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9-8 17: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火德 于 2007-9-8 17:45 发表
真如你所说全是“单靠谱牒学”吗?
说谱牒学一无是处非常武断的,不靠谱牒,珠江你知道你祖居何地?我记得你说你家族是从福建迁往广东的,几百上千年前的事情,你家族迁移历史是不是靠国家帮你记载的?
“罗香林谱牒学”的唯一用途是保存了一批客家族谱,但这些明清以后乃至民国时期改来改去的族谱是不能说明历史的。除了罗香林,没有哪个历史学家靠“谱牒”来编写“历史教材”。
族谱记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在宋至明朝以后的记载比较可信,不发达地区在明清以后的记载比较可信。往前关于远祖的追溯,专家早有看法。
历史的玩笑开得太大了。罗香林的神话泡沫,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是没有什么市场的。无论是身高还是头面部主要特征,客家都是与百越融合程度最高的。血缘研究结果, 梅县人的中原汉族基因只有7%,这一结果没有疑问。“广府人”则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低于梅县人(少于7%),一个是远远高于梅县人,接近福州人(20%左右),结果是存疑的。其实,不用搞这个研究那个研究,selie照照镜子,瞧瞧周围,对比对比就行啦。
广府(粤语)族群是没有狂热的血统神话的。珠玑巷只是一种“族群认同”的标志,正如大槐树、苏州阊门、湖北麻城孝感乡等等。珠玑巷本来就没有宗祠,祠堂群是改革开放以后“广府人”捐资在那里建的,供奉的是“广府人”族谱记载的伟大远祖(某某名人或名人后代之类,没有哪个族谱没有伟大的祖先滴),与客家人是无关滴。今天珠玑巷居民是明代以后从始兴等地迁入的,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本来就没有宗祠。
古代的珠玑巷,也就是规模很小的巷道而已,古代韶州人在这里蹲着。“广府人”的外来移民来源,有历史记载的是西江、连州、沿海,珠玑巷的传说只是一个族群神话。这种神话牛皮,比起客家神话来,是沙子和原子弹比。珠玑巷革命后代只是中原老百姓流落岭南找口饭吃,而客家是什么纯正汉人、炎黄贵胄、书香门第,四周土著光屁股,中间群山成为锦衣玉食的中原移民中心,呵呵。。。。。。
http://club.dayoo.com/read.dy?b= ... i=741036&page=3
呵呵,某些网虫还是好好对比历史,好好了解血缘文化的研究情况,有条件的时候多多游历各地(而不是无聊地打牌、玩游戏),就清楚岭南人民的血缘主体是什么。该惭悔的是某些族群神话的制造者和痴迷者。这方面最来劲的是客家神话的信徒。
本大猫引用的是赵桐茂等人的血缘研究成果。本大猫仅是业余爱好,所以没有专门搞收藏,但凭阅历、经验,可以确定这种研究是基本准确滴。请注意啦,“基本上”是指整体的族群研究而言,而不是指个体。如果某人胡言乱语说说A“基本上”是B的儿子,那就要送去精神病院检查检查啦,呵呵。关于孙中山家世源流的讨论,有的昏了头的网虫竟然说“两说各有一定道理”,就是说“基本上”都是祖宗?麶孖筋!两说是不能相容的,非此即彼,没有余地。正因为如此,国家有关部门才组织详尽的调查研究,认真澄清,拨开历史的迷雾,确定孙中山的祖居地在东莞,各种证据表明紫金说足以完全排除。
本大猫到过珠玑巷N次啦,珠玑巷本来是没有宗祠的,甚至连粤语区常见的牌坊都没有。民国时期有一支国民党部队驻扎在珠玑巷,副师长蒙志是南海人,族谱记载祖先从珠玑乡迁去,珠玑巷人很高兴,搞了一个“珠玑古巷,吾家故乡”(代写)的牌坊,署名是“蒙志”。其实,早在明代,南海就有两个秀才跑到珠玑巷“寻根”,结果看到的是十分荒凉的景象,没有任何祖墓、宗祠之类的咚咚,村落小得令人不敢相信,“影都唔多几个”。他们还以为同族人已经迁得一干二净啦,酸溜溜地在那里又吟诗又感叹,呵呵。其实,那是一场误会,“广府人”的真正来源并非珠玑巷。宋末到明初有多少年?竟然一点遗址都看不到?一个同族中人都没遇到?广府人的族谱大部分都是修于明代中叶(客家则是多修于清代),珠三角人的珠玑巷记载与史实不符的比比皆是,把明代的地名、官职套到宋代去的文字也出现了。。。。。。N个“从珠玑巷结伴南来”的家族,族谱竟然互相矛盾、无法互相印证。。。。。。本大猫粗略浏览了一些书籍和研究文章,就有这个感觉了。今天的珠玑巷人,主要是明代从始兴等地移入的,村中居民全为客家人,有两姓是畲族。改革开放以后“广府人”在那里大建特建祠堂,那不是文物。
明朝南方各地都有一批“谱匠”(搜索可见),就是为世代渺远不清的南方铜煲服务滴。自己写的也有,都免不了“族群认同”(南雄珠玑巷、苏州阊门等)这一道门槛。名人为祖帝王为宗,也是必然的。赣南客家某族谱,写族谱的人竟然头脑发热,还要为祖先增加神仙基因,把何仙姑也列入伟大的先辈名单里,呵呵。
南越王赵佗是河北真定人,那是真滴。今天的广东,看族谱,没有一个是赵佗或赵佗族人的后代,那是假滴。但广东的族谱确确实实是没有任何一本是记载祖先是秦代驻扎岭南的官兵后代,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南宋跑到广东来滴江南儿女,你怎么解释?呵呵。五十万秦兵留在岭南,而不是“十五万”。打仗死掉一批,跑回家乡一批,水土不服OK掉一批,与人数占绝大多数的百越百姓、蛮兵、渠帅相比,只是很少的比例。直到三国、隋唐时期,岭南都是百越的天下,汉族并不占主流。大批汉化是南宋以后。客家汉化最晚,可能直到明清才完成汉化。汉越融合的时空不同,形成的方言、遗传规律(体质特征研究证明广东“汉族”三族群各有自身特点)也有所不同。
你还知道有官道、驿站、港口?这恰恰证明“珠玑巷”认同是所有族群认同一样,都是非理性的、纯粹是后人托附的一种族群凝聚的神话符号。岭南的水陆官道,粤西就有多条,高州、廉江都有官道驿站。由粤西北到鉴江流域,有一条大规模移民的路线(史料记载),复旦大学的专家想证明南北方汉族的Y染色体有共同点,选了28个点,粤西的这个点就在其中。既然是按史料记载作参照物,所选的点当然都是这样:南方大部分男性的Y染色体基因与北方汉族相同啦。如果按族谱来选,那就不同啦。最明显的是客家的某姓族谱,从黄帝同志写起,唠叨到唐代才108代,现代人坐飞机也赶不上他们祖先大迁徙的速度,呵呵。当然啦,南方的族谱都是这种风格,只是没有客家那么夸张而已。
顺便提醒你,官道、驿站是官府的通讯站,配有快马、官兵,日夜兼程送文件。老百姓要走这条道,就像蚂蚁爬,是不可能有什么“后勤保障”长途地、大规模地迁徙滴,官府采取强制手段把人撵来,那就另当别论。稍微成规模的移民,都是通过内河水路、海路滴,或者是水陆联运滴。湖南道县的官道就连接连州滴水路,广西的灵渠修通后,更加直接代替了“水路联运”,一步到位,沟通长江、珠江水域。隋唐大运河建成,沟通了黄淮流域。宋元海路运输发达,浙闽粤交通线大扩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