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4-8 23: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兩岸搭建人民建築
1516年湯瑪斯.摩爾出版了《烏托邦》一書,影響至今不散。這本書代表了歐洲由文藝復興後期、正要邁入理性與人本的啟蒙運動時代,作為一個個體的知識份子,對人類社會環境的想像與投射。在當時君權、神權與民權交織難分的時代,這是極為重要的一步,見證了個體知識份子參與發言的層次,已然與國君或主教主幾乎無異,可以直論人民生活的遠景藍圖,絲毫不顯退卻與羞澀。
在全球化系統正暢行無阻的此刻,再回首這本以孤島為據的經典書籍,其實是有些弔詭與戲謔。若摩爾生於此地此刻,他會如何看待與他孤島思考幾乎反道而馳的全球化現象,又若是此時仍然要寫一本《烏托邦》,摩爾會怎樣去架構他的理想世界呢?
人民城市建構生活
幾乎蔚為台灣建築代言人的謝英俊,不管是先前已提出的「人民的建築」,或此次展覽的「人民的城市」,應該都是謝英俊從此時華人世界對這問題的答覆。這兩個展覽針對此時此地的華人城市與建築現實,提出一個知識份子與專業者的想像與解決方案,以期能投射出另一種更完善的生活憧憬。
謝英俊20餘年的建築生涯,從1987年的豐原謝宅起始,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尤其1999年台灣南投的921地震後,受邀為災區不足300人的邵族,進行家屋的重建工作。重建經費主要來自民間捐款,材料以輕鋼架、局部的混凝土、磚,搭配著在地的竹子、木材等,由族內剩餘的老弱婦孺,一起動手建出邵族村落,讓災後居民有家可居,也使一個幾乎瀕臨消失的文化,得到存活延續的機會。
這樣以現實關懷作出發,並結合謝英俊在專業工法上的研發成果(以輕便、在地與容易施作為原則),接續成了爾後十餘年,謝英俊作為的重點,其中包括:2005年進入中國農村(河北等地),帶著農民動手建蓋家園(例如尿糞生態廁所、地球屋系列等),2005年參與南亞海嘯重建的提案(印尼亞齊省重建示範屋),2009年參與四川汶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以楊柳村為代表),以及同年台灣88水災系列重建工作(以勤和部落避難屋為代表)等。
大小系統重釋建築
十餘年來的作為,不僅贏得2011年美國Curry Stone Design Prize的肯定,也樹立了建築專業的典範,更為台灣贏得了世界的注目與尊敬。這些肯定根植於謝英俊團隊的專業努力上,他說:「我們的工作獲得很多讚譽,都被以慈善或人道主義的觀點視之,但真正支持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力量,主要是來自於我們對自己建築專業技術的肯定,並且真正能感受到它對解決居住問題的重要性。」
也許可以用謝英俊的三件近作,來分別陳述他對於微系統的生態永續觀念、建築構築系統與城市架構系統的基本作法。
作品一尿糞分集廁所
2005年在河北鄉間搭蓋的尿糞分集廁所,是謝英俊對大系統與小系統辯證的回答,也是他在大陸的第一件實體作品,並以人類排泄物的在地循環再利用,作為這樣思考的具體答案與實證。
舊有農業社會以村莊為供需自足的有機結構體系,可以承擔自己大半的供需與排泄問題,類同一個完整的自我食物生態鏈,擁有生產、消費與分解的角色,既經濟也有效率。工業革命後,人口離開鄉村進入都市,現代都市在全球化鏈圈結構下,形成了不斷擴大化的單一系統都市現象。然而,在因應瘟疫、供需失調、污染等問題時,這樣的單一大系統,卻遠不如由具有自足與封閉能力,並易於作內在自我調整的多樣小系統,所組成的微城市群來得有效果。
若從生態永續的角度,類同糞尿分離廁所般的小系統,所組成的低技/低價微型有機群,應該更被鼓勵發展,使自我循環的系統能真正進入現代生活裡。
作品二88水災/勤和部落避難屋
謝英俊的協力造屋原則:1.簡化構(造)法、2.開放建築,勤和部落避難屋是具體的例證之一。這是謝英俊目前操作建築的核心,主要在於透過簡化工法與降低技術難度,擴大人民得以參與建造的機會,同時節約建造成本,建立參與者的自尊與自信;同時,讓建築構造體系保持開放性,以配合住戶未來的使用改變需求,能隨著時間自主做調整。
作品三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謝英俊近期對城市的大尺度思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算是發展前身,也具體地延續了「開放建築」的基本概念。簡單說,是將都市構築分成不可變的支撐體(譬如園區裡的大傘架),作為永久性的結構與庇護體,與可變更的填充體(如傘架下輕盈的小構築物),提供使用者的有機調整與自主營建可能。
協力造屋自主營建
謝英俊「人民的城市」展覽目前在台北中山創意基地展出,源自2011年巡迴中國的「人民的建築:關係到70%人類居所的探討與實踐」展覽,衍伸並強調城市高密度居住模式的觀點,這是在謝英俊過往專業營建系統成果外,對於現代城市現狀的介入批判與積極建議。
對此,他提出主系統(人工地盤)與次系統(輕鋼架營建體系)並行的方式,除了挑戰此刻城市的單一/僵硬與不可變化/調整外,也同時提出「人民參與權」的議題,讓自立造屋進入城市,破解都市居民幾乎沒有話語權的困境,也提供面臨矛盾與調整狀態的台灣城市,以及正積極發展的大陸城市,皆需要的省思角度。
「人民的城市」的思考源頭,約略始於2004年,當時謝英俊以手繪圖提出了城市應區化出控制區(政府主導)與非控制區(人民可以參與決定)的觀念,表達「應該只作線狀、點狀有限的控制,大部分應該是『灰』色,可以協商、可以彈性調整」的看法。
之後,因為大陸農村建地擴張耕地縮減,謝英俊2011年初對此議題回應了農村住宅集中方案,具體提出人工地盤與自主營建並存的模式。同年謝英俊參與深圳的「一˙百˙萬」保障房設計競賽,並以「人民的城市」提案獲得金獎,延續著前階段農村「自主營建模式棲所」的思考,發展出來對現代城市的回答,也是這次展覽展現的主體思考。
西藏帳棚人類智慧
2010年時謝英俊去到西藏納木湖,為當地牧民設計定居房,深入見到牧民的生活模式,並瞭解帳棚房的特質。透過這樣近距離與牧民傳統帳棚房的接觸,謝英俊更加確認了人類的聚落,能用簡單的材料與結構單元,快速地在大自然環境裡,搭蓋出相對簡易、能遮風避雨,並提供安全庇護的住居物的真實可敬。
謝英俊從牧民帳棚房的住居模式,還見到人類面對大環境系統(譬如草原、沙漠或江畔),人居系統應對時的可移動、改變與自主獨立性格的智慧。其中,環境系統(大系統)與住居系統(小系統)的關係,能夠維持彼此獨立又共存,不掠取也不佔有的健康關係。
透過對牧民帳棚房的研究與思考,謝英俊寫說:「我花很多心思做原型探討的工作。系統要有開放性,原型的探討非常關鍵,如何找到一個最恰當的原型、能夠作最少的動作,但可以廣泛地運用?」
現代城市在建造與調整的過程裡,應當向西藏納木湖這樣的居住智慧學習,以理解聚落(城市)與環境間的互重態度,還有大系統與小系統如何能賦予彼此有機、健康的互動關係,讓居住者擁有決定與參與的權力,城市因此得以不斷做微調修補,解決因單一控制而逐漸僵化的問題。
這其中所謂的小系統,強調的是人民的參與權,也是說城市的發展與建設,不能全然依賴「由上而下」的權力及專業控制,要懂得向「由下而上」的人民生活智慧作學習。這樣的智慧在民間無處不在,譬如應對生活的變化,房子配合需求做彈性增減的所謂違建,或是依各自喜好綠化或花園造景,以及晾衣、曬太陽或是泡茶聊天,甚至做點小生意讓鄰里生活更繽紛等,與日常也真實生活對話的微型空間。
謝英俊作為一個以台灣作出發,極度貼近也關懷在地現實,並跨步走向宏觀華人世界、乃至於全球的建築師,讓我們看見如何以在地實踐為本、且能以人類大環境為視野的操作可能,也見證了建築作為如何能積極扮演對社會服務的必要性角色。這應該就是「人民的城市」真正意義所在。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1050504/112012040100187.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