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202.116.13.5/news/content.asp?newsid=1334
毛里求斯位于非洲大陆东南方的外海,距马达加斯加岛东方约855公里,西南与法国海外行省留尼旺毗邻,相距约160公里。北为赛席尔岛,东北为罗德岛,由香港直飞该地11小时即可抵达,若出新加坡启程则为7小时。而由毛里求斯搭机前往南非约翰尼斯堡,航程为4小时;与南非时差是2小时;与台北的时差是4小时。因此,该岛虽属于非洲地区,实际上为印度洋中火山爆发而形成之岛国,其风土民情与非洲内陆的人文景观,相去甚远。
该岛于10世纪时为阿拉伯人所知悉,历经葡萄牙、荷兰、法国以及英国先后统治,于1968年独立。全国人口118万,种族复杂:其中以印裔居多,占67%。次为土著,占28%;华人占3%;其余英、法裔占2%左右。
毛国是多元文化的国家,使用数种语言:如英语(官方语言)、法语、克列欧语(即土话,为民间各种族所通用)、印度语及客家话。华人移民到此地约有200年的历史,第一批移民在1830年时代、仅有男性华人26位。1839年时,第一代的移民华侨社会,主要成员有:闽南人、广东南海及顺德人。西元1877年6月,英政府为了开拓此一荒凉的化外之岛,取消外国人要先经批准才能到模的规定后,移民之门方始大开。
1883年,开始有较具规模的移民,至1901年时,华人约计为 3315人,以后与年俱增,早期移民之中的女性为极少数。根据文献:1860年,广东省东北角梅县的客家人开始移民至此。此时期的移民为单打独闯型式,亦无久居外地的打算,每间隔3、5年,返乡探亲后再回毛岛继续工作,储存积蓄后,于年老时才回乡里,叶落归根。
第二时期的移民始于1920年代,移民的方式,由百年前的单身、赤手空拳来此打拚,转为乡亲或宗族结伴的型态,扶老携幼,搭乘舢舨船,经过梅江到汕头市出海,辗转香港、新加坡,乘风破浪航至模岛。二次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的影响,使得第一代移民无法重返中国,土生土长的第二代,虽自认为华人,却也认同了当地的文化而与异族通婚,始有久后打算;1930年代之后,因第三代移民的高出生率、子女人数多为半打、一打,甚至于有一打半的也不在少数,最后人数激增至3万人左右。目前华人中的客家人占85以上;10%为广东南海及顺德人士;台籍人士仅约百人(近年来,每年万余名额的大陆劳工不%在此统计之内)。
17世纪初叶,法国人由非洲引进克列欧士着为奴隶(直到1810年改为英国统治),因民权意识渐渐提升,终于在1835年废除了奴隶制度,改为由工作条件极其低廉的印裔人士来此种植甘蔗与茶叶。毛岛地质是火成岩历经万千年之风化所形成,因而土壤贫瘠,不易种植稻米与五谷杂粮:而一切民生已用品亦皆仰赖进口。再则,华人与生俱来的数字与理财观念,以及环境的需求,人人都是手握算盘,并成为各行各业的商人。
毛里求斯位置因偏离亚、欧、澳、非各大洲,早期航运不便、资讯难达,长久以来,移民至此的第一代华人,仅能靠着国内新来的乡亲得知乡情。一些在20世纪初期到此创业的有识之士,当时事业已然有成,遂萌生了办华文报的念头。经过多年的酝酿筹划,于1923年,发行了首份“毛岛华侨周报”,主要报导中国政治情况、家乡变化、当地新闻、侨社动态,成为侨胞们的精神食粮。前述周报一直维持到1932年始结束营业。因政治立场不同,遂有竞争激烈的两家日报:其一为拥护中华民国政府的“中华日报”;其二为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华侨商报”,双方皆有其基本读者群。
中日战争期间,学龄儿童剧增,抗日战争胜利后,侨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华人聚集点成立。当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就读的学校,多数以他们家长订阅的报纸来区分。家长阅读“中华日报”的子弟,曾被送往右派的“中华小学”;而订阅“华侨商报”与后来改变成“华侨时报”的,则都进入了左派的“新华小学”。
多年以来,当地华文报纸有三家,除上面提及的两家外,尚有拥护彼岸政权的“镜报’”周刊,各报社长期订户大约为千余户左右。昔日,华文报纸以转载国内新闻、翻译当地重点新闻、侨情报导与港、台武侠小说的连载,少有文学作品。近年来,因电脑的普及,三家报社在90年代末期相继改为电脑排版后,办刊登些小品文章与健康保健常识以飨读者。此外,尚有天主教明德中心于1986年开始印制的“曙光”中英法双月刊,宣传教会活动。
三家报刊曾在铁幕低垂的海棠大地,与成严戡乱的反共时期,展开笔战,对立数十年。直到90年代中期,在海基会、海协会于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海峡两岸出现祥和气氛之后,方始化解左、右各社团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僵局。
一项不争的事实是,早期接受华文教育的第二代,因求职困难不易融入主流社会,因此,在上一世纪50年代是一个极为明显的分水岭。一个家庭中,往往是年长的哥姊们上华校,年幼的弟妹却又被送进了西校,还有不少完成华校小学教育后,再上西文中学,以致一度门庭若市的华校,在70年代因缺乏学员,已先后停办。如今40岁以下的子弟,不但不认识华文,也大都不会说祖籍的客家话,更遑论阅读中文报章杂志。
所幸的是,世界各地的中文热已吹向毛岛,在有志之士多年的呼吁下,不少具备文学基础与教学经验的人士,开班传授中文课程,且获得普遍的回响。首先,曾按部就班以客家话学过中文的第二代移民,他们在届临退休之际,前往夜间各补习班,重温学习的快乐;籍出他们的认知,间接也带动第三、第四代子弟学习中文的风气,而就读周末的中文班。
海外华人在侨居地从事华文文学的创作,确实不易,在此弹丸之地则更是难上加难。唯近年来,由中国抵此工作的大量女工,在闲暇时,皆相继提笔,投稿此间唯一的读者园地——“镜报周刊”;该报社并定期举办些“征文比赛”活动,改变原先屈指可数,仅仅几位老侨胞之作品外,华文读者的园地也平添几许新活力。无庸置疑的,这项活动堪称为原是文化沙漠的毛岛华文文学注入了一股清泉。期待三家华文报社在新世纪,在此方圆小地岛国上,能有一扭转干坤,进而发扬华文文学的默契与契机。
出处:据台湾《中央日报》3月11日讯
作者:佚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