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8-1 1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cctd.org.hk/05_homeland/homeland.html
東莞工商總會
故 鄉 難 忘
故鄉東莞縣原名東官,後改稱東莞滿清政府十縣之一。所謂南、番、東、順、香(香山後改稱中山)清、水、化、城、龍,東莞是巨大的縣份,後劃界與新安(後改之為寶安)分治,由於山川壯麗,景色怡人,八景地靈,縣治之西,更有銅山,分出龍、蛇、龜、鱉、象形山丘,甚少青草,都為水成岩,東江流經其間,望之一片胭紅,與夕陽相輝映,無限胸中錦繡坵壑,山上有榴花古塔,相騎此四怪,用以保人安寧。
東莞有八景(一)黃旗嶺頂掛燈籠。(二)市橋山上水流東。(三)澎洞水濂好景緻。(四)寶山石甕出芙蓉。(五)靖康海市亡人襯。(六)水月帆在井中。(七)鳳凰台上金雞叫。(八)閣華煙雨暗朦朦。八景地靈以黃嶺為最,距離莞城不遠,山峰不高而秀麗,地方廣而平垣,嶺頂有一塊巨石,每夜發紅光,遠望之如紅燈籠,山麓有一座觀音古廟,香火極盛,每年春節,善男信女,都來進香,在十多里路上摩肩接踵,人如潮湧,我童年時也到過幾之,印象深刻。
中山公園也是勝景之一,位於縣城東南角,天然風景,加上人工的建築,成為民眾休閒最佳所在,拾級而上,直抵砵盂山,山上有風滿樓,是邑城內最古老的建築物,俯覽全城景色,盡入眼簾,山下有紅棉山莊,禪心院等。
金鱉洲塔,矗立於莞邑城西,金鱉洲河畔,以地取名,相傳建於明代中業,與榴花塔同為莞邑勝地,此塔雖久歷滄桑,然外表仍保持新狀,故邑人稱之為「不老塔」。在全國學生文選中,內有一篇登金鱉洲塔記,文中寫有:晝則舟楫出於其前,晚則漁人歌唱於其下,田疇漠漠,水鳥時飛,屋瓦鱗鱗,炊煙輕嬝,目窮千里,天地為寬之句。可將金鱉洲塔生色不少。
【英雄豪傑正氣浩然】
故鄉人傑地靈,歷代人才輩出,在未朝末年,元兵入侵,席捲中國各地,謂二王的趙罡、趙昺,倉皇沿海南下,輾轉到達富場來,那是當時的鹽場地區,場即今南九龍,今日還有涌之名,富陽即今南九龍,亦即現時啟德濱一帶,那兩位末朝皇帝也曾駐紮了一些時候,才轉到新會崖門去,為宋降將張宏範追及,勢窮力盡,陸秀夫負帝昺投水死,張世傑力戰殉國。到如今,香港還保留一塊宋王台石,那些歷史經過曾在九龍早期住過的人,都會約略知道的。新會斗門地方,張世傑遺墓,在當時兵荒馬亂中,宋帝罡,景炎元年,亦即元世祖十年,元兵一方面從海路追趕這兩位幼主,一方面更揮動大軍,經江西進佔廣州,於是廣東的英雄義士,也紛紛起來,抗戰守土。東莞人熊飛,便是其中之一。熊飛雖然未能挽救宋室危亡,但轟烈烈的史績,卻永留千古。
到了明末又有袁祟煥督師關外,內撫軍人,外飭邊備,勞績大著,不幸清太宗皇大極用反奸計,誣祟煥通敵,遂至冤死,而大明江山,也告不保,但祟煥卻萬世流芳。
辛革命最轟天動地的義舉,算是三月廿九役,東莞烈士李文甫曾慨然曰:吾輩讀書明道,當致力實行,功業之成,不求自我,功業創造我何讓為。士患不勇,奚患不能,粉骨碎身,而魂魄奚愧也,起義之日死敵兵無數。邇後為清督張鳴岐所害,浩然正氣卻永留人間,故鄉的英雄豪傑,激勵我們後輩愛國精神和奮鬥的勇氣。
東 莞 新 安 本 一 家
【雄峙南彊 物華天寶】
「閣下自深圳來,原籍寶安?小弟東莞常平」。「東安一家親,我們是同鄉」。「對!彼此同鄉。東莞寶安本一家」:以上那番話,是何等親切!
要理解「東莞寶安本一家」一句話的涵義,大家首先要上溯「東莞(東官)、寶安(新安)」,在「郡、縣、市」那「政區上」的隸屬變遷和「歷史上」的分合沿革。
從地理方面言,東莞和寶安,本來是位於神州大陸南端相連的一片土地。其原始四界:東與惠陽綿互接壤,北與增城、東北則跨越東江與博羅兩邑毗鄰,西與番禺、中山隔海相望,南括港、九新界而面臨大海洋。可以說:這是虎躆龍蟠於南彊、物華天寶的福地!
【唐虞秦漢 南海百越】
東安這塊福地之形成,當在史前時代。尚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日明都」,與「禹貢:教卜訖於四海(疏) 揚州、日淮海」等紀載,足以證明,縱然是被稱為「南蠻之地」的南服彊土,早經登列於中國版圖,隸屬於當年「揚州」的南部。
經歷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戰國,那時候,中國的南方,統稱為百越,末期受楚國管治。西元前貳貳壹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派大將任囂南征,把原來的「百越」,分置「桂林、南洋、象郡」三個郡,我的故鄉(東莞、寶安)是屬於「南海郡」的。
西元前二零九年(秦二世元年),趙佗取代權力,自立為「南越王」:到了漢高祖十一年(西元前壹九六年),趙佗歸漢,改稱南武;漢武帝元鼎六年(西元前壹壹年)才又恢復「南海郡」名稱。此時南海郡轄六縣:番禺、博羅、中宿、龍川、四會、揭陽,東安地方則東北歸番禺、西南入博羅。東漢順帝時期(西元一二六至一四四年),陳安曾被劃入增城。
東晉咸和六年(西元三三一年),從南朝天監六年(西元五零七年),東官郡改稱「東官郡」,郡治則設在蕪城(今南頭鎮),另立「寶安縣」,管治東安全境。此後,南朝天監六年(西元五零七年),東官郡改稱「東莞郡」。歷隨朝至唐初,屢有變易。
唐至德二年(西元七五七年),「寶安縣」改稱「東莞縣」,縣治則中由蕪城今頭鎮)遷到「到涌」(今莞城市處)。嗣後再經:唐末,東莞屬嶺南東清海軍節度使;五代梁貞明三年(西元九一七年),清海節度使劉巖在番禺稱帝,改元乾亨,立東縣後歸併於增城;宋太袓開寶六年(西元九七三年)恢復東莞縣;訖元、明兩代、東莞、寶安(明萬曆元年改稱新安)此一褔地,無論名稱是東莞(東官)或寶安(新安),其實是「合而為一」的。
【康熙欽定 兩邑建制】
東、安這塊福地,畢竟是幅員廣大,地位險要,明萬曆元年(西元壹五七三年),改稱新安縣,以東莞縣守禦所置屬廣州府,開始由「合」而「分」。清初,康熙五年(西元壹六六六年)則一度省裁新安縣,復歸於東莞。康熙八年(西元壹六六九年),朝廷再迢命重分為東莞、新安縣,這一建制,「大致上」沿用至今。不過,滄海桑田,卻呈現不少幻變!
滿清入主中原,經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朝代,社會上保持著百餘年的「比較安定」。然而因為海禁漸開,朝政日腐,道光中葉,發生了一場「鴉片戰爭」,依「南京條約」,割棄了香港。隨後,因「亞羅船英旗事件」,引發「英法聯軍」之戰,又復敗北,割九龍半島南部給英國;沒多久,更給「租借」半島北部即新界連離島。這一連串的事實,港九、新界、離島,成了英國人的殖民地,原日居於斯的老百姓,便祇能認為「祖籍寶安」而已!
【祖籍鄉情‧備受沖激】
近五十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地方新體制,在寶安縣方面,深圳和鄰方區鄉,建立深圳市,為「經濟特區」,工商業日趨繁榮,外來人口大量遷入,確另有一番新氣象。
在東莞方面,近年也由「縣」而改為「市」,縱使是「村管理區」,本土人口也祇及外來人口的五分之一,當然言也是地方繁榮的好現象,但不能否認,對「鄉情」而,言是有多少影響的!尤其是東江北岸,從前屬東莞圓洲鄉的一些落,如菉蘭(梁李熊姓)、上南(朱姓)、下南(陳姓)、馬嘶(陳姓)、龍叫(莫姓)、桔頭(譚姓)連其他等,劃歸博羅縣,則「祖籍、鄉情」該怎麼說呢?試舉例來說:莞邑鄉賢朱麗泉先生,上南村人,原籍莞,難道可以棄東莞歸博羅?
【宏觀信念‧愛國愛鄉】
筆者以為:今日世界,有所謂「地球村」之說,一個人儘可以有雙重國籍,但對於自己祖宗之所在是應當珍愛的,固要思考木本水源、落葉歸根之義,更不可數典忘祖。王亮疇先生乃國家大老、法學權威,曾充國際法庭法官,然而,他的「東莞人」理念,終其一生絕未忘懷;就算其哲嗣王大閎博士,出生於北平,學成於劍橋、哈佛,聲噪於美國、台灣,其愛國、愛鄉的情懷,世代未衰。實足為今日東莞鄉親之模範。
語云:「水源木本,問誰獨無宗鄉之思;桑敬梓恭,羇人輒有家山之念」。明乎此,則今日縱然是離鄉別井、桴桴異邦,也當以宏觀的理念,去面對何為祖籍、孰是鄉情了。此情此景,願海內外鄉親、宗親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