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8|回复: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曾国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0 05: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曾国华
      曾国华,五华县岐岭镇人,1910年出生。

  五华旧称长乐,张日和谓:“长乐士淳民朴,性颇刚锐,男多负羽从军,其勇甲于百粤;女则持家掬育,辛勤过于男子。”五华人尚武,有“五华亚哥硬打硬”之称。南宋末文天祥起兵勤王时经过长乐,一呼而从者甚众。清朝时曾出过武状元和武榜眼,四川提督江童茂、广东提督魏大斌、福建提督李南馨都是五华人。曾国华自幼即喜好武术,练出了一身强健的筋骨和高超的身手。

  1924年秋,国民革命军东征到达梅县,曾国华即到梅县投军,时年14岁。1931年,因不满国民党反共内战,曾国华到江西苏区投奔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担任红一军团2师5团排长、连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红军中一员英勇善战的骁将。

  东征烽火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这里东侧黄河,北靠沙漠,南临平原,西面荒凉,道路崎岖,人烟稀少,一方面有利于红军在此扎根,但另一方面也使红军的发展受到局限。因此,在12月17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及开辟抗日通道,决定组建以毛泽东为总政委、彭德怀为总司令、叶剑英为总参谋长的红军抗日先锋军渡黄河东征。

  1936年二月十八日,毛泽东和彭德怀发布了红一方面军东征作战命令。从二月十八日晚八时开始,东征红军分为两路,一路为红一军团,二路为红十五军团,浩浩荡荡奔赴黄河西岸。

  红一军团渡河地点为陕西省绥德县沟口。渡河突击队由红二师五团24名勇士组成,曾国华任队长。

  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山峡中,已经解冻的河水夹着大块大块的冰排,汹涌澎湃而下,发出“轰轰”的吼声。20时正,曾国华率领突击队分乘两只木船进入激流之中。船上的水手,轻轻“嗨 哟 ——嗨哟——地呐喊,拼命地摇桨,和风浪搏斗。突击队员们瞪着双眼,紧扣板机,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船只就要靠近东岸冰排的时候,突然,一道手电光从河面掠过。他们暴露在敌人面前了。一时几道手电光都对准了他们。碉堡里喷出了一条条火龙,子弹象暴雨似的倾泻过来。偷渡变成了强渡。水手们加快了划桨的速度,突击队员们对准了手电的亮光和岸上发射点猛烈射击,子弹在黄河面上飞来飞去。讯号员的头部中了一弹,倒在了船仓里,一个水手的胳膊被子弹穿过,鲜血流在了手上,沾在了桨上,滴进了黄河,船帮中弹了,冰冷的河水猛灌进来,队员们一边射击,一边用自己的身体堵着漏洞。小船靠上冰排后,队员们不管冰有多厚,能否经得住人,猛虎似地跃上冰排,杀声震天地向敌人扑去。

  东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红军转战山西境内75天,历经50余县,歼敌1万3千多人,俘敌4千多人,扩大红军8千余名。毛泽东在形势与任务报告中用几句话概括了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筹备了财物, 扩大了红军。

  平型关硝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115、120、129三个师开赴抗日前线。

  9月25日,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来犯日军板垣师团一部。此役以343旅685、686团和344旅687团为主攻。685团一营是朱老总从南昌起义带出来的;二营是跟着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的;三营是黄公略领导的红三军的底子,三位营长都是红军干部,都做过团一级的领导工作,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

  上午8时许,敌第5师团第21旅团的后卫部队乘坐100余辆汽车,携带200多辆大车的辎重,共计约2000多人,进入伏击地域,115师抓住有利战机,全线突然开火,给敌以大量杀伤,并乘敌混乱之际发起冲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伏击打晕,纷纷跳下车四处散开。然而,板垣师团是敌军中劲旅,侵华两个月来纵横数千里,所向披靡,不一会儿即清醒过来,拼命地想占领制高点。115师是红军中的精锐,打伏击是拿手好戏,岂容敌人得逞。只见一营营长刘正指挥该营的第1和第3连向公路边上的两个山头冲去,山沟里的日本人也在拼命往上爬,可是不等他们爬上去,迅速登上山头的第1营的两个连队反冲下去,一顿猛砸猛打,把这群日军的大部给报销了。激烈的战斗在2营和3营的阵地上展开。二营营长曾国华率领全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2营5连连长曾贤生,外号叫“猛子”,一个人就刺死了10多个敌人,他身上到处是伤是血,一群日军向他逼近,他拉响了仅剩下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3营的9连和10连,冲上公路后伤亡已经很大,但他们依然勇敢地与敌人拚杀,以一当十,没有子弹了就用刺刀,刺刀弯了,就用枪托,枪托断了就和敌人抱在一团扭打,或者是用石块将日本兵的脑壳砸碎。激战中,曾国华发现西南有两股日军抢占1363高地,妄图踞高临下,以火力控制老爷庙,威胁115师指挥所,当即派5连和6连冲上山头,与刚到山顶的日军肉搏,很快把山头夺了回来,将日军逼回沟底。激战至下午l时,战斗胜利结束。

  平型关战斗歼灭了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打破了“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

  此后,曾国华转战晋察豫和山东、东北等地,先后任挺进5支队支队长、115师教导第2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3师师长、第7师师长、纵队副司令员等职。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参谋长、第15兵团参谋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空军第3军军长、东北空军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1969年在中共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1978年病逝。

  附录:八路军教导2旅战海陵和克郯城

  1942年9月,日伪军纠集临沂、蒙阴、沂水等地兵力约1万余人,以沂蒙地区北部为中心,分12路进行"扫荡",企图合围山东军区等机关部队。10月27日,日军合围南墙峪,未逞。11月2日拂晓前,又在沂水以北的对崮峪对八路军进行合围,八路军指战员与日军激战竟日,毙伤敌人600余人,八路军也伤亡300余人,省战工会秘书长李竹如等英勇牺牲,山东军区政委黎玉在突围时负伤。

  115师领导对鲁中地区八路军的损失十分痛心。罗荣桓和陈光反复考虑,这样被动应付不是办法,必须找出日军的弱点,搅乱敌人的后方,迫使"扫荡"的日伪军撤出根据地,八路军就可掌握反"扫荡"的主动权。115师决定派主力南下,用"翻边战术"打开滨海南部的局面,并且配合山东其他地区的反"扫荡"斗争。

  海陵位于滨海根据地的东南端,在赣榆、海州、郯城三县之间的新县,那里有一座马陵山,故取名"海陵"。该区南临陇海路,东接赣榆,是山东与华中根据地联系的要冲。当时在这一带活动的伪军头子,就是在湖西"肃托"中血债累累以后叛变投敌的王凤鸣。他这时已改名杨步仁,当了伪军的别动队队长,驻在连云港一带。他所带领的伪军,不但在军事上蚕食根据地,而且还施展毒辣的政治阴谋瓦解八路军。由于他对八路军,特别是对115师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给革命造成的损失相当大。他利用其在115师工作时建立的关系,到处拉拢115师的人。其中在115师政治部当过协理员的罗保成等少数败类,就被他拉了过去。

  在日伪军组织的这次"扫荡"中,王凤鸣配合日军,极力蚕食滨海根据地的东南部地区,一直到了大兴镇和欢墩埠,距115师师部长期驻扎过的蛟龙湾、朱范,只有一二十里路,对滨海根据地的南部构成了严重威胁。

  当敌人合围滨海区的风声正紧,滨海根据地军民加紧准备反"扫荡"的时候,罗荣桓亲自布置了海陵反蚕食战役。他要求教导2旅向南直插到陇海铁路,然后一一拔除铁路以北、郯城赣榆之间的伪军据点。他特别强调,部队动作不要平推,要从敌人中间突破,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插敌人的心脏。

  罗荣桓要求参加反"扫荡"的部队,在战前要作好动员,保证每个指战员都明白什么是"翻边战术",以及海陵战役对根据地的意义,以提高全体参战人员的自觉性。他当然不会忘记王凤鸣,因此特意安排了"打狗"运动,要求所属部队要狠狠打击王凤鸣、罗保成这一类"癞皮狗"。

  按照罗荣桓和陈光研究的部署,115师教导2旅在旅长曾国华和政委符竹庭的组织下,战前对"翻边战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随后于1942年11月3日到8日,连克敌伪据点16处,把王凤鸣1200余人的别动队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200多人,可惜没有抓到王凤鸣这个叛徒。但是,这时已当了伪别动队大队长的叛徒罗保成和伪大队长尹玉琢、李振东却被115师生擒。

  海陵战役结束后,八路军召开了祝捷和公审大会,宣布判处罗保成死刑。在枪毙罗保成之前,罗荣桓、陈光和115师的一些干部,都与罗保成见了面。罗保成看到他面前的一些老领导和同事,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他也是贫苦人出身,但参加共产党之前,也许只是为了找一个吃饭的地方。刚一开始,他还比较单纯,并且在作战和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其在共产党队伍中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就耐不住八路军的清贫,觉得八路军没有什么前途,也没有什么"油水",并且认为,将来是日本人的天下,在王凤鸣的教唆下叛党投敌,干起了反共产党、反八路军的勾当。可山不转水转,他今天又落到了八路军手里,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在罗荣桓和陈光面前,痛哭流涕,乞求115师给他留一条命,但这只是妄想。

  海陵战役取得了很大战果。战役发起前,海陵的6个区已被日伪军蚕食得只剩下二个半区,战役结后,又恢复到三个半区。

  经过这一连串的打击,山东的日伪军吃够了八路军"翻边战术"的苦头。为了挽回面子,日军又在枣庄策划对八路军滨海地区再次进行"治安强化运动",声称要打通临沂经郯城至陇海路新安镇、临沂至青口两条公路,企图切断八路军滨海与鲁南和华中的联系,"蚕食"沐河以西地区,扩大临郯公路两侧的日伪据点,进一步与沙河、新浦的日伪军相配合,夹击滨海根据地南部的八路军,逐步把共产党武装挤出滨海地区。

  日军经过充分的准备,于1943年1月中旬,首先侵占了沐河西岸的醋大庄和禹屋村,并构筑碉堡,抢运军用物资,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开始了新的"蚕食"。

  1月15日,陈光来到教导2旅,并连夜召集旅领导开会。在会上,他传达了罗荣桓政委的指示:即,敌进我进,深入敌后,运用"翻边战术",远距离奔袭郯城。

  郯城地处陇海路以北的日军心腹地区,是日军的后方补给基地。115师趁日伪军倾巢出犯,后方空虚之机,出敌不意,突然攻打郯城,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不但出乎日军的意料之外,而且教导2旅的大多数领导也没有想到。

  郯城墙高壕深,并筑有炮楼,是座完全堡垒化的城镇。当时,郯城有日军一个分队,伪军4个中队据险而守。八路军在尚无重武器的情况下,要想拿下郯城,并无绝对的把握。另外,攻打郯城,是115师进入山东后第一次进攻城镇,过去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正是由于郯城攻坚战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罗荣桓才让陈光到教导2旅亲自指挥这次作战。

  陈光与曾国华、符竹庭等人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把攻城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以战斗作风勇猛顽强、善于打硬仗的教导2旅的4团和6团,并明确区分了任务:6团3营作为主攻部队从城南进攻;4团3营作为助攻部队从城北攻城。同时,命令4团团长贺健带领4团2连和临沐县独立营包围醋大庄及其附近地区的敌人;6团政委刘西元带领该团1营和海陵独立旅负责监视赣榆、新浦方向的敌人,以保障攻城部队侧翼的安全。

  1月19日深夜,月明星稀,寒气逼人。教导2旅的两支部队经过40公里的急行军,突破了日伪军的封锁线,直逼郯城。6团动作神速,先抢占南关,猛扑到南关城门下。但是,由于敌人用沙包将城门堵塞,原来的攻城方案行不通。这时,陈光和曾国华等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重新调整部署。随后6团和4团都重新选择了攻击方向。晚上10时左右,部队开始实施攻城。攻城的战斗是十分激烈的,八路军在突破郯城城墙的时候遭到敌人的顽强抵抗。日伪军居高临下,多次阻止了教导2旅的进攻。敌人用手榴弹炸,用点燃的煤油棉团增强守城的效果。但是,由于八路军人多势众,作风顽强,又加上是在夜间作战,没过多久,就有一些部队陆续攻上城墙。城内的敌人受到多路攻击,惊恐万状,不断向周围的据点发出求援信号。第二天上午9时左右,离郯城约9公里的驻马头镇的日军1个中队和伪军400余人向郯城扑来,企图为面临灭亡的城内敌人解围。但当他们进到白马河与西关之间时,便遭到4团政委吴岱率领的部队的迎头痛击。

  就在同时,在郯城内,攻城部队的战斗已接近尾声。4团9连用炸药炸开伪县政府的后墙,并冲进大院。战斗力不强的伪军纷纷放下武器,只有龟缩在大碉堡内的日军顾问、指导官和1个小分队仍在负隅顽抗。攻城部队将这股敌人团团围住,并向碉堡内送上两包炸药。

  第一包炸药把碉堡炸了一个大洞,顽敌仍不投降。第二次又送上一大包炸药,随着震天动地的巨响,碉堡被炸塌了,8名日军被炸死,剩下的日军顾问腾元、指导官多田等7人,从残垣断壁中爬出来举手投降。

  战斗结束后,曾国华和符竹庭等为查看日军炮楼的结构和自己部队炸药的威力,便向炸塌的炮楼走去。这时突然从瓦砾堆中钻出一个蓬头垢面的日军。这个家伙跑到符竹庭面前,指指符竹庭胸前的望远镜,一面哇哩哇啦地说,一面竖起大拇指。看来他从符竹庭胸前的望远镜已看出他是一个当官的,于是用语言加手势表示了自己对八路军战斗能力的钦佩。符竹庭见此情景感慨地说:"看来鬼子现在知道了'翻边战术'的厉害了。"

  郯城,这一日军苦心经营的重镇,成了埋葬敌人的坟墓,同时也宣告115师入鲁以来的第一次攻坚战胜利结束。

  八路军攻占郯城的消息,犹如在日军头顶上响了一个炸雷。驻山东日军立即放弃他们对滨海地区的"扫荡"计划,急调主力和郯城周围据点的敌人分两路向八路军反扑。但这早就在115师的预料之中,教导2旅给予反扑之敌以迎头痛击。

  随后,教导2旅又乘胜打下郯城周围的马头镇等18处日伪军据点。当时,随日军到处进行经济掠夺的日本商人,看到自己仓库的货物都成为八路军的战利品,不禁惊呼:"在山东,再也没有保险的地方了。"郯城战斗结束后,敌人被迫全部撤退,日军企图修筑两条堡垒封锁线的计划宣告破产。

  郯城攻坚战的胜利,给了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并极大地鼓舞了山东人民,特别是滨海地区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八路军攻克郯城后,山东《大众日报》报道了这一胜利消息,并以《庆祝我军新年大捷》为题发表了社论。延安新华社也为此发了消息,对此次作战的胜利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我115师驻滨海、沂蒙各部连日袭击日寇,并一举攻克郯城,予敌'蚕食'以重大打击,实为1943年伟大胜利之第一击。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7-3-20 08: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1 1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搞"军棋"时,捱总喜欢将"司令"放在第一排,对手想吾到! 所以捱总是一个司令都能杀他个片甲不留!

没想到捱老家就出一个这样计好司令! 听说广州军区客家将军扎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