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39|回复: 19

香港.沙田__曾大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9 20: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1%B1%E4%B8%8B%E5%9C%8D

曾大屋
曾大屋(又称“曾氏大屋”,旧称“山下围”或“山厦围”)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博康邨南端旁边,邻近獅子山隧道,是区内保存得最好的围村之一,亦是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围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收容逃难人士,所以被尊称为“曾大屋”。

起源
曾大屋是曾氏家族的住宅,由曾贯万(又名曾三利)于1848年建造,历时二十年,至1867年才建成。曾氏建宅的起源有二:

一、曾氏在西湾河经营石矿场,并在筲箕湾开设三利石厂,后来致富,便在沙田兴建围村供族人居住。

二、曾贯万是五品官,相传有一班海盗劫渔船得咸鱼16瓮,登门求售,曾以每瓮800钱买下,后来他发觉咸鱼下面全是金银,而海盗又一去不回,遂用之兴建建宅。


结构
曾大屋呈长方形,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采用了曾氏的五华老家的建筑风格──堡垒式的格局,围墙采用了花岗石、青砖和精选的木材,而四角均筑有镬耳型的三层高碉堡,碉堡上有枪孔和瞭望台,用以对付盗贼的侵袭。本来曾大屋外面有一条护城河围绕整座堡垒,以吊桥衔接,但现已遭填塞,吊桥亦拆去。

村内的建筑主要分上、中、下三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分隔,这三个厅又称为三楝上下进与左右两横屋相连,形成棋盘状,围屋内有住房百多间。围村入口有三个大门,中门最大,门顶圆拱形,四周以麻石砌成,门顶石匾镌刻著“一贯世居”,门上有酸枝木和铁枝制成的门闩,并有一道铁门。正厅门前有“大夫第”木匾和“祥征万福”石匾。庭院内还有两口井。

曾大屋的建筑充满官家气派,将防御和抗敌的因素集于一身,与新界的其他围村迥然不同。

http://www.hk-place.com/view.php?id=106
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1/02/OT0801020009.htm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8-1-8 10:48 编辑 ]

山下圍曾大屋

山下圍曾大屋
pic.jpg

「曾大屋」四角建有鑊耳型碉樓(攝影:司徒一凡)

「曾大屋」四角建有鑊耳型碉樓(攝影:司徒一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9 21: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大屋里面还住人吗[e09]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4 19: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图更像广府建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17: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围龙与广俯、潮汕结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1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drew 于 2007-6-19 20:53 发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1%B1%E4%B8%8B%E5%9C%8D

曾大屋
曾大屋(又称“曾氏大屋”,旧称“山下围”或“山厦围”)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博康邨南端旁边,邻近獅子山隧道,是区内保存得最好的围村之 ...



香港沙田山夏圍曾大屋先祖位於五
華縣水寨鎮員瑾求水領村善清公祠


[ 本帖最后由 水田日 于 2007-7-8 19:46 编辑 ]
P1120313善清公祠外貌.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ndrew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22: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涯也姓曾,哈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8 03: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華員瑾求水嶺村善清公祠門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客家人生活场

来源:http://www.0762photo.com/PostView.asp?BoardID=6&imageID=23198

元朗区位于香港的西北部乡郊,由六个乡组成:即八乡、十八乡、锦田、新田、屏山和厦村。
其中八乡和十八乡是客家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那里保留了多个客家村。由于受到香港都
市化的影响,位于八乡横台山客家村村民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因受到冲击而有褪色的现象。
在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平原,有一条叫“崇正新村”的村庄,它是梅州籍客家人在香港的
最大村落。村内的建筑既有客家人的传统民居,更多是本地形式的低矮石屋。在方圆不到一
平方公里的村庄里,居住着将近3000多包括梅县、大埔、蕉岭、平远、丰顺及惠阳、宝安客
家人。他们融洽相处,并有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但曾几何时,它曾有居民7000多人,……
沧海桑田,它是整个九龙半岛变化的一个缩影……

?0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0: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二:崇正新村的客家老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三:老屋与高高的槟榔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0: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四:客家民居的二层天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ndrew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0: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五:草地丛中,己见荒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六;己有近90年的客家老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ndrew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0: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七:又一条客家村--水蕉老围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5 20: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八:乡童嘻戏于村道,远离城市的喧嚣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09: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