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13|回复: 6

你知道川渝移民经历的变化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3 12: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渝移民,经历了先入者插(占)地为业,次入者租地为业,后入者买业为业几个阶段。
    插(占)地为业,占尽先机,可谓地主,次入者租地为业多贫穷,后入者买业为业属于经济移民,也饱受先来后到的挤压。
  艰辛的先辈们为川渝的发展,作出了何等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0 09: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崖可以刚一哈

记得2002年刘氏宗亲团拜会在富顺举行时候,家族老人讲了一下.当时来四川以后没有多少田地,最后刘家靠经商发家,族人就商议买一些田地作为家族共同财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14: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殊途同归

是的,无论就地经商,还是祖籍带来财力,都是经济移民性质。
      “买一些田地作为家族共同财产”,是否是作为祠堂祭祀祖宗的祠产?
      客家先民对祖宗和宗族有着强烈的追崇,在不公平的社会,只有通过宗族的凝聚力才能抵抗外部恶势力的侵扰。
      客家移民在湖广填四川的后期来到四川,不能以插(占)为业的方式取得需要的土地。只有通过经商发家或者带来的钱财从前期插(占)为业者的手中购买土地,应该属于经济开发移民了。
      商业活动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两、三百年前资本主义能够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搏,我们的国家就不至落后西方了。
      许多学者研究了贫苦移民四川的荡气回肠的经历,可是这些经济移民的境遇,少有研究。毕竟,经济移民的贡献是不能淹没的!客家经济移民对经济的发展,今日广为称颂,若倒退200多年,恐怕没这么荣耀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期四川情况与移民政策

先期四川情况与移民政策
      顺治年间巡抚张德地到成都上任时“沿途瞻望,举目荆榛,一二孓遗,鹑衣菜色”,“行数十里绝无人烟”。只好退驻保宁(今川北阆中县),直至康熙四年(1665)才搬入成都,康熙五十七年(1778)才重修成都城。
      清初“湖广(今湖南、湖北)填四川”,一些“奉旨”的湖广人入川,实际上是强制性的“捆绑入川”。后来康、雍、乾年间均从优惠移民政策上予以鼓励入川。康熙十年(1671)下诏“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并开垦者,准其入籍……应准其子弟一体考试”,康熙五十一年(1772)“往四川垦地至满五年起征”,每丁给农田30亩或旱田50亩五年内免征粮。雍正间下诏“凡流寓情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雍正六年(1728)三月,户部批准入川垦户“每户给银十二两”用作安家费。
      湖广人为主,赣、粤多些,福建较少的移民,从康熙二十一年(1682)川中统一开始,直到嘉庆年间(1796-1820)移民才停息,持续了一百多年。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4 14: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泪别家乡

泪别家乡,艰难创业路
      龙岩万安乡溪口村徐姓《族谱》记载:“启祖原系福建省漳州府龙岩州溪口县万安里,地名庵子脚下老屋基居住,耕种祖父遗留之业。不意年寒欠丰,男繁女众业乏之苦。
      常言四川耕种贸易之隆,是日弟兄同堂议妥:长么两房仍就福建受业耕春;二房徐美周(入川启祖,号永旭,时年40岁)同缘韩氏(28岁)二人,随带长子良彪,用箩兜挑着次子良凤(6岁),女儿(半岁),与三房美昌(号永镒),于乾隆十七年壬申岁(1752)九月初四日择取吉良黄道,起身移居四川。
      长么两房二人送至三十里,弟兄分别泪如雨点,大哭而回。永旭、永镒六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岁三月初二日,一年多后来到四川,在大足城西门住座贸为业一载五月。
      因干旱,贸易不顺,弟兄各寻各居。以至八月内,搬移中敖三板桥,地名刘家沟,佃田耕种三十余年。……嘉庆六年(1801)男女五人迁移大足茅居子(山乡)屋座几载。承天地之德,至嘉庆十三年(1808)落业成粮(立为粮户),螽斯千古,永振家邦”。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22: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迁徙=安居乐业,先祖金骸川渝分

迁徙=安居乐业,先祖金骸川渝分
      龙岩、上杭交界处的陈姓,《闽岩蜀派陈氏族谱》记小池陈氏迁壁山县等地经历:
      一世祖德顺公,宋中叶伯九郎孙,千十一郎后裔也,始居闽之龙岩州城,因嚣尘近市,后迁洪畲小池村,凡我族人隶居龙岩鼎昌以为开基祖,公妻生子七。卒葬龙门里大池九曲岭卯山西向虎形。传至振万公。康熙五十七年(1718)陈振万公率子左玉、右玉偕侄儒玉、奉玉、化玉、伟玉及孙维忠等四十余人,因“闽中地窄人稠,尔时四川遭兵燹,土广而人稀,皇朝康熙御宁屡下招来之诏”,举家从上杭胜运里(溪口)下隔林,迁四川重庆壁山,迁壁后在城周农耕。后移隆昌等地,后再迁于壁山、资阳、简阳、乐山。又先后从福建迁来祖宗金骸十具葬于壁山、资阳、简阳、乐山各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4: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扁担镶梁木,不肖儿子逐家门

  创业扁担镶梁木,不肖儿子逐家门
      龙岩白土(今东肖镇)张端世携带妻儿入川,迁入射洪佃耕,张氏后代把入川始祖端世公沿途收购废品的一根扁担镶进祠堂的正木梁上,刻上始祖的容貌,以作后代的楷模。
      岳池郭氏入川始祖元伍公返闽(龙岩铜钵)迁祖上遗骸时,在川儿子不肖卖光他插垦田地,元伍公返川后,就把儿子赶出家门,不再认为同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3: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