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5|回复: 0

上杭县人口演变与民族构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7 14: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内容摘录自:《上杭县志》

第一章 人口演变
第一节 渊源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期,境内已有人类居住。汉属闽越国,当为闽越族人所居。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朝庭平息闽越族人的反叛,“移东越民于江淮间”,此后,“其地遂墟”,留下的闽越族人就极少了。
    古代中原汉人南迁始于晋末,“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如闽者八族”(《山川志》)。东晋以后,一批中原士族迁到长江两岸以至赣闽交界地方。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始置汀州,大历四年(769年)置上杭场时中原汉人迁入已经不少。尤其宋南渡(1127年)以后,大批汉人避难南迁,大多经宁化石壁(今石碧村)中转,再陆续辗转迁徙到上杭定居,有的居住一个时期后,又迁到广东、广西乃至台湾、东南亚各地,被称为“客籍”或“客家人”。畲族在大批客家人入境之前已在汀江沿岸的官庄、庐丰等较大村落定居,待大批客家踊入后,与汉族杂居,也有部分畲民再迁他处。
    从中原南迁定居的客籍,现多已繁衍25—30代。据现存部分族谱记载:“唐末,有郭福安者,进士及第,任福建泉州太守,因官福建,遂家于汀州郭坊村(今县城地),此为郭氏南来播族之始”。县治迁郭坊(1168年)之前,在此已有郭姓居住,故有“未有上杭县(指县治),先有郭坊村”的说法。《崇正同人系谱》李氏条载:“其南来之祖,则溯始于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移汴粱(开封),继入福建宁化石壁乡。”李孟之孙火德公为上杭李氏始祖,《始祖火德翁传》谓:“火德翁姓李,其先汀之宁化人,值宋季元兵乱,与妻伍氏避居千福建汀漳道上杭县胜运里之丰朗乡。”闽粤各地的李氏宗祠,多数供有李火
德的牌位,以其为南迁入闽的一世祖。陈氏条载:“陈氏郡望颖川。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随帝室播迁,有陈魁春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福建汀州之宁化、上杭。”林姓,始祖宋末自莆田入长汀居灌田,后徙上杭分居各乡。县城、回龙、金山脚迳美等属济南郡,其属西河郡者,宋八郎由宁化始迁白砂横岗头,分居白水磔、濑溪、才溪等地。徐姓,“宋末,有徐一郎者,由江西石城迁福建汀州上杭”。温姓,“始祖铜宝千唐时居宁化之石壁乡,宋时念九郎自宁化徙居上杭安乡,为上杭始祖”。郑姓,“南宋孝宗时,有郑清者,以太师贬官福建上杭,遂家居上杭”。赖姓,“宋初有赖昆者,流寓千上杭之古田”。曾姓,“曾中彦迁福建宁
化。宋末,曾六十四郎迁上杭”。丘姓,“宋末,丘氏族人由河南固始迁居福建宁化石壁乡,丘三五郎为宁化始祖,其后迁上

第二节 变动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颁“黄册”,按民、军、盐、匠、弓兵、铺兵、医等七个门类登记户口,十年一次更新重造。二十四年有11158户、68726人,为史载明代户口最多年份。由于当时实行以丁口计征赋役,层层瞒报,户口登记多为不实。成化十四年(1478年)划出永定县2298户、13766人,到十八年县境实有4655户、28768人。前后数十年间,还有不少人迁往两广。此后,每次编造新册,户口均增减无几。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入夏,连雨不断,溺死百姓不少。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十六日夜,胜运里黄潭、蓝家渡等处,溪流暴涨横溢,又溺死不少男女。清顺治八年(1651年)新定编审,除逃亡故绝外,全县仅存4826户、24536人。从明成化十八年至清顺治八年的169年间,由千战乱、灾害、疫病等原因,人口减少4232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乾隆元年(1736年)又将丁银摊入田亩,户口停止编审统计。道光九年(1829年)全县有37925户、153319人,为史载封建时代境内人口的高峰期。
    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有49834户、210208人。25年调查:蓝家渡一带男人多操星相业,流徙各地及海外有数千人。32年9月撒区并乡后,全县有1镇23乡,42677户、200397人。36年5月整编保甲,全县有1镇18乡,45106户、196450人。民国38年上半年,
全县有1镇20乡,45720户、197534人,各乡镇户数、人口数见下表。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口迅速增加。1953年6月30日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有55883户、207596人。1957年出现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总人口239188人,自然增长率26.9‰。1958年后,由于“左”的错误和自然灾害,造成三年经济困难,1960、1961年人口出现负增长。随着国民经济调整,生产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补偿生育”来势较猛。1964年6月30日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57919户、238022人。1965年总人口达252848人,自然增长率42.6‰,出现人口第二次高峰。1969年10月起,先后安置本县和厦门市等外藉干部下放和上山下乡人员共11224人(其中厦门等外藉人员9269人)。1970年,人口总数超过30万。1971年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逐步深入,人口增势趋缓。
198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9.94‰。1981年外籍来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先后陆续调回。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数仍居高不下。1982年6月30日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70392户、376482人。此后几年,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不少
地方思想上重男轻女仍很严重,加上两次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始育期,人口生育又出现回升,1986年已超过40万,1987年达412953人。

第二章 人口构成   
第一节 民族

    境内居民92.5%为汉族,还有畲族和回、苗、彝、壮、傣、高山等少数民族。
    1982年人口普查时统计,全县有汉族376458人,少数民族23人,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1人。少数民族和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分别居住在11个乡镇:临江镇壮、畲族各1人;临城乡壮族2人,傣族1人;湖洋乡彝族1人;通贤乡壮族1人;泮境乡苗族1人;中都乡
畲族1人;稔田乡高山族2人;古田镇回族4人;南阳乡壮族4人;官庄乡壮族4人;一个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居住在白砂乡。
解放初期,庐丰蓝姓部分群众曾向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恢复畲族成份,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1987年,县民政部门根据蓝雷钟三姓群众的再三要求,组织调查组,到闽、浙、赣、粤和北京等地,走访多处畲族聚居地和中央民族学院,厦门大学、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在取得大量资料和文物的基础上,专题报告上级。经查核批复,同意恢复其畲族成份。根据本人申请,经审查批准,恢复畲族成份的有6060户、30889人,占全县总户数的7.6%、总人口的7.48%,他们分布在21个乡镇108个村,其中官庄1620户、8704人,分别占该乡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的36.9%和35.8%;庐丰乡1341户、6180人,分别占该乡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的26%和23.8%,这两个乡分别成立畲族乡。聚居在其他乡镇的有:南阳镇503户、2512人;临城乡371户、2020人;湖洋乡316户、1817人;才溪乡264户、1400人;旧县乡232户、1262人;太拨乡234户、1193人;临江镇287户、1021人;中都乡209户、1099人;茶地乡179户、889人;珊瑚乡136户145人;古田镇91户、463人;稔田乡81户、447人;下都乡74户、457人;蛟洋乡31户、166人;白砂乡11户、57人;溪口乡7户、38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1: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