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2|回复: 0

不少旅游资源“待字闺中” 石城期待做大旅游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1 22: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处武夷山脉西麓的石城县,森林覆盖率达76.8%,有令人魂牵梦萦的“森林博物馆”——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令地质专家和游客称奇叫绝的丹霞地貌胜景通天寨,还有为中央红军长征赢得宝贵时间的“石城阻击战”遗址……如此之多“红绿辉映”的旅游资源,如今却仍然“待在深闺人未识”。


石城“毛泽东同志旧居”,经常有县内外游客参观游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旅游资源待字闺中

石城县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

  红色旅游资源众多。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是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红军长征前夕在石城展开的阻击战有力地迟滞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南进步伐,为中央红军主力顺利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绿色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1983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学者安阳认定石城洋地为赣江源头。2000年,“赣江源头”科学考察组进一步确定,石城县横江镇赣江源村的石寮河为赣江的发源地。2004年,石城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珙桐、银杏、红豆杉、楠木等珍稀树种有30余种。成片的原始森林造就了这里绝佳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和赣江探源的理想之处。

  丹霞风光旅游资源独特。石城属丹霞地貌的风景区较多,特别是通天寨,是远近闻名的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景区山水奇特,峰峦崔巍,佳境天成,龟裂状怪石为全国罕见,极具地质考据价值。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厚。石城县是中华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是早期客家人从中原南迁闽粤的重要中转站和休整地,素有“闽粤通衢”、“客家摇篮”之称,客家遗址丰富,客家风情浓郁。尽管有如此之多各具特色的旅游胜景,外面游客万千重,石城却难觅影踪,石城旅游如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难以引来参观旅游者。


通天寨奇观“大地之阳”高耸挺拔,更现神奇瑰秀。

旅游开发有序进行

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伸长这条短“腿”,近年来,石城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理性地进行旅游开发,引智引资双管齐下。县里去年聘请了江西旅游规划设计所的专家来实地调查评估,编制了石城县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评审。该县致力于把通天寨打造成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地质公园,把赣江源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和省内赣江探源与山地科考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将县城客家文化资源整合成客家文化博览区,把李腊石红色战场建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终形成以赣江源为主的生态游,以通天寨为主的观光游,以闽粤通衢、宝福院塔、幼天王囚室为主的客家文化游,以红三军团和少共国际师长征出发地、石城阻击战、秋溪整编、红军攻克红石寨为主的红色游。眼下,“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筹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建设好这一红色标志,不久前,县里组织有关人员赴福建参观学习。中央党史学会副会长石仲泉还专程赴石城为“石城阻击战红军烈士纪念碑”题写了碑名。

  开发旅游景点,石城县缺乏经济实力,只有走招商引资这条路。为此,县里认真做好项目包装,特别是通天寨开发项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料,该项目被列入赣州招商目录和赣州政府网,目前已经有两个意向性投资客商在洽谈中。县里还选送通天寨和赣江源项目赴香港、深圳、庐山、福建等地招商引资,搜集信息,及时跟踪,目前,多家客商正在作进一步认证。

  旅游业要做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去年以来,石城县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县城至通天寨的旅游公路,另外3条旅游公路正在规建当中。重新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县城,按三星级标准兴建的烟叶大厦已基本完工,旅游环境的改善和接待能力的增强,使石城发展旅游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做大旅游尚需时日

  做旅游就像蓄水养鱼,要做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关专家认为,石城旅游业起步比周边县市晚了很多年,劣势是明显的,主要是未形成线路,景区基础差,目前只有少数几个景点由民间筹资小规模开发。再则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挖掘和发挥,具有石城特色的赣江源头、通天寨及客家文化均未得到实质性开发。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区域融合,尤其注意调头向东,主动对接福建三明和龙岩市场,开拓省会城市南昌客源市场。此外,还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网络。建立网上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开展网上宣传促销,建立假日旅游预报制度,及时提供优质的旅游市场信息服务。

  石城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已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课题调研组专家学者认为,石城县旅游业前景可观,眼下要积极营造“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浓厚氛围。县里已要求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力协作,各负其责,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旅游业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来源:http://www.gzlyw.com.cn/gzlydt29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9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