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回到梅县MM的梅州印象(露露宝贝 原创)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204/7024.shtml
一转眼,我离开新疆到梅县已经整整9个年头了。
我曾和朋友调侃说,如果当年我离开新疆的时候,正好有个婴儿出生,现在都已经上学了,9年啊,多快过,飞快飞快的过……
一.客家话
1998年8月,在小姨的护送下,我正式离开养育了我十六年的故乡-新疆吐鲁番的一个小镇。在车上颠簸了将近一个星期后,我到了梅县。
很多人问我,你新疆的啊?怎么跑这么远跑到我们梅县来了?刚开始我会不厌其烦的跟他说,我爷爷奶奶是支边青年,把我爸爸带到新疆去了,我爸爸妈妈结婚后有了我,现在他们都回来了,我也就回来了。后来再有人问,我就笑笑说,嗯,我被人贩子拐卖来的…… 到了梅县,第一感觉是每个人都很热情。每个亲戚见到我都拉拉我的手,摸摸我的头,叽叽咕咕说一大堆话。年轻的还好,勉强能说的普通话,虽然别口,也能听懂,年老的人不会说,对我来说他们说的简直就是天书。
现在我也会说客家话了。而且粉多人对我说,你说的真好!
二.腌粉
到家的第二天早上,妈妈带着我和小姨一起下楼吃早餐。吃了一个叫做“椰粉”(实际上是腌粉,妈妈口误)的东西,我觉得太好吃了。我问妈妈那个黄黄的香香的东西是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蒜仁,用油炸的。
后来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放学后经常跑到楼下的那家饭店让老板娘帮我腌2块钱的粉,也不要汤,就用饭盒装着回家吃,每次都要被噎死了。
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吃,不过吃的比较少了。吃了之后嘴巴里面会有蒜味,很久都消不掉。
三.肉圆
和腌粉一样好吃的就是肉圆了,刚到梅县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亲戚来家里,每次有亲戚来都有肉圆吃,我在新疆是没有吃过那样圆滑的肉丸子的,喜欢吃的不得了。现在也喜欢,只不过吃的少了,我的体型大有向肉圆发展的趋势了。
我吃过最好吃的是尚记的猪肚丸,不过但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听说很贵,是叔叔买给我吃的。很有韧性,而且非常的香,一直找也没有再找到过。
四、路
当年住在江南航空大厦附近,在华侨城商场附近读书。每天从彬芳大道转到嘉应东路,过嘉应桥,转到沿江金岸,一路走下去,穿过别人的别墅到学校。每天都这么走,走了将近2年时间。
这两年间,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每天骑车走在那条路上,不禁觉得人生不就是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吗?有拥堵的嘉应西路,有顺畅的沿江金岸,还有不好走在整修的路。
后来搬家了,住在了江北,嘉应大学附近,一直住到现在。现在在嘉应桥附近上班,有时骑车还会想得到当年的事情,时过境迁,当年4车道的嘉应桥现在也在拓宽了,当年的圆盘,也逐渐变成了红绿灯。
五.节日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我在梅县的这些个春节,却一点也感觉不到那样的氛围,所以我是异常怀念在新疆冰天雪地的春节的。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一顿,然后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放烟花,包饺子。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大家一起吃饺子……可是到了梅县,春节却连饺子都吃不到,这一度令我非常郁闷,总感觉没有吃饺子就没有过年的气息。后来我们从农村老家回来之后,妈妈总会给我包些饺子吃。
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节日,比如,观音生日、祖公诞……还有很多节日要吃炒面,这些都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节日,还有什么暖福,完福……直到现在,我都不太懂。
冬至吃药膳羊肉,我一次也没有吃过,因为我在新疆的时候,冬至都是要吃饺子的,传说中不吃饺子耳朵会被冻掉。
六.朋友
在这里9年了,认识了很多同学、朋友、网友、同事。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梅县人。
客家人有一个特点,待人热情。我这群朋友里面,有性格豪爽的,有小家子气的,有直来直往说话的,也有拐弯抹角交流的,总之各式各样的人,有各种不同的性格。
也许今年我就要离开梅县了,感触很多,可是一时也写不出来什么了。这九年,没病没痛,生活渐渐好起来,这是我欣慰的;没存款,没房,没车,也没有嫁给一个梅县的GG,这是我遗憾的。
---------------
七、客家人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客家人是中原,也就是河南那块儿迁移过去的。到了梅县这么久,身边接触的都基本上是客家人。我习惯了客家人的温顺,客气,热情。但是我觉得有时候客家人够精,够刁,有时候自己糊里糊涂的,就被人算计了。
呵呵,也不是说他们的不是,其实想想看,人都是自私的。哪个地方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
再来说说客家人的团结,我在很多地方都看见说客家人不够团结。这点我有些感触,只是偶尔滑过有这样的想法,现在让我举例子,我还真说不出来。
有时候和北方的同事一起,就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些事情。而且会说一句话,哼,他们客家人都是这样子的!
客家人排外,这是我深有感触的。
想当年,我还一句客家话都不会说的时候,可是被人欺负惨了:(坐三轮车比别人贵,买东西比别人贵,看见是说普通话的就指指点点……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让我一鼓作气学会讲客家话。学会了之后,嘿嘿,我让你再骗我!(*^__^*)
其实说起来,哪个地方的人不排外呢?
和身边的客家人接触久了,我自己也在渐渐的变化。脾气、个性什么的都变好了,^&^但有时候还会很“蛮”。
和我共事的很多同事在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我的“身世”,也一直接纳着我有时候的不好的脾气,直到有一天他们不经意知道了我的复杂身世之后,便恍然大悟地说道,啊,怪不得你的脾气那么怪,原来你是北方人!啊,怪不得你身材那么壮,原来你是北方人!啊……
当然了,也有很多时候听得到人家不好的议论“唉,算了,北方人,是这样的……”
说实话,我受不了那种鄙夷的眼神和口气,外地人怎么了?我就拽,我就是拽!
八、围龙屋
写的比较乱,呵呵,我是想到一点写一点的,这几天比较有想法,就多写一点,过几天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想法了……
我自己没有住过围龙屋,也很少很少见到。印象当中就是在去雁鸣湖的途中见过一次。觉得那个房子真的很神奇,一圈圈的,想象站在当中是什么感觉啊?住进去又是什么感觉呢?
我的老家在白宫,这个名字很过瘾吧~!白宫是梅县的一个小镇,老家在一个小村里。是一个普通的老屋,两扇古老的大门,中间是天井,两边是房子。以前天井里面还有一口井,我记得我刚回梅县的时候,压一压的还可以打上水来,现在还在,可是已经打不上水了……
老屋现在也基本上没几间房子住人了,大家都做了新的楼房。不过会在老屋的房子里做饭和吃饭。
老屋以前有一条大白狗,不过前年被人带走了,可能已经被人杀了吃了吧,默哀一下。
老阿太还在的时候,还在家里养了小鸡小鸭,每天满院子的乱跑,到处拉屎,一不小心还能踩一脚。现在阿太不在了,鸡鸭也没有人看管了……
我每次回到老屋,总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以前弟弟妹妹都还小,一群孩子还有鸡、鸭、狗,感觉很热闹,现在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老人也都老了,鸡鸭狗都没了,感觉老屋落寞了很多,寂寞了很多。
-----------------
九、婚礼
虽然我自己还没有结婚,嘿嘿。但是参加的婚礼蛮多,前几天认真看了表弟的结婚录像,原来是那么复杂的一件事情!
新娘结婚进婆家的门还要看好时间的,有的人2点,有的人5点,有的人8点……表弟媳妇的进门时间大概是5点,还天黑的,一路上敲锣打鼓吹喇叭下车,撑伞,还有一个端镜子的就进了家门,进去之后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后,新娘喂新郎吃两个鸡蛋,反正我表弟噎的够呛。
然后就跳过去了,没有录像,不知道他们期间干什么去了,听说是也不能睡觉的。
之后就到了迎宾接客的时候了,公公婆婆还有儿子媳妇站在门口迎客。到喝酒的时候,酒桌上自然要捉弄一下新人,伴郎伴娘,公公婆婆……
那天吃完饭,我们就走了。后来还看到他们敬大家喝茶,据说叫做“四手茶”,这个名字很好听。辈分高的给红包,辈分低的讨红包,很是热闹。
然后大概婚礼就结束了……
过了两三天还要回门之类的,我就不懂了~
好像举办婚礼之前还要去拜祭祖宗之类的,这个我也不懂了……
感觉客家话很多都很象形,很形象。在娘家摆酒的叫做“轿下酒”,呵呵。
------------------
十、丧事
说了红事,自然要说丧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就觉得,红白喜事嘛,这是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得老阿太去世的时候,正月十五刚过几天。春节的时候回老屋,阿太已经整天都躺在床上不能下地了,还能勉强认得出我,我摸着她的手。满手的茧子,铬的手疼。她说,英妹,阿太老了。看着她那双逐渐迷茫的双眼,我总是对她说,阿太,过年了,会好的,过了年就好了。阿太那段时间很反常,常常问婶婶讨酒喝。婶婶也不敢给她喝太多,就给一点点,喝完了她还要……
那天晚上接到叔叔的电话,说阿太走了。叔叔很平静,可后来听婶婶说,叔叔哭了一个晚上。
坐在老屋的院里,听他们说着一些事情,我心里很难过。人总是会死的,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人死之前要搬进院子里,不能死在家里,用块门板架在两条凳子上,等着咽气儿,之后洗身,更衣,盖上被子,挂上蚊帐。
灵堂的真正样子,是我来到梅县之后才知道的。我不太喜欢那样的场合,恐怕所有人都不喜欢。我觉得很压抑。
后面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年代久远,我都几乎忘记了,还要扎纸房子、纸人、汽车、家私……很多东西,到做了“好事”之后一起化掉。
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全部要求火葬,不再土葬了。还传说祖坟和后代有很大的关系,怪不得有人说,“我扒你家祖坟!”呵呵。
我参加我人生中的第一场葬礼,是我父亲的。这件事情是我人生中一处无法愈合的伤,就不再揭开了。
--------------
十一、洗澡
很多人问我,你们新疆人一生才洗3次澡对吧?
刚开始,我会大声争辩。慢慢的,问的人多了,我便用十分坚定以及肯定的口气回答说,是的,我也是一辈子才洗3次澡。那人掐指一算,呀,你还没有结婚,你还是刚生下来的时候才洗的澡!于是掩面而逃……
哈哈,掩面而逃那段是我虚构的。
在新疆,我们夏天洗澡是用太阳能晒得水洗澡。到了冬天,我们是在集体澡堂洗澡。没见过吧,白花花的水,粉嫩嫩的皮肤……啧啧……
不过说实话,大冬天的,少出门,少运动,不出汗,谁一天老跑到澡堂子里受冻?从澡堂出来,湿头发能立刻结冰!不过后来我家有热水器了,就再没有怎么去过澡堂了。
澡堂,对于我来说,现在比较陌生了,呵呵。
回到梅县之后,天天洗澡,一天不洗就难受,有时候一天要洗两三次。
吐鲁番是很热的地方,夏天室外温度能达到四至五十摄氏度左右,经常因为高温,学生放假,工人放假。虽然热,但至少人身上不会很难受,因为属于干燥的热,出汗很快就能挥发掉。但在梅县,人身上出汗不停,却又蒸发不了……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现在我也习惯了每天洗澡,有时候会偷懒一次两次,嘿嘿!
-------------------
十二、梅县男人
我喜欢听梅县男人说正宗的梅县客家话。柔中带刚,却又不是那种阴柔,听他讲一件事情,娓娓道来,听客家男人说客家话,是一种享受。
这个标题写下来之后,我很惭愧,在客家人堆里混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找个客家男人嫁了,甚至连正经的拍拖都少的可怜。
我常常安慰自己,其实男人嘛,有很多种,只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就行了。家庭、背景、财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辈子他就是你的。
写了半天,都想不出要写什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每天接触的客家男人除了同事之外,就基本上没有了。
总之,哪里都有好人,哪里也都有坏人。
十三、游玩
经常和朋友讨论一个话题,梅城有哪里好玩的地方啊?除了去酒吧唱歌、喝酒,没有别的地方去了。
其实,梅州市有很多的旅游景点,雁南飞茶田,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前几年还被评为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啊,这些旅游景点确实漂亮,到处绿油油的草地,呼吸新鲜的空气,符合国家标准。来旅游的人们一定很羡慕平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可是想一下,平时住在这里的人们会自己花钱去自己家玩一圈吗?
所以,我在梅州这么多年了,只因为一次意外去了一次雁鸣湖旅游度假村,而且永远不想再去第二次。
有些地方,以消费者的身份去就不错,但是去办事,尤其要求人家办事,最好少去或者不去。
写了这一小节,我突然觉得我好可怜。这么多年了,我是怎么过来的啊?想想也就是上班下班,有时候去网吧泡泡,有时候去酒吧吼吼,其他的地方,我统统都少去……
------------------
十四、客家美食
好像有点应付式了,前两节确实不知道要怎么写,写了一半就忘记接下来也写什么了,呵呵。
写吃的,我就能源源不断地写,不过现在接近中午午餐时间了,讲起来不免要吞口水。
【牛肉干】 最早一次是爸爸从广东回来带给我吃的,红色的包装,里面有两小包,黑黑的,一条条的。放进嘴巴里面,甜甜的,又觉得有点咸,有的还有些辣,形容不出的那种味道。曾经一段时间很迷这个东西,有时候吃饭都要开上一小包就着吃。经常买的是“思乡牌牛肉干”,不过后来听一个内部员工说,有些牛肉干是用猪肉做的。后来我就很少吃了,觉得贵,而且没什么营养,很多糖分,吃了会发胖。偶尔吃下就可以了,前段日子,同学从新疆给我寄来了新疆的牛肉干,那叫一个好吃……名字叫做香巴拉。
【芋圆、南瓜圆】 芋圆是用芋头切丝,混合着姜丝,裹着面粉,有些上面还放了花生仁,然后放进油锅里面炸。炸出来是金黄色的,很香。南瓜圆是用南瓜切丝,制作方法大概和芋圆相同,没有吃过带花生仁的南瓜圆,炸出来也是金黄色,颜色比芋圆要深一些,而且也要甜一些,软一些。两样东西相比起来,我觉得南瓜圆比较好吃,大概是我觉得南瓜圆比较软比较甜的缘故。这些东西过年的时候有些家里还会做,不过我想不明白,大人尽量不让孩子吃这些东西,却还要做这些东西,这不是浪费嘛?不过吃了就知道,吃多了上火,痘痘滋生,或者牙龈发炎……有时候我身体不舒服,快要感冒的时候,就会很想吃这样的东西。这东西好吃,不过呢,不方便带,容易压碎。嘿嘿,我家里现在还有一包,正在感冒咳嗽的我,晚上回去把它干掉!
【仙人粄】 我现在一直不怎么敢吃那个东西。记得有一次吃的太急,呛着我了,差点没把我呛死。仙人粄是一种清热解暑的膏状物体,黑色的,软软的,我也说不出它是怎么做的,好像是用一种叫作“仙人草”的草药做的,做出来是那种“着哩”状,夏天就很多人推着三轮车在卖,有人来买了,就割下一块儿放在杯子或者小碗里面,然后用小刀划一划,划的小块一些,加上蜂蜜水。有一段日子在深圳吃不上这个东西,就买了包装的龟苓膏来吃,不过感觉不一样,龟苓膏是有点苦的,而仙人粄是没有什么味道的。
【菊花茶】 说了仙人粄就必定要说菊花茶,因为很多推车卖仙人粄的人都会有菊花茶卖的。颜色黄黄的,香香的,甜甜的。有时候自己在家里也泡,但是自己泡的总是没有外面的好喝,始终没有找到是什么原因。不过呢,那些干菊花,说实话,真的很脏。
【牛杂】 我很少去吃,对制作方法也不太清楚。但是有时候觉得真好吃,有时候就觉得不好吃。大概是心情问题吧。常去吃的是在公园旁边的国嫂牛杂。大家都说广东人很会吃,我也是这么觉得,杂碎都能做的这么好吃。跟牛杂比起来,我更加喜欢吃的一样东西是【榄肺汤】 就是用青橄榄和猪肺放在一起炖汤,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有段时间身体不好,老是咳嗽,于是天天吃这个,吃的自己都恶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吃。不过现在还是很喜欢,说不出来的喜欢,呵呵。前几年回新疆,爷爷居然买了一个猪肺回来煮熟了给我家的猫咪吃……当时我闻到那个味道,好香啊。猫咪大概是觉得我的眼神有点恐怖,把自己的碗推啊推,推到柜子底下去了。
先写这么多吧,饿死了。
-------------------
盐焗食品】 盐焗食品大概是客家地区的特色。有盐焗鸡。盐焗鸭、盐焗鸡脚、盐焗鸭脚、盐焗鸭颈、盐焗火鸡翅……总之,很多东西都能盐焗。卖盐焗食品的商铺,满街都看得到,比较出名的有尚记、振城、吾好吃……等等等等。我没有见过盐焗食品的制作过程,只是有时候会看见有些店铺门口会架起一个炉子,上面放着一口锅,有一些粗盐,然后用黄纸包着一些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那里面包的是鸡。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想着,麦兜的故事,里面那个纸包鸡包纸包鸡的故事。
盐焗食品很香,很好吃。具体有多好吃,吃了才知道。不过我最喜欢吃的是【姜油鸡】,我也不喜欢吃那鸡肉,就喜欢吃上面的那层炸过的姜末。同事一起去吃饭,貌似很多人都很喜欢那个。抢着吃……
-----------------
【粄】 粄,看这个字就知道跟米有关系。
过年以及“做好事”的时候要吃“薄粄”(音同)。有红的,有白的。(我妈妈把那个红色的称为“红馍馍”,哈哈。)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用小小的专用的碗放在大锅里蒸出来。形容不出的那种味道,甜甜的。
清明的时候要吃“清明粄”,这个我很少吃,不过觉得味道还可以。印象很模糊,似乎是青黑色的。
还有“味酵粄”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还是“米酵粄”,白色的,有大碗做出来的,也有小碗做出来的。一般小碗的是甜的,大腕的是没有味道,要蘸上汁吃。还有油炸的,就是把粄切成块,裹上一层稀糊糊的不知道什么东西,放进油锅里面炸,那味道我很喜欢。不过呢,吃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弄得很狼狈。
好像大埔还有笋粄,我没有吃过。上次某个人要我去吃,我拒绝了,后来听说貌似很好吃的,哭一下。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南方人和北方人到底有什么差异?以下这段话是我自己的想法,如果引起不适,先给大家道歉哈。
南方人的身材普遍比较苗条,而北方人普遍比较属于那种强壮型的。当然北方也有苗条的人,南方也有胖子,只是按照普遍的现象来说。我想,一方面是遗传,一方面是后天的因素,比如水土,饮食。小时候在新疆,基本上都是吃面食,米饭也吃,但是面食占绝大部分。饺子,包子,馒头,面条……而南方人普遍吃米饭,每天吃米饭。要不就是吃米粉,或者我上面说的“粄”之类的东西。当然也吃面食,但是少。是不是多吃米饭就瘦,而多吃面食就胖呢?
还记得刚从新疆过来,每天吃米饭,吃的我烦死了,天天问妈妈哪里有没有味道的馍馍吃,因为梅县的馒头都是甜的。缠着要吃拉条子(新疆的一种面食,跟拉面差不多)。后来也渐渐习惯了每天吃米饭的日子,03年回新疆的时候,天天吃面食,居然觉得很不舒服,没有吃米饭就觉得没有吃饭似的。呵呵,习惯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
十五、梅县女人
陆陆续续的也写了十五个小节了,哈,感谢大家的跟贴,也是对我的一点鼓励吧。有人说我写的很朴素,西,恐怕是我的大白话造成的吧,不够文气。俺也不是什么专业写手,反正我表达的意思大家能明白就是了。
每当提起梅县,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梅县女人好啊,贤惠,温柔,勤劳……优点数不胜数,总之就是一个字,好。
12岁那年跟随父亲回过一次梅县,当时住在乡下老屋,基本上看到的都是女人在做事,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的婶婶。婶婶的皮肤很黑,脸上有大块的斑,一双手也因为长年累月的农活而粗糙不堪。那时候我刚回来不适应,满身起痱子,身上被蚊子咬得大包小包,因为痒,又被我抓烂。婶婶总是在我睡午觉的时候给我抓背,她的手很粗糙,刚开始我并不习惯,可后来也慢慢地习惯了这双粗糙的双手给我抓痒。那时候家里还是用脚踩的一种机器来打谷子,婶婶的手不知道怎么的被划伤了,流了很多很多血,可她还是笑呵呵的,简单包扎了一下,又出去做事了。
这件事情令我感触很深,一直以来,她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就代表了客家女人的形象。
后来因为家里变故,奶奶觉得我不够“乖”,不好养活,于是将我用正式的仪式“卖”给了婶婶家,叔叔婶婶待我犹如亲生女儿。
近几年,梅州市常常举办客家妹形象大赛,貌似有很多美女,但是她们是否真的就代表了客家女人的新形象?
----------------
十六、桥
梅城有很多桥。
因为有一条梅江河。
曾经我看见一句话,不要以为你晚上在梅江河里打了一个鸡蛋,第二天全梅城人民都能喝到蛋花汤。由此,我和两个美女闺蜜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我们嘻嘻哈哈的笑了一路,由此产生了几个“世界冠军”,还借机骚扰了若干个帅哥,不过,这些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们都趋于平静了。但是那些开心的样子,始终记在心中,永生,都不会抹去。
说远了,拉回来。
前面说了嘉应大桥,现在又在紧张的施工当中。
我刚回梅州的时候,那时候过桥还要收费的,具体多少,我几乎忘记了,大概摩托车是1块钱1次,其他的车型就不太清楚。所以,江南江北,似乎因为要过桥交费而显得特别遥远。
现在印象中,还有这么几条桥,梅州大桥、嘉应大桥、叶剑英纪念大桥、梅江桥、东山大桥,还有德龙桥、秋云桥、程江桥。貌似还有秀兰大桥。一条梅江河上横跨了N多桥。呵呵。突然想起一个笑话。
说,有个人到了湖北,给一个湖北朋友打电话,问,哎,你们湖北的省长是不是叫江大桥啊?那人愣了一下,说,不是啊。
“那我怎么看到‘湖北省长江大桥欢迎您!’呢?”
湖北的朋友看到不要扁我哈。
我不知道东山大桥再往上面走,是什么地方,不知道还有没有桥,也不知道梅州大桥再往下面走,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梅江河往哪里流。不要鄙视我啊,我是真的不知道……
----------------
十七、过年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最大的一个了。举国欢庆,从98年回来到现在,一直在这边过春节,也有两年是在深圳过年的。大概是因为我从小不在这里的缘故,抑或是年纪渐长,对于在梅县的春节,我总是不如在新疆那般期待。
说说我在梅县的关于春节的记忆吧。
年前,大概在年二八以前,就要准备好过年需要用的东西。比如,三牲(鸡、鱼、猪肉),糖果饼干、水果、酒还有纸衣和纸钱。到了年三十,一家大小都要去祖公堂拜祭祖公,我家去拜祭祖公的都是跟我们一个姓氏的亲戚。我们每年都固定有一家人在年前和年后做好祖公堂的清洁卫生工作。各家各户将自己准备的茶水、酒斟满,将自己家准备的三牲、糖果饼干还有其他供奉品按照次序摆在供台上,然后各家各户分别鞠躬拜祖公。跟着就放鞭炮,烧纸衣、纸钱,最后就各家各户把敬奉的贡品装好带回家。
晚餐基本上都是各自在各自家吃晚饭,我家的人口并不多,只有七八个人,平时也经常一起吃饭,过年也并不显得十分热闹。从小,我就很羡慕住在我家隔壁的那家人,他家有几个姐妹都在外面工作,过年过节的时候回到家里,一家大小其乐融融,非常热闹。
人总是不满足的。如果有了对比,就更加不容易满足了。
晚餐前后就马上洗澡,换上新衣服,然后,然后,我就躲在屋里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他人就各自找乐子去了。
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是我在新疆生活留下的习惯,过年,不吃饺子,不放鞭炮,不看春晚也就不算过年了,呵呵。只不过最近这些年的春晚越来越令人不那么期待了。
在梅县过春节,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接财神”了。似乎比迎接零点的来临更加的隆重。
按照事先知道的方位摆好贡品,吉时到,每家人派个代表或者全家人一起接财神。所谓接财神,也就是一起朝着财神要来的方位烧香拜三拜,财神看见谁家的俸禄好,就跑到谁家咯。吉时嘛,一般是半夜了,像我这样的懒人,就接过一次,和财神爷还不太熟悉,恐怕这就是我一直到现在都很穷的缘故吧。
大年初一,一般没有工作没有结婚的小孩说句“恭喜发财”或者其他吉利话,便可以得到家中已婚人士的大红包。
当年在深圳,没有结婚的人,只要说句恭喜发财,都是可以得到大红包的。可惜,回到家里,就没有这般待遇了。:(
关于过年,也就是这些记忆了。呵呵。印象深的,还是吃的,哈哈~
春节要吃很多东西,纯属废话哈。
鸡鸭鱼肉是不可少的,还有很多特色的东西,薄粄,煎圆,甜粄,芋圆、南瓜圆……还有自己家会制作盐焗鸡脚、鸭脚等熟食,还有卤的鸡鸭,还有腊肉、腊肠……
馋死了……
十八、经济与文化
之前在新疆我生活的地方,市场就是市场,住宅就是住宅。而在这边,或者是在整个南方地区,住房的第一层基本上不住人,而是店铺,可租可售。我很多年没有回新疆了,不知道是不是也已经有这种发展趋势了,呵呵。:(
嗯,不知道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不是这样加速的?
文化方面,我想我了解的还是极为有限,因为自己在这里求学只有短暂的一段时间。但是我知道,梅州市被誉为文化之乡,对文化教育比较重视,而且常有一些海外华侨或者是本地富商对学校投资建设。
不过因为各种因素,山区里面应该还是有非常多的孩子无法读书,同情他们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或者说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
----------------
十九,我的美食世界
/1/.酿豆腐
这些天梅州电视台每天在播一个纪录片,客家美食,我间断的看了几集,很有滋味。
其中有一集,看见了客家酿豆腐的来历,说是一个人和一个盲人吃饭,吃的是豆腐炒肉。盲人怕自己吃亏,就把豆腐全部弄碎,吃的时候豆腐和肉都能吃进自己肚子里,于是那个眼睛好的人,就把肉放在豆腐里面,便有了酿豆腐。当然了,这只是个传说。由此而来的还有酿苦瓜、酿辣椒,酿茄子……
酿豆腐我也喜欢吃。
我很少在别人家吃酿豆腐,自己在家是这么做滴:
先用油把酿豆腐煎一煎,两边都煎的发黄,待用。
准备若干配料,如西红柿、辣椒等。(新疆人做菜都喜欢放西红柿的,哈)
再放点油,烧热,放入西红柿、辣椒炒,炒得差不多了,把豆腐倒进去,然后放些酱油、盐、鸡精,放些水,翻炒一下,就盖锅盖……咕噜咕噜,滋……就好了。
我很少去别人家吃饭,而且吃的时候都是一阵胡吃海喝,味道和做法也就……所以我也不知道别人家的酿豆腐具体是怎么做法滴。反正我家就是这么吃滴。实践证明,还是很好吃滴。
嘿嘿。不过每次我都害怕油会崩起来,每次豆腐总是被我煎的很碎,嘿嘿。。。
-----------------
/2/.鸡酒
第一次吃鸡酒,是在一个“蕃薯藤”亲戚家里,因为他家里添丁,小宝宝的妈妈就天天喝那玩意儿。我第一次是怎么也喝不下去的,喝了一口就拒绝再喝,鸡肉也不吃。
后来吃了一次黄酒煮煎蛋,觉得实在太难吃了。但是我的闺蜜却用简陋的设备给我做了一次娘酒煮鸡蛋,我终于爱上了那个味道……叭叭,咂咂嘴巴……
是怎么做滴捏?
那时候我俩没有煤气炉,只有一个电饭煲,她从亲戚家里带了一瓶娘酒。她给我描绘着娘酒怎样好味怎样美味,我却一点都提不起兴趣。一个周末的早上,她一会儿一句:“哎呀,鸡蛋再不吃就坏了!”“哎呀,这酒再不喝就坏了!”于是她说,我给你做酒煮蛋吧!我当时用非常鄙夷的口气回绝了她,我说不吃那玩意儿。
于是她自己吭哧吭哧的忙起来了。她先把鸡蛋放在锅里煮熟,然后剥皮,然后把酒倒进锅里,煮。煮的差不多了,就把鸡蛋放进去了……
那阵酒香,那阵鸡蛋香飘啊飘,飘荡在我们的房子里,飘进我的心里。
我一辈子第一次连续吃了三个鸡蛋!
鸡蛋里面有酒的香味,酒里面还有鸡蛋的鲜味……
后来,记不得是哪个同事生孩子给我带了一点点吃,^_^,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喜欢吃鸡酒了。
妈妈在家是这么给俺做滴:
准备鸡肉、姜末、娘酒。
先炒姜末,炒的香香的,然后炒鸡肉。然后把鸡肉和姜末一起放进锅里,再倒入娘酒,放在砂锅里面煮。煮啊煮,可能要煮很久……然后就煮好了。
正确的做法,我是不知道的,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妈妈是正宗的北方人,也没有去看过别人是怎么做客家菜的,就是听人家说说,然后自己摸索做出来的,很佩服妈妈!很显然,我继承了她的优秀……^&^
上面两样是我最喜欢吃的客家菜,而且是自己能做的。后面想起来会继续写。
作者:露露宝贝 回复日期:2007-3-6 17:16:00
美食地图:
每天骑车从家里到公司,一路上能够看见很多食肆还有小吃店。
/1/.海记客家饭店
海记的腊味饭,我喜欢吃,因为我觉得价格实惠,而且腊味新鲜好吃,够味道。最重要的是,这儿饭量够足,汤也很实惠,一大碗榄肺汤,只要两块钱,我一个人吃五块钱的饭和两块钱的汤,吃的很饱。不像其他的地方,饭和菜都只有一点点,一盅炖汤至少要3块钱以上,贵的就不详说了。这里除了腊味饭,还有其他的吃的,都是客家菜。其中最喜欢吃的是炸芋泥,一个个小球状的,一下能吃好几个 :P 其实恨不得全部吃光……
另外这里的排骨煲也喜欢,具体的名字我忘记了,一条条寸骨,总之是好吃极了哈~
客家菜讲究的咸香味美,就不再细说了。吃过的人回味,没有吃过的人,一定要尝尝
-----------------------
2/.侯记炒粉和阿巫肉圆
侯记炒粉和阿巫肉圆都在中山街,这两个店铺就是两隔壁。每天到了宵夜时间或是晚饭时间,这条窄窄的街道都会摆满了车,有时会塞车。
我并未在侯记炒粉店吃过东西,倒是经常去阿巫肉圆吃。
说说阿巫肉圆吧。
肉丸用砂锅煮,大的,中的,小的砂锅来煮,里面放了猪肉丸/牛肉丸/牛筋丸,还有豆腐和青菜。味道嘛,不用说,自然是美味极了~价钱也不贵,有五块的,十块的或者还有更贵的吧。
吃肉丸,还要吃一盘炒粉或者炒面。这是我每次去都要必吃的组合,呵呵。不论是我自己去还是和朋友一起去,都是这样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那里只有这些吃的。嗯,还有一些炒粄皮之类的吧。
但是,我现在不太喜欢去那里吃东西,我自己一个人肯定不会去,而跟其他朋友去,我也只是吃一点点。因为,有一回,跟一个女同事吃了之后受风,导致肠胃炎,那天晚上一直抱着马桶,恐怕是有了恐惧症。—_—|||
去年带着一位北方的朋友去吃,他赞的一塌糊涂,说好吃极了,他嫌汤里面没有味道,加了很多辣椒还问老板有没有醋,也要加一点进去。幸亏老板说没有,要不然就成了酸辣肉丸汤了!
------------------------------
/3/.无名的肠粉店
沿着阿巫肉圆往上走,在一个路口边有一家肠粉店。估计是晚上才做生意,他们没有店铺,晚上就把桌子摆在路边。他家的肠粉很好吃,东西也并不贵。
-----------------------
/4/.金山小学的汤圆店
具体的名字我忘记了,就是在老街的尚记的那条巷子里面进去。我只去吃过一次而已,不过一直到现在都还记得那种味道。那年我听着老板娘骄傲的说,我这个店的汤圆啊,很多人从外面回来都会到我这里来吃的!呵呵。口味确实不错。
客家的汤圆与我们在超市里面看见圆圆的汤圆不同,是类似橄榄的形状。有的有馅料,有的没有。我想也只有糯米粉之类的材料才能做出汤圆皮的韧劲,里面都是碎花生和糖制成的馅料。煮汤圆的汤是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看样子像是熬的很稠的糖水之类的。
-------------------------
/5/.传说中的大埔笋粄
前些天,终于在公园邮政局旁边的手工面店里,吃到了传说中的笋粄。我一直以为“粄”这种东西都是一块块的,规则的圆形或者是方形,但没想到笋粄是类似饺子似的,外面是有些透明的皮包着以“笋”为主的馅料。
我吃了四个,觉得很好吃,还想再吃,不过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我以为,里面就是一些笋,想着以后多吃一些,不怕胖。谁知道,出门的时候,馅料里面有肥肉,而且,锅里在煎猪油……
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我吃的太快,以至于现在回味起来,竟然只觉得好吃,具体是什么味道已经忘记了……
----------------------------
/6/.狗肉
前面有人说了狗肉,比较出名的狗肉店大概是“葛记”、还有江南西桥头,就是以前收费站那边桥底下的那间狗肉店,名字我一下子给忘了。总是一群朋友跟我说,去哪里哪里吃狗肉……我听了都有些怕。
我害怕狗,而且自己属狗,所以不吃狗肉。
我曾经看见过叔叔杀狗,一条黑狗。
老屋门前有一口塘,叔叔不知道怎么样把狗装进了一个铁笼子,锁好了之后,就把笼子放进塘里。我没有跟着去看,我怕那狗突然挣脱了,从水里跑出来……
狗死了之后,摊在天井里面,然后拔毛,破肚,清内脏,切块……只记得那天,整个老屋弥漫着腥味,血味,还有开水的味道。
一条生命,就这样结束,一条狗,就这样成了盘中餐。
很残忍。
肉食动物,总是要吃肉的。那些鸡鸭鹅猪羊牛鱼,不都是有生命的吗?不是一样吃了吗?
-----------------------------
/7/.区政府门口的煲仔饭
每次在那附近,总是能闻到一阵阵饭香。我比较常去的是源记煲仔饭,其他的没有去过,旁边还有一些某记的煲仔饭,没有吃过,没有对比,自然不知道差距。
大概十多个小炉盘组成的一个的煤气炉,可以一起放几个煲。具体的做法我没有仔细看过,只是知道饭是用生米做的,然后在煲的过程中,不断的放油、调料等。去吃煲仔饭普遍等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候人多了便会等的很烦,因为味道真的很香啊,如果饥肠辘辘,建议最好不要去吃煲仔饭,呵呵。不过我觉得每次吃到最后,总是很多油,觉得很油腻,大概是在制作工程中不断加入油的缘故吧。
---------------------
二十、交通工具
说起来惭愧,来到梅县已近十年,仍然没有买到自己的摩托车,一是因为户口尚未迁回,无法入户,二是胆子太小,不敢上路。有时候坐摩托车,稍微快点都有些战战兢兢。呵呵,近年有了不用上牌入户的助力车,样式跟摩托车基本无异,仍旧没有买下一部,为什么,怕丢了。没有车牌,尤其是新车,很容易被偷,所以,还是算了,一直骑着我的单车。
现在的单车是我的第三辆单车,第一辆单车是新的,银白色的,我很喜欢,不过骑了大概三年之后,放在楼下的车库被人偷了;第二辆单车是旧的,是奶奶不知道从哪个乡下买来的,一百大洋,是辆变速车,可能是不得要领吧,骑起来挺费力。现在的这辆车是紫色的,在剑英桥底下买的,是亲戚帮买的,八十大洋。我的车子看上去很旧,呵呵,这样我也放心点。
梅县的交通状况,在我看来,还是算好的了,呵呵。曾经在深圳生活的那几年,真的感觉塞车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每次看见长长的车龙,五六分钟不动的车子,简直要抓狂。
就是近几年吧,多了很多私家车。我想,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慢慢的,交通情况也会差一些了吧。
梅县的公共交通工具,有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载客摩托车、的士、公交车(小巴)。
先说人力三轮车,现在的人力三轮车已经基本上统一了车身的颜色、蹬车人的醒目马甲,还统一为车子编了号码。一般是在应付检查的时候,搞搞形式,才会到处看到三轮车夫都是穿着那个马甲。三轮车的起步价一般是2块,也有人坐过1.5元的。坐三轮车往往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价,车夫一般都会叫高价钱,还价的,如果不是太离谱,一般也会成交。
当初刚刚回到梅县,还是有被三轮车夫骗过的,那时候的车夫基本上是梅县本地人吧,逮住一个外地不认识路的人狠要价,而现在的基本上都是外地的,说普通话,或者是半生疏的客家话,不过我再坐三轮的时候,看我心情好坏,如果好的话,他要的价格合理,我也不言语什么了,如果心情不好,我就使劲砍价,呵呵,省下的钱,总是自己的嘛。
人力三轮车应该是有个公司统一管理的,常常在车身后面看的见投诉电话,但有时候车牌和电话也是被车夫们遮挡起来的,我常想,那样的车是不是会跟人乱要钱啊,不过我也很少和三轮车夫起什么冲突,呵呵。
-----------------------------
电动三轮车,刚写了一段,觉得不太好,删除了,以后再说这个吧。
的士,起步价4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要加收1块钱的燃油附加费,似乎每公里1块钱,过年、过节的时候基本上不打表,爱坐就坐,不坐拉倒,这让人比较郁闷。出租车特别设了叫车电话,很方便,拨通电话
公交车,也就是深圳所谓的小巴而已,大概是从去年还是前年,从1块钱的票价涨到了1.5元。公交车貌似是私人承包,公交车公司统一管理的,规定了每班的发车时间,但是往往有些车没有按规定发车吧,或者是临时有了包车,会等很久都等不到。还有的车辆,在路上摇摇晃晃慢悠悠的走完前半段路,在后半段路开始飞快行驶……
车上有人要下车的时候,就说要到站下车,可是路边有人拦车,就随时停下来,呵呵。
这段时间坐车比较少,不知道车上招摇撞骗的和偷盗的人是否已经减少了。基本上这些人都是团伙作案,而司机和卖票的基本上是不会提醒车上的人的。而车上的人,比如我,我也不会去提醒。大概社会上就是像我这样冷漠的人多了吧,所以……没有想辩解什么,大家都是如此,没必要。每个人提高警惕,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看好自己的所有东西。
最近的梅州电视报上面刊登了新闻图片,图片上显示的是一名妇女骑着单车载着儿子,一名“有明显外省特征”(后面报导提到的)的小小偷在后面跟着,从那名妇女的口袋里面偷走了她的钱包。朋友拿给我看的时候,直说“这个女人的儿子真是傻,不知道在干什么?妈妈的钱包都被偷走了,都没有看到!”
前段时间,民生8•20也播出了一期节目,民警在报导中,说“这些新疆人如何如何……”
说实话,我心里听得非常不舒服。
关于新疆小偷这个话题,在网络上每每提出便会引来争吵。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每个地方都有坏人,每个地方也都有好人。新疆曾经因为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还有达坂城的姑娘而出名,可是现在因为小偷的缘故,让人提起来便头痛不已。说到底,这是谁的问题?是操纵小偷的头头,还是社会?
还是那句话,哪里都有坏人,自己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身上的东西。
呵呵,不知道怎么的说到了这个话题,不要掐着这个话题不放,他们不会因为我们在网络上的讨论而有所收敛。
说起新疆,有人会觉得那肯定是个非常落后的地方,真的就有人问过我,你们那儿有没有电视?你们是不是手抓饭吃?你们是不是骑马去上学?你们那里的人是不是每天身上都要带着刀?你们那里……
其实,新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具体有多美丽,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你觉得好,她就好,你觉得不好,她就不好。
---------------------------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204/7024.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