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2 2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客百分百】客家音樂資料庫 首播1月13日(二)21:30—22:30
主持人:中國時報系總經理 黃肇松
來賓:台灣音樂博物館執行長 李坤城
劉楨文化工作室負責人 劉楨
近年來有關台灣唱片文化史的學術研究,已逐漸開始受各界重視,而且也有零星
的論述出現,介紹客家唱片發展的史料卻一片空白;日治時期開始,客家音樂就
有其豐富多樣性與深度,在我們回顧早年音樂文化時,當時的唱片是現今能夠原
音重現聽得見的聲音,雖然老的錄音音質較差,但它的價值是無法評比的,畢竟
藉由它可以重新聽見已經消失的傳統,更可以從中發現傳統的持續與變遷。
行院客委會今年之「台灣音樂資料庫建置第二年計畫」,要求選錄民國七十年以
前的作品,唱片和音響的傳播可以勾起廣大深遠的情感共鳴,也是走過那個年代
者心中最甜蜜的回憶;過去唱片雖只被視為純粹的娛樂商品,現在這些錄音都已
變成未經過加工的最客觀史料,客家音樂在日據時代已開出燦爛花朵,在今日客
家音樂的發展史上,曾寫下輝煌的一頁。
台灣唱片剛開始的年代是由客家藝人打開先聲的,在1914年林石生、范連生、
何阿文、何阿添、黃方榮、巫石安、彭阿增等十五人赴東京灌錄唱片後,台灣民
間音樂娛樂才一舉進入留聲機時代,就如同文學一樣,想要理解台灣唱片的源頭
,就必須要回溯到那個時代。
日治時期的客家唱片,台灣第一代赴日錄音的十五位表演者,共錄製了五十九張
唱片,包含了八音、北管、山歌、小調、戲曲,也有改良採茶戲等音樂,範疇甚
廣,這十五位客家藝人,音樂才華神通廣大,令人激賞。
日治時期的美樂唱片,是一家純粹出版客家音樂的公司,以傳統客家民歌三腳採
茶戲佔最大宗,在樂器使用上,以八音北管演奏或伴奏,到了1930年代,則有西
洋管絃樂出現,到了今日漢樂、西樂不斷在客家音樂界拉鋸,依然呈現出美好的
創作歌曲,如吳盛智的「無緣」、交工樂隊的「我等就來唱山歌」等。
日據時代,客家唱片出版的高潮期,是在1930到1940之間,而整個大時代,從
1914到1940年間,共有16種品牌,二百多張客家唱片推出;後因戰爭因素,被迫
化下休止符,戰火中唱片工業結束了,客家音樂卻埋下了延續的種子,今日的客
家音樂所展現出的,是更豐富多元的一面,期待它繼續萌芽、開花、結果;台灣
音樂博物館執行長 李坤城、劉楨文化工作室負責人 劉楨與主持人中國時報系
總經理黃肇松,有精采而深入的對談。
【哈客百分百】首播1月13日(二)21:30—22:30
http://www.hakkatv.com.tw/ihakka/TVInfo/EventView.asp?InfoID=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