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34|回复: 12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 保持清醒稳健促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1 10: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  保持清醒稳健促发展
温竞清
时下,各地、各行业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经济社会、和谐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可是,在一些地方个别干部中,急躁情绪或形式主义情况仍然突出,甚至有些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都不清楚,在工作中就更难体现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致于民间有人对这些懒贪、骄奢淫逸者配上顺口溜:“上班一杯茶,下班宾馆下榻,卡拉OK又桑拿,酒色乐开花,不管什么观不观、荣不荣、耻不耻,只要本官不垮,有人送钱就拿,有钱就有小秘她,没有功夫去学习理论它……”当然,这可能有点夸张,虽是个别人现象,但从中也反映了一些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平时不注重理论学习,甚至沉醉于桑拿酒色。这与社会荣辱观是相背离的,为辱之行大耻辱,必将自毙。其实,现在报刊上经常讲,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笔者认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不管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指导意义、科学内涵,只有坚持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创造财富,书写壮美人生。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验所作出的重大决策。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发展问题的回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科学的发展不单纯是一种经济行为和活动,而总是同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针对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而社会建设,有别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特别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这是执政理论和政府管理观念的一次升华。那么,在学习中,又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是什么关系呢?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与我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区别,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著名观点。根据这一理论,人既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价值观念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全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的思想。今天,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此外,还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唯物史观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是科学发展观有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在坚持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要防止片面性和单打一,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发展的局面。因此,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新要求,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通过学习,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总之,科学发展观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不是要放慢发展步伐、否定改革开放,而是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改革开放提高到新水平,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因此,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面对目前追求增长速度,甚至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所谓发展的现象尚未根本消除。笔者认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期,一是要强调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要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通过推进工业结构化升级,逐步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要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四是要切实把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着手,切实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五是要切实把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六是要切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既要立足当前,集中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努力建立有效预防和不断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党组织自身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建章立制,形成长期管用的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以,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保证。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科学发展是真理。因此,当前,我们要把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同学习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努力在提高理论水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的成效。
朋友,说到这里,笔者还多言几句,通过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财富观、苦乐观、荣辱观都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结果导致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也有人主张“得快活,且快活,随遇而安”,甘心平庸过一生。所以,当今,人的一生,同样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器,结合实际,深谋远虑,巧妙掌握进退,胆大心细,眼光锐利,洞察先机,及时识别并抓住真正的机会和可能性,去努力拼搏,更科学地发展人生美好的事业。因此,更要多读书学习,读书明理,增长知识,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诚实守信,扬荣弃耻,积极进取。把健康人生、创造财富、服务社会、关爱人民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最大乐趣。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就能更好地克服畏难或急躁情绪,改掉不良风气,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姿态,去实现人生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增效益,锦绣前程年年好;万众一心共建和谐,尚荣知耻扬美德,神州春意处处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12: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好,正合时,顶上去,齐践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5 08: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弱弱地问一声,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我分明看到,从官员到百姓,全民逐利,只有得三寸眼光。为了眼前利益,任由环境恶化。为了抽取更大税收,减轻责任担当,更将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化,将断民众生计。贪污腐败,层出不层,犹不禁绝。
楼主,你也这么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天真?要知道,美好社会的发展与构建,要靠好的制度去约束与规范。天天空谈道德,空谈发展,没有具体的方法与制度建议来实行,是不会有效果的。
中华几千年的传承,不是缺少了道德思想与发展观念,而是缺少了良好的制度,缺少了平权思想,以致于心思都被用在权力争斗与人和人之间的内耗上。
期望楼主能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再在这里愚民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6 19: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中国特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好文回头读.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22: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科学发展大潮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上有了新提高,政策上有了新举措,实践上有了新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继续上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们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

  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亿万中国人民,正处在一个大变化、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处在一个逐步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胜利航程中。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胜去年。憧憬新的一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力量,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于全党全国人民对科学发展的高度共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也正在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思想共识,成为我们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是代代相传的伟大事业。世界的发展趋势,历史的经验教训,我国的阶段性特征,使全党全国人民坚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绘就了以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宏伟蓝图,全国各族人民精神振奋,信心倍增。这是我们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根本保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5: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增强忧患意识 锐意开拓进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这种意识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增强公仆意识 坚持权为民用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我们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增强节俭意识 始终艰苦奋斗

  成由俭,败于奢,这是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无论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不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5: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箴言警句

忧患篇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公仆篇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节俭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谚语)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谚语)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5: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怀忧患之思
恪尽公仆之责
常修节俭之德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5: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安思危 开拓进取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三种意识”的提出,内涵深刻,意味深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表明了我们党担当历史重任的强烈责任感。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前提,是我们的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省第七次党代会更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为今后的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成就鼓舞人心,目标令人振奋。但是,无数事实证明,越是在成绩面前,越是在大好形势下,人们越容易“乐而忘忧,居安忘危”,越容易自得自满,不思进取。所以,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对建设沿海强省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昂扬锐气,决不能盲目乐观,忘乎所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省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搞好了,就可以乘势而上,跨入先进行列;搞得不好,就可能丧失机遇,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我们只有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看到不利,从平静中看到危机,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事业无止境,发展无坦途。增强忧患意识,既要客观地分析过去,看到成绩更看到问题和不足;又要冷静地面对未来,看到机遇更看到困难和挑战。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从宏观上看,国际、国内和区域竞争日益激烈;我省“东部区位、中部水平”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明显改变,与先进省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西部省市快速追赶带来的压力仍然很大。从微观上看,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不够高、效益不够好、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我省更好更快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仍有待进一步破除……

  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目标的提出,其本身就是居安思危、锐意进取的一个战略抉择,因而必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来保证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相信,全省党员干部一定能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把忧患意识贯穿到思想建设和每一项工作之中,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以开拓进取的锐气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崭新局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6: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荣辱观是需要有评价平台的,如果没有人评价,那么他就感觉不到光荣也就感觉不到耻辱。社会上道德领域有问题的事情相当多,有些问题大家都来不及调整自己的行为。一是有些问题的评价标准变了,原来大家认为不好的,现在反而觉得是“光荣”了;二是界线的模糊了,一些新的领域如几亿农民进城以前没有遇到过,在农村里大声讲话是必要的, 到了城里,就要求他小声讲话,这需要一个过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6: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创造力量。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追求的社会目标。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构成了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旋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6: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经济全球化导致大量的国际经济组织、区域经济组织及条约产生。其次,国际经济组织和条约所调整的范围日趋扩大,例如世界贸易组织调整的不仅仅是国际货物之间的贸易,而是扩大到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再次,国际经济组织和条约的调整力度加强,但由于大量国际经济组织出现,而相应的立法活动缺乏协调,国际经济法规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冲突。
  近年来,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呈现出一些特点:一是从多边模式走向双边模式;二是从地缘政治模式走向经济合作模式;三是从农业及制成品模式走向能源及矿产资源模式。这大大提高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的成效。有学者指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度提高,我国应把经济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作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时着重考虑的因素。同时,在国际投资领域,应设法在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之间保持适度平衡。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6: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正在通过各种政策调控逐渐得到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随着相关制度安排的调整与政策措施的实施正在加快,但总体上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和社会问题、社会风险仍然在持续累积的关键而敏感的阶段。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尤其需要保持发展中的理性,尤其需要在坚持公平、正义、共享原则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保障民生与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

  重建政绩考评体系,对结构调整、民生改善、自主创新等问题确定相应的量化指标,与节能减排等一并列为约束性指标,并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跟踪监督,以确保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确立的宏观调控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重视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与相互协调,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引导与协调作用。政府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通过公共政策的规范与完善,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民生问题的改善进行强势主导,并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

  更加重视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立足于在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刺激国内消费,在加快提升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重点是要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迅速健全能够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在解除全体国民生活风险后顾之忧的基础上促使国家健康、和谐地持续发展。

  加大改革力度,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以确保国家发展行进在理性、健康的轨道上。例如,调整现行住房政策,理顺相关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21: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