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93|回复: 0

客家竹板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3 18: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板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也是颇受欢迎的民间口头文学。这种歌过去经常由游方歌人(俗称“乞食”)演唱,所以群众也管它叫“乞食歌”。

    小时候,记得那是解放前,家乡永定经济不发达,农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所谓“上山一把刀,下山一肩挑,天黑就睡觉,
晚上听狗叫”,就是当时乡间生活的真实写照,难得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偶尔村里来了游方人士,有机会聆听“竹板歌”,那便是最好的文化“美餐”。他们通常是一对男女,演唱者多为中年妇女,有的还是瞎子呢。几个殷实人家愿出三升米,作为酬劳。时间多于晚饭后子夜前,三个小时左右,说唱最多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高文举认妻》、《赵玉林和梁四珍》的故事。篇幅虽然不长,故事却有丰富的情节,而且曲折有致,波澜起伏,娓娓动人。歌者开场白几句后,即转入正题。如:

    (介就话个)竹板一打闹洋洋哦,大人细货(小孩)坐两旁。老人爱听前朝传嘟,后生爱听妹搭郎。(搭,即“和”意思)(介就话个)搭郎搭妹事头长哦,回转就唱祝女郎呵。英台爱上梁山伯哪,谁知爹娘唔主张(唔,不,即不同意)。介支到死也爱结鸳鸯哦。……

    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妇人手中竹板拍了一拍响了起来,全场都安静下来,全都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故事说到动情处,妇女们特别是老阿婆往往伤心落泪。场面十分动人,叫人至今忘记不得。

    竹板歌歌词往往达数百行或上千行,多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或戏曲剧目改编而成。演唱时,歌者手持四块长约七寸,宽两寸,板边刻成锯齿形状的竹板,歌者左手握三块,右手操一块,配合演唱或敲或击或锯,以造成不同节奏渲染气氛。竹板歌有四句板和五句板两种,都是七言句子。歌者在开唱时常加“介就话个”(现在就说),中间也常加进“介支”(这时)、“啊”、“嘟”、“哦”等虚词衬字;节与节之间,往往用顶真修辞方法,即下节首句承接上节末句,并配以必要的过门。如“开书唱个古贤人,贤人名叫高文举”(顶真格);“唔唱牢中秀才苦,转唱本州王姓人。王家员外家豪富,单生一女叫玉珍”(过门)。听起来自然、贴切,效果也更好。

    竹板歌押韵较为严格。四句板的押一、二、四句脚韵,五句板的押一、二、四、五句。这类长歌在客家地区流传不少。赵玉林、高文举、梁山伯、孟姜女几个传奇人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很长时间,在客家地区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主要得力于“竹板歌”中几篇叙事长歌的广泛传唱。

    近些年来,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重视采风,搜集民歌民谣及民间故事。盛世修志,经过文人搜集整理,如《永定歌谣集成》就收入《高文举》《赵玉林和梁四珍》等唱词,较原歌词更简洁、精炼,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更方便于口耳相授或书面阅读,受到各界人士广泛好评和赞誉。



http://www.mxrb.cn/hsmx/2006-08/03/content_72400.htm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6-8-25 08:2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8: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