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0-14 01: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貼] 白鷺客家古村 98%鍾家人
王綽中 要真正瞭解贛南客家文化的精髓,一定要走一趟白鷺古村。從贛縣縣城往北出發,沿著崎嶇山路車行一個多小時,來到了充滿深厚古代文明的這片神祕淨土。
走進村內,映入眼前的是一大片陳舊的客家民居與豪宅,而如此規模巨大、集中成片的客家古民居堪稱世所罕見。當地人士介紹,在民國初年,白鷺古村當時堂屋、祠宇就有六十九座,清一色是青磚黑瓦,排列有序的封火墻飛檐翹角,櫛比鱗次,十分壯觀。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多為明、清兩代所建。
經歷時間的滄桑,這些建築有些已經斑駁敗落,但大部分仍保存完好。白鷺村面積六萬多平方公尺,現今仍住有五百多戶人家、兩千五百多口人,村民百分之九十八姓鍾,他們都是一位叫鍾興的趕鴨人後代。
隨行的贛縣客家文化研究會專家向記者述說了白鷺村的興衰:南宋紹興年間,興國縣的鍾興攜一家四口,趕著百餘隻鴨母,放牧到距離家鄉三十多公里的一個地方。在這裡第一個晚上,鍾興夢見了白鷺紛飛,第二天發現他的鴨母在這裡竟然能一天產下兩個鴨蛋,鍾興認為這裡是風水寶地而安下家來,並把這裡命名為白鷺村。
隨著後代子孫的辛苦耕耘,白鷺村日漸繁榮。當時村民利用村前小溪便利的水路交通,將山中木竹運往外地出售,村民生活逐漸富裕,白鷺村也成為附近商品集散地。村民見了世面後,開始重視興辦教育,因此清代早、中期,鍾氏家族出現了大批讀書人,不少人取得了功名,出任地方官員。
在此階段是白鷺村鍾氏發達鼎盛時期,權、錢、勢俱備的鍾氏家族,紛紛大興土木,一片片青磚大瓦房、祠宇豪宅雨後春筍般矗立,氣勢宏大,形成了今天的白鷺古街道。可是,到了民國初年,村外交通日趨發達,傳統利用水路交通的白鷺村開始黯然失色。
現今的白鷺村,有幾個特殊建築及其背後的故事,值得向人介紹。鍾氏總祠:是奉祀白鷺村開村始祖鍾興,其字「世昌」,故稱「世昌堂」。當地導遊說,世昌堂是白鷺村最重要的宗教文化活動場所,只准族人在此舉行集會祭祖、喜事慶典和重大的文藝演出,不許死人入內,即使出葬時要「辭祖」,也只能在院外廣場稍事停留。此外,白鷺村還有一個古代少見的王太夫人祠。古時受到男尊女卑的影響,祠堂以女人命名者極為罕見,王太夫人祠就是其中之一。據當地人士介紹,王太夫人是清乾隆年間布政司大夫鍾愈昌的生母,經常勸導丈夫和兒子要濟弱扶傾,她將節省下來的積蓄給貧窮者買糧、給病人看病,臨終前,要求子孫將積蓄拿出來設義倉,每年賑災濟貧。
中時電子報
http://ec.chinatimes.com/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2&Single=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