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99|回复: 6

[转帖] 关于梅州发展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 16: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一、        前言
前者,对于梅州的发展,已经有不少的同志,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本人作为客家人的一分子,也愿意附其骥尾,建言如下。

二、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的发展与进步是有目共睹。但是,由于本身的地理环境所限,梅州的发展还在艰苦奋斗地前进。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梅州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路线,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梅州大发展的春天必将很快到来。
有的网友说,梅州的落后是由于梅州人观念跟不上时代。也有的朋友说,梅州的自身条件决定了它现在的落后。话虽然如此,但是,绝不应该把它作为梅州落后的自我安慰,因为梅州人从来是不甘落后的;梅州是可以在众多的乡亲父老的努力之下,逐步走出困境,漫向富裕发展的坦途。所以,愚以为正确的思维应当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路线,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当中,充分认识自己,充分认识周围的环境,随时了解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以新的思维方式,树立信心。紧紧抓住“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而不是墨守陈规。群策群力,奋发图强。就有可能使梅州走上富裕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三、        发展争朝夕,走有自己特色的、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有的同志列举了梅州地处条件的许多劣势,因此说,梅州的发展要等到广东沿海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战略已经改变,转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时候;要等到企业在那里的运作成本,例如土地成本与人力成本变高的时候,而不得不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时候;要等到企业迫于环保、节能等各方面指标的压力,而不得不转移的时候。然后,我们才有可能接收人家不愿干的事情等等。所列举的并非毫无道理。但是,
假如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事情的结论也许不至于那么悲观。
首先,梅州的人们能够等待吗?要等到什么时候?再说,请看我国的西部地区和许多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的困难不可谓不大;它们的条件处境不可谓不差。但是,它们的发展一刻也没有等待或停下脚步!所以,对于等待的提法,实在不敢苟同。
本人认为,关键在于人们需要找到发展的方向与妥善的计划。比如山西大寨的发展,他们对经济发展进行了规划,形成了制造业、养殖业、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们拥有了颇具规模的生产核桃露的企业。这说明原来农业生产低收入的地方,经济转型是必然的要求。这一点是否有借鉴之处呢?又如根据报道,涝渍型水田种植单季水稻或连作稻产量低、效益差,改种茭白后增效显著。1999-2000年调查显示增效1036元/亩,增幅达304.7%。在茭白种植技术上抓住优质品种应用,温控早熟,季节空档等增效环节;并在种植规模、科技推广、市场营销、储藏加工等方面做好产业链的衔接延伸,生产方式的改变结果,开拓出一条又宽又广的发展的道路来!这件事是否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见,发展的思路很广阔,招商引资是一条路,但不是唯一的路。因此,只要我们改变固定模式的思维方法,梅州一定可以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我们说,梅州的特色就是中国特色的一部分。梅州人将以争朝夕的精神,重新充分认识自己,因地制宜,广开思路,调查群众,依靠群众,政策到位,做好规划与计划。经过梅州人的不断努力,及早改变落后的面貌,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四、        发展需要多头并举
前面的一些同志,曾经对梅州的优势与劣势做过分析,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仅再加以补充并提出若干的建议。
1.        “软实力”的建设,十分重要
世人都非常敬佩客家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之美:对于先人的尊重,淳朴的民风,诚信、团结互助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都是梅州建设的“软实力”之一;梅州人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这些也是好的基础。本人认为,建设具有高素质的,有软实力的客家人群,主要体现在:人们具有诚信、团结的精神;工作上具有严谨、敬业的作风;业务上精益求精。它将是发展梅州的宝贵财富与可持续的动力之一。虽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一日之功。但只要目标明确,大力提倡,持之以恒,这种精神力量将给梅州发展注入巨大的动力。梅州发展好了,就不愁留不住人材。走出去的人也会主动回归,报效自己的家乡。
2.        打造有特色的旅游休闲产业链
在客家地区,客家的民风民俗,客家的山歌是远近闻名的;你不难看到在群山苍茫之间、碧水森林环绕的农家村落的优美。因此,大力挖掘与开发旅游资源,通过组织建设,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休闲产业链。使旅游产业在梅州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具有远大的前景。比如,是否可以把梅州打造成游人与世界客家人寻根问祖的一个休闲胜地,很值得研究。现代的旅游,不一定非得要是名胜古迹,是名山大川。人们逐步追求休闲宁静、绿色环保、异趣与舒适;这种旅游服务应当是有特色的、整套的、一站式的服务;使得客人感到温馨的,宾至如归的享受。感受到客家文化和大自然的美,来梅州旅游是真正的享受。这样,我们将走向成功。
3.        基础设施建设
把基础设施打造好,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用以迎接机遇是一项根本性的工作。基础设施除去交通安全设施以外,信息网络建设和电视覆盖建设,也应同步发展,信息畅通才可以确保业务的运作,及时扑捉商机。关键是,信息网络与信息情报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全盘的和有前瞻性的规划与实施的计划,以便造福于梅州人民。
4.        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
努力发展高科技农业,争取成为沿海大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建议,值得肯定。尤其是对于原来农业生产低收入的地方,采用高科技农业技术,实行农业经济转型是完全必要的。需要组织研究,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例如,温州有的農村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水產养殖和经济作物。較多的農民将水稻田改挖成魚塘或改種茭白、蓮藕等经济作物;南通海門刘浩镇水稻田改种水生蔬菜,如种植淺水藕、茭白、水芹等水生蔬菜。为確保種植成功,該镇與揚州大學農學院達成技術合作协议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事例。
5.        设立智囊团或顾问小组,为梅州政府献计献策
前些时候,梅州政府与广东省社科院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一个智囊团,为梅州的发展献计献策。这当然是大好事。但是,本人认为,社科院的研究范围偏于文理,着重于宏观与基础。本人认为,还应针对具体方面,增加一些科技专业的专家顾问小组,指导某些地区的改造与发展。甚为必要。例如在农业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旅游策划与管理等等。
6.        增加梅州人才教育的投入
21世纪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梅州需要和欢迎各方面的人才来参加梅州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梅州特殊性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增加梅州人才的教育投入,重视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与措施,重视人才奖励政策,从而促进梅州的经济发展。
五、        后记
身为一个客家人,能够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自视为一种责任。但由于不了解梅州的情况,以上的建言能否有一点帮助,实在没有把握,所以也感到惭愧与期待。无论如何,希望大家都来关心梅州的发展,都来关心梅州人民的生活改善。使得自己的内心得到一点欣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 2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的发展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特别城区要注意外来人口的急剧膨胀..梅州城区是唯一客家人客家话占绝对优势的地级市市区...

假如真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要注意用客家人口去填补..本地企业尽量用本地人 或者到客家地区招工..保证客家人的比率要在80%以上..

客家文化已经面临很大冲击了!
但客家文化中心的经济滞后也会影响客家文化的吸引力和内聚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4 0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

楼主,请来点有建设性的"建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8 17: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联盟』 [客家研究]梅州,你的位置在哪里?


作者:黑色之蓝  提交日期:2005-10-6 08:38:31  

  近来梅州遭逢连串人祸天灾,真是求福不至难又来。梅州,面对如此悲歌,该何去何从?梅州,面对如此灾难,你的位置在哪里?是啊,梅州,你究竟的要怎样啊?
  
  单纯的来看,梅州处在三省交汇之处,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如果是一个平原,完全有理由成为一个经济发达、文化兴旺之地。但是事与愿违,山区的梅州没有成为内地入粤的一扇窗口,却在岁月行进中,在改革大潮下,梅州却好似隐身了。就连有些从梅州走出去的人,都少提自己的客家身份。作为一个梅州人,想来都觉得尴尬不已。
  
  梅州辖七县一区,是纯客家市。客家人勤劳、低调、捱苦。但是发展现代经济除了要埋头苦干外,还要打造优良的投资和生活环境,经过科学系统的论证,寻找适合当地的产业,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吸引优质资本进驻。但是要做到这些,首先要让别人了解和熟悉梅州。而地方影响力的发挥,则需要自我宣传与展示。如果一昧的沉默,如果不主动将自己优秀的一面推向外面的世界,那么别人就无从了解,也就更谈不上考察、投资。梅州近来参加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评选活动,就是要将梅州推出去的一个很好的举措。但是,三分钟热血,赢不来成功的加冕。要真正迎来经济格局的改变,就要鼓足干劲,做好长期奋斗的打算。只有靠自己去完善各项硬件设施,方能吸引外援的加盟与推动。
  
  梅州这样的一个山区市,处在河流的上游,再加上本地矿产资源的储量与开采成本高昂,注定了梅州只能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轻工业。另外,梅州环境优美,受工业的污染小,发展旅游业和教育业,也是理想不过的了。或是将来,人气旺盛,商业服务业也是大有可为的。就目前来说,随着高速路网的完善,物流运输进一步畅顺快捷,又适逢珠江三角洲经济升级转型,梅州完全可以提供一定的便利,吸引一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进来。虽然说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梅州这样一个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来说,这也是算是折衷的一个办法了。因为如果提供一定的便利,不用花大高的成本就能将这些产业吸引过来,缓解梅州目前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增加本地家庭收入和税收。而且梅州当地可以通过配合外来比较低端的产业,可以积聚服务客商的经验,为将来更高端产业的进驻铺路。
  
  现代产业之间的联系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梅州市政府当前是紧抓“开放梅州”这一主题的。其实“开放梅州”与前几年的“希望在外”的实质是一致的,目的都是要吸引外来产业与资本。但是,梅州凭什么吸引眼光?只能凭建设优良基础设施与优化投资环境来进行。但是在这方面,梅州显然还远远不够。梅州目前有的是民系历史的积淀、人文的厚重及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梅州是客家民系的成熟之地,除了有着秀丽的山川河流,而且还有着天人合一的围龙屋、甚至是客家土楼;出现过影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人物。梅州完全有理由自豪,但是,梅州又没有资本骄傲。回归理性,梅州需要做的还非常多。凭着丰厚的人文积淀,先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提高地方知名度,再图发展其他产业,除了要有足够的友善外,还要让游客真下感受到梅州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优质的旅程服务。
  
  要做到让游客满意,除了政府的规范外,还需要各行业及至每一个市民的密切配合。梅州市有必要在软硬件上面下足功夫。
  
  一、法规规范。梅州市有必要出台专门的法规,这样才能让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中能够援引条例处理各种不合理的行为与现像,做到真正按规定办事。
  
  二、印制梅州市旅游指南,无偿提供给游客使用。费用由各旅游机构、酒店、宾馆及政府共同分担,让游客留下一个美好的纪念。
  
  三、整治卫生死角,绿化城中空地。对城中弃居的围龙屋进行统一规管,敦促房屋所有人进行必要的修缮与进行日常的维护,以构建一个洁净而且齐整的市容市貌。
  
  四、梅城作为梅州的中心城市,应该成为各县建设管理的一个借鉴。所以应对梅城各区的商业方向应有一个长远的安排,期望能做到各街区有序而又各有特色,辟免杂乱无章。
  
  五、梅城的排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但缺少必要的规管,卫生条件堪忧。建议卫生部门对所有排档进行登记规范,首先是要固定经营场所,或是全部进店经营。其次是餐具、厨具必须达到卫生标准且要具备消毒工具。再次是经营场所的装修布置应有一定的标准与规模。还有就是持牌经营,汰弱留强,对不合格的经营者坚决取缔。
  
  小城无所傲,所赖者便是齐整有序,期望能通过以上手段,使得旅游业更为一个台阶。旅游业发展了,商业就兴旺。通过行业收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对教育业的投入,条件好了,人才又充足,则何愁引为来金凤凰。
  
  梅州已经错过了许多的机会,当机会再一次来临时,梅州人有必要抓紧不放。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梅州人在传统的产业里苦苦挣扎的困境。梅州人民久处山区,每一点滴的成功,都要付出几倍于人的努力,但是梅州人从来不曾吝啬过汗水,不曾惧怕过付出。梅州的地理位置,是上天的安排,而梅州人自己的位置,则在梅州人自己的争取中。梅州背靠内地,面向沿海。梅州不但要做珠三角的后花园,更要延续崇文重教的精神,成为国人向往的人文秀区。梅州旅游业与教育业腾飞之日,必是梅州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之时。
  
  梅州并没有倒下。梅州人定会用实干、用汗水来开创未来,梅州终将迎来成功。梅州的位置,就在每个梅州人心头上,在每个梅州人踏实的脚步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19: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06: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1-12-17 06:24 编辑

Simple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not that many-long-opening hour restaurants in Meizhou.
不能玩通天!
我在车站出口走了二十分钟才看到一合法TAXI. 小地方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8 15: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东洪总 于 2011-12-18 15:49 编辑

支持客都!支持梅州!宣传客家文化,弘扬客都梅州文化!
1.梅州设立客都区管辖:原梅江区辖区、三角镇、长沙镇、石扇镇、城东镇、城北镇、西阳镇、白宫镇,区政府驻地为:城东镇+城北镇+西阳镇。


2.梅州设立嘉应区管辖:原梅县新县城、程江镇、梅西镇、石坑镇、大坪镇、南口镇、瑶上镇、荷泗镇、梅南镇、水车镇、畲江镇、径义镇,区政府驻地为:新县城+程江镇+南口镇。


3.梅州设立剑英区区管辖:松源镇、桃尧镇、隆文镇、松口镇、松南镇、松东镇、白渡镇、雁洋镇、丙村镇、三乡镇,区政府驻地为:雁洋镇+丙村镇+松口镇。



   注:梅州设立客都区、嘉应区、剑英区主要是将梅城的功能区进一步扩大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不能只限制于一个梅城范围内,将客都区的区政府驻地搬至西阳、城北、城东可以更好更合理地发展这一带片区的经济。嘉应区可以结合原新县城的城市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力度发展畲江工业新城经济。剑英区驻地在历史名人故里的雁洋,并把历史名人的名字作为区政府的名称应该能得到中央的批准,像中山市也是纪念名人而更名的。雁洋、丙村、松口以大力发展旅游、渡假、休闲的场所,像境内的著名的景区景点雁鸣湖、雁南飞、千年松口古镇等等,让外界纷纷前来梅州享受慢生活,也为梅州带来绿色经济崛起的另一创收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2 09: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