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客家村鎮的社會變遷
美里廉律地區的調查研究
/ 田農
一.緒言
砂拉越美里廉律(RIAM ROAD)是一個客家人聚居的社區,自20年代開發以來,歷經70多
年,經當地居民的開辟,這一社區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居民以河婆客家人為主,幾占
80%以上,客家人是著名勤勞的農耕者,廉律地區的客家人也以養殖及種植為生。二戰
之前,居民開始建立華文小學,而后更開辦華文中學,這種重視母語教育的精神,乃
是海外華族的特性。隨著社會發展,社團與政黨組織應運而生,發揮了積极的功能。
研究這一社區的發展,可以看出華人的奮斗對居留地所作的偉大貢獻。
二.生態環境
廉律乃是由RIAMROAD轉譯而來。它位于美里的南部。這地區距離美里市中心約2哩,一 直延伸到8哩。美里飛機場即建于此區。
當地客家人叫廉律為「大山背」,原因是,一座山岭橫梗其間,由廉律到美里市區以前 必須經過這山岭。80年代之后,因道路開發與地區發展,山岭被鏟低少許。
廉律地區土地肥沃,與美里北部產油地帶的沙質地比較,這里更適合于農業種植。早期 的居民在這里種植楜椒,一直延伸到藍卑爾(LAMBIR VILLAGE)地帶。1963年美里發生嚴 重水患,洪水淹沒了美里大部份地區,廉律雖屬高地,但也不免受洪水侵入。此后這一 地區即發生慢性楜椒根腐病(PLAGUED BYCHRONIC ROOTROT),導玫楜椒死亡。在沒有辦 法解決根腐病的情況下,農民也就不再種植楜椒。
熱帶地方,沒有四季之分,終年炎陽高照,但雨量平均,植物易于生長。廉律地區灌木 叢生,土地肥沃,農民不再種植楜椒,一樣可以改種其他農作物。
廉律計共劃分為八個地區。1. 三哩半區(31/2 MILES) 2. 魚塘區(FISHPONDVILLAGE), 3. 水塘區(WATERPOND VILLAGE),4. 魯述內山(LUSUI, INTERIOR), 5. 魯述外山(LUSUI EXTERIOR), 6. 五條石區(5-MILES),7. 七條石區(7-MILES)及8. 四川區(LOAKOR SECHUAN)。美里民都魯公路由此通過,交通方便。
三.移民歷史
廉律是美里最大的華人社區。它的開與美里油田的開采密切關系。1910年砂蜆在美里發 現了油田,而后開始產油,并繼續在沿海一帶鉆油,這就需要大批勞工,油田于是通過 勞工代理人向香港與中國招募工人。
楊扣(楊書扣)是早期一位著名的工程承建商,他在1923年由古晉遷移建美里承砂拉越 政府與油田的工程,其中比校大的工程是承包油田公司開辟美里24英哩之道路和大小橋 梁。
楊扣原籍廣東普宁,但他卻轉向揭陽縣的河婆(今屬揭西縣)招募工人。普宁與揭陽縣 皆屬潮州府邑,兩縣毗鄰,但普宁縣多操潮州方言,揭陽縣的河婆人卻操客家語。楊扣 招募工人築路修橋,不少河婆客為此南來美里,落戶廉律。這之前,廉律地區已有不少 河婆客家人由古晉遷移到此耕種。這些陸續到來的客家人,除少數在油田工作大部份新 客即在廉律居住,并開始種植楜椒及其他農作物。
砂拉越的客家人,河婆客約占70%,在古晉,沿著晉連公路兩旁的華人農村,多是河婆 客的耕種地,石隆門路一帶亦然。這一屬人的勤勞苦干,乃是著名的農耕者。
華人移民砂拉越,乃在英人詹姆士布洛克占領時開始(1840-1867),客家人是最早的移 民群,部份客家人由印尼坤甸進入石隆門,他們多數是羅芳伯統治下的「蘭芳大統制」 的餘眾。這之后從中國移民南來的客家人逐漸增加。
1840年,是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作為轉折點的標志,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使中國 歷史進入了以清王朝衰落為持征的晚清時期,這時期是中國移民大規模外遷的高潮階段 。
從遷入地來看,這一時期,作為西方殖民者殖民地的東南亞地區,出于開發的需要,己 經形成一股勞動力的需求,當殖民者注意力集中到中國丰富的勞動力資源上時,遷移的 『拉力』也形成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鴉片戰爭中正是西方殖民者為了滿足不斷增強的 勞動力需求而打開勞動力資源大門的一種手段。這不難從鴉片戰爭后即已開始的西方殖 民者對『苦力貿易』的熱衷窺出端倪。
印度尼西亞,馬來亞,新加坡,泰國以及英屬婆羅洲(包括砂拉越及北婆)從這一時期 開始,由中國引入大量勞動力,從事各種苦力勞動,進而開辟了這一蠻煙瘴雨地的地區 。
民國時期,中國向海外移民持續增加,這與中國政治上的社會動蕩相聯系的經濟衰退甚 至危機分不開。連年戰爭,各自為政的軍閥部隊,對農民橫征霸歛。肆意掠奪鄉村經濟, 既妨害了農民耕作,又干扰了經濟复蘇。加上自然災害,導致農村破產,農民生活凋蔽, 與海外有鄉親關系者,就不斷南來。
海外華僑人口的不斷增加,到二三十年代時,在許多遷入國已形成了被稱為『華僑社會』 的移民群落。這對往后由中國外遷移民有著重要作用。那就是憑著地緣,血緣關系,吸 引著更多同鄉與同宗向同一地區外遷。
以砂拉越作為例子。黃乃裳于1901年率領大批福州屬人到詩巫墾荒,他們來自閩清與古 田。詩巫被稱為『新福州』,而閩清與古田占福州籍人口中90%以上。砂拉越的閩南屬 以詔安人占多數,詔安人田考于1840年前到來古晉,此后引領大批同鄉陸續南來。客家 人以河婆客居多,也因為他們的先輩早年南來,而后引領更多同鄉到來。移民群中的同 鄉或同宗互相照顧扶持,在早年更形成了一種聚族而居的象。
調查資料所得,最早到廉律開墾的是河婆客蔡筍等人,他們到達廉律。居住在「三渡橋」 一帶(今五條石)開始種植楜椒及蔬菜等,這個地區乃是廉律最早開發的地方。在這之 前,該地只有數戶伊班人,他們以狩獵為生。
蔡筍等落戶廉律之后,陸續有同鄉從中國南來,其中包括廉律第一任村長楊交環以及張 竹琴及蔡通寶等。當廉律人口逐漸增加,并且大部份定居下來,河婆同鄉聞悉此處有發 展機會,更多同鄉于是陸續南來,在30年代至40年代初,由于中國戰亂,這是河婆客移 民到廉律的高潮期。而廉律也儼然成為「河婆村」。
早期廉律的農耕戶可向政府申請土地,每戶可申請5至6畝土地,農戶只須付給土地的注 冊與測量費,至于地稅,可在三年后當農作物有收成時再行付還。
政府這種對農民的优待是可以理解的。砂拉越土地廣闊,人口稀少,這些未經開墾的土 地價值不高,只有當土地閏墾后,才會有其價值。以优惠條件鼓勵農民申請土地耕種是 完全必要的,砂州許多華人村鎮,就是在這種情形下,開墾和建立起來。
四.人口與宗族結構
根据砂拉越政府1991年的人口調查,美里縣的華籍人口是51,397人。以方言群体 (Dialect)分別是客家人20,993,福州籍11,798,福建(閩南)8,939,廣府4,228。以 次是潮州﹑海南﹑興化及廣西。依此計算。客家人占美里華族人口的38.8%。客家人來 自大埔,嘉應州(梅縣,五華,蕉岭,興宁,平遠)及龍川等縣,但以揭西縣的河婆客 居多,約占客家人口中的70%。廉律,峇甘,都九乃是河婆客的聚落區。
砂拉越州政府于1972年曾在廉律作過戶口調查,此區的戶口分別如下:
四 川區 (Loak)47 戶/三 哩 半 (31/2miles)43戶
魚 塘 區(Fishpond Village) 31 戶
水 塘 區(Waterpond Village) 2 戶
魯 述(Lusui) 30 戶
5 哩(5 miles) 32 戶
7 哩(7 miles) 30 戶
計共236戶。根据抽樣調查其中164戶計人口1,173人,每戶平均7.15人。二十多年后, 廉律區的人口已大增加。70年代初,由于拉讓江流域共黨地下活動及武裝叛亂,鄉區的 福州人大量移居美里。80年代開始,廉律的許多地段開始房屋發展,購屋者以福州屬人 居多,當中不乏客家人。現時廉律區的人口仍以客家人占多數,約4千多人。
1972年,砂拉越政府在廉律區進行調查,抽樣調查170戶人口,各方言群分別如下:
方 言 群(Dialect) 戶 口 數
客 家 ( 河 婆 ) 132
客 家 ( 大 埔 ) 4
客 家 ( 新 安 ) 3
客 家 ( 其 他 ) 5
潮 州 4
廣 府 3
福 建 7
海 南 2
福 州 10
170
依此据算,170家庭有132戶是河婆家占77%,倘加上其他客家人,計達85% 。
在所調查中,廉律區的方言群的姓氏(Clanship)分別如下(1972)
楊 37 范 1
蔡 31 許 1
李 22 庄 1
張 11 陶 1
陳 10 孫 1
黃 7 魯 1
溫 6 葉 1
劉 5 藍 1
林 4
古 4 韓 1
貝 3 蕭 1
羅 3 謝 1
呂 3
江 2 蘇 1
鄭 2 鄧 1
賴 2 徐 1
石 1 趙 1
梁 1 余 1
邱 1 朱 1
洪 1 沈 1
彭 1
在173戶中,楊﹑蔡﹑李﹑張﹑陳五個姓氏即達111戶占64%。上述5個姓氏乃廉律區河婆 客中大宗族。
這種宗族親屬聚落的現象,我們可以作出簡單分析。
初期社會,人類大多同族而居,人口繁衍而其中之一部份遷往其他地方時,時常以其姓 氏為居住的地名。或雖不以姓氏為地名,卻有一個大姓,即所謂同族聚落。中國,韓國 ﹑歐洲均有很多此類村落。英文Village的古体Ville是Kin(親屬)的意思。由此等事 實推測同族聚居,在人類社會發展上是一個普遍現象。(王人英:宗族發展與社會變遷)。
客家先人在由中原地區輾轉南遷過程中,雖然在總体上隔斷了其與中原這方熱土的聯系, 但在同一生產生活方式(農耕文明)以及已有的心理定勢和文化心態作用下,由于遷移 過程中的艱苦與險惡,更是加強了其血親成員之間的互相照顧與扶持。
在福建,廣東,江西客家地區的地方志文獻中,關于家族制度的記載比比皆是。如“諸 邑大姓,聚族而居。族有祠,祠有祭”;再如“俗重宗支,凡大小姓莫不有祠。一村之 中,聚族而居,必有家廟”。
凡此種種,無不証明了家族制度在客家地區的盛行和完備。(王東:客家學導論)。
田汝康在1948年在砂拉越進行田野調查,延著古晉到西連的公路的農村中,河婆客以 蔡﹑楊﹑李﹑賴﹑黃 劉﹑張諸姓氏,几占95%。
在中國的河婆鎮,也以上述諸姓為多。
以下圖表乃是戰前河婆人各姓氏在中國原鄉的人口數。(轉引自田汝康著《The Chinese Of Sarawak, 1950》)
姓氏 客 語 估 計 人 口 數
張 Chong 28,000
劉 Liu 17,000
蔡 Chhoa 15,000
黃 Wong 10,000
李 Li 10,000
楊 Yong 6,500
溫 Wun 4,000
鄧 Ten 2,500
貝 pui 2,000
韓 Hon 1,500
邱 Hiu 1,500
陳 Chin 1,500
吳 NG 500
其他 1,000
101,000
在美里河婆同鄉會,8百多名會員中的姓氏分別如下:
楊 143 彭 13
蔡 140 賴 7
張 120 韓 3
李 93 呂 2
劉 55 羅 2
黃 50 朱 2
陳 48 沈 1
貝 42 周 1
溫 40 高 2
鄧 25 蕭 1
鄭 6 許 1
吳 7 謝 1
邱(丘) 11 鍾 1
林 3 葉 1
曾 4 江 1
石 1 庄 2
上述圖表所示,揚﹑蔡﹑張﹑李﹑劉﹑黃﹑陳﹑貝﹑溫 ﹑鄧十大姓氏計共756人。占河 婆同鄉會會員中85%以上與政府1972年在廉律區所作的調查差別不大。這原因是會員中 雖大多居于廉律區,但也有居住在其他諸如峇甘﹑都九地區者。
美里的血緣性公會(宗親公會)之中,有蔡氏公會與楊氏公會的組織。兩個氏族公會的 會員以河婆客人為多。以蔡氏公會來說,除了小部份是福建海澄縣人氏外,在近300名 會員中河婆客家人達85%以上。在霹靂州的雙溪古月地區,河婆蔡氏族人高達95%。
這種情形,可以看出早年移民群中,同鄉族人南來之后仍保有聚族而居的特性。例如, 砂拉越田姓族人中,80%來自福建詔安縣,小部份來自廣東惠來,而福州籍田姓只有一 家。早年古晉的田姓族人大部份居住在實加瑪區,從事農耕養殖業。
五﹑職業構成與家庭組織
廉律的客家人,從社區的開發開始迄今,皆以農耕為主。
漢民族在總体上是一個農耕的民族,各種形態的客家先民在離開中原這塊古老的土地, 不論是遷居南下至閩粵山區,或遠至海外的異地,他們永久離開的只是他們先人世世代 代生于斯長于斯的那方熱土,卻沒有從根本上背離其先人所賴以維系其生存的基本手段 --以農耕為基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他們每到一地,依然重复他們的先人所曾經有過 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以拓荒和種植為基礎的農業耕作。
作家韓素英女士在《客家人的起源及甚遷徙經過》一文中為,“因為客家人的流動性, 剛強和精力充沛,各個朝代都把他們作為有潛力的開拓者,可用在人煙稀少的地區去重 新定居。”台灣學者陳運棟更是直接地稱客家人是“墾殖的族群”,這一概括相當確切。
廉律區的客家人,早年皆以耕種為主,少數經營商業貿易兼種植,60年代之前,種植楜 椒成為農耕者主要收入來源,50年代初的韓戰時期,楜椒價每擔高達千元,為種植者帶來 好收入。但1963年的洪水之患,導致楜椒腐根病,農民無法在原地區繼續種植,部份則 遷至都九及峇甘農村,再行開辟新的種植區。事實上,此后的三十年間,楜椒價長期處 于疲弱狀態,農民已無法單靠種植楜椒為生,而不得不轉向其他方面的種植與養殖。這 包括養豬與養雞。在美里的養殖農場中,以廉律區為主,這里提供了相當數量的豬只, 雞只與鴨只。
農業種植,除蔬菜之外,農戶更多是種植果樹,包括紅毛丹﹑香蕉﹑芒果﹑木瓜﹑榴槤 ﹑椰子及桔子等。農戶們將果子收成品販賣給市場的零售商,有者自行擺攤售賣,這類 種植對農戶的經濟收入大有幫助。
在養殖業方面,不少農戶以現代的設備養豬,這些豬只由數十只至百只以上。養雞農場 在廉律更是普通,不少家庭養有蛋雞或肉雞,銷售到市場上。至于土地面積大的農戶, 開辟漁塘養魚,每年為農戶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
廉律是最靠近美里市區的一個社區,80年代之后,水,電供應等基設施延展到本地區, 加以交通改善,因此較靠近大路的地段相繼成為屋業發展區。一時之間,三哩半區水塘 及漁塘區不少地段己作為房屋發展區。地價也隨之暴升。1996年之后,這里靠近路旁的 土地每畝叫價30-40萬元,因此原有的農戶都有相當的身家,當他們感到農業收入并不 可觀,對農耕工作的体力勞動感到辛苦,有少量農戶開始出售土地給發展商。
事實上,就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看,農業種植已走向衰落,農戶轉向養殖包括豬﹑雞或塘 魚之外,許多農戶年輕的一輩轉向商業發展,而受過較高教育的從事白領工作。諸如教 師或公務員。筆者于96年進行抽樣調查,廉律區的客家人雖仍以農業為多,特別是居住 在四川區,魯述區及七條石一帶的村民,仍以農業耕作為主。但3哩半﹑水塘及漁塘區 不少已成為發房屋發展區,不能再從事耕作。
隨著社區的發展,村民的職業構成已有所改變。抽樣調查所得如下:
工 農 業 52%
建 築 發 展 業 12%
商 業 15%
受 新 (教員﹑公務員與自由職業) 15%
其 他 6%
這種職業構成的變化乃是應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隨著廉律地區更多地段改為房屋發 展,農業走向衰落勢所必然。
家庭組織
分析職業構成,我們不能不關注廉律村民家庭組織結構的變化。戰前南來的移民,一般 上受教育不多,在家鄉時多從事農耕,南來后也以農耕為生,農耕者的家庭需要大量的 勞動力幫補,加以當時并無節育之道,每個家庭持著多生多養的態度,一對夫婦平均生 育超過7人。
以下例子可見一般。
1. 張氏
張氏于20年代中由河婆到美里,時年26歲。先后在美里及汶萊油田工作,二戰之前曾回 鄉省親。1940年重返美里開辟楜椒園于廉律5條石,后創設木材板廠。
張氏生子5人,女2人,大兒子于20年代末出生,娶同鄉河婆人為妻,生子8 人。早年從 事農耕,后轉行從商,主要是木材業。
第二兒子娶妻河婆人。第三及第四兒子皆娶福建籍女子為妻。第五兒子娶河婆人。5名 兒子中,2名受過大學教育。這5名兒子共生兒女21人。但第三代以后年輕一輩已減少生 育,只生育1至3人。由于經濟條件改善,加以受教育機會提升,第三代子孫當中許多都 受大專教育,而不再從事農耕。
2.楊氏(A)
楊氏于20年代末由河婆移居美里,在大山背的一塊超過十畝的土地耕作。娶同鄉女為 妻,生兒子7人,女兒7人。
7名男兒子當中,4名只受小學教育,3名中學教育。女兒受教育更少。
這7名男兒子生子女35名,但第三代之后,生育減少,一般是2至3人。第三代的教育水 平已提升,一般上都達到中學水平。
3.楊氏(B)
楊氏20年代末由河婆移居美里。早年在家鄉受教育,并曾在家鄉任教。但南來后也以務 農為生。
楊氏生子4人,女3人。長子50年代返回中國讀書,另3子皆受過大專教育。3子當中1人 從事文教及政治。另2人以養殖兼商務。第三代已不再從事農務工作。
4. 李氏
李氏戰后由河婆南來,娶同鄉女為妻。生子3人,女4人。3子皆受過中學教育,長子從 事築承包,次子從事養殖業3子則從商(零售商)。
5. 溫氏
溫氏是最早由河婆到美里廉律區定居者之一,一樣以農耕為生。
溫氏生5子,長子已逾70歲。5子皆從事商業與建築業。第3代也多受過大專教育,多不 再從事農務。
上述調查中可看出早年南來者生育率高,但至第三代之后,生育率已偏低。
由于受教育機會提升,受過大專教育者不再從事農耕。張氏受過大學教育的兩名兒子, 一名留學外洋并在外洋定居。
楊氏(A)7名兒子,年長者已逾70歲,一般上由于受教育不多,他們或從事農耕﹑小販與 技術工人。
而溫氏5子當中更無一人從事農務。
這情形說明年輕一輩在受過教育之后,多不愿再從事農耕活動,而轉向工商行業或白領 受新者。家庭組織也由大家轉變為小家庭結構。
這種由農業社會逐漸轉變為工商社會,是無可避免的。這種轉變主要表現為幾個階級在 整個社會階級結構中地位的變化,小農階級所占比例將逐漸下降,成為一個弱勢階級, 由農村逐漸轉變成市鎮之后,加強了工商行業的活動。新的中產階級開始形成,并日益 成為一股重要的社會力量。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社會,社會出現了多元化的特點,許 多新的社會問題也由此產生。
六﹑教育的發展
海外華族移民有一個共同特性,即是熱愛民族母語教育,盡管早年在殖民地政府統治 下,實施各種殖民地語文政策,華族移民一樣在困境中堅持發展民族教育,讓后代子 孫接受母語教育,這在東南亞國家尤為顯著。
戰前乃至二戰之后的印尼﹑菲律賓﹑汶萊﹑馬來亞(包括新加坡)﹑婆羅州等地區的華 族移民,他們興辦華文學校,排除萬難的精神可歌可泣,使中華文化教育能在中華大地 之外播種生根。
地處婆羅州的砂拉越華文教育的發展也莫不如是。
以古晉為例。二戰之前古晉市區的華校乃由各幫屬的社團自行開辦。福建籍辦福建學校 ,潮州人辦民德學校,客家人辦大同與越光學校,海南人的瓊僑學校以及廣府人的益群 學校。
二戰之后,在林從周及徐耀東倡建的“中華校董會”統籌統辦的精神下,將各幫屬所辦 的華校合并,減少了幫派的劃分。
在小鄉鎮地區,幾乎皆有華文學校的建立,沿著古晉到西連的公路,許多華人農村諸如 7哩﹑10哩﹑17哩﹑21哩﹑24哩﹑29哩﹑32哩﹑35哩﹑至西連小鎮都建立了華文學校, 這些學校乃由當地的社區領袖籌募開辦。
創立中山學校
廉律是一個較遲開發的社區,當人口逐漸增加之后,村民們即認為有必要建立一間華校 ,讓子弟接受母語教育,中山學校即是在這種情況下籌備創辦起來,在這之前,有能力 的村民把子女送到美里市區的中華學校或華僑學校就讀,由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當 地村民認為有必要在廉律村內建立一間學校,讓當地適齡兒童就讀。1940年,在先賢楊 雁塔﹑張竹琴﹑蔡思恭﹑劉陣﹑蔡通寶及古常利等人積极奔走籌募下,得到村民熱烈支 持,村民呂新與楊興戌更捐贈校地,一間簡陋的亞答校舍由是建立起來, 1941年7月 中旬正式開學,聘謝永啟為校長,學生數十名,只開兩班。第一屆董事是楊雁塔﹑張竹 琴﹑古紫祿﹑蔡通寶﹑貝文筆等。
二次大戰爆發,日本侵略軍于1941年12月8日攻陷美里,中山學校隨之停課。1945年聯 軍登陸美里,派遺戰機掃射駐扎在中山學校的日軍殘餘部隊,校舍遭受摧毀。
戰后,百廢待興,1946年,廉律村民組成中山學校重建委員會,重建校舍,在村民群策 群力之下,學校得以重建招生,1946年3月3日正式開學,學生達130多名,聘饒梅生為 校長。
80年代開始,隨著廉律地區的發展,道路建設,交通改善,水電供應延伸到廉律村各地 區,加之外省移民漸次移居此區,房屋發展更形蓬勃,一時人口大增,中山學校的學生 隨之增加,至90年代學生人數已超越千人大關,成為美里省的一間大型學校。
開辦廉律中學
廉律村民在創辦中山學校之后,更在1967年創辦廉華文中學(廉中),廉中是一間公立 非津貼學校,以華語為教學媒介語,與全馬另外59間獨中一樣,由華人社會捐助辦學, 沒有獲得政府的津貼。
1964年,馬來西亞政府實施小學升中學甄選制度,致使一般被淘汰的學生只能望中學校 門興嘆,為了這批年輕子弟的就學前途,有先見之明的先輩開始籌劃創辦華文中學。于 是蔡通寶﹑黃進茂﹑楊克邦﹑張竹琴﹑李文吟﹑曾細甲﹑楊漢章﹑蔡干﹑蔡儉等人成立 籌建委員會,并獲得廣泛社會人士的支持,在當局撥出八畝土地作為校址之后,即開始 興建廉中校舍,時為1966年。
1967年初開始招生。開辦之初僅設初中部,學生人數近百名。1969年增設高中部,由是 成為一間完整的華文中學,肩負了發揚中華文化的使命。
廉中的辦學經費來源,除了學生的學雜費之外,主要是靠社會人士的捐助。例如華人新 年期間的舞獅籌款,永久贊助人的贊助,以及華社喜喪事的特別捐。
早期廉中的董事部乃是由廉律村民自行選出。1983年起廉中開始徵求永久贊助人,數達 600名,此后即由永久贊助人中選出董事,領導校政。但中山學校與廉律幼稚園的董事 部則是由當地村民投票選出。
廉律村民的子弟,小學多在中山學校就讀,中學除了到廉中或培民中學(獨中)之外, 不少也選擇到國民型中學或國民中學就讀。
廉中的學生來源,除了村民子弟之外,不少來自尼亞石山,蘇比士﹑峇南等縣區,這是 由于廉中有學生宿舍設備,可供外地學生寄宿。與其他華文中學一樣,廉中除面對經費 不足之外,也面對學生來源不足的難題,在困境中奮斗求存。
七﹑社團與政黨組織
在論及海外華人社會時,一般上將華人社團,華文學校和華文報刊并列為支撐華人社會 的三大支柱。實際上,華文學校,華文報刊不少是由華人社團直接主辦,或間接得到華 人社團的支持與幫助,二戰之前,這種情形尤為顯著。在這三種之中,華人社團無疑居 于重要地位。
海外華人社團仍以地緣性及業緣性的原級性組織為基礎。
美里客家公會成立于1955年,但屬于客家方言語系的龍川﹑嘉應五屬及大埔也都各自成 立公會。美里客家人最多的河婆客也于1978年成立公會。
當河婆同鄉會未成立之前,河婆客家人皆參加客家公會﹑其他縣籍的客家人也一樣可以 參加客家刃論及海外華人社會時,一般上將華人社團,華文學校和華文報刊并列為支撐 華人社會的三大支柱。實際上,華文學校,華文報刊不少是由華人社團直接主辦,或間 接得到華人社團的支持與幫助,二戰之前,這種情形尤為顯著。在這三種之中,華人社 團無疑居于重要地位。
海外華人社團仍以地緣性及業緣性的原級性組織為基礎。
美里客家公會成立于1955年,但屬于客家方言語系的龍川﹑嘉應五屬及大埔也都各自成 立公會。美里客家人最多的河婆客也于1978年成立公會。
當河婆同鄉會未成立之前,河婆客家人皆參加客家公會﹑其他縣籍的客家人也一樣可以 參加客家公會,因此早年的客家公會乃是客家人最主要的團体。河婆同鄉會成立之后, 這種情形似乎有所改變。
河婆同鄉會的會員以揭西縣河婆鎮客家人為主。揭西縣在廣東東部,汕頭地區的西北部。 原屬揭陽縣的一部份,一九六五年劃出,加入原屬陸丰縣的五云﹑上砂,另建新縣,取 名“揭西”。揭西縣面積1374方公里,人口60萬(1982年統計),其中客家人約33萬, 潮州人27萬,早年出國華僑很多,客人多移居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而潮州人多移居 泰國。在馬來半島的霹靂﹑柔佛﹑吉隆坡﹑森甲﹑雙溪古月﹑東馬的古晉及美里皆先后 成立河婆同鄉會。馬來西亞的客家人以河婆客居多數,東馬砂拉越尤為顯著。
“美里河婆同鄉會”的成立宗1.聯絡同鄉感情﹑促進團結﹑并謀求同鄉福利。2.設立獎 貸助學金,以惠會員及其子女,為社會,為國家培育英才,3.協助推動社會福利,教育 及慈善事業。4.促進馬來西亞各民族和諧共處。入會資格方面,凡是馬來西亞公民的河 婆同鄉,不分性別,宗教和信仰,年齡在21歲以上,品行端正,遵守該會章程者,均可 申請入會。
美里河婆同鄉會的組織,在8百多名會員中,大部份居住在廉律地區,其餘則分別居住 在羅冰,都九,峇甘﹑埔奕等處。在出任理事者中,也多居于廉律區。
誠如同鄉會宗旨所示,該會歷年除對教育事業的捐助,也頒發同鄉子女學优獎勵金,在 慈善福利方面,協助同鄉辦理喪葬事宜。廉律有義山委員會組織,乃管理墳場墓地,在 美里,珠芭區的墓園乃是早年的喪葬之地,廉律義山的開發,提供各籍貫華人的喪葬之 所,這與古晉地區有所不同。古晉的各屬華人本身各有其義山,廉律義山委員會的管理 層由當地村民選出,以河婆客人為主。
另一方面,美里河婆同鄉會積极推動同鄉經濟發展,包括集資籌組實業發展公司,同時 參加河聯控股,向大企業進軍。這種鄉會集資的方式盛行于80年代之后,由于國家經濟 的發展,通過集資方式式向大企業進軍,提升華人的經濟地位,已成為鄉會一種經濟運 作的模式。
當然同鄉會的工作,乃在于凝聚同鄉力量,與各鄉屬團体合作,促進華人社會進步。河 婆同鄉會是大馬客屬總會成員,與各屬會的親善訪問,溝通聯誼,加強了同一方言集團 的關系,也為華社奠下團結的基礎。
政黨組織
政黨組織與同鄉會具有不同的功能,但一樣具有大影響,政黨在提升人民政治意識方面 功能顯著。
砂拉越人民聯合黨(Sarawak United Peoples Party)成立于1959年6月,這正是亞非殖 民地人民掀起民族獨立運動激變的時代,處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砂拉越人民,意識到必 須靠本身的力量組織政黨,展開獨立運動的斗爭。人聯黨的成立由此掀起了反帝反殖的 民族主義浪潮,喚醒各族人民,特別華族的民主斗爭意識。
人聯黨美里支部于1960年成立,廉分部隨后于1961年3月成立。
廉律分部的成立吸引了大批中青年參加。在人聯黨的發展史上我們不難看出,當這個政 黨處于反對黨地位時,一度受到共產地下組織滲透,由中央到各支分部的領導人,不乏 是共黨地下組織成員或支持者,1962年12月8日所引發的「汶萊事變」以及隨后的數年 間,許多人聯黨干部先后被捕,有者則轉進邊境從事武裝活動。廉律分鄀在這段時間遭 到极大挫折,分部主席與多位執委也先后被捕。
1963年9月,在英國政府的操控下,馬來半島﹑新加坡,砂拉越與沙巴組成了馬來西亞。 然而砂拉越人民,尤其是華族人民仍然堅持反大馬的斗爭,這場斗爭基本上由人民聯合 黨領導。1970年砂拉越進行普選,人聯黨與其他土著政黨組成聯合政府,成為執政集團 的成員,這種政治情況的變化,也引起了人民思想意識的變化。人民反大馬的意識已逐 漸轉弱進而認同砂拉越是馬來西亞組成的一員。
在1970年之前,砂拉越實行三級制選舉,由縣議會﹑省議會至國會,1970年之后,開始 實行直接選舉,直接選出立法議員與國會議員。在歷屆選舉中,不論人聯黨是處于反對 黨地位或執政黨地位,廉律區村民始終都顯示出支持的力量,人聯黨對廉律地區的發展 也作出了積极的貢獻。
在1970年之前,砂拉越長期處于不穩定的政治狀態,廉律的發展是緩慢的。廉律區的發 展,乃是在80年代之后,當政治穩定,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社區因而加速了發展的步伐。 此中可以看出政治所產生的影響。
八﹑結論
隨著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發展,廉律及其南區藍卑爾(Lambir)將是發展的地區,由于埔奕 (Pujut)及羅東區的發展已達到一定程度,因此往南發展是一個適當的選擇,可以預料 當農業耕作不再成為當地河婆客人主要收入時,擁有土地者可能將其出售,而改建成為 房屋發展區或商業區,這將使廉律人口增長。
從理論上分析,人口遷移是人口在地面上的運動。它是一種社會變遷的重要力量和徵象。 人口的增加促成地區的發展,人力的減少帶來社區的萎縮。同樣的,繁榮的地區吸引外 來的移民,落后的地區驅逐當地的居民。人口遷移是人類社會發展與變遷的重要問題。
自80年代以來,廉律區人口迅速增長,這主要是外地移民進入,原是農業地改建房屋發 展,外地移民相繼購買入住。80年代末莫士再也(Mosjaya)近百間店屋的落成,形成一 風商業區,超級市場,金融,飲食中心,汽車輪胎店﹑各種零售商相繼在這商業區營 業,提供這一地區住民的購物方便。
這之前,廉律的商業店只有中山學校附近的數間店仔,村民要選購物品,往往要到美里 市區去,難免有所不便。商業區的落成提供了村民購物飲食的方便,促進社區的發展與 繁榮。
人口增長乃是社會變遷的一項動力,當外地移民逐漸增加之后,勢必改變原有社區方言 群体的結構,也淡化鄉屬的成份。數十年后,它將成為各方言群聚居的地區,而不再是 二戰前或70年代前,幾近單一的河婆客家人的村鎮。
事實上,隨著教育的普及與傳統文化的沒落,年輕一代將會減少方言的運用,原有的鄉 親觀念也隨之淡化,對同鄉會組織來說乃是潛在的一種壓力與危機。
在廉律社區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在一個變遷的大環境中,每一個体系固然*
来源;
http://www.baidu.com/c?word=%B4%B6%C9r%2C%AB%C8%AEa%3B%A4H%A4f&url=http%3A//www%2Einet%2Ecom%2Emy/scca/2/8b2%2Ehtm&b=16&user=baid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