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62|回复: 21

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3 16: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跟惠州城区一样,韶关一样有客家和“本地”两种方言,但我还是认为这些所谓的“本地”话只是一种粤化的客家方言,如果真的如这些人所言“他们并非客家人”,那么请问这些所谓的“本地人”岂不是客家人南迁之前的百越南蛮?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所谓的“本地人”只是较早迁到当地的早期客家人,而现在持客家话的客家人则是后来才迁入的后期客家人。依照这一假设,那么“本地话”应该是融入了较多百越土话的一种早期的客家话。
请各位客家研究者齐来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3 18: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gzjin01 于 2003-10-23 16:02 写道:
跟惠州城区一样,韶关一样有客家和“本地”两种方言,但我还是认为这些所谓的“本地”话只是一种粤化的客家方言,如果真的如这些人所言“他们并非客家人”,那么请问这些所谓的“本地人”岂不是客家人南迁之前的百越南蛮?

韶关城区、乐昌城区的白话有可能是受广州话的影响,属于粤方言,已经没有客家话的痕迹了,正如湛江城区白话没有雷州话痕迹一样。但是,北江流域自古就有粤方言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一般都是粤方言的分布带,例如连州、清远城区附近等等。阳山号称“天下之穷处”,但粤方言区的七拱镇条件就相对较好,而广东第一高峰石坑崆横跨两省三县,地处石坑崆高山地带的阳山秤架瑶族自治乡,汉族居民就只有客家人,族谱记载从兴宁迁入,但一部分人有瑶族民族成分。

如果不是客家人 ,就是“客家人南迁之前的百越南蛮”,这是认识的误区。请搜索“三大民系体质特征”,虽然还在探讨中,但科学的方法,肯定比凭族谱考证“客家人第n次南迁”准确得多(这没有探讨余地的,从现代学者都不重视族谱研究可见一斑)。

百越与“南蛮”是不同的概念。客家“血统”就包括较大比例的畲、瑶、黎、侗“南蛮”百越血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3 18: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gzjin01 于 2003-10-23 16:02 写道: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所谓的“本地人”只是较早迁到当地的早期客家人,而现在持客家话的客家人则是后来才迁入的后期客家人。依照这一假设,那么“本地话”应该是融入了较多百越土话的一种早期的客家话。

从“纯正血统”到“泛客家”,说明了什么?
说明客家人比其他民系“纯正”的说法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还有理解上的误区,对学者提出的南迁汉人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理解为:客家人有着比其他民系先进的生产技术,有的网友还曾经想“教化”“蛮性未改,教化不够”的南海人,还以为有罗香林先生的理论依据。其实,罗香林先生的理论根本不是这样。有的人对罗香林先生的学说其实是“叶公好龙”,从来不细看,而是凭印象随意说。
罗香林认为客家人是纯正汉人、中原贵胄,其他民系是南迁汉人为主,融合了少量土著民族。这个观点当然是有历史局限的,但不是一些网友所理解的那种东西。
罗香林先生对客家土楼等经济形态怎么评价?高度发达的文化与落后生产力的结合。是否偏颇,姑且不论,但南方各民系是不同时空汉越融合形成的,则是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血缘研究等等研究充分证明的。

“纯正”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思想的包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3 18: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很多网友都不知道“白话”是什么意思。
我经过请教和考究,得知“白”就是相对于“蛮”而言的。“白”就是容易听懂,“蛮”就是难听懂。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白”的区域优势,也许这有点“夜郎自大”,你也可以愤愤不平地以“大视野”来反衬别人“坐井观天”,但是,区域经济、文化的相对发达的历史现实是任何“理论”都掩饰不了的。否则,“本地人”就不会以本地人为荣。
而有的客家朋友总是声讨谁谁谁不敢说客家话,谁谁谁不愿承认是客家人,也不想想长期以来“客家话”“客家人”的定义有什么问题。你说客家话是朝廷贵族的官话,“土话”简直是不堪入耳,但人家在外面有了较高质量的生活,按照从小受教育的对“官话”的崇拜,对“优越地位”的推崇,爱说什么话、不爱说什么话就可想而知了。你说“客家人”是北方人,大家也这样认为,但无论相貌英俊还是相貌一般,都和广大“土著”一个样(甚至有的南方特色更加明显),按照“客家人”的伟大理论,底气不足,而按照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南方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印象,当个地道的南方人也绝对没问题。
这就是一种误区,一种循环,一种怪圈。
请恕直言。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3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客家,与百越融合程度最高的民系。
客家理论,急需正本清源的理论。
客家经济文化的复兴,不应是拔离乡土的根!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3 1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粤北的一些本地土话,与客家直接关系不大。他们是早期来自赣中,湘南的汉人的方言。语言特征上与粤,客均有不同。我个人调查过连县的土话。

粤中的本地话,到可能是所谓的老客家,在客家本质语音特征上,这些粤中[惠州,博罗,新丰的部分地方]土话倒是很相似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3 23: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连州(原连县)的方言是比较多的,粤、客家、闽南、“土话”等等,应有尽有,可能是难得的方言宝库。其中粤方言最为通行,内部种类也最多,有一部分与粤西白话相似。

一般客家网友心目中的“本地话”就是粤方言,和严教授的专业研究术语是不同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3 23: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gzjin01 在本帖提到 “本地”,并非指粤语,这点他似乎没搞错。

连县有部分 新会话[粤语的一种],全县人口最多的好像还是客家话。

韶关地区的粤语,来得比较晚。许多是抗战以后搬迁而来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4 0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连州的汉语方言十分复杂,归属明确的有客家话、属于粤语系统的“四会话”和属于西南官话系统的“湖南话”;归属不明的有“星子声”、“保安声”“大蛮声”、“细蛮声”、“阿B声”等。一般认为,西岸的土话属于“大蛮声”[to22mo24shia31]。西岸曾称回兰乡,因为位于西溪河岸边,故称西岸。该镇位于县境西部,东邻保安镇,南连附城镇,西至清水镇及连南瑶族自治县金坑镇,北接东陂镇。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500。全镇有10
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约100个自然村。

摘自本人文稿--连州市西岸镇方言的音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4 06: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谢谢严老师的回贴。
最通行的不一定是最多的。韶关一带粤方言分布不多,但在农村都有分布,这部分是自古就有的。抗战后迁居的通常是说比较标准的白话,通常来自珠三角城镇,通常也在城区谋生。
连州乃至整个韶关地区都是客家人口占多数,因为韶关“客家人”实际上就是本地人,自从罗香林先生的理论风行后才有了“客”的意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09: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我所说的韶关、惠州“本地话”的确不是指“白话”,虽然本人才疏学浅,但这一点我还不至于混淆。
情满珠江兄所言的确有道理,有许多人不承认自己是客家人并非是因为他们自卑或背叛祖先,而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客家的定义,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心中更加没有所谓的客家意识。相信在罗香林首开客家学研究先河之前,有更多事实上的客家人是处于这一认同茫区中。
由此可见,开展客家文化、客家学研究是何其迫切,只有唤醒这些人的客家认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客家身份,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大陆客家复兴运动。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4 12: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一般人以为惠州人都说客家话,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是话惠州话的,它跟客家话的发音是不相同的。我会说惠州话,也会说客家话,所以才会这么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4 22: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我想了解一下惠州说本地话的人的来源,谁能帮忙一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10-26 00: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0-26 01: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惠州、韶关等等客家地区都有“本地话”

从来只有蛇佬学客家,奈有客家人学蛇话.汝究竟知吉多?
[ 本帖由 新界客 于 2003-10-26 01:05 AM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07: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