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79|回复: 6

客家古村---江西寻乌县周田村评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17 18: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古村—周田
     
      自2002年10月国庆节开始启动周田客家古村的保护工作,经过周田人民的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省、市、县各级建设部门、文化部门多次来周田村考察和认证。2003年3月,江西省建设厅主办,省文化厅协办的历史文化专家评审会中,评选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共30个村(镇),其中包含寻乌县周田村。)
     相关新闻媒体连续对周田村的客家古建筑、客家文化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CCTV—1在2003年4月27日下午4时新闻播出,赣州电视台、寻乌电视台也多次播出;《赣南日报》多次刊登,并在2003年3月18日专版刊登,《江西日报》在2003年4月22日刊登……。周田的客家文化、客家围屋等古建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定。这是全体客家人的荣誉!
      周田,是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位于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处,古时号称“三省通衢”,处于客家地区的中心地带。有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和客家古建筑。
     周田,是一部客家史书!记载了明清两朝赣、粤、闽“三省通衢”客家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
     周田,是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保护和研究。
     群山环抱,村子象一个盆地,奇石、秀峰、围屋、古树点缀着这片客家乐土。周田河静静地向南流去,汇入东江之源---寻乌水。如今看似普通的山村,然而它却是从明朝至新中国成立的五百多年来,赣、粤、闽三省的官府、商贩、平民均不能忽略的地方。现存完好的古驿道、茶亭、客栈似乎在向我们诉说它古时的繁荣和忙碌!
     沿着周田村的古驿道向南行十五公里,就是赣、粤、闽三省交界点。其上有一古亭,叫石茶亭。过石茶亭南行,就是广东省平远县,过石茶亭东行,就是福建省武平县。因此周田村是名符其实的“三省通衢”。解放前,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寻乌县境内10%属于赣江水系,90%属于东江水系。而且只有东江之源---寻乌水可通航木船。这一带的主要水运码头有:寻乌县的澄江、罗塘,会昌县的筠门岭,广东平远县的下坝。而这几个水运码头之间有大量的货物需要辗转运输。古代主要靠肩挑、马驮。这种自然条件造就了影响赣、粤、闽三省五百多年的古驿道。正是这通达三省的古驿道,给周田带来了明清五百多年繁荣,培养了大批客家富商,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客家文化,建造了远近闻名的客家围屋。
      周田客家古建筑,是一本刻着岁月的书!寻乌县有句俗话:“项山的糯,三标的货,周田的屋,长畲的谷。”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周田村古建筑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首先,周田村的古建筑的类型丰富。有方型围屋、客家学堂、茶亭、客栈、药栈、水车油坊、寺庙等。可以说,周田拥有我国古村落可能有的全部建筑类型。而且还有通达三省的古驿道。其次,古建筑的艺术价值高,围屋设计合理,木雕、砖雕、石雕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其中方型围屋---田塘湾,在《寻乌县志》中列古建民居之首。再次,古建筑的规模大、数量多,在方圆3平方公里之内建有二十八座方型围屋(现存完好的有十五座)、学堂四座、茶亭一间、客栈四栋、药栈一间、水车油坊一座、古寺庙五处。
      据说,古时凡经过周田的达官贵人都下马步行,因为他们从村中建筑的气势判断,周田一定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据周田王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王氏先辈从福建上杭县迁居寻乌澄江王屋,明朝万历年间,周田开基祖王梯从澄江王屋迁居周田村。王梯的曾祖父王裳在明朝嘉庆年间历任福建上杭令、广东布政司都事(摘《寻乌县志》)。而王裳之父王凤在明朝正德年间曾任赠谏议大夫,三品官。当时寻乌尚未设县。
      古驿道,是客家人的“盐米之路”!周田有通达三省的古驿道,其中最繁忙的路线是会昌筠门岭至广东平远下坝路线。周田正是中点。(筠门岭至周田是30公里,周田至下坝是30公里)。据毛泽东的《寻乌调查》(调查时间是1930年5月)写道:“从石城、瑞金来的米和豆子为大宗,从兴国来的以茶油为大宗,在筠门岭上岸,每天从筠门岭至广东下坝的大米、豆子、茶油共有四、五百担。下坝运至筠门岭的以海盐、海味洋货为多。脚夫们一担货去,一担回。”。总之是“盐上米下”。很多挑夫、马夫在周田的客栈吃饭、住宿。
      客家古村---周田,是一处珍贵的客家历史文化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7 19: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古村---江西寻乌县周田村评为\

周田,屬於劍溪鄉?澄江?

看起來也是個小山溝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6-17 20: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古村---江西寻乌县周田村评为\

                          客家古村---周田  地理位置

         客家古村---周田,一个普通的江南山村。一般的地图上很难找到它的位置,但你一定能找到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处,周田就在那里。行政上属江西省寻乌县澄江镇管辖。
        如今看似普通的山村,然而它却是从明朝至新中国成立的五百多年来,闽、粤、赣三省的官府、商贩、平民均不能忽略的地方。现存完整的古驿道、茶亭、客栈似乎在向我们诉说它古时的繁荣和忙碌。
        周田的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5度---116度;北纬24度---25度之间。平均海拔350米。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地区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9摄氏度,有记载以来的最高气温是38.2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是-5.5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650毫米。降水量是春夏雨季多,秋冬两季少,具体是4-6月多。
       周田属江南丘陵地带,地形是四面环山,呈“Y”字型的盆地。山势南高北低,梯田满山,周田河两岸更是良田千亩,是林茂粮丰之地!有五条道路进出村庄。东至溪尾,南至渔溪,西至团山,西北至澄江,北至族亨、长企。
       周田的客家方型围屋远近闻名!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周田“奇特的山水,美丽的传说”,让人留恋忘返!有仙人桥、调子石景区和水口景区,共计二十处景点。
       周田还是林茂粮丰之地!盛产粮食和蜜桔、脐橙、桃李、枇杷等水果。
          周田村经古驿道至梅州只有100公里左右。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从古至今商贸活跃。据周田王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王氏先辈从福建上杭迁至寻乌澄江王屋,明朝万历年间,周田开基祖王梯从澄江王屋迁至周田村。由于周田是名符其实的“三省通衢”,当地商贸非常繁荣,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更是达到巅峰;而且周田也是土地肥沃的地方,沿周田河两岸尽是平坦的良田;丘陵地带林木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很适合人们居住。自王梯开村立基后,清朝时期曾经有张、何、邱、谢、李、马等姓氏在周田居住过。后来都在清朝后期的战争动荡年代中迁走了,他们的房屋只剩下遗址。现在周田只有王姓居住。
        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快速发展,206国道经筠门岭、澄江、吉潭、寻乌、南桥进入广东平远。寻乌至福建武平,从寻乌、吉潭、澄江、筠门岭进入福建武平县。汽车运输代替了古代的肩挑马驮。通达闽、粤、赣三省的古驿道已是人稀马落,周田作为“三省通衢”,它古时的繁荣也成了昨日黄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全村人民在社会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完全靠人力修通了至澄江的简易公路,当时只能通拖拉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全村人民努力修整,可通大货车。一九九六年冬,周田籍高级法官王鹿泉赞助叁万元,经全村人民的努力,修通了“村道”。北至新屋家,东至周田小学(原培真学校),南至新壁背。周田的道路比建国前有明显的进步。
       注:今后将有介绍客家古村---周田的详细文章,并且周田正在招商引资开发旅游事业.








第三章  客家古建筑—一本刻着岁月的书
第一节  古建筑概述

    寻乌县有句俗语:“项山的糯,三标的货,周田的屋,长企的谷。”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周田村古建筑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首先,周田村的古建筑类型丰富。方型围屋、客家学堂、茶亭、客栈、药栈、水车油坊、寺庙等。可以说周田村几乎拥有我国古村落可能有的全部建筑类型。
    其次,古建筑艺术价值高,围屋设计合理,木雕、砖雕、石雕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其中方型围屋—下田塘湾在《寻乌县志》中列古建民居之首。而同时期的福建等地的圆形围屋,其建造材料、工艺还非常简单。
     再次,古建筑的规模大、数量多。周田村自明朝万历年间开村至新中国成立,在方圆3平方公里之内建有二十八座方型围屋(现在完好的有十五座)、学堂四座、茶亭一间、客栈四栋、药栈一间、水车油坊一座、古寺庙五处。
    据说,古时凡经过周田村的达官贵人均下马步行,因为他们从村中建筑的气势判断周田一定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据王氏族谱记载:周田开村祖王梯的曾祖父王裳在明朝嘉靖年间历任上杭令、广东布政司都事,名载郡志(摘自《寻乌县志》)。而王裳之父王凤在明朝正德年间曾任赠谏议大夫,三品官。当时寻乌尚未设县。开村后,曾出过几位县级以上官员。客观地讲,周田出的人才不算多,但历史上出的富商真是不胜枚举,其财富之巨,不可估量。客家人善于经商,周田又是“三省通衢”,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正是这些富商建造了让后人惊叹的客家古建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19 17: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古村---江西寻乌县周田村评为\

yanxiuhong9 于 2003-6-17 19:42 写道:
周田,屬於劍溪鄉?澄江?

看起來也是個小山溝呢!




澄江鎮的一個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20 00: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有灵的地方,我也步行而不敢车驶而过。是否有灵,看图便知。入东江的线及支流各流向很重要,还有山脉,估计是仅次于紫金的风水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00: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古村周田:江西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组图
中国赣州网  时间:2007-1-5 12:09:00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造型别致的牌楼
  
气势恢宏的门楼
大院的天井结构
精美的木雕窗棂
兽头功德碑
客家大院“下田塘湾”全景
    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寻乌县周田村,位于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处,处于客家地区的中心地带,记载了明清两朝赣、粤、闽“三省通衢”客家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有五百多年历史。

    站在村口,环顾四周,一片安宁,古朴的房舍错落分布,四面群山起伏;中央村子像一个盆地,是由15座大屋组成的客家民居群,秀峰、奇石、古树,点缀着这片客家乐土。一条古驿道和一条溪流穿村而过,静静地向南延伸。

    我们沿园圃边的小路,迈入历经岁月沧桑的门楼,走进正门牌楼前的禾坪,再穿过南边的回廊,来到一间小平房。周田村保护开发协会顾问王柏松老人就住在这里,他是一名中学退休老师,和一群源于周田、热爱桑梓的热心人自发组织起了周田村保护开发协会,保护、弘扬家乡的客家建筑和客家文化。

    王柏松介绍说,周田与广东的平远县差干镇烽岭牌村、福建的武平县东留乡龙溪村仅一山之隔,这条穿村而过的古驿道将三省三村相互贯通。这“盐上米下”通达三省的古驿道,给周田带来了明清五百多年的繁荣,培养了大批客家富商,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客家文化,建造了远近闻名的十八座(现存完好的有15座)客家围屋民居。

    “下社母”、“松山排”、“松树下”、“上田塘湾”、“下田塘湾”等围屋的匾牌;藻井、雀替、斗拱、柱基、窗棂、门楣……吸引我们端起相机。雕龙画栋、飞檐翘角、风火砖墙,还有文化意义深远的门楣、题刻、功名柱、风水塘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和客家古建筑。

    “松树下”围屋,是明朝任过上杭县令、广东布政司都事的王裳之后人王周崧,走此“盐米之路”发了巨财后所建,是王周崧的3座围屋中最后建造的一座,号称“周田十八座大屋”的榜首之作。门口的牌楼雄伟壮观,工艺精湛;从“崧祠鼎盛”石刻碑匾进入,是铺着铜锁形条石的天井,四水归一的雨水外泻后汇聚屋前池塘,寄意把守地门,财富勿流,好运莫失。祠堂外的门楼门罩,镶嵌浮雕砖,官爷、寿星,亭、台、塔,鸟、鱼、虫等栩栩如生。

    “下田塘湾”围屋由首富王周崧长子王巨楫所建,四进八厅十二井五十间,是周田占地面积最大、艺术价值最高、最坚固的围屋,堪称方型围屋的经典之作。院门开在两侧,前墙低矮,边墙高;正厅显赫,是远离中原故土对祖先“慎终追远”的反映,也是客家人强烈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体现。

    尤显古远的老屋里,井阶满布青苔,但至今仍旧住人。厅廊里,随意放着的风车、磨盘等;乾隆年间雕的兽头功德碑上,晾晒着衣服,一切都如此不假雕琢,处处透着的是最真切最完整的乡土气息。看着天井上方的光柱直透下来,令人浮想联翩……(蓝玉林 记者谢东琳 刘念海  文/图)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8 09: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3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