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3|回复: 1

客家戏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1 0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戏曲,从源流分,可有这么三种:(一)来源于本地民歌,综合其他艺术形式,吸收兄弟剧种养分而发展起来的本地戏曲剧种,如:采茶戏、山歌戏等。(二)外地传入本地而逐渐地方化的剧种,如:汉剧、傀儡戏等。(三)外地剧种而以原来形式流传于客家地区的。如:祁阳戏、京戏、越剧、赣剧等。
(一)客家汉剧(外江戏)
客家汉剧,原名外江戏,又称乱弹。本世纪30年代,始称汉剧。流行于福建省的龙岩地区各县和漳州、三明地区的部分县市,广东省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各地。在东南亚客家华侨居住的地区也曾有演出。
客家汉剧的源流有“源于湖北汉剧”说、“来自徽班”说、“秦戏班底”说等多种说法。但据现有资料记载和考证,当与湖南祁阳戏(亦称楚南戏)有较为密切的血缘关系。清乾隆丙辰(1736)年间,湖南祁阳戏“新喜堂”班到宁化演出。此后,陆续有湖南祁阳戏班经赣南来闽西客家地区演出,收徒传艺。祁阳戏传入闽西后,曾吸收木偶戏、西秦戏、潮剧、饶平戏以及闽西的中军鼓乐、十班和民间歌曲的艺术营养,使表演艺术、音乐唱腔得以丰富发展,逐步形成既保留了祁阳戏风貌,又有别于皮簧剧种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清末、民初时,该剧种不仅风行于闽西各地,而且经闽西流传到广东的梅县、潮州等地。随着戏班的大量发展,为了培养新人,还办起了科班,涌现了一批有影响有成就的艺人。1933年,由《汕头日报》副刊编辑钱热储的倡议而更名为汉剧。30年代至40年代末,汉剧与土地革命、抗战救亡活动紧密结合,艺人纷纷投身革命队伍,编演新剧目,演出与当时形势相吻合的传统剧目。50年代以来,汉剧得以发展,除收集记录了大量传统剧目之外,还在创作新剧目、培养接班人和音乐唱腔、表演艺术的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客家汉剧的传统剧目相传有600多个,代表性剧目有《大闹开封府》、《大保国》、《百里奚认妻》、《蔡伯喈认妻》、《雷神洞》、《打芦花》、《蓝继子》、 《林昭德》、《齐王求将》、《洛阳失印》、《尼姑下山》、《二进宫》等。50年代以来,新创作的剧目主要有《陈客嬷》、《鬼恋》、《月到中秋》、《打赌成亲》、《一袋麦种》、《人民勤务员》等。
(二)采茶戏
在客家地区,过去茶农上山采茶时都有唱采茶歌的习惯,后来这些采茶歌与民间歌舞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后来逐渐发展成活跃于客家地区广大农村的采茶戏。
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形成赣南采茶戏。此后,往东流传到闽西宁化、清流、长汀、连城等地;往南传入广东韶关地区和梅县、湛江一带;再随着广东客家的迁移,而一路带往广西玉林、钦州,另一路则传到台湾苗栗、新竹、中坜、桃园、平镇等地。
采茶戏主要有五类:⑴赣南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南部各县。当地九龙山为客家地区采茶戏之发源地。清代,安远县九龙山一带为全国重要茶区之一,不仅生产贡品茶,而且还远销国内外。每当春茶上市时,海内外人士云集,茶叶交易十分繁荣。由于居民从事茶叶生产者增多,所以,使配合采茶制茶劳动时的歌唱也得以发展,并成为当时赣南民歌的代表。以此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茶篮灯,变成本地区甚为普及的一种民间歌舞。后来,又大量吸收当地的民歌小调而发展成为采茶戏。⑵粤北采茶戏。流行于广东省韶关地区和梅县、湛江一带。是赣南、湖南采茶戏流入粤北后,同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据清乾隆年间李调元(南越笔记)载:“粤俗岁之正元,饰儿童为采女,为队十二人,人持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縆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可见清乾隆年间广东已有茶篮灯。粤北采茶戏的形成年代当在此之后。⑶广西采茶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和钦州部分地区。是由赣南经广东而传入桂南的。最初以一男二女用钱鞭花扇载歌载舞,后发展成戏曲。⑷台湾客家采茶戏。流行于台湾的苗栗、新竹、中坜、桃园、平镇一带。是由迁移到台湾的嘉应州一带的客家人,将粤北采茶戏带到台湾的。据光绪二十年(1894)左右的《安平县杂记》“风俗现况篇”载:“酬神唱傀儡班,台庆、喜庆、普渡唱官音班、四平班、神路班、掌中班、采茶唱、艺妲等戏。”其中已有“采茶唱”戏曲。清末、民初台湾采茶戏达到鼎盛期,各地相继成立戏班,自编新剧目。或则在山歌曲调中填入新唱词,加上对白,表演简单故事情节;或则以小调对唱加上对白、表演。⑸闽西客家采茶戏。流行于福建省宁化、清流、长汀、连城等县。据老艺人传说,该剧种源于江西九龙山。闽西山区,界邻赣南,由于两地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和方言甚为接近,所以,赣南采茶戏流传进来以后,甚受当地人民喜爱,并吸收、溶合本地民间音乐,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被当地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
(三)山歌戏
流行于广东梅县(现为梅州)、惠阳两个地区的称为梅县山歌剧。流行于福建龙岩、连城、漳平、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的称为闽西山歌戏。都是在客家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
客家地区,自古以来就盛行山歌。客家人通过山歌来反映他们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男女爱情。50年代,民间艺人、山歌手受话剧、歌剧的影响,吸收民间歌舞采茶灯、龙风灯、竹马灯、船灯和歌舞小戏的养分,把山歌从山间田野外搬上村坊土台,成立山歌剧社,编演山歌戏剧目《浪子回头》、《九件衣》、《不识字的痛苦》、《两姐妹》、《王迈三卖余粮》等,使山歌戏初具雏形。50年代后期,在梅县、龙岩相继成立专业性山歌戏实验剧团,组织专业戏剧、音乐工作者致力于山歌戏的剧目、表演、舞美、音乐、唱腔的建设,使客家山歌戏日益趋于成熟。
客家山歌戏的代表性剧目有移植、改编的《刘海砍樵》、《瞧妹子》、《刘三姐》,以及创作剧目《彩虹》、《挽水西流》、《补箩记》、《葵花向阳》、《茶花娶新郎》、《陈客嬷》等。
(四)木偶戏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在客家地区得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俗艺能。过去,大凡年节喜庆,迎神赛会,均有木偶戏的表演。
闽西木偶戏流行于上杭、连城、长汀、永定、龙岩、武平、宁化等县。也曾到漳州、漳浦、龙海和广东省的潮汕地区演出。
据艺人相传,闽西木偶戏最早由上杭艺人赖发奎、李法佐、李法佑、温发明于明朝初年从浙江杭州学回来,并组成闽西第一个高腔木偶戏班。此后,逐渐往闽西各县和潮汕、粤东流传。至清末民初,进入木偶戏鼎盛时期,仅上杭白沙就曾有过100多个木偶戏班。


http://www.cnhakka.com/bbs/read.php?tid=6369

[ 本帖最后由 ysynhqc 于 2006-7-11 10: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1 09: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把帖子来源交代清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5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