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lib.nus.edu.sg/chz/chineseoverseas/hakka.pdf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合艾 客家话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百度和网页http://www.lib.nus.edu.sg/chz/chineseoverseas/hakka.pdf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1
Bibliography of Studies on Hakka in Southeast Asia
Brunei (汶莱)
饶堪光. 一九九O年世界客属第十次恳亲大会汶莱区报告书. 汶莱 : 汶莱客属公
会, 1990. 页 143-147.
Culture
何志溪. 客家传统民间文艺与客家社会生活. 刊於<> ( 新加坡 : 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
1996 ), 页 44.
罗勇. 客家人与风水术. 刊於<> ( 新加坡 : 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 1996 ), 页 86.
丘峰. 从叶落归根到落地生根---试论东南亚客属会馆文化. 刊於<> ( 新加坡 : 南洋客属
总会出版, 1996 ), 页90.
Folk custom
黄火兴. 论客家民俗在东南亚的承传和演变. 刊於 <> ( 新加坡 : 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 页 50
Indonesia
黄昆章. 印尼客家人的地位和作用. 刊於 <> ( 新加坡 : 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 页
51.
丘立才. 客家人与印度尼西亚. 刊於 <>( 新加坡 : 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 页 91.
Language
Yamashita Kiyomi. The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Chinese dialect groups
in Singapore: with focus on the period before ca. 1970. Geographical
Review of Japan, 59 (Ser.B,no.2) : 83-104, 1986.
2
Yamashita Kiyomi. Breakdown of the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of Chinese
dialect groups in Singapore. The University of Tsukuba, The Institute of
Geoscience, Science Report, Sect. A., 8: 128-146, 1987.
山下清海. 新加坡华人方言集团居住形态的形成及变化. 刊於 《汶莱客属公会三
十周年纪念特刊》(汶莱 : 客属公会, 1990). 页134 – 141.
北月.客家语问题论衡---兼谈电台客语新闻广播员的发音. 刊於《汶莱客属公会三
十周年纪念特刊》(汶莱 : 汶莱客属公会, 1990), 页 150 – 152.
蒋炳钊. 客家对开发泰国南部合艾市的贡献. 刊於 《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
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新加坡 :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55.
钟荣富. 由西爪哇的客家话看客家文化在南洋地区的保存与变异. 刊於 《世界客
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 : 新加坡
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哈玛宛. 印度尼西亚爪哇客家话.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吴美兰. 客家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共生与认同. 黄钰剑 主编,《客从何来》(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8), 页 492- 499.
Malaysia
*吴华, 马来西亚客籍人士的组织. 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1939-
1979 》(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79), 页657 – 695
张创艺. 邑人莅居古晋简介. 刊於《 ú ó 会四十 ê 》
( ú : ú ó 会, 1960) 页 12 – 16.
张浩宏. 日治时期殉难同乡调查简录. 刊於《柔佛州河婆同乡会庆祝十六周年马来
西亚河婆联合会第七届大会纪念特刊]》(古来 : 柔佛州河婆同乡会, 1994),页
573 .
黄少英口述, 蔡少华笔记. 蝗军暴行. 刊於《柔佛州河婆同乡会庆祝十六周年马
来西亚河婆联合会第七届大会纪念特刊》(古来 : 柔佛州河婆同乡会, 1994),页
574.
拿督刘南辉局绅口述, 兴报纪录. 苦难的日子. 刊於《柔佛州河婆同乡会庆祝十六
周年马来西亚河婆联合会第七届大会纪念特 刊》(古来 : 柔佛州河婆同乡会,
1994),页 575.
3
蔡美力口述, 蔡少华笔记.古来七三园遭日本蝗军焦土屠杀记实. 刊於《柔佛州河
婆同乡会庆祝十六周年马来西亚河婆联合会第七届大会纪念特刊》(古来 : 柔佛州
河婆同乡会, 1994),页 575-6.
日治时期遇害同乡调查表. 刊於《柔佛州河婆同乡会庆祝十六周年马来西亚河婆联
合会第七届大会纪念特 刊》(古来 : 柔佛州河婆同乡会, 1994),页 577 – 581.
Heidhues, Mary Somers. The Hakka gold miners of Kalimantan after the end
of the Kongsi Era,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
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45.
陈松沾.马来西亚蒲莱客家村的社会变迁.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
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32.
郑永美. 槟城客家史概论.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
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25.
张复灵. 客人在马来亚. 刊於 <> ( 霹雳客属
公会,1951), 页 111 – 140.
饶尚东. 东马客家移民史略. 刊於 <> (香港中文大学,
1994), 页 67 – 77.
李志刚. 香港客家教会(巴色会)之设立及其在广东与北婆罗洲之传播. 刊於 <> (香港中文大学, 1994),页 241 – 252.
罗贵娇. A Taipu Kak Family of Twenty-five Generations: Visit by an
Overseas Chinese Relative = 一个廿五代大埔客家庭:一位海外华人亲戚的采访.
刊於 <> (香港中文大学, 1994), 页735 – 744.
麦留芳. A Hakka Personality Type: Th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kkas in Early Malaya = 客家人的性格型:早期马来西亚客家人的社会
人口特征. 刊於 <> (香港中文大学, 1994), 页745
– 798.
Heidhues, Mary Somers.The Hakka gold miners of Kalimantan after the end
of the kongsi era. 刊於《南洋学报》,54 : 83 – 92,1999
贝闻喜. 潮洲三山神的由来及其对马来西亚,台湾等地的影响. 刊於《巴生大埔同
乡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1935 – 1995》(巴生: 巴生大埔同乡会六十周年纪念特
刊, 1995), 页 209 – 211.
王琛发.惠州人在大山脚. 刊於 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
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88.
4
Kumi Seike. Huichui Hakkas in Balik Pulau. 刊於 《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
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93.
张复灵.客人在马来亚. 刊於《客家: 霹雳客属公会开幕纪念特刊》 (怡保: 特刊
出版委员会, 1951), 页111 - 140 .
Hanna, Gwee. Pulai: A Chinese community in Kelantan. <> 52 :
58 – 81,1998.
Penang
温梓川. 客人在槟城. 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1939-1979 》
(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79), 页 717 – 725.
邝国祥.槟城客属人士概况.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1939-1979 》
(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79), 页 726 – 729.
*慎世君. 槟城客属人士概况(续篇). 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
1939-1979 》
(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79), 页 730 –733.
邝国祥. 槟城客属人士概况. 刊於 《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1939-
1979 》
(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79), 页 726 – 730.
邝国祥. 槟榔屿海珠屿大伯公记. 《马来亚潮侨通鉴》(新加坡: 南岛出版
社,1950), 页 353.
刘果因. 槟城嘉应会馆在马华历史上的地位.《星槟日报》副刊, 22-8-1974, 23-
8-1974.
王琛发. 惠州人在大山脚开发史上的地位与组织变迁. 刊於 《第三届国际客家学
研讨会提呈论文》, 1996.
王琛发.《槟榔客家两百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槟城 : 槟榔屿
客属公会, 1998)
王琛发. 槟榔屿客属的大伯公信仰. 刊於《槟榔客家两百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六
十周年纪念文集》(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98), 页 3 - 40
5
王琛发.二百年来的槟榔屿客属组织.刊於《槟榔客家两百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六十
周年纪念文集》(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98), 页41 - 80
王琛发. 槟州客属公会的会务活动 (1939-1996 年). 刘崇汉整理, 刊於《槟榔客
家两百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98),
页 81 – 89.
王琛发. 槟城客属先贤的街道史迹. 刊於《槟榔客家两百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六
十周年纪念文集》(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98), 页108 – 109.
王琛发. 槟城华人社会的客家人领事. 刊於《槟榔客家两百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六
十周年纪念文集》(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98), 页110 – 121.
王琛发. 漫谈客属与槟城华人教育. 刊於《 槟榔客家两百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六
十周年纪念文集》(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98), 页122 – 125.
王琛发. 黄陈庆的历史有待发掘. 刊於《槟榔客家两百年: 槟榔屿客属公会六十周
年纪念文集》(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98), 页 126 – 127.
许云樵. 大伯公二伯公与本头公. 南洋学报, 7 (2) : 6 – 10,1951
许云樵. 再谈大伯公研究. 南洋学报,8(2) : 19 – 24,1952
卫聚贤. [二伯公] 的有无说. 南洋学报, 8 (2) : 25 – 26,1952
饶宗颐. 谈伯公. 南洋学报. 8 (2) : 27 – 28,1952
刘果因. 槟城嘉应会馆在马华历史上的地位. 《星槟日报》副刊, 1974 年 8月
22 , 23.
温梓川. 时中学校校史.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 1939-1979》 槟
城:槟榔屿客属公会,1979
丘若峰.《槟城惠州会馆馆史》, 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 1939-
1979》(槟城:槟榔屿客属公会,1979), 页 664.
丘鸿欢. 槟榔屿大埔同乡会会史. 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 1939-
1979》槟城:槟榔屿客属公会,1979), 页 666 – 669
刘崇汉. 槟州客属公会的会务活动. 刊於《槟城客家两百年》,槟榔屿客属公会,
1998,页 81 - 89.
6
Personages
管林. 黄遵宪与南洋华侨.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
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43.
刘义章. 客家商人与地方文化: 刘奕超的故事.《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
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59.
卢光裕. A Hakka empire builder and the restoration of his home in
Georgetown, Penang. 刊於 《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
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79.
卢林玲理. Hakka millionaire's row-leith street, Georgetown, Penang. 刊
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
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80.
田诒忠. 马来西亚的'大伯公'---大埔人张理开发马岛的故事. 刊於《大埔文
史》第六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埔县委员会, 1987), 页27- 30.
Religion
刘丽川. 试论大马客民的崇拜习俗及变异. 刊於 《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
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75.
傅吾康. The sovereigns of the kingdoms of the Three Mountains, San Shan
Guowang 三山国王, at Hepo and in Souotheast Asia ---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刊於《柔佛州河婆同乡会庆祝十六周年马来西亚河婆联合会第
七届大会纪念特 刊》(古来 : 柔佛州河婆同乡会, 1994),页 537 – 539, 598-
606.
王琛发. 清代马来西亚客家人的观音信仰. 《无尽灯》, 27 : 19 – 22,2001
Research
孙叔林. 东南亚研究之先驱---简评谢清高著《海录》.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
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96.
Sarawak
刘伯奎. 十九世纪中叶砂捞越客家人两大公司组织史迹钩沉. 刊於《砂劳越客属
公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 ú : 砂劳越客属公会, 1983),页 124- 139.
7
Schools
吴桦. 大同学校回忆录. 刊於《 ú ó 会四十 ê 》 ( ú :
ú ó 会, 1960) 页 18 – 20.
温梓川. 时中学校校史.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1939-1979 》(槟
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79), 页 744 – 748.
Singapore
张克润. 新加坡开埠发轫期---客家先驱陈送生平事迹.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
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34.
锺临杰. The Hakkas Community in Singapore : A Study of Adaptation,
Change and Continuity. 刊於 <> (香港中文大学,
1994),页 197 – 222.
颜清湟. Early Hakka Dialect Organizatio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01
– 1900 = 早期新马的客家会馆 (1801 – 1900). <>
(香港中文大学, 1994), 页701 – 734.
杨进发. 本世纪初新加坡大埔邑人的文教与政治事业. 刊於《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
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1929 - 1989》 (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1989 ), 页 441 –
442.
Leong, Choon Chiang. Ethnic entrepreneurs in Singapore. The role of
Hakka Associations before independence.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
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61.
Southeast Asia
中川学. 中国和东南亚客家历史的地位. 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
1939-1979 》(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79), 页页 305 – 311.
张复灵. 客人在海外的发展. 刊於《客家: 霹雳客属公会开幕纪念特刊》(怡保:
特刊出版委员会, 1951), 页 141- 192
张复灵. 海外各地客属公会乡会概况目录. 刊於《客家: 霹雳客属公会开幕纪念特
刊》(怡保: 特刊出版委员会, 1951), 页 345 -
8
黄玉钊. 试论客家人迁徙海外的经历及其历史贡献.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
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53.
黄绿清.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以东南亚客籍华侨华人为例. 刊於《世
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
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52.
钟佳华. 从兴办教育看清末民国时期南洋客家华侨对家乡认同的问题. 刊於《世界
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新加坡南洋客
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37.
陈美豪. 从七百年来客家人在东南亚关系的变化看东南亚客家人的未来. 刊於《世
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
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27.
陈百川. 客籍华裔之故土意识的存续与展望.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
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26.
郑赤琰. 从丰顺会馆看客族在东南亚的政治适应力.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
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22.
颜清湟.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客
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1 – 11.
陈华岳. 客家人在海外的流布. 刊於《马来西亚雪兰莪嘉应会馆七十七周年纪念刊》, (雪
兰莪 : 雪兰莪嘉应会馆, 1980), 页 222- 226.
许云樵. 客家人士在东南亚. <>,上册. (新加坡: 崇文出版
社, 1990), 页 96 – 118
林焕珍. 浅谈东南亚客籍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南洋学报,54 : 148 –
154,1999.
蒲丰彦.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与日军. 刊於《南洋学报》,54 : 138 – 147,
1999
刘纶鑫. 客家远播东南亚原由的综合考察. 刊於 《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
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76.
9
刘佐泉. 从方志,谱牒记载看 "客家与东南亚".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
大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77.
罗海鸥. 东南亚客家人对客家精神的继承和创新.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
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84.
Lutz, Jessie G. Overseas Hakka and the Basel China mission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刊於 《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
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87.
史式. 试论客家人与东南亚各民族之历史渊源.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
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94.
司徒尚纪. 客家人何以选择东南亚为主要移居地.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
会主催第三届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95.
许云樵. 客家人士在东南亚. 刊於《槟榔屿客属公会四十周年纪念刊1939-
1979 》
(槟城 : 槟榔屿客属公会, 1979), 页 363 – 380.
杨豪. 客家人与海外考古实物新证. 《南洋学报》52.: 82-90,1998
Thailand
李更生. 浅谈半山客人之奋斗史. 刊於《泰国半山客会馆落成揭幕特刊 》
(泰国 : 泰国半山客会馆, 1980),页 64 - 65.
Writers
黄秀爱. 客籍作家与战前马华文学. 刊於《世界客属第十三届恳亲大会主催第三届
客家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出版, 1996), 页 82.
http://www.lib.nus.edu.sg/chz/chineseoverseas/hakka.pdf
Updated on February 22,2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