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6|回复: 2

中国首部客家人寻根史诗电视剧《客海往事》即将开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2 16: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u/483e4563010007y2

中国首部客家人寻根史诗电视剧《客海往事》即将开拍
                拟打造台海两岸客家人共同文化记忆

        为响应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提出福建特色文化应在对台工作中发挥重大而独特作用的要求,近日,一部由福建省龙岩市政府和北京中视新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筹制,并将于2007年初开拍的名为《客海往事》的中国首部客家人大型寻根史诗电视剧引起了来自首都各界专家的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国家对台事务办公室对台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昨天下午,国台办联合福建省龙岩市政府相关领导特别召开了《客海往事》的剧本研讨会,邀请各界专家对该剧剧本进行了仔细的研讨和论证。
        昨天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国台办宣传局副局长范丽清,《人民中国》原副总编丘桓兴,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中国社科院客家研究所所长丘权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王志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节目负责人叶进华,广电总局中视飞天文艺中心主任印星林、福建省龙岩市副市长张秀娟,福建省台办宣传处副处长陈逵等到,对剧本进行了严肃的论证,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踊跃发言,对这部即将投拍的大型史诗性电视剧将产生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进行了探讨,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寄予极高的期望。
        《客海往事》制片人江小鱼先生等详细地向各位嘉宾阐述了该剧的特色:《客海往事》是第一部反映闽台客家关系渊源的影视作品,是响应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提出福建特色文化应在对台工作中发挥重大而独特作用要求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也是第一部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的创意之作。全剧高扬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主旋律,形象地、正面地再现了明末清初近一个世纪两岸民众交融的历史。全剧通过从闽迁台的几个家族的兴衰沉浮,再现客现先民迁徙的微观历史,通过江、李、张三个家族在客海两地近一个世纪的爱恨情仇,反映了这么一个主题:兄弟不应阋于墙。本是同根生,应共谋发展。围绕这个主题而设置的客家氛围(民俗风情等),和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剧情,使该剧成为世界了解客家、了解客家文化、了解客家精神、了解客家祖地的一个窗口,从而唤起台湾两岸客家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凸现了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意义,深化了变革自强和两岸统一的民族使命感。
        国台办宣传局副局长范丽清也允分肯定了这部电视剧的重要意义,她认为这部电视剧充分表现了客家人追本溯源,爱国、爱家、爱故乡的精神,对促进国家统一大业,唤起客家人族群同根同源的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后应该更多鼓励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大对客家人的工作,以电视剧的形式表现客家人的还没有,希望它既有政治性、又有艺术性,既是宣传品、又有市场,既能让大陆人民喜欢,也让台湾人民喜欢。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表示说,这个电视剧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非常充分的、非常生动的表现了两岸客家人同根同源这样的历史,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将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很有文化含量、底蕴,在客家的文化,客家的精神在这方面表现的非常充分,客家文化的符号、元素,在剧本中都有充分的表现,现在在全球有几千万客家人,如果这个片子成功播出以后,会引起全世界客家人的关注,将产生深远的政治意义和文化影响。
        在研讨会上,针对目前台海两岸的局势,与会众多专家都认为这部电视剧对我们当前反对台独,特别是文化台独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认为海峡两岸统一,最根本的是文化的认同,因此,通过这部电视剧来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非常适合时宜的。
        据悉,该部电视剧已筹备二年之久,制片人江小鱼先生表示将打造成跨时代性的经典巨著,成为台海两岸甚乃至全球客家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目前该剧正处于紧张筹备之中,并将于2007年年初正式投拍,预计在三十集左右,成为名符其实的史诗性寻根电视剧。
        江小鱼还表示说,该部电视剧拍成后将整合多重播放渠道,届时不仅在大陆播放,还将在台湾及全世界华人电视台播放,吸引台海两岸人民及全世界客家华人的共同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17: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myblog/a ... id=49000574010005ws


《客海往事》就是我的孩子——我的10月怀胎

--------------------------------------------------------------------------------

http://blog.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15:10 宥坐之器







反映明末清初两岸客家题材的30集古装剧《客海往事》终于完成了。直到今天我才写这篇博客,那是由于某种违反规则的现象,才使我迟迟无法回京,一直拖延至今。

作为一个年轻编剧,在这里我首先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创作这部电视剧的心理动机和感情基础。因为这部剧前后耗费了我整整10个月的时间。10月怀胎,你说《客海往事》是不是我的孩子?





我是祖籍福建宁化的客家人。家里的族谱记载,我祖上的入闽始祖是从江西豫章郡(今南昌)迁入福建的。有六个兄弟姊妹的大家庭给我留下了许多关于客家民俗和客家文化生活的深刻记忆。15岁以前,我没有离开过我出生的小山村。剧本里我写到客家人用来炊饭的大饭甑就来源于我在生产队吃了五、六年集体食堂“大锅饭”的经历。其中很多细节也是我儿时的亲身体验,比如用一块布将银器和煮熟的鸡蛋包起来,给受惊吓的小孩子搓背;端午节在大门外挂上艾草、菖蒲,用菖蒲煮的水洗澡,等等。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上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的时候,开始为福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写稿,接触了台湾与客家的一些情况。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是一篇4万字的《台湾电视发展与族群文化融合现状》,当时论文得到了另一个系(文艺系)的教授、《台湾电视文艺纵览》一书作者李献文的鼓励,从而引起了我对台湾客家,包括反映两岸题材的影视作品的极大兴趣。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尽管我们有过一些反映海峡两岸关系题材的影视作品,但是,真正反映两岸客家关系和客家民俗与文化的影视剧至今还没有。2002年,作为广东电视台、海南电视台、广西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广州电视台五家电视台联合台刊的《南方电视学刊》,邀请我为他们撰写关于日剧、韩剧选题的时候,我还特意向他们提出过关于策划撰写两岸客家题材影视剧选题的建议。

多年前,也就是我做职业编剧之前,当时我作为央视的编导,在福建闽西拍摄了电视纪录片《客家土楼》,以及《山歌·老人——客家歌王李天生》等,进一步有了创作客家题材影视剧的冲动,想真正把客家无处不在的民俗文化与客家符号,通过影视剧反映出来。用江小鱼先生的话来讲,就是争取创作一部“客家人的《大长今》”。所以,当江小鱼先生找到我写这部《客海往事》的时候,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也是对自己一直以来关注两岸客家影视剧创作的一次检验。

二、

关于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我在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么一句话:唤起台海两岸客家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在写这部电视剧的故事梗概的时候,我写下了四句话,以涵盖此剧:



一个世纪浸染爱恨情仇的家族沉浮

两岸客家民系迁徙往来的沧海桑田

明末清初反抗殖民侵略的波澜壮阔

客籍名流顺应时代大潮的历史人生





“海峡西岸三部曲”之一《客海往事》



创作简述



本剧虚构了一个意象性的闽西汀州府“古堡”,把明清时期以雕版印刷闻名全国、并位居全国雕版印刷四大基地之三的汀州府“古堡”和以张文崇为代表的客家人在台湾的拓荒、建设与发展,作为“客(客家)海(海峡对岸)”两地的“往事”。

该剧以主人公张文崇追寻身世之谜为故事的出发“点”,以鲜为人知的、笼罩着神秘历史面纱的雕版印刷为故事载体,以近一个世纪浸染爱恨情仇的家族沉浮为情节发展“线”,以两岸客家民系迁徙往来的沧海桑田、明末清初反抗殖民侵略的波澜壮阔、客籍名流顺应时代大潮的历史人生为基本“面”,旨在通过贯穿全剧、无处不在的客家民俗与客家符号,如饮食、节日、婚丧嫁娶、器物、服饰、传说、山歌、语言、民谣、信仰以及宗亲族谱、生活习俗、土楼特有的和谐生活氛围等等……从而唤起台海两岸客家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该剧塑造的男主人公,有能文的,有能武的,体现了客家男子善于“讲”、“打”、“写”的特点,女主人公则体现了客家女子的忍辱负重、勤俭持家、贤惠温柔,代表了客家勤劳、坚忍、勇敢的妇女形象。《客海往事》从尊重史实出发,着重刻画和描述客家先民秉承勤劳勇敢、善于顺应时代和环境变化、积极进取的客家精神。

     

          《客海往事》简介&主题



明末清初之际,崇文尚教的汀州府古堡客家人张文崇因为自小是路边弃婴、被母豺喂过奶而受人歧视,更因人阻挠而进不了张家族谱,因而激起了他对自己身世之谜的追寻。逐渐露出端倪的身世线索,使张文崇开始了为亲生父母复仇的行动,这成为他立志出人头地的最初动因。他诙谐、坚韧、机智、有闯劲、商业意识强,在闽、粤、台从事商业经营及文明教化活动,并与发小刘国栋等人逐渐成为客家人发展台湾经济、抗击荷兰殖民侵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形象缩影。

在传承中华文明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张文崇形象为代表的客家人将中原文化的内核——血缘文化,以及将客家人一直崇尚追本溯源、崇根报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带到了台湾的每一个角落。至今台湾每年都有许多姓氏组团回祖籍地寻根谒祖,沐浴中原古风,接受中华文明的洗礼。

全剧通过展示雕版印刷的兴衰发展和江、李、张三个家族在客海两地近一个世纪的爱恨情仇,最后大家发现,相互斗争了近一个世纪的对手竟然是同根、同族、同血脉的兄弟一家。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主题:兄弟不应阋于墙。本是同根生,应共谋发展,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这里还有几点需要重点说明:



1、这部电视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是相对真实的,但故事完全是我虚构的。这个电视剧的历史背景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本剧的背景时间大约是从明朝末年到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后),描写了本为中原汉民且为中华文化由北而南的忠实传承者、崇尚文教的客家人陆续进入台湾的两岸民族交融历史。

2、本剧虚构了一个主人公张文崇出生成长的地方——“古堡镇”。它类似于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有原型但又超乎原型,成为本剧一个意象性的客家人的聚居地。古堡镇的原型是福建龙岩市连城县的四堡。去年11月,我在连城四堡采风的时候,面对这个偏远小镇的辉煌过去和雕版印刷神秘的历史面纱,感到大为震撼。史料表明,四堡的雕版印刷业起源于南宋末年,自明朝中后期崛起,当时的出版物“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出版总量仅次于北京、汉口,排名全国第三。本剧虚构了一个“古堡镇”,而不是现实当中的“四堡”,是避免观众对号入座,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读。   

还有本剧另外一个重要角色刘国栋,他的原型人物是历经郑成功、郑经和郑克塽郑氏家族三代的重要将领、客家人刘国轩。1683年,他力促郑克塽归服清朝中央政权,因此被康熙皇帝授予太子少保、天津总兵,成为台湾统一的重要功臣。

刘国轩,字观光。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四都乡荣坑人。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自少爱好武艺,擅长弓箭。因救济贫苦,往往有索于富户,致遭忌,几受迫害。

清朝的江日昇在他的《台湾外志》中说,刘国轩“面带枣色,雄伟魁梧,胸藏经略”。连横(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在他的《台湾通史》“刘国轩列传”中写郑经每“見國軒至,大喜,軍事盡委國軒。國軒為將,愛士卒,信賞必罰,而出奇制勝,眾莫能測,故每戰得捷,敗亦能完,諸將皆莫及也。”书中还有多处这样的记载“由是國軒威名震於閩南”、“由是國軒威名震於南粵”等等。《台湾外志》当中也有很多关于智勇双全的刘国轩在征战过程中所向披靡的描述。

《客海往事》塑造的刘国栋借用了刘国轩一生的重要事迹,比如闽西少年时代的武艺高强,追随郑氏父子征战的智勇双全、力促台湾统一的重要贡献,其中包括刘国轩当过城门楼总这样一些情节,等等。

3、本剧以雕版印刷作为故事的载体,是因为在古堡镇,雕版印刷是本为中原汉民、崇尚文教的客家人,由北而南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物化体现,也是主人公张文崇在台湾进行文明教化、具有符号性意义的工具。在主人公张文崇反抗殖民文化侵略的过程中,在一场类似于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中,雕版印刷所具有的符号性意义,再一次验证了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生命。

http://blog.sina.com.cn/main/htm ... ic/49000574020008r1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9000574010005ws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2 21: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新闻了,之前社区有贴过相关的文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4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