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4-6 10: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社区:信息共同在场的表演舞台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建立了除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另一种新型关系——网缘关系,正如在现实社会里一样,人们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得到他人对自己身份的识别,同时,也得到同一社群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并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成员一起参与到各种行动中,在各种行动中既受有他人行动后果的影响,又会为他人所考虑,仿佛有一种集体性的能力,召引着大家一起建立起各种关系,形成各种规范并遵守之,随后又把各种规范制度化,社会就这样形成。
每个人在这个社会的大舞台上都成了这部永远也演不完的人类历史剧里的一个角色,同时又是他人演出中的一个观众。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带着“面具”,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种表演。在特定的场景下,按照特定的角色要求戴上特定的“面具”,并且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以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角色期待,观众看到的是那个带着“面具”的我而非真正的我,真实世界里的“本我”总被“超我”拽回到“自我”状态,。“面具”分离了表演世界与真实世界,也将演员与观众分隔开来,从而造就出一个表演中的世界,使观众暂时忘记真实世界的存在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表演世界中去,跟着演员所呈现出来的那个角色去体验另一种生活。
当然,人们在表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时都是与他人的行为相互关联并互相控制的,角色扮演的直接效果,反映在个体对于他自己反应的控制之中。只要个体能够扮演他人的角色,那么,他就自动控制他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行动。正是这种透过扮演他人角色而实现的对于个体自己的反应的控制,才使得这种沟通对群体中的行为组织具有了价值。理性生活中不顾他人的反应的行动是没有的,人们总是在“反身性”的过程中完成他人投射在自己身上的影响的行动的。
与现实生活里人们的拟戏剧性相比,网络社区里的网络行动者的行动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表演,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特征,在网络空间恣意扮演着各种角色,窈窕淑女可以扮成肌肉猛男,翩翩少年可以扮成垂暮老者,“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人们在扮演着各种大相径庭的角色的同时,角色冲突和人格异化的问题接踵而至。
如果说现实世界人们是以身体的共同在场扮演着各种角色的话,网络社区我们是以信息的共同在场来完成角色的扮演的。共同在场是以身体在感知和沟通方面的各种模态为基础的。一旦行动者感到他们是如此地接近,以至于自己正在做的一切,包括对他人的体验,都足以被他人感知到,他人也足以感知到自己这种被感知的感觉,就具备了戈夫曼所谓的共同在场的充足条件。 虽说完全符合条件的只有发生在那些物质上在场的人之间的无中介接触,但各种现代电子通讯手段,尤其是电话和网络,已使得中介性接触也可以带有共同在场情形下的某些亲密性。
网络所存在的诸多虚拟空间,不仅是个信息共同在场的舞台,也成为每个人的最佳心理实验场所,在这里,心灵各式防卫机制与心理运作程序都得到开展,也能得到满足。逐渐地,各种心理与人格特性,都能合理而有效地发展,成为自成一类的存在,也成为个人心灵不可分割的部分。这当然有助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锻炼。网络是个充斥着道具、观众和演员的身份实验室,可以让个人实验。虽然许多人扮演的角色和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很像,只修改了一些他们想改善的特质,特别是想让自己外向些,可是也有人跨越了印象管理和欺骗间的界线。许多人在网络中扮演某一角色,开始时都是扮演和他们本身完全不同的角色,可是大部分人最后通常往往会把自己的部分个性投注到角色的身上。“没有谎言,人性就会在绝望与厌倦中毁灭,反过来说,谎言会带来兴奋与喜悦”。这也是网络吸引人的一个理由。网络世界不需具名,也没有视觉、听觉的线索能知道谁是谁(当然音屏视屏聊天除外),因而我们不需承担后果,而网络上也就有了各种角色扮演、欺骗、虚实莫辩与夸大的空间。
但是,网络上的虚拟表演还是与真正的戏剧表演有所差别的。
戏剧行为由于事先已经预设,就不会再产生超出预想之外的新思想和观点。而网络交往行为却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网络交往具有平等性和虚拟性,人们可以完全不考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种族肤色等社会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差异,进行一些比较单纯的、非功利性质的精神交流。交流的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上的负担,这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和自身独特个性的充分发挥,从更深的层次上,给参与者带来了心灵的冲击,ARPAnet的创始人之一利克莱德认为,通过互联网络,人的交流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得多。而“当心灵碰撞的时候,新的思想就产生了”。
参考文选:
1,(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M].徐江敏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266,142.
3,郭 良.网络创世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米 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