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客械斗结束后,原居于广东鹤山县的先祖被迫迁到广西柳城,先是在一个离墟较远的偏僻村子(大人山村)定居,以编草席、竹席勉强度日。后搬迁到离“大埔墟”(今县城)较近的村庄,并租了地主的大片田地以种植稻谷和花生为生;有了余粮后,又酿酒和养猪。经过几十年的艰辛耕作和积累,建成了上图的这个大院,我们管它叫“斗方”。象这样整齐和规模的大院,在我们这里还是很少见的。
如果再晚一点解放的话,我们家族就购置田地成地主了。就因为有些家底,加上租种田地较多,农忙时节要请短工,家里还养有一个长工(其实是流浪落难之人),解放后,我们家差一点被划成富农,最后据理力争,还是被划成了“中农”。文革时,父辈读书非常上进,可是参军、入仕和就业的大好机会和前途都因这个家庭成分而毁了。
我们把祠堂叫作“公棚”,里面的摆设很简单,北面墙上挂有一付堂联,有一张高大的供桌和一个香炉。逢年过节,各家各户带上祭品到这里祭拜。族中长者不在时,则将这里布置为灵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