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复制人

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6 15: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yeyudong 于 2003-11-6 00:37 写道:
那本来是嘛,粤语掺杂了很多外语词汇,语法,助词都有些不同,而客家话的语法跟普通话基本相同

证明你根本不懂粤语的语法怎么样的.汉语的语法都大同小异的,至于粤语很多外来词,都是因为广州与香港开放得较早,接受外来词较多,特别是香港.粤语有些不同于普通话的语法结构,客家话一样有.不要把普通话看得那么至高无上,客家人要把自己的母语看得比其它语言都重要,那才是重要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08: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http://club.dayoo.com/forum.php?url=forumdisplay.php?forumid=15

在普通话普及之前,方言教学丝毫不影响文字的表达,很多名家就是满口家乡口音,写文章、想问题都用方言。

推广普通话,是因为简单易学,容易推广,并不意味着是表达力最强的。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方言的表达力比普通话强。岭南文化是底蕴深厚的文化之一。文化底蕴不足者,是看不到的。以一种弱势心态看待强势的岭南文化,你永远摸不到边。粤方言区懂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但粤方言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经济和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据研究,清代全国科举发达州县的分布范围,与当今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的分布范围大致吻合。江浙是举世公认的。广东的南海、番禺、顺德、嘉应、东莞为清代科举发达州县,除嘉应州(梅州)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外(但有侨乡的优势),历史上文化发达的南海、番禺、顺德、嘉应、东莞(其中前三者仅仅一县的进士数量是嘉应州的两倍多,嘉应州的进士数则比省外个别大名鼎鼎的地区还要多),就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文化发展潜力。广东历史上9个状元,8个来自粤方言区,其中4个来自顺德,2个来自南海,1个来自封开,1个来自吴川,1个来自潮州。嘉应州没出过状元,但出过解元(省里考试第一名)。上述地区,经济最强的是顺德,其次是南海。其余地区,所在地区的区位优势或人文优势不弱,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都用汉字并不表明都具有普通话一样的表达力!”正说明你的无知、狂妄。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规范语言,同时也吸收了各地各方言的文化成果,而且也在不断吸收之中。表达力的问题,上文已述,不再重复。

  “由于粤语不是学术语言,象“构造系统”这样的词汇现在你用粤语读,只能说是音译!”更加说明你的无知。构造系统是近代的词汇,近代词汇最先产生于开放最早的沿海,包括广东。中国第一个留学生产生于广东,广东不仅保留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最早吸收、发扬广大现代科技文明的地区。很多科技术语,就是广东人、福建人、江浙人翻译(外文的意译或音译)过来的。构造系统一词,在粤语的词义十分明确,你理解为音译,只能说明你对文化一窍不通。

“这跟汉字移植日文是两回事。移植日文证明汉字具有很强的词义衍生能力,它是引进一种新的概念,而不是音译!”可笑,日文引进的汉字,在词义上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汉字在粤方言里,保留了众多的古汉语词义、辞源,和南方各方言一样有很深的传统文化积淀。当然在口语里有少量壮侗语的底层,以及部分类似的语法,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土著先民的文化影响力并不弱,如果几乎连一点痕迹都没有,或者没办法找出来,说明这样的地域文化从来就是弱势的地域文化。粤方言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方言,新的词汇层出不穷,从古到今。粤方言的优势,在于自古以来的开放、兼容。

   你说“粤语的受众过窄,广州人有必要推普”,从交流的角度看,推广普通话是必要的。粤方言区推普困难,并不是因为“文化落后”,而是因为文化积淀深厚,不说普通话,说不好普通话,同样可以写文、做学问,学英语的发音更容易标准化(韵母是普通话的n倍),学音乐更容易学谱(9个音调,老一辈音乐人就用汉字来代谱,“河车河车”,就代表二胡的调音基本调),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领域更广。粤方言区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高,自身的高级知识分子或已经融入粤方言区的外地籍高级知识分子众多,粤方言的词汇越来越丰富多彩,生命力不会弱。当然,不推广普通话绝非好事,影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但推广普通话和弘扬传统文化并不矛盾。你在少数民族地区或文化相对落后地区推普,比在粤方言区推普容易得多。因为在这类地区,不说普通话就写不出汉字,说不好汉语。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这样,你就得意洋洋地说要“消灭”这些“落后文化”,而不是挽救频临灭绝的文化宝藏(中国人种、语言之多元,世界罕见,必有珍贵的研究价值),就是偏颇的。

    广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外省籍的高级人才为广东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都应尊重、崇敬,而且广东自古以来都是兼容的,对为广东作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当代人物,不管是省内还是省外,都给予高度的评价。例如张德江书记,推出建设文化大省方略,纵论经济文化关系,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腾飞,就赢得了由衷的掌声.推广普通话,也得到有识之士的响应。这也是岭南文化兼容、务实、开放的一面,也是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的表现。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11-8 08:24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09: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3925643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12: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大洋网友 hugowood 发表时间:2003-11-08 10:08


  说出下面这番话的人实在太带偏见且见识短浅,令我不得不登陆反驳一下:

  

   “关键是粤语限制了你们的视野,也限制了你们学习更规范的学术语言的能力!

  可笑很多广州人以为吵吵闹闹的坊间剧就是文化,这充其量是生活文化而已。没有科研学术,广州永远无法与京沪抗衡!”

  

  首先广东人,说粤语出身而有所作为的人,大智大慧的人数不胜数。我想我根本不必在这里点名。粤语限制视野,也限制了你们学习更规范的学术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话多么令人可笑。语言本身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沟通,传播。因为北方长期处于的统治阶层所在地,为了辐射全国,因此历代所选的首都不是在北就是西北。所以有北方语系所形成的普通话最终成为我们祖国大地上最多人识得的语言。因此孙中山先生才会力压民国国会里的意见,最终在民国立国的国语选择上支持了普通话。这是为了各族各地人民可以有一种方便沟通的语言。但这并不表示本身地方语言代表着什么缺陷。通过我们都明白的文字,汉字,知识,新闻就可以传播到我们祖国几乎任何角落。何况目前广东人又有多少不会听,不会说普通话的?更别说新一代了。把单一地方口语说成限制什么根本无法说通。只能感觉到你这番话语里对广东人,对说粤语的人明显偏激的偏见。我不能否认一些广东人对外地人又不敬的行为,但是这种地方性意识形态那里没有?更何况广东地区先富起来了,因此文化层次不高的人群里出现些看不起外地人的现象就更容易理解了。你看看某些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就可知道。我并不是维护什么,我同样不喜欢这种态度,但是这偏偏是目前特定环境下的必然现象。

  

  第二就是对文化的理解。你否认坊间剧是一种文化本身就是错误的。文化本身不分贫富贵贱,只分高雅低俗。肥皂剧就是打打闹闹,但是最是多民众爱看。在早些年代,广大人民中能接受的教育的就少,因此相对而言,所谓低俗些的文化作品,或者说更接近大家生活的电视剧,小品,相声就很容易为大家接受。你不能因此就贬之为非文化,这些剧种更能从简单处体现人间真情。而且这也不仅仅是广东的人民才喜爱的,只是别的地区有他们自己的方言拍成的坊间剧种。同时,广东也有自己的音乐,戏剧,绘画等等的艺术文化,同样很具有自我特色,绝对是一言难尽的。当我们懂得欣赏所谓高雅文化的时候,请不要变得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远离了广大人民。

  

  最后我个人对你对京沪与广州距离的看法只能是报以冷笑。但这涉及到一些政治问题就不好说了。但客观上的我还是要说,北京作为历代的首都得到的支持不言而喻,上海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加上本身受到的国家关怀和广州根本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她要比也只能和香港比。广州不但从五十年代起几乎就没有接受国家多少财政支助,而且每年上交的财政税收更是不少。可以说基本上落后的形势就是由五十到六十年代的广州领导人扭转的,当然不能否认地理位置加上改革开放这大好形势,还有众多粤籍华人的帮助,最重要是本身广东人民务实灵活的生意头脑。

  

  说得够多了,我是个身体里同时流淌着长江南北两种血液的人,我说起普通话的时候不少广东人只会以为我是外省人,呵呵,我也被人叫过捞B。同样,我的粤语也绝对不比任何广州人差,因为我有个广东父亲,如果算起来我还是与孙中山先生同村的。广东,没有人可以否认她。粤语更是这片大地上人们的母语,你可以抛弃当你来到世上就开始听的语言吗?而且绝大部分的广东人绝没有放弃学习普通话,而且是越来越多人精通了。但我们依然喜爱我们自己的语言,你听过一个外地朋友和广州人交流时,广州人说广东话,外地人说普通话,而他们之间又起恰恰是能相互理解的融洽场面吗?同在一片蓝天下,当你在这个粤人为主的论坛上时请多点宽容吧!(大洋论坛:http://club.dayoo.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14: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3925643
第4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江川鹤(2003-11-08 14:15:23.0)  赞成:0票, 反对:0票  


在南越王墓展出中原文物,一对比,岭南的文物远远比中原文物精致,南越王墓的工作人员都大吃一惊!
秦汉时期的岭南工匠,既有中原(多为北方偏北,非“正宗”中原)、江南移民(水军后裔多为原籍江南)等地的,也有土著的,发掘的文物中就发现有阿某的标记(尚未有姓氏)。
岭南的造船艺术,领先世界,船坞遗迹,船浆,舵,航海专家叹为观止。“广府人”中有少量的阿拉伯、东南亚血缘,就与古代航海息息相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近代革命的发源地、经济文化的崛起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地--广东。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16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4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旁观的人(2003-11-08 14:20:06.0)  赞成:0票, 反对:0票  


在中央发言应该是讲普通话吧?

当然.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16 个阅览者  关闭本窗口  

第4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 江川鹤(2003-11-08 14:25:48.0)  赞成:0票, 反对:0票  


秦汉的马车很威风,绝对是当时世界上一流“超级大国”的风采。但是,后来呢?一直到近代、现代,连个转向的咚咚都没搞出来,重重的一块东西就这样压在马脖子后,把骏马当成老黄牛,马车等于牛车。那马车重得就像坦克、拖拉机。
明朝的船队很威风,环游世界,但却不像汉唐时期那样赚点丝绸外汇,只会大洒金钱,为了找寻朱棣骨肉骨肉相连的仇家。
后来的海禁,中华民族所带有的航海民族基因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
中华民族要复兴,首先就要自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18: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http://club.dayoo.com/forum.php?url=forumdisplay.php?forumid=15
大洋网友 vaga 发表时间:2003-11-08 14:33


  本来要出去打球了,但忍不住推延几分钟说几句。////岭南文化能引起您老等一大批网友关注就说明其影响力,实实在在的影响力。谢谢您老对岭南文化的关注,您的很多看法也是善意的,主要是不了解情况所致。您的真实感受,只要有一条是有助于岭南经济文化发展、使网友转变观念的,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我对文科知道不多,但也了解整个历史上粤语区的文化是弱势的,不要说影响整个中国的文人出得很少,真正用粤语表述的书籍也没留下几本,就连有能力表达广东特点的学者也没多少(某些学者的方言自我研究除外)。相反你们可以看看江浙文人对自己区域的表达有多么丰富出色。//////“影响整个中国的文人出得很少”,跟江浙比当然没得比,但就全国来说,是居于上游、排在前列的。您老请看看:商承祚家族四代书香、容庚家族n代书香、梁启超一门十杰、梁启超的祖师爷--抽象派、实用主义派理学大师朱九江及其弟子康有为,岭南画派关山月和他的师兄弟、祖师爷,很多很多,恕不细列了。那时候,很多大师根本不知什么是普通话,或者勇于思考、交流最流畅的还是家乡话。粤语乡土文化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有:黄谷柳《虾球传》,欧阳山《三家巷》《苦斗》,吴有恒《山乡风云》,陈残云《香飘四季》,浓郁的粤味,广府地区丰富的生活场景,高水平的、真实反映生活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您老可以找来看看,与高大全的《艳阳天》、另一个极端-媚俗小姐《上海宝贝》枕头书,或者是侃爷的侃大山作品,等等,作个比较,看看谁能真实地、高屋建瓴地反映生活。司徒尚纪关于珠江文化的开山之作《珠江传》,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对汉族人类学研究的突破。有能力表达广东特点的学者有多少,您老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我也了解不多,因为我不是这一行的。但是,我不会无依据就断言某个省、某个族群怎么样,这就和你的文化背景不同。
  

  上面有人说到状元,从隋唐始(?),中国出了成百上千个状元,广东区区九个,既无法与江浙比,与广东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也肯定是不匹配的。为什么?只能说,1、广东人对汉字语感相对迟钝,以致文辞逊色,2、由于过去的文章大都带有论道的形而上学倾向,而广东人不善于论证抽象的观点。///(此处估算错误,已删去,有这方面资料的网友请提供。)江浙状元至多,无人能比,朱元璋为此还制造冤案、开了杀戒,笼络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边陲地区。除江浙外,经济文化能与之相比的省份寥寥无几。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后,江南省份优势明显。“广东人对汉字语感相对迟钝,以致文辞逊色”,这样的话说明你的文学水平十分有限。广东粤方言区的神童认字十分厉害,报纸上有报道的,启蒙老师竟然是说土白话的长辈。粤方言的音调是最丰富的,也许你听觉迟钝,但不能就据此断言听不懂的话就是语感迟钝。“由于过去的文章大都带有论道的形而上学倾向,而广东人不善于论证抽象的观点”?广东的儒学、理学都很有自己的特色的,思想之活跃,逻辑思维之严密,不是专家时感受不到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为什么都来自粤方言区?就与南海朱九江有密切关系。广东人对自然科学的追求,古已有之,广州河南、江门外海均有古代天文观测站。一省九个状元(其中粤方言区8个)还是区区之数,那么,请问除了江浙以外,各省的数目如何?请您老列个清单,列不出来,就不要用“白鸽眼”来看人。资料: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19

  如果这两个理由没错,那为什么造成这个现象呢?不要跟我说广东人的学习能力天生弱于江浙,而只能说由于粤语与书面汉语表达的不对应性远远超过其他其他方言(对应性据说只有44%)。这是一个天然的障碍。普通话与书面语是一一对应的。///“粤语与书面汉语表达的不对应性”之大,与强势的、独特的吴方言相比如何?与文白异读的闽、客方言又如何?这几种南方方言,恰恰是传统文化积淀最深的。汉字是方块字,粤方言以方块字来表述根本就没有问题。“普通话与书面语是一一对应的”,但是,是不是说普通话的人书面表达能力就强于说方言的人?我这么普通的水平,你就比不过我。有的普通话的错别字,在粤方言里是不会出现的,例如:林与邻,制与治,力与例,等等,粤方言的读音明显不同,有的音调都不一样,看了北方老师改错别字的范例,广东人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又如民与明,广东粤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都分得清清楚楚,但很多平常说“普通话”的人却分不清楚,还以为自己的话才标准,还有音调,音调感和广东人相比就没得比(9个调都运用自如,四个调算什么),广东人说普通话的障碍不是音调,而是卷舌音等等,只要掌握了窍门就不难。福建闽方言和普通话的距离更大,但普通话说的不错,就是因为闽方言没有中心语言。广东话(粤方言)有广州话作为中心语言,书面表达也不成问题,基本没有文白异读的障碍,所以普及普通话就有难度。

  有人说当初要不是孙中山的阻挠,粤语会成为国语。我不知这个说法的真假,但即便当时议会由于整个社会对传统的厌倦而决心废黜官话(类似后来的普通话),那也是一时狂热而已。难道要将整个中国古籍全部改写成粤语?纯粹的粤语的语感能再现“官话”的李白诗歌的意思?////宋代朱熹考证,最切合隋唐音韵的就是广中音韵(粤方言)。学者研究证明,粤方言存古方面,唐宋较多,隋唐音韵对应比较整齐。用粤方言尤其是土话读唐诗,大部分都押韵,远比其他方言的概率高。例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仅押韵,而且入声均有保留。纯粹的粤语语感完全能体现唐诗宋词的意境。宋诗就不行了,还是适合您老,抽象思维呀。开个玩笑,别当真。

  

  

  现在的学术语言与逻辑都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个只懂粤语的广州人的困境就是,要么用粤语说,粤语写,要么用粤语说,普通话写。前者的缺陷前面已经说了,而后者就造成言文分离。五四运动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中国人的言文分离。广州人为什么还要象当年卫道士一样,以一股“拼我残年”决不让步的架式,保卫自己的言文分离?///这麽说,普通话产生之前,中国就没有学术语言与逻辑了?“一个只懂粤语的广州人的困境就是,要么用粤语说,粤语写,要么用粤语说,普通话写。”这是对粤文化的无知。每一个汉字都有粤语的读音,古已有之,纯粹用粤音写文章、读报纸、一句一句地照念报纸播发广播新闻,都没有任何障碍。有的网友还发明了粤字拼音,就用这个拼音打文章。珍惜文化传统,在推普的同时不忘弘扬岭南文化,文化多元,互为参照,有何不妥?
  

  

  最后我想说,因为言说的惰性,不使用行政强制力推普是无法成功的。///归根到底还是经济文化的杠杆作用厉害。现实就是:说不好普通话,说不好广州话,找工作、干工作都有障碍。年轻一代的普通话水平不会低,同时,广州方言(粤方言)也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任何偏废,都等于降低自己分数值和社会价值。

  

   ps 我不是湖南人,不是出于对粤语影响力的妒忌,仇视才说这些的。好了,我出去了。///您老是出于对粤方言的不了解,可以体谅。主要是粤文化宣传的不够、岭南文化宣传的错位以及文化差异造成的。一些网友的言词也比较激烈,但这不是粤群所独有,哪里都一样的。

岭南文化本身也是多元的。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11-8 22:51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11-8 1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2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传统文化精华不能轻言放弃!
思想解放的先驱梁启超、黄遵宪有远见!

“诗界革命”虽未促成新诗的诞生, 但梁启超、黄遵宪等并不割断与诗国传统的联系论诗, 还是可取的。
http://www.white-collar.net/wx_hsl/pome/003.htm
一、“新诗”的猝然实现: 中国诗歌的自由精神的张扬与汉语诗意的流失
  19 世纪西方科学文化的迅速兴起, 构成对中国古老文化的严峻挑战, “诗国”便渐渐有了闭关自守的顽固堡垒的意味。中国诗坛的先觉们走出国门, 睁开眼睛看世界, 引起了对“诗国”的反省, “别求新声于异邦”( 鲁迅) 。然而能否在汉语诗歌的基础上实行变革? 则成了20 世纪诗坛的焦点。“诗界革命”虽未促成新诗的诞生, 但梁启超、黄遵宪等并不割断与诗国传统的联系论诗, 还是可取的。新诗作为“五四”诗体解放的产儿, 是背叛传统汉语诗歌的“逆子”。“五四”先驱出于要改变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诗国”面貌的良好愿望, 便采用了“推倒”的简单化的方式。胡适所说“诗国革命何自始, 要须作诗如作文”, 表明了这种“革命”———“推倒”的决心。他们疏忽了一个事实: 古代诗歌的格律化与白话化, 几乎在同步演变。至唐代产生的格律诗又称近体诗、今体诗, 从“白话”的角度理解这一命名, 似乎更为贴切。即使“古体”, 也发生从“文言”到“白话”的演变。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石壕吏》、岑参的《白雪歌》等, 可视为半“自由”、半白话诗。唐诗宋词得以在民间留传, 乃至成为今日儿童背诵的启蒙课本, 岂不正是其白话格律或白话古体的原因? “五四”变革者对白话或半白话的近体诗与文言散文及其他韵文不加区别, 打破“格律”, 同时也将充满诗意的白话口语的炼字、炼句、语境、意象等一起“推倒”了。这种在“短时期内猝然实现”的新诗, 使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审美感知的诗性语言在一夜之间流失殆尽。“五四”先驱们让对“诗国”的叛逆情绪, 掩盖了对古典诗歌艺术价值的认识, 他们以惊慕的目光投向西方, 而没有注意到国门打开之后, 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库藏同样对西方产生着新异感和吸引力。譬如, 美国现代意象派诗人庞德十分推崇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神韵, 译著《神州集》(1915 年) 中突出移植创造了汉语诗歌的新奇动人、富有意味的意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2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转贴:
(大洋网“情系珠江”网友的帖子,与客家论坛之“情系珠江”并非同一人)

vega,你犯了一个基本常识的错误

大洋网友 情系珠江 发表时间:2003-11-08 17:27


  如果你拿江浙来说明粤语在学习上的不足,那真是滑稽了。你可知道吴语和普通话的差别不比粤语少?在中国,以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方言四大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别最大。今天的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话发音为标准创建的。你想通过说明吴语和普通话的差异小来贬低粤语,恰恰犯了基本常识的错误。

  说到江浙过去的文化繁荣,这是和江南地区在有宋一代以后的经济繁荣是密不可分的,和语言有何联系?如果你不是语言专家,请不要妄谈粤语的优劣。无知不可怕,无知的同时自以为抓住了真理最可怕。

  我重复我的观点,普通话和粤语之间不是互相对立的。如果是,那也是因为部分人的心态问题造成的。(大洋论坛:http://club.dayoo.co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21: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状元约为886名(含小朝廷的、辽夏金的),其中宋代状元118名

楼上本人估算失误liao,这是几十年专业训练,几年网战对手速成的结果,小朋友勿学。

http://www.ahxiuning.gov.cn/xnjy/ldzyzds.htm
历代状元知多少

周腊生



    摘 要 时常看到有人在谈中国古代共有多少状元这个话题。这些统计数都跟笔者的统计数有一定距离。现笔者亦曾对自己10余年来所搜集的历代状元资料进行过整理、统计,其结果是:历朝应有状元约为886名;可考出姓名或姓的状元:674人;其中,除其状元身份与夺魁年份外,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些传记资料的:507人。

    关键词  状元;科举

   

    近年,陆续有人在谈中国古代共有多少状元这个话题。1992年重庆出版社版《状元史话》、1993年沈阳出版社版《中国历代状元录》都只列出596位状元姓名;1994年7月30日《文汇读书报》说从唐武德五年(622年)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止,有姓名的状元共599人;1995年上海文化出版社版《中国历代状元录》则收罗了历代状元602名。笔者不想评论他们的对错、得失,只想依据自己十余年来的研究,重新再来谈一谈。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1)03-0024-03

   

    一、历代应有多少状元?

    也许有人要说:考过多少次就有多少状元。虽然大体上是可以这样说的,但具体考察起来,其实不那么简单。比如说唐代,有考了不算数的,也有考是考了,也算数,但是没有产生状元的;元代一榜出两个状元;金代则一榜时而一个状元,时而两个状元,时而三个状元。所以,我们得分朝代进行具体分析统计。

    隋代,虽然首创科举 取士之法,也开有进士科,但每次取人极少,在笔者所能见到的史籍之中,尚未见有排名次的记载,故不计。

    唐代,据《文献通考·选举考》及《登科记考》等书记载,共举行科举考试265次,其中,有一次因考题泄密而作废,剩下的264次是否每次产生了状元呢?

    为了谈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哪些人能算状元。笔者以为,状元应是:由朝廷任命的知贡举主持,用同一套试题,在同一个地点开考,然后又经统一阅卷、排名,并经最高当局认可的进士第一名。

    依这个标准,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乙丑科、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乙卯科进士考试,都经过两次排名,第一次排名均被最高当局否定,其“状元”在重新排名时被刷掉(均见《登科记考》该年),自然都不能再称状元。还有12次进士考试是没有产生状元的。

    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丁酉科,因安史之乱,交通阻隔,分4处开考,各派知贡举,各自出题,考后亦未统一排名(见《登科记考》该年)。虽然4处都有个第一名,但我们既不能说这4个第一都是状元,也没有理由说其中哪一个是状元,所以这科没有产生状元。

    代宗朝,自永泰元年(765年)至大历十年(775年)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残局中,时艰岁歉,进士科及其它科目的考试都未能统一举行,也未能统一排名,而是分上都(即长安)、东都(即洛阳)两处开考,且各派知贡举,各自出题,各自排名、放榜。每年两处各有个第一名(均见《登科记考》该年及《唐摭言》卷上)。同样,我们既不能说这11科每科有两个状元,也没有根据说其中哪边的第一名算状元。因此,这11科也没有产生状元。在这个问题上,连《文献通考》和《记考》都是界限不清的,致使现在不少人沿误。除掉这12次,唐代共产生状元252名。

    五代:中原5朝,据《文献通考·选举考》 和《记考》,共开进士科47次,产生状元47名;据《十国春秋》、 《马氏南唐书》、 《陆氏南唐书》、《江南余载》等,南唐开进士科19次,产生状元19名①;又据《十国春秋》等,笔者推估吴、前蜀、后蜀、南汉4国共产生状元55名②;也就是说此期共产生状元121名。

    宋代,据《文献通考·选举考》、《宋史》、《续资治通鉴》及《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共开进士科116次,加试两次,产生状元118名。

    辽代,据《辽史》、《辽史纪事本末》及《续资治通鉴》等,共开进士科57次,产生状元57人。

    西夏,据《西夏史稿》等,亦有进士举,次数未见记载,也无法推测,目前仅知其中1位状元姓名。

    金代,据 《金史》、《金史纪事本末》、《中州集》、《归潜志》等,我们发现,其贡举情形较为特别,同是进士举,有时分辞赋、经义两科,各自产生状元;有时又分辞赋、经义、策论3科,也是各自产生状元;后期仍分3科,但又明确规定,经义第一视同辞赋第二;鉴于向来没有完整的记载,亦无人作系统研究,笔者曾撰有《金代贡举考略》③一文,考证出本朝共开进士举43次,产生状元74 名(其中辞赋状元43名、经义状元13名、策论状元18名)。

    此期还有个国中之国-伪齐,据《大金国志校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它也开科举,产生了两名状元。

    元代,据《元史》、《续通鉴》等,其科举考试时开试停,共考过16次,每次都分“南北榜”,各有1名状元,状元总数是32人。

    明代,据《明史》及《明史纪事本末》、《明清进士提名碑录索引》等,基本上是3年考1回,但有一年却考了两回,称“春夏榜”,共考89回,产生状元89人。

    又据《寄园寄所寄》、《平寇志》、《蜀碧》、《明末农民战争史》等,明末张献忠在四川所建立的“大西”政权,开过6次科举,有两次以大屠杀告终,只有4次是成功的,产生状元4名。

    清代,《清史稿》、《清史列传》、《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等有载,共开进士举112次,其中有两次象元代那样分“满榜”和“汉榜”,各榜都有状元,因此状元总数为114人。

    又据《江南春梦庵笔记》、《遁鼻随闻录》、《贼情汇纂》、《金陵癸甲纪事略》等,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明目繁多,有男科、女科;天试、东试、北试、翼试等,共考过21次,有一次分男、女科,产生状元22名。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共约产生过状元886名。

   

    二、历代可考知姓名的状元数

    目前人们研究唐代状元,主要的依据是《文献通考》和《记考》,而《记考》更为详细。《记考》共考出了139位唐代状元的姓名和1位状元的姓,其资料颇翔实,大部分考证是站得住脚的,但也有的地方值得商榷。如,它将孙伏伽列为唐代第一位状元就未必妥。在唐代,状元远不如宋代中期以后那样受优待与重视,考上普通进士也好,被定为榜首也好,都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一般并不能立即有官做,到了有官做的时候,其起点也很低。据《新唐书·选举志》,一般进士得从从九品下④做起,甲科,包括状元,也只授从九品上。孙伏伽在隋代就已经做过多年官,唐代建立不久,即“上书拜官”(《记考》卷一),至武德五年,已官至治书侍御史,这是七品,他何必再去参加进士考试,再争取做官资格,又从头做起呢?笔者认为列孙为状元乃属失考。

    上述并未产生状元的12年,《记考》也“考”出了6名“状元”,当除去,即除去永泰元年的萧遘、大历四年的齐映(实为东都第一)、五年的李搏(实为上都第一)、六年的王溆(实为上都第一)、七年 的张式(实为上都第一)、九年的杨凭(实为东都第一)。另外,贾至乃明经出身,并非状元,同时笔者认为应补入18人:源少良、贾季阳、崔明允、程行谋、 颜康成 孔敏行 孔振、吴康仁、赵昌翰、贾餗、李超、赵蒙、孔拯、 李亮、李训 、李叔、 李秀、贾季邻 。亦即唐代有名姓可考的状元共151人(含1人仅知其姓)。

    五代,《文献通考》也好,《记考》也好,都仅仅只注意了中原5朝。其中《记考》标明为状元的只有11人: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归朴、黄仁颖、郭晙、卢华、寇湘、王溥、王朴、扈载。笔者认为就《记考》本身的记载即应补入王彻、李飞、李覃、刘坦等4人,另据《莆阳比事》应补入徐寅、据《玉壶清话》应补入艾颖、据《南部新书》、《广卓异记》等应补入郑雍,共18人。

    据《十国春秋》、《陆氏南唐书》、 《马氏南唐书》《江南余载》等可考出南唐状元10名:王克贞、伍乔、杨遂、乐史、卢郢、赵绮、姚端、张确、邓及、王崇古;据《十国春秋》《南汉书》等可考出南汉状元2人:梁嵩、简文会;据《十国春秋》、[民国《简阳县志》、[民国]《双流县志》等可考出 后蜀状元2人:王归、费黄裳。

    五代可知名姓的状元共32人。

    宋代,据前述诸书,其118名状元的姓名均可得知。

    辽代,据前述诸书,能知其中55为姓名,笔者据《山西通志》、《中州集》等补入边贯道,尚差1人。

    西夏,目前仅知1人:李遵顼。

    金代,笔者曾在《四川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撰文考出状元61名(其中1人仅知其姓)。

    伪齐的两位元的姓名,前文所述书中均有载,为罗诱、邵世矩。

    元代所产生的32为状元,《元史》均载有姓名。

    明代89位状元、清代114位状元,《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里全有。

    大西政权所产生的4名状元,仅知其二:一个据《明末农民战争史》,为陈珏;另一个上述诸书说法不一,笔者认为当从《寄园寄所寄》、《蜀碧》及《平寇志》,为张大受。

    太平天国知姓名的17位状元是程文相、傅善祥(女)、武立勋、朱世杰、吴容宽、乔彦才、杨朝福、刘闼忠、叶春元、陈某、刘盛培、范朴园、沈抡元、吴镇坤、汪顺祥、陆培英、徐首长。

    总之,历代已知姓名的状元有671人,仅知其姓的3人,共674人。

   

    三、历代有生平资料的状元数

    在已知姓名或姓的状元中,除其状元身份与夺魁年份外,或多或少能找到一些传记资料的各朝比例不一。

    清朝离我们最近,也很重视状元,所以其114名状元的生平资料都能找到,只是详略不同而已,拙著《清代状元奇谈·清代状元谱》已为他们一一写有小传。

    明朝也离我们不很远,且特别看重状元,因此状元资料也较丰富,其89名状元,除韩应龙、杨守勤2人外,都有生平资料流传下来,笔者为他们写的小传,载在 《明代状元奇谈·明代状元谱》一书中。

    元代、辽代都不大重视状元,且为少数民族掌权,一旦灭亡,汉人出于民族仇恨,往往毁灭其资料。因此,这两朝状元有生平资料的都少,辽仅有22人,元只有13人。金代颇重视状元,虽亦为少数民族掌权,却有37位状元能有生平资料得以流传。西夏的李遵顼当了皇帝,自然是有资料的。这几个朝代的状元小传,都在拙著《辽金元状元奇谈·辽金元状元谱》中。

    宋代,前期有五代余风,状元地位不高,亦不受特别的优待,所以前期状元的资料极少,中期以后对状元重视起来,其生平资料便基本上都能得以流传,且不少状元轶事甚丰。本朝共有5人无生平资料,就有4人是前期状元。笔者所撰 《宋代状元奇谈·宋代状元谱》载有本朝状元传记。

    唐、五代均不重视状元,加之时代相对久远,其状元资料都保存甚少,可供写小传的,唐代有92人,五代仅17人。这两个时期的状元小传分别载于即将出版的拙著 《唐代状元奇谈·唐代状元谱》和 《五代状元奇谈·五代状元谱》中。

    大西的两个,1个有点资料,1个基本无资料;太平天国传下姓名的17位状元中仅有10人有点零星资料保存至今;伪齐的两个则均无资料。

    综上所述,历代状元中或多或少有些生平资料的共507人。

    历代状元中有3个特例:

    状元皇帝1个:西夏李遵顼;

    名副其实的状元驸马1个:唐代的郑颢;

    真正的女状元1个:太平天国的傅善祥。

   

    注释:

    ①见拙文《南唐贡举考略》,载《文献》2001(2):15。

    ②笔者撰有《 后蜀贡举钩沉》,载《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其它3国亦有考证,将另文公诸于众。

    ③见《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90

    ④据《旧唐书·职官志》,唐代的职官共九品,且一至九品均分正、从,而自三品以下每品正、从又再分上、下。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11-8 21:49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2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638
http://www.cc5000.com/search/zhuangyuan/zhuangyuan.htm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19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11-8 22:55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9 08: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深叶茂的地域文化不是墙头草

根深叶茂的地域文化不是墙头草--与vaga 先生商榷

http://club.dayoo.com/forum.php?url=forumdisplay.php?forumid=15

大洋网友 vaga 发表时间:2003-11-08 23:32


  大猫先生,谢谢你的长篇反驳。你可能搞错了我的年纪。///“您老”是论坛常用语,含义丰富,您老不习惯,可以不用。

  

  我承认近代广东很了不起,但这并不是广东人的书面汉语表达能力增强了,而是因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开始向中国介绍西方思想了,而这一点源自于他们的外语能力。广东思想领先,是因为当时能读外语的大多是广东人。这与我以前的看法有矛盾吗?////如果没有流畅的汉语书面表达能力,怎么介绍西方思想?梁启超的诗文功底十分扎实,13岁就考上秀才。“公车上书”的时候,如果没有令人折服的文才,梁启超能成为领军人物吗?孙中山从小就在村中私塾启蒙,私塾(广州人称之为“卜卜斋”)是用粤语教学的。

  至于现代史上的一些广东著作,看一下文学系的教材大概就知道,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在众多大人物(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等等)中根本不被重视。为什么?因为语言表达相对缺乏美感。至于中大的人类学系,是顾颉刚、吴文澡、钟敬文等非粤语人士开创的。商、容的专业(查了一下,原来是做文字学的)可能很厉害,但是全国范围内跟他们一样在某个专业内有造诣的学者不下几百人吧。///这主要是粤方言区远离中国的文化中心,难以形成主流,而且工商、择业机会较多,从文的人没有多少,也就是缺乏群众基础,真正醉心于文学的人不多,而不是本身语言缺乏美感。你可以看看粤剧的唱词,不仅讲究韵律,而且文笔优美(由于讲究音调对应,填词难度非常大),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品位。江浙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广阔的长江下游平原,自古是鱼米之乡、商业发达之乡,广东的经济在明清才崛起居于全国前列(宋代的粤方言区“强势”仅限于岭南),有很多不可比因素。中大人类学系的开创人有江浙人、客家人,说明这两个群体对人文科学的偏重。商、容的专业属于很专的,而他们在学术界的影响可以称之为“权威”,而且是家学渊源,是用粤方言一代传一代的。

  

  其实谈状元是很无聊的,状元中真正重要的历史人物并不多,但是你这么咬着我的错误,我也就较真再查了一下,很抱歉,还是我的说法可靠一点,全国名字可考不可考的状元一共有886位,广东以9人之数排第三位是你个人想象而已,能挤进前十就不错了。我查到的,江苏可考的有60位,浙江是54位,广东比陕西还少,只比黑龙江、甘肃多一点。由于封建年代判断一个人是否出色只根据写作,广东又是如此富裕,读书应该不困难,那是不是能说明广东人文采不足、策论的论证能力欠缺呢?粤语如果不影响广东人的书面表达的话,怎么解释这种差距呢?////准确的数字是:广东的状元数在南方各省排第七。如果我不想象一下,号称仅次于江浙、名列全国第三,你就没有那么大的革命热情去找资料了。在传统农业社会,广东的自然地理条件并不好,绝大部分都是丘陵、山区,小部分冲积平原(宋代以后才形成,史书记载香山曾是海中一个孤岛)。所以,在农业社会能读书的人不多,只是在三大民系中广府的条件略好。工商业的发展、侨乡的优势,可以促进经济文化,但也使岭南人有了更加多元的价值取向,能埋头读书的人总体而言是不多的。整天喊广府“强势”,搞岭南三大民系“窝里斗”的时候有点用,但放眼全国,过了岭北就是强弩之末,改革开放以后才略强一点。所以,广东人,尤其是“广府人”如果没有一点危机意识是不行的。这不是书面表达和文采的问题,主要是历史上与海外的联系比与内地的联系要多,在普通话的口头表达与沟通方面重视不够,长期游离于中国主流文化之外的结果。这样,既有利也有弊。利,就是敢闯敢冒,没有桎梏,开拓新局;弊,就是缺乏对内地的了解,也难以让内地人了解广东。很多误解就是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产生的。

  

  (我写完了,你也自己改正了,但我也不想修改这段话了)///保留最好。辛苦写出来的东西,不容易。

  

  另外,吴方言为什么不影响个人的书面表达能力?你别忘了,江浙文化极盛是宋明清,其中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南宋的迁都,官话中心南移。南宋前的状元多是北方人,而南宋后就多是江浙人了。除此之外,关键还在于,吴方言跟书面语言的对应性要比粤语高得多。很少有会吴方言而不能听普通话(以前是官话)的,而会粤语跟会普通话几乎没有关系。///吴方言的北片受官话影响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总体上与普通话的差距还是较大的,与普通话书面语言的对应性怎么样,你看看上海人的聊天记录就知道,比粤方言还难懂。吴方言区的人懂普通话,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是开放观念的结果。对内地的开放,广东不如江浙、上海。

  

  我再申明,我无意冒犯粤语,但是想说明,只说粤语会限制你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就限制你们表达问题的深度。因为现在的书写系统是以普通话为基础的。没有深度,就没有文化。////怎么不说粤语可以丰富书面表达能力?如果深度、文化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粤语完全失去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化是连根拔起的文化。地方方言,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内涵、一种适应当地的人文特色,是孕育地域文化的载体。根深才能叶茂,不能把地域文化看作墙头草,否定其珍贵的文化价值。打个比方,京油子、卫嘴子,侃大山,就代表有深度?代表着有文化?就比用粤语背诵唐诗宋词、咏唱粤韵南音来得高雅?不能这么绝对。

  附带地说,现在不光是深圳,广州的科研实际上一大半也是由外地人支撑的,特别是尖端部分。广州再不推普加强教育,文化实际上就只能是外地人的文化,你们坚持的是低端的民俗而已。////北京、上海的科研历来都是以外地人为主体的,你如果说北京、上海人文化素质低,会笑死很多人。华人在美国科研挑大梁、唱主角(不少实验室主任是华人,办公室的牌子标明华人姓名的拼音),是不是意味着美国的科技不行?美国人的科技素质不行?这只能说明,经济发达地带的人才需求量之大。过去,浙江、广东的工程师像个宝,而上海的工程师“过剩”,工程师在单位里当抄抄写写的文书,甚至卖饭票之类,好像上海很牛,实际上经济情况牛不起来。广东人的摩托满大街走、泛滥成灾的时候,上海还是助动车冒黑烟,上海交警的长远规划和理想憧憬是发展摩托车。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问题。后来,上海的工程师都忙起来了,都不够用了,都想方设法从全国各地引进大批人才了,一下子就牛了起来,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上海历史上和现在都不断有外地人加入,而且严格来说占了较大比例,但从来都是上海本地文化占主流,上海话屹立不倒,海派屹立不倒,为什么?就是上海本土文化的强势,有足够资本领先于全国的强势。广东就应该学上海这点。

  你们能忍受广州的高端文化中没有广州人的声音吗?!!///粤人一向都是忽略这点的。岭南文化的介绍实际上有很多是不符实际的,但长期以来也就这么过去了,形象被贬也无动于衷。以受教育程度、高考升学率而言,广东的粤方言区是不低的,高级人才的人数可能不如北京、上海、江浙多,但绝对不少,但对自身文化宣传关注的确实不多。
  

  

  另外,前面有个网友看不起我背井离乡到广东。其实广东到外地觅食的人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蔑视我无妨,但建议你们不要自我蔑视。///这个世界上,什么声音都有,问题在于你倾心聆听的是哪一种声音。多种声音,一个世界。岭南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兼容务实的。

  写这种帖子对我而言是很吃力的,之所以这么用心,也是因为喜欢广州和这里的人。////广州是有魅力的城市。我也已经以广州为家了,每次在回程的飞机上、汽车上、火车上隔着玻璃看到熟悉的广州景象,一种回家的感觉特别的强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0 04: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应该说,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当中,广东是仅次于江浙排第三的。
古代的状元以省籍排名是不适当的。因为古代的广东,人数太少了,且交通不方便。客家人也没有南下,古代中原的状元,多数是客家人的祖先,并不是现在的河南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0 07: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kejia 于 2003-11-10 04:16 写道:
应该说,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当中,广东是仅次于江浙排第三的。
古代的状元以省籍排名是不适当的。因为古代的广东,人数太少了,且交通不方便。客家人也没有南下,古代中原的状元,多数是客家人的祖先,并不是现在的河 ......

回答正确,加100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0 12: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话显得比粤家话更接近普通话的主要原因。

kejia 于 2003-11-10 04:16 写道:
应该说,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当中,广东是仅次于江浙排第三的。
古代的状元以省籍排名是不适当的。因为古代的广东,人数太少了,且交通不方便。客家人也没有南下,古代中原的状元,多数是客家人的祖先,并不是现在的河 ......

通常认为,客家形成于南北朝至南宋时期的闽粤赣山区。岭南三大民系最终形成于南宋。
古今广东气候条件不错,人数不少(武夷山脉、南岭山脉和岭南飞鹅岭等地有古人类遗址,就证明是十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域)。户籍人数与实际人数是有差距的。
岭南的优势,在于后发优势。

[ 本帖由 情系珠江 于 2003-11-10 12:42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5: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