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61|回复: 1

刘学东等:广东梅州客家人与四川客家人的亲缘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1 1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东梅州客家人与四川客家人的亲缘关系

文/刘学东、刘贤如、吴增粦

转自: 时间:2005-8-26 23:22:51


  粤东和闽西客家人迁移四川原因

    据考证,在清初,客家地区(这里指的是广东梅州市和福建龙岩市)的家族成员的人数,便已达到1949年人口总数的80%、家簇成员总数的75%。
    由于人口迅速膨胀,有限的土地资源所能产山的粮食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求,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世,客家地区由于
受“山多、地瘦、交通不便”的限制,当地水稻平均亩产仅200市斤。高产的水稻约
为260市斤,这是传统农业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虽然也种旱地作物如地瓜等,但由于地瘦和山猪很
多,不能寄希望能有多少收成。
    根据计算,清代南力农民要人均4亩耕地才能勉强维持最低生活:”另据考证,在清初农业生产水平下,“1亩耕地是维持一个人生命和一般劳动最低数”,全年每人最低需要口粮270公斤…:按照一般标准,客家地区自己的田显然是不够的养活家庭的。最现实的出路,就是通过佣丁、佃耕和发展副业来补偿:然而,这仍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举。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移人口,缓解耕地上的压力,家庭的负担仍得不到减轻。正是在现有土地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背景下,出于求生的本能、人们选择了向外迁移人口。于是,大举移民遂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随着人口的增加,家族成员内部的矛盾日渐多了起来。这实际上正是由有限土地资源与人口无节制膨胀这—根本矛盾引发的,是人口膨胀下资源争夺在家族内部的反映。
    以大欺小、恃强凌弱是动物生存的天性.也是人类的本性,因而“大姓欺小姓,强房欺弱房”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村落社区宗族关系的一种普遍特征,这种现象,尤其在闽西、闽南和兴宁、五华等地表现得十分明显。
   而恰逢此时,天府之国的四川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地旷人稀的局面。清朝政府为填补四川人口的空虚,正好作出了鼓励外省“实川迁移”的办法,下令移湖广(今湖北、湖南两省)人民入川。
  移民入川垦荒的空前之举、以及—系列鼓励外省移民在川开垦置业的优惠政策,对粤东和闽西移民的外迁行动产生了巨大吸引拉动作用,这是粤东和闽西客家地区移民大举迁川的外部原因之所在。
  内外素的结合,推力与拉力共同在起作用,由此造就了粤东和闽西移民大举迁川历史观象的出现。
   
    粤东和闽西客家人与四川客家的亲缘关系

  迁入四川的除粤东、闽西客家人外,亦有其它地方如粤北的客家人。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在自然经济年代,在那里谋生较易。入川后,皆能安居劳作,繁衍生息。关于粤东、闽西地区客家人迁川之史实,我们能在残存的古籍谱谍中找到其记录。下面就引一些族谱记录,予以证明。
   清雍正年间,政府在今梅州地区置嘉应直隶州,下辖当今之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五县(称嘉应五属,后来又划入大埔,遂称嘉应六属。丰顺是解放后才划入的)。嘉应州今称梅州市。

 一、梅县:畲坑镇卜姓11世明湘公其子寓辉、寓祥、寓隆携子女入四川,畲坑镇杨姓16世起移四川重庆府。梅西镇崇化布上吴献冶(吴宣28世)后裔迁四川。

  二、 五华县:五华《李氏族谱》:“十二世祖君茂公,妣严安人,生四子:秀荣秀华秀清秀锦。三房(秀清)裔孙移居西蜀”。“十三世祖秀锦公,妣谢安人,生二子:先闻先闱。两房子孙移居西蜀”。
    五华《巍氏族谱》:十二世庭槐公,十三世昆端公,迁四川成都西门街,生八子,于本处(指原籍)葬银牌”。五华《徐氏族谱》:(粘坑明谨公房)“第七世祖达省公三子德尊,康熙五十八年己巳岁,迁四川泸州杉丁市坝。”又(粘坑明谅公房) “第九世捷相四子捷远移居四川,(捷远)子:“仪(之)长子敬行,雍正五年,移居四川顺庆府邻水县徐家坝。
长布李氏10世祖后裔承显、承炸及子女移四川。粘坑徐姓第7世达省三子德尊在康熙58年迁泸州利市杉,丁市坝。徐姓第九世捷远移四川。子义长子敬行,雍正五年,移顺庆邻水县徐家坝。宋姓21世登惠、文英次子迁四川。魏姓五华世系5世祥公裔孙迁四川。汤姓,汤礼辅房10世华英移四川。15世桂生朝儒移四川,15世鹏万、捷万移江津五子桃居住。横陂范姓尼甲坑广世祖裔孙移四川华阳居住。中兴镇(五华旧镇名)《利洋村吴弘楷、弘襟潼中江县城内东门小街。吴名馨移梓潼县,吴瑶钟、瑶泽、瑶纯移四川遂宁县扬土坝。吴云周移中江县歪脑山。桥江镇(五华旧镇名)绿水村吴念三裔孙11世吴利沐于嘉庆19年入川,在民国26年丁丑三月初六日有四川简阳第四区河东青龙乡吴利沐后裔吴星麒曾来信五华查访故乡乡情,后得到回信。非常高兴。后有吴利沐17世孙吴正墀、正清、正榜、正澍及18世孙吴天宝、天柏、天听、19世孙吴星田、星顺等均又回信五华。吴念十二世孙吴鹏立及其子女吴必凤、必盛、必秀、必云等于乾隆17年六月十九日入川住简州东方双岔县,后移金堂县芭蕉沟。

  三、兴宁县:《兴宁曾坑陈氏族谱》:“康乾时,其族人迁居四川的实达八九十丁人。计十一世有绍尧、俊元等十一丁;十二世有卫臣、天锡等三十一丁;十三世有国兴、德林等三十六丁;十四世有振绪、庚粹等十一丁。其各丁随行子女妻妾,尚不在内。” 《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宗支谱》:左一房昱公系:“(二十一世)侨寿,移居四川涪州石家沱,后裔繁盛。”又“(二十一世)福寿移居四川涪州石家沱。”
东门罗姓21世桥寿、福寿移四川潼州石家沱,人口繁盛。曾坑陈姓在康熙乾隆年间迁四川有11世绍尧、俊元等11丁口,12世有卫臣天锡等31丁口,13世有振绪、康梓11丁口,其随行人员不计在内。罗姓有仲禄居四川。罗岗镇袁姓9世一郎参贤次子移四川。吴洪魁(吴太伯93世,开儒15世)携子嘉谟、嘉祥于乾隆年间入川,在宜宾县月波场杨家山开基,现有100多人。永和镇仁里村吴晋生(吴太伯89世、法猷12世)其子君魁,君瑞、移宜宾县月波坝上居住,1995年曾写信回祖藉寻根问祖,得到乡亲回信。现月波坝等地已下传11代,4000人。水口镇吴仁祥(吴太伯91世,崇仕11世)壮年时期,乾隆50年,移宜宾县合什乡后坝子开基立业,已有200多年,下传11代,300多人,吴碧荣(吴太伯92世,崇仕12世)在嘉庆13年(1808年)迁宜宾县合什圹房拗开基,至今有190多年,下传8代,200多人。吴家琰(吴太伯89世)康熙年间偕妻儿子迁宜宾县,祖屋山落户,繁衍至今传楼房湾、祖屋山、湾头坝、宋家坝、宋前坝、合什、柳嘉、征远、沙沟乡等地,有270年历史,下传12代,700多人。
吴必寿、必聪(吴太伯91世)兴宁湖屋堡双河湾人,于乾隆30年(1765年)迁重庆桂溪镇城南,石路村、王家场、燕石湾等地有其后裔,有240年历史,下传8代,85人。
    吴颜甲是兴宁水口镇,窑岭人、迁重庆巴县白市驿镇,下传11代。
    《潮梅刘氏族谱》:“铁三郎公,号念五郎,妣程氏,移居四川保宁县。”像这样的记录,各姓的族谱还可以找到不少,这里只能摘录一些,以示例证。

  四、平远县:据平远县吴敬轩教授撰写的《两亲六一双寿恭述》一文中说:“清初他省移民入蜀,相望于道。吾族健者,亦多驱车入蜀。至道咸间,居成都邑温江、新繁、郫、灌、崇宁等处。所云川西坝者已数世矣。”又另一文《吴氏源流考》:“吴吉甫公长子五四郎长孙郎生下九子,五(子)念五所传平远东石畲脑等处一支吴氏。自乾隆以至咸,同间,亦多迁移至四川新繁、灌县等地。”
     东石镇畲脑乡吴念伍后裔有一支迁四川新繁,灌县等地,其中吴敬轩先生综述其本家入川情况,至道咸年间居成都、温江、新繁、郫、灌、崇宁县等处,已有几代人了。东石镇锡水乡吴姓族中少壮到温江县,崇庆县等地子孙繁衍鼎盛。清同治末年,有吴文甲经江西、湖南行时二个多月之久抵达成都,在宗亲帮助下,在新繁、郫县经营客栈(旅馆)业务多年,年老后才回东石锡水。大柘镇姚姓,有姚心功,姚心乐及其他青年组成集体前往川达威县鸭子滩等地谋生,据1947年统计,姚姓后代有20000余人。八尺镇肥田肖姓12-19世有103户迁四川成都重庆等地开基。大柘松柏圹凌姓,坝头、河头、刘姓、张姓均有入川开基。东石乡米斗石南坑里李能长全家于1727年入川罗江县金山乡刀石下居住。河头乡林锦春于1716年只身入川至资州等地居住,又林汉电于1734年携家到资州马家坝居住。
  东石镇锡水吴念伍17世孙吴可淑迁四川。20世吴望梅后裔迁四川建宁县,19世吴锡凤迁四川西蜀,15世吴基静、吴松峰后裔迁四川,18世吴佑仁、20世吴望晋迁四川。22世吴世能迁四川太邑县。长田镇吴念三支系吴永攀迁四川四明山东石镇麻圹杨姓后裔迁四川仁寿县。全国九届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是四川吴仁寿县人,他得知其祖籍在广东平远,曾回祖居地访问,得到乡亲热烈欢迎。激动地作诗一首:千里寻根平远城,我家原是客家人,且喜今朝来聚会,听了乡音增乡情。

    五、蕉岭县:叟乐利姓,13世因做官入川居住。新铺镇湖鳅墩李姓,17世有连大、浩大、伟大兄弟及其子女入川,尚有李兰连入川居住。18世李应乐、瑞文、瑞章、瑞金迁四川。吴姓念二世系入川有97世吴子彬。念三世系有92世吴时刚、时庄、时健、时蔡。徐溪乡何姓12世绍钦、文省六子入川居住。广福乡张姓六世张俊任官迁四川。长潭峡林姓世系二房17世应聘及子女入川居住。18世锦秀、福春移四川中光县。贤秀子尚简移四川滋州仁爱县住。徐姓长房、二房、三房均有裔孙入川。长房9世一崔,15世迪修。二房有13世昌秀、思崇、思琳、14世桂贤、友麟,16世仁纲,连左。三房有11世尚珍,13世有居新、相敏、相友、相烘,14世荣祖、绍贤、龙廷、桂贤、永麟。尚有徐姓二房,13世仕芳,14世延启、延美、延最、延任、延明、延焕、延聪、延仕、延亮,15世仁禧及登禧,康运、有运、超先、洪禧、信禧、恒存、来先、纯如、缴如、降如,16世昌文、昌华均在乾隆至嘉庆年间移四川。

   六、大埔县。范姓12世宋进公之子敬攀移居四川。

   七、丰顺县,石灰井吴永贤迁四川青神县。

    我们再看看四川客家人所撰写的族谱中,有关其宗族来源的记录。他们以怀念祖先的心情,写下了他们先祖迁蜀之详情。四川新都《陈氏族谱》:“孙等不揣谫陋,将祖父迁居事业,纂修一二。……自粤省兴宁,移迁川蜀桂湖新都县。……第十一世祖俊元,字子进;元配罗氏,生二子:佐臣、佑臣;继娶何氏生仪臣、信臣。子进带家眷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岁正月二十六日,在老余窝屋起程,移居上川住。子进自己又于雍正三年乙巳岁回来,冬月内到老余窝;有男罗氏生佐臣、佑臣,于雍正丙年岁三月十六日一齐同移上川住。十一世祖俊垣,字焕章。于雍正四年丙午岁正月二十八日,带家眷在榕树塘屋起程,移居四川。第十一世祖俊巍,字子铎,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岁,正月十八日,在榕树塘屋起程,带家眷移居上川。”四川《张氏族谱》(现存成都市龙泉区山泉乡张隆司家):“更推乎近代,迨我始祖资公由闽迁粤,都于长乐。”(今广东五华县)。
    四川《黄姓谱序》(手抄本,现存西昌县南宁区黄联乡黄永儒家):“城公自江西省南丰府转迁赣州府瑞金县葛藤都立业,以后迁梅州……龙川……揭阳石坑……长乐沙坪。于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初八起身,迁移四川省宁远府西昌县黄莲陂大中坝立业。”下面再引一些有名望的社会学家、学者的有关叙述:著名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在她所著的《伤残的树》中,就有如此述说:“我的祖先姓周,来自广东省梅县。……我的祖先在十五世纪时定居梅县,移居四川大概是1682年到1710年之间,是四川的第一代祖先。
   
  曾任蓝田师范学院教授的社会家罗荣宗先生撰述:“先世居兴宁下乌池,……十一世启岐公,遂迁蜀,初家泸州衣锦乡新桥头。至十五世彰公,于道光二十二年,复由泸州徙居荣昌安富镇,子孙在此聚族而居……至今仍保持客家语言,子女婚姻。亦以客家人为对象,生活习惯,尚有客家人的意味。”根据史料,四川的客家人,多数是由广东迁去的,而从嘉应州迁去的为数不少;仪陇客家人多来自粤北,威远客家人来自粤东之龙川(黄姓、崔姓)和五华(周姓),成都市郊客家人,来自兴宁、梅县和五华等县(以上均指一部分,非指全部)。据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教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调查统计可知,四川无纯客住县,但非纯客住县有:涪陵、巴县、荣昌、隆昌、泸县、内江、资中、新都、成都、华阳、新繁、灌县、郫县等。这些县的客家人多数是由梅州地区迁去的。当然,肯定其他县亦有客家人的居民点,不过,手边没有具体资料,不便妄述。
   由于粤东梅州地区的客家人大部分都是闽西特别是宁化石壁、长汀(古时汀府)一带迁移而来,两地同宗,本是一家。后来迁川过程中,闽西客家与梅州地区的同宗迁川大部分是结伴而行,到了四川,又多是同居一地。因此,客家地区迁川之举,具有同宗同迁同地落根开花结果的特点。如今在四川,一个村庄的口音都同是一个客家口音,姓氏多是同姓,便可明证。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客家仍能保持地道的兴邑客语。四川客家人在家操客语,在外则操川语。日常饮食仍喜欢客家酿豆腐,红焖猪肉等等,保留着客家的风俗。

文/刘学东、刘贤如、吴增粦

http://www.worldhakka.org/xw07/2005-8-26/2005826232251.a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15 11: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刘不是客家学的专家,从前是个小混混,去年从市委那里购买了《客家人》杂志,当起了主编,此人我见过,长得并不怎么样,这篇文章他只不过拾人牙慧罢了,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 Last edited by 无言无语 on 2006-4-15 at 11:18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8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