器,抗击楚人。后为不受楚人所害,出走他乡,部分留守祖业,分手之前,以兵器证,寄铜锣、斧子为记,将铜锣的锣改为罗寄以为姓;斧子的斧改为傅,寄以为姓。因此,产生了罗、傅二姓,所以至今保持着赖、罗、傅三姓为一的记载。
三、赖姓,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记述
自始祖叔颖公建功立国之后,3000多年来,历朝历代均有我赖姓始祖入朝为官,出将入相,执掌黄门。如汉朝;交趾太守赖先;蜀汉:吏部尚书赖恭;西晋:成都王尹赖光;东晋:松阳郡赖遇;南北朝:居身相国赖匡;齐:总兵指挥赖笃;梁:徐青置使赖琏;唐:朝仪大夫赖显;宋:国师赖文俊;南宋:中宪大夫赖朝美;元:忠孝两全赖禄孙;明:山东监察御史赖进德;清:武科举人赖延云等等。
自古以来,赖姓名人历代均有。但是为什么史记、史书资料没有记载呢?实事并非如此。“赖姓宗族族谱”等族谱均有记载。宋朝德佑元年,官任沿江置招抚大使赖旦臣,有病弃职回家,平时与刘梦炎三代相好,后刘梦炎归顺元朝任职,多次在元朝宰相伯颜面前,推荐赖旦臣,伯颜召见赖旦臣说:“我赖氏历代贤臣、将相生则忠君爱民,死则配享,一部十七史中,何代无我赖氏?今虽弃官,受国恩,不幸国亡,唯有一死而已,岂能拜汝腥膻之犬马乎?”伯颜听后大怒,令左右将赖旦臣送押于燕都。伯颜又问刘梦炎:“赖氏贤臣是否出自一脉?”刘梦炎答道:“史部记载,赖氏世代为官,出任居官,名誉显扬,受皇封于历代。”伯颜听后,气急败坏地下令将所有史书有赖姓记载一律删除,并令各地凡有赖氏记载一律删除。从此,赖姓在中国历史各时期记载被消灭,保存下来的也是极少。但是始祖赖旦臣的民族气节,及其它赖姓始祖的功世永远刻记在历史的丰碑上。
四、当年赖姓后人繁衍生息播迁分布记述
自东晋松阳郡受皇封之后,赖姓生息,根深叶茂,从江苏、浙江发展到福建,在福建各地发展到广东、江西,在不同的时期,又有赖姓受封于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任职。福建赖姓下海开垦,开发宝岛台湾,形成了今天的三十八万之多的赖姓居住台湾、福建、广东沿海,近几百年来赖姓的发展延伸到了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近些年来,我接待海内外无数赖姓后裔,赖氏历经几千年,赖氏字号不变,各地辈份不乱,发音语音虽发生了变化,但都能说出自己的历史来源,共知自己是三堂即“颍川堂”、“松阳堂”、“西川堂”之人。近年来,有大量的海内外赖姓后裔,不断寻问赖国的发源地,赖氏始祖的棂墓及赖姓现在的分布,以及与赖姓有关的其它始祖的详细资料。关于这方面,我们所作的工作还很不够,各地的赖姓已将族谱整理出来了,但是还有很多散居的赖姓没有联系上。很多赖姓后裔纷纷要求早一天将华人赖姓大宗族谱整理出来,将所有赖姓连在一起,为此,我们要认真作好这一工作,希望早一天完成华人赖姓大宗族谱工作。
(作者系世界华人赖罗傅宗亲联谊会副会长)
赖氏起源考:从楚伐吴朱方之战探讨赖国地理位置
在我国的姓氏起源中,有一种是以国为氏。它产生于先秦时期,系诸侯国的人们以本国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赖氏起源于赖国,也是以国为氏的姓氏之一。由于赖国在春秋时期属于小诸侯国,史书上记述不多,只知其为子爵,受封于西周初期,有姜姓之说,被楚国灭于公无前538年。关于赖国的地理位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在随县(今湖北省随州市);一种认为在褒信县(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提出第一种观点的是杜预,他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将领,曾任镇南大将军,以灭吴之功被封为当阳侯。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书。提出第二种观点的是司马彪,他是西晋皇族、史学家,著有《庄子注》、《九州春秋》、《续汉书》等。因为杜预和司马彪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以至于后来的学者对他们的观点遵从不一,至今争议较大。本文通过对《左传》记载的楚伐吴朱方等战役的分析,来谈一下个人对此问题粗浅的看法。
一、楚进军与返回路线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树立在诸候中的威望,召集一些小诸侯国到楚国朝会,然后带领这些小诸侯国,以付伐杀君后被逐出齐国、移居在吴国朱方(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的齐国贵族庆封为由,进行了征伐吴国的战争。《左传•昭公四年》:“夏,诸侯如楚。……六月丙午,楚子合诸侯于申。……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遂以诸侯灭赖。……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楚与诸侯伐吴朱方的这场战役,从自申出发到留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在赖地筑城结束,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左传》接下来记述的是“九月,取曾阝”,以及这一年冬天,吴为报复楚伐朱方,兴师伐楚,攻入了楚边境上的栎(今河南省省新蔡县北)、棘(今河南省永城县南)、麻(今安徽省砀山东)三邑。
楚与诸侯伐吴朱方的进军与返回路线,我们可以根据《左传》等有关记载进行推论。楚灵王让诸侯集结在申,是因为申是楚国的军事重镇,楚在这里组建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申和当时的楚都城郢相距不远,两地这间的地形上有一条通道,是楚通向北方的主要出路。“楚适诸夏,路出方城”方城之内的申是楚北上的大本营。吴的朱方在申的东南,按当时的交通条件,其进军路线应是从申行军至豫南信阳地区时顺淮河而下抵达朱方。此次与楚灵王一起伐吴的诸侯,除淮夷(今江苏省淮阴市一带)外,蔡(今河南省上蔡县)、陈(今河南淮阳县)、许(今河南省叶县)、顿(今河南省项城县北)、胡(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沈(今河南省沈丘县东南)等基本上都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或与之相邻的地区。在攻克朱方之后,仍应按来路沿淮河返回。
楚伐朱方的这年冬天,吴兴师伐楚。吴军的反击路线也是沿着淮河进行的。吴军攻入楚三邑中的栎,在淮河北岸的楚息县(今河南省息县西南)东北不到70公里。棘、麻二邑也都位于息县的东北,很可有当吴军沿淮河进至息县地界时,受到申、息之师的阻击而改向东北攻击的。申、息之师是春秋时期楚国一支强大的军队,能单独担负防守边境某地或执行出击敌国的任务,曾同晋国的主力军队进行对抗。后来吴率唐、蔡联军伐楚,沿淮河而上,然后弃船于淮氵内(今河南省淮滨县东洪河入淮处),避开息县,翻越大别山,五占及郢,迫使赶在息县调集军队防守的楚军统帅“左司马戌及息而返”。吴与唐、蔡联军的进军路线与此次反击楚伐朱方的路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吴军攻取了栎、棘、麻三邑后,楚灵王又派人在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巢(今安徽省寿县东南)、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三地筑城,以防备吴国的进攻。这三地都临近淮河,也说明了楚伐朱方和吴反击伐楚都是沿淮河而行的。该年冬天,“东国水,不可以城,彭生罢赖之师”。杜预注:“彭生,楚大夫,罢斗韦龟城赖之师”由此可见,赖国与钟离、巢、州来三地同属于楚国东部的边境地区,灭赖是楚与诸侯在伐吴朱方返回的途中,顺便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其他点与淮河相距不会太远。
二、楚灭之赖非随地之厉国
楚与诸侯伐吴朱方之后所灭的“赖”,《公羊传》与《谷梁传》均作灭“厉”,这是因为先秦时期赖与厉二字同音可以相互通用。然而史书上记载的确有一个厉国,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厉山一带。《汉书•地理志》:随县“厉乡,故厉国也。”颜师古注:“厉,读曰赖”。《春秋大事表》:“厉国,姜姓,厉山氏后。今湖广德安府随州北四十里有厉山,山下有厉乡。”由于赖与厉二字的通用,楚灭之赖是否就是随地厉国的问题史学上争论已久。《晋书•地理志》明确地将赖、厉各列为一国。《路史•国名纪》:“赖,子爵,蔡之褒信有赖亭。楚灭之,非炎帝后之赖。春来灭赖,古本作厉,故世以为即厉,非也。”《文献通考》将赖国列为爵俱姓不俱之国,厉国为姓爵俱失之国。清代顾栋高编著的《春秋大事表》一书中,则专门作了《春秋时期厉赖为一国论》。上述看法哪一种符合历史事实,我们可从《左传》的有关记载进行分析论证。
《左传•僖公十五年》注:“楚人伐徐。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传:“伐厉,以救徐也。”杜预注:“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从《左传》这段记载看出:楚伐徐,鲁等诸侯救徐,驻扎在。此 应在今河南省瞧县西,徐国则在今江苏省淮阴一带。鲁等诸侯大夫帅师救徐,齐、曹之师去攻打楚与国厉以牵制楚对徐的进攻。杜预所注的厉国位置,与历史事实相差过大。因为楚国这时为成王时期,国势正盛,北部边境不但有方城之固,申、息之师强大,而且还灭掉了淮河上游的黄(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弦(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北)等国。齐、曹之师不会在未进行一次大战的情况下就越过这些地区而深入到位于楚腹部的随地去的。随地与楚伐吴朱方顺便灭赖的地理环境也不相符。明代王夫之《春秋稗疏》云:“此所伐之厉,即楚所灭赖也。……齐桓帅八国之兵以伐楚,尚次陉而不深入,安能轻率一曹,越江,汉之北而向随乎?”齐、曹之师所伐的厉,王夫之认为在苦县之厉乡,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境内。现在有人赞同王夫之的说法,并指出齐伐厉以救徐是想避免同伐徐的楚师作正面交锋,防止楚人作出猛烈的反应。
按齐、曹之师伐厉以求徐,确有避免同伐徐的楚师作正面交锋之因,但并不能因此说厉国就距齐近而距楚远,或者齐国惧怕同楚国恶战。《左传•僖公十六年》:“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齐伐厉不克,说明厉国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或者厉国得到了楚军的援助。救徐而还,说明齐国的军事行动起到了威胁楚军后方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救徐的目的。我们知道,楚国北上争霸,主要依靠北部边境上的申、息二地之师,伐徐之役也应当有申、息之师参战。齐为救徐所伐的楚与国只有在靠近楚边境重镇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化解楚进攻徐的作用,最有效的当然是去征伐靠近申或息二地的楚与国。可以想象,如果齐所伐的厉靠本国而远离楚国,那么对伐徐的楚军起不到威胁作用,是不会达到救徐的目的。再者,《左传•僖公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夏,……师灭项。”杜预注:“英氏,楚与国。”齐因为鲁僖公十六年楚在娄林之地击败了徐而于次年春去讨伐楚的与国英,英位于今安徽省金寨县,比鹿邑更远离齐而近于楚。这年的夏天,鲁师又灭了项,项在今河南省项城县城。鲁师的征伐也越过了鹿邑而更靠近楚境。可能看出,这时不但齐不惧怕同楚发生战争,就连鲁也敢于向楚境逼近。所以说厉应该是靠近楚边境重镇的诸侯国。
楚灭赖后,迁赖于鄢。春秋时鄢有两地:一是郑地,原为鄢国,后来被郑武公所灭;在今河南省鄢陵县西北。二是楚地,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楚惠王曾迁都于此。;从楚灵王八年又迁许之民于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迁城父之民于陈,迁方城外之民于许的情况来看,楚灵王迁移都是在楚边境及其以外地区进行的。那么赖灭后所迁的鄢,应该在鄢陵县一带,与随地的厉国没有任何联系。
三、赖国所在的具体地点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通志•氏族略》:“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清嘉庆《息县志》:褒信在“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以上史书都认为赖国位于现在息县的包信镇。
包信镇在息县东北35公里,地处属于淮河支流的闾河北岸,东南距闾河入淮处不远,西南距古息城39公里,北与新蔡县相近,距楚栎邑约30公里,其位置同楚与诸侯伐吴朱方顺便灭赖的地理环境相符合,与齐、曹之师所伐厉国的地理条件也一致。包信镇保存的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大殿拜殿后楼碑记》石碑,碑文中记述有:“包信镇,古春秋赖子国也。汉为褒信县,建武五年,又自息析置为褒信侯国,刘宋改曰苞信,隋复旧,……至元,废入息县为包信镇”,与《后汉书》、《通志》等史书的记载吻合。在包信镇的闾河南岸不远处,有一座古城址,东西113米,南北112米,高于附近地面2米左右,四周有水沟环绕,沟宽40米左右。因当地群众称其地为“古城”,故名“古城遗址”。从古城遗址上采集的陶片来看,器形有鼎、鬲、罐、豆、等,纹饰有绳纹、瓦纹、划纹、指窝纹和附加堆纹,质地分红陶、灰陶、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时代以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为主,也有少量偏早和偏晚一些的。在古城遗址西北约3公里的玉带河弯曲处,有一座古墓,墓冢东西长30米,南北66米,高约2.5米,附近群众传为 赖国国 君墓。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判断,包信镇一带就是赖国所在地。
综上所述,楚伐吴朱方时所灭的赖国就在息县的包信镇。包信之赖国立国于西周时期,被楚国灭于公元前538年。赖国灭后,被迁于鄢陵一带的赖国后人以国为氏,逐步在当地发展成望族,进而迁徙至南方各地。在赖氏族谱上,多以鄢陵所在的颍川郡作为赖氏的祖根。广东省蕉岭的《赖氏族谱》则追根到底:“赖氏,自春秋以来,历世二千余年……而其根源则本于赖国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然而留在赖国故地的赖人,为避免楚灵王迫害,财皆改为傅姓或罗姓,形成了今包信镇的傅姓和罗姓特别多,这也为赖、罗、傅联宗之说提供了佐证。
(张泽松作者系息县文化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