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17|回复: 1

[转帖] 何南凤与佛教客家世俗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9 23: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南凤,兴宁石马镇人,生于明朝万历十六戊子年正月二十四日,字“道见”。出家后授法名“觉从”、“海圣”,还有别号“牧原和尚”等。梅州市等广大客家地区悼亡做斋事时,大家可听到僧尼觋公等歌词浅白、旋律悠扬的演唱。这应归功于何南凤的禅宗改革。?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虽被华夏接受,但到底艰深,成为世俗化障碍。所以,从汉代的“讲经”、唐代的“变文”,到宋代的“宝卷”,皆一脉相承的大众传播方式,教义才为大众明白。然而,因佛教修持严格,并非谁皆可入空门,便有六祖慧能的禅宗改革,“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只要心中有佛,信随处可修炼而赴极乐世界成正果。?然而,从“讲经”、“变文”到“宝券”,到底年代久远,与当今白话俗语相比,客家大众仍觉艰深。而且,他方民情风俗不同这里的客家民情风俗,要让禅宗教义在梅州、兴宁客家民众中生根,则应该用广大民众皆明白晓畅的客家语言及此地民情风俗事例,贯穿佛教教义,才能普及大众。而何南凤,恰恰在这方面修了开创性的功德。?
          
        牧原和尚(何南凤)晚年,在曹源寺所著《禅中问答》中认为教家“俗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弘法形式,但唱词过于文言化,大众难理解,有碍佛教的流传。在木陈和尚等高僧及社会名流李二何等支持下,他几年时间,对俗讲文本进行整理和修改。他引用大量的通俗山歌唱词和客家方言将以前在梅州流行的“香花”文本变成大众佛教的通俗教材。比如,他“倒着麻衣”(长辈祭晚辈)的招魂曲:

           一哀兮,泪汪汪。此子如何命不长。亲在高堂祈你寿,麻衣倒着父扶丧。?
           二哀兮,悲在天,十八孩子命不全。指望曾子养曾哲,谁知颜路哭颜渊。?
           三哀兮,天不知,才结婚姻未见妻。海誓山盟空怅望,佳人红粉对谁语。?
           四哀兮,少年男,倾河倒海泪如泉。文章事业归黄土,无子有我总是闲。?
           五哀兮,亏儿才,告诸往事缅如来。今日返魂阴府去,黄金堆栋不成材。?
           六哀兮,哀正长,天地怜我少子亡。半夜猿啼心胆碎,五更鸡唱血凝霜。?
           七哀兮,泪涟涟,江山失色锁花园。愁云愁雨增我惨,一声儿子一声天。?
           八哀兮,掌珠沉,文房窗下断书音。朝夕堂前绝踪迹,失却我儿何处寻。?
           九哀兮,酒一樽,灵前祭奠二三巡。去到黄泉无酒店,醺醺醉到十阎宫。?
           十哀兮,殡你丧,金骸玉骨葬龙冈。诸亲姊妹为你泪,兄弟爷娘哭断肠。

        此曲词句典雅,却又通俗易懂;抒发失子之痛,可谓淋漓尽致;既有送魂赴阴之“虚”,更有大量人世生活之“实”。他把儒家之孝悌与佛家因缘报应学说,如水乳交融。这种亦佛亦儒亦汉亦客地域化的“横山派”(“横山堂”),确为前承古人后启来者也。如今,我们在欣赏客家地区喜闻乐见的超亡斋事时,可别忘了何南凤的贡献。?
          
        何南凤本人便身体力行,搞禅宗世俗化的改革。他认为,只靠少数人于寺院修持弘法,达不到普济众生之 效,一定要让佛教迈入民间才能“觉众觉”。他说:一、参禅不必拘泥仪节与禁戒衿持;二、参禅习儒,僧与俗,可相通;三、“自信”即佛,无事外求;四、积极拯救众生与自立,非仅清净寂灭为高。这些,便是比六祖慧能及阴那始祖潘了拳的更有广度、深度的世俗化的大改革,为佛教迈入民众作了开创性贡献 据史载,何南凤的“香花”文本在各寺院争相传教,很快在客家和周边地区流行,且几百年来长盛不衰,成为新佛教流派。?
          
        何南凤父是贡生,本人15岁中秀才。他与父亲在和平县探亲时,神往寺院法相,入迷《六祖坛经》。他后来出家当小沙弥,因父母苦劝而返俗读书,考中举人。后会试落榜,他心灰意冷,步入佛门。尽管如此,他仍认为,出家人不是不要家,出家人也不能忘父母恩情,思想“觉悟”重要,形式次要。果然,几年后父来信“劝归”,他便回来娶妻并生下儿子。父命已毕,他遍告族众:“吾早已立志出家,只是为宗祧之念,娶妻生子,今尘缘已了,该走了。”飘然而去……?
        他在寺中,也并非只念佛,还读儒家书籍。综观其人,确为半僧半儒、半僧半俗,需僧则僧、需俗则俗,却又虔诚事佛之牧原和尚也。?也许有人质疑何南凤矢志佛教世俗化之意义,认为是让民众麻木之“精神鸦片”。其实不然。只要现实社会需要宗教,只要宗教“可补道德、法律之不足”,那么,何南凤之改革便不会无意义:
        客家人儒家正统观念强烈,“孝悌”乃客家人特有理念,而为长辈做“香花”佛事,正是孝敬长辈表现;否则为“不孝”!而“不孝”,则为任何后辈也担当不起的“大罪名”!既然如此,谁能违之?而隆重佛事,则既显子孙之“孝”,又提高了其社会地位。这样,与其说为死者做佛事,倒不如说是为生者立形象也。?
        睦族之需要。平日客家人地处山区,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味道。然而,通过“香花”佛事,亲友族众不能不到,既可化解日常矛盾,又有平日难得聚会,欢欢喜喜,强化了家族凝聚力,以便万一有大困难时才便于彼此帮助。?
        宣传了行善积德,有利社会稳定,以“补道德、法律之不足”。?
        旧时客家人住深山僻壤,彼此分隔。若百年老屋、小屋中有人去世,确有阴森可怕感觉。而请来僧尼吹吹打打做佛事超亡,族众亲友汇一堂,的确可补“阳气”之不足,有利于亲人的心理调整。?
        旧时科学难普及,迷信严重。通过做佛事,亲人觉得逝者消灾升天成仙,便有安慰;僧尼觋公颂逝者生前恩德,历数人世苦难与生命无常,亲人心里便觉宽慰,真所谓死者安然而去而活者节哀顺变也。?
          
        我们在兴宁神光山祖师殿礼拜时,切莫忘了牧原大师功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0 1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天涯才子 于 2007-10-9 23:18 发表
               一哀兮,泪汪汪。此子如何命不长。亲在高堂祈你寿,麻衣倒着父扶丧。?
           二哀兮,悲在天,十八孩子命不全。指望曾子养曾哲,谁知颜路哭颜渊。?
           三哀兮,天不知,才结婚姻未见妻。海誓山盟空怅望,佳人红粉对谁语。?
                 四哀兮,少年男,倾河倒海泪如泉。文章事业归黄土,无子有我总是闲。?
           五哀兮,亏儿才,告诸往事缅如来。今日返魂阴府去,黄金堆栋不成材。?
           六哀兮,哀正长,天地怜我少子亡。半夜猿啼心胆碎,五更鸡唱血凝霜。?
           七哀兮,泪涟涟,江山失色锁花园。愁云愁雨增我惨,一声儿子一声天。?
                 八哀兮,掌珠沉,文房窗下断书音。朝夕堂前绝踪迹,失却我儿何处寻。?
             九哀兮,酒一樽,灵前祭奠二三巡。去到黄泉无酒店,醺醺醉到十阎宫。?
           十哀兮,殡你丧,金骸玉骨葬龙冈。诸亲姊妹为你泪,兄弟爷娘哭断肠。

---------------------------------------------------------------------------------------------------------------
此诗是何南凤第二次出家时写的,当时其夫人心中十分怨恨,便寄了封信给他:
    "人含愁,笔写诗,满怀心事寄君知.思当日,菊黄时,恩爱夫妻生别离。青白诗,锁双眉,泪下不敢乱沾衣,既是仙家子,当初莫娶妻。已娶妻,胡不归?好人汝不做,情愿做沙弥?“
  何南凤读后仍不为所动,其妻更为气愤,只好慌报其爱子已死,要他速回,何南凤不归,只是写了十哀诗向天遥祭。
其子本无病痛,被其诗所祭,竟然突亡,真是始料不及。这”十哀诗“是形式独特是佛曲,是以后”香花佛事“招魂曲的滥觞。此曲在客家地区,尤其是兴梅一带,甚为流行。

[ 本帖最后由 adg 于 2007-10-10 10:26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8: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