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09|回复: 2

英德清代古堡酷似“布达拉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1 08: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8/21/content_31362.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07-08-2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曹菁

  它是粤北受电影人青睐的外景地之一,多次“闯进”功夫片展现明清时代古宅深院的神秘和幽深,随着英德西部石灰岩山区旅游热的升温,坐落在此处的一座清代古堡式建筑引起游人的极大兴趣,这就是英德市明迳颇富传奇色彩的彭家祠,因依山而建,结构独特,又被誉为岭南版的“布达拉宫”。

  记者最近从英德市旅游部门获悉,由于年久失修,古堡部分结构破损,为抢救这一珍贵的历史建筑,彭家祠近日已被列为省重点旅游扶贫项目,并获得220万元拨款用于古建筑的维护和旅游设施的配套开发。

  文/图 记者曹菁 通讯员黄振生

  有“小布达拉宫”美誉

  据英德市史料记载,彭家祠始建于清朝中期,是一座当地彭氏族人为抵御山贼而建的防御性建筑,乡间称“寨山古堡” ,而由于其形似拉萨的布达拉宫,因此也被游人冠以“小布达拉宫”的美誉。

  地处地质景观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又有清澈的河流和秀丽的群山环绕,古老的彭家祠近年来一直是省内外摄影发烧友们最喜爱的采风线路之一。尤其是接踵而来的武打片和商业广告片相继在明迳镇取景拍摄,彭家祠也得以在影视片中“客串”了好几把明清风情而声名在外,引得游人纷至沓来。

  独占山头的罕见古堡

  以砂岩和青砖为材料依山而建的彭家祠傲然屹立的孤蜂称螺山,它的北坡峭壁如屏,南坡则相对平缓,只留一处通道到山顶,昔日砌就的灰沙墙绵延缠绕古堡,一个个黑洞洞的瞭望眼警惕地注视着脚下的阡陌和民居,大有“一夫当关”气势,军事防御十分坚固。险峻的山势配合森严的石墙和黑瓦,山脚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稀疏的倒影散发出十足的明清风味,难怪这里如此受电影人厚爱:无须搭造外景,就变幻出时光倒流的效果。

  迈入彭家祠窄小的山门,有三条古老的石栏杆引人注目,原来它们是清代的用来插官旗之用,象征彭家祠昔日的富贵与显达。祠堂大门的正上方悬着“明义之方”的横匾。据县志记载,咸丰年间,土匪异常猖獗,县城也被侵占,彭氏兄弟勇担道义,组织民团会同官兵收复了县城,陶人杰赐匾以褒其功。

  彭家祠的中层,是当时主人家读书的地方。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书房的檐雕与窗花均保持完好,门口的金鱼池仍依稀可辨。第三层的中间为彭氏家祠,是供奉祭祖的地方。两边住房布局匀称,东边的草地是主人与佳人观花赏景,把盏对酒的后花园。后边的古树与祠堂同龄。

  当地着手古迹保护开发

  守着如此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当地旅游部门开始酝酿如何做强“英西峰林走廊”的文化品牌。由于过去不少影视作品来此取景事前并不打招呼,等主管部门知道后他们已经一走了之,画面中那些美丽的山水风光世人并不知道出自“英西峰林走廊”,加上由此带来的一些生态环境影响问题,令主管部门感到“需要管起来”。

  现在,旅游部门开始重视风景区的大气、水源等生态环境及古建筑、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严禁攀爬、踩踏、刻画、涂抹古建筑和石刻碑碣,表示利用景物、景点拍摄商业电影、电视的,原则上应征得当地旅游、文化管理部门的同意,并签订相关合作合同使“英西峰林走廊”文化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

[ 本帖最后由 linqifeng 于 2007-8-21 09:0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ndrew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1 09: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4 10: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喜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