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LIN

【推荐】在深圳這白話包圍的城市生活 我仍然儘量找机會講客家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5 18: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jnae 于 2006-6-1 12:05 发表
有空到布吉这边啊,到处都有客家人啊,


我知道深圳市外有很多客家人 口音和惠陽的差不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7: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深圳和台湾两(岸)地经常穿梭 使用客家话有一种现象

在深圳 因为客家人或是从其他地区来深圳打工的客家人 他们多半是讲客家话主流腔调惠阳或是梅州客家话 因此我这个"台湾海陆客"也得入乡随俗的讲和惠阳梅州客家话腔调相似的台湾四县客家话 但是回台湾休假之后因为台湾北部地区的客家话主要的有3种口音(四县、海陆、饶平)但是是以四县、海陆两大客家话口音为主 而我在台湾本身是讲海陆客家话 但是类似大陆广东惠阳梅州的四县客家话也会讲 这也都是我们台湾海陆客的特色之一 由于从台湾北部客家区上来台北市区上班的客家人有不少是讲海陆客家话的 因此 我回台湾就讲回海陆丰客家话 去深圳换四县腔客家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7: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寶安區基本上是粵人區,平湖也是,屬於莞寶片的語區,好像松崗、沙井、福永及時公司明等地,當地人講的是粵土話。

至於市區,南山區也是粵人地方,只鹽田是客家人地方,至於福田及羅湖就比較難說了,我原先也以為是客家人地方,不過原來有很多粵土人的。

福田及羅湖是深圳墟一分為二擴張而成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7: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ppep 于 2006-7-21 00:29 发表
深圳寶安區基本上是粵人區,平湖也是,屬於莞寶片的語區,好像松崗、沙井、福永及時公司明等地,當地人講的是粵土話。

至於市區,南山區也是粵人地方,只鹽田是客家人地方,至於福田及羅湖就比較難說了,我原先 ...


福田的巴登村 埔尾村是围头人(粤土人)和客家人混居村落 当地60岁以上者还会讲土话或是客家话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7: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深圳和臺灣兩(岸)地經常穿梭 使用客家話有一種現象

在深圳 因爲客家人或是從其他地區來深圳打工的客家人 他們多半是講客家話主流腔調惠陽或是梅州客家話 因此我這個"臺灣海陸客"也得入鄉隨俗的講和惠陽梅州客家話腔調相似的臺灣四縣客家話 但是回臺灣休假之後因爲臺灣北部地區的客家話主要的有3種口音(四縣、海陸、饒平)但是是以四縣、海陸兩大客家話口音爲主 而我在臺灣本身是講海陸客家話 但是類似大陸廣東惠陽梅州的四縣客家話也會講 這也都是我們臺灣海陸客的特色之一 由於從臺灣北部客家區上來臺北市區上班的客家人有不少是講海陸客家話的 因此 我回臺灣就講回海陸豐客家話 去深圳換四縣腔客家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23: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深圳关外讲客家仍然很容易听,
但关内就少了,其实在关内的原有客家人,特别是外地来深圳的也相当多,只要你习惯于用客家话去讲,还是很容易碰到,只不关内的这些客家人绝大多数都是开口就是普通话和白话,所以经常明明是(不认识的)客家人之间相遇也不说客家话,
这是我所看到的实际情况.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09: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亞林古 于 2006-6-9 17:31 发表


福田的巴登村 埔尾村是围头人(粤土人)和客家人混居村落 当地60岁以上者还会讲土话或是客家话


深圳市區內的”城中村”很多都可以保有原味。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10: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疲劳轰炸好!

崖就喜欢疲劳轰炸,最后炸开用普通话与崖交流之客家人。虽然崖之口音也莫嘿过标准,但崖觉得里个莫系太问题。客家人自家都毋用客家话,反而找借口系口音好多,用人家话与自家人交流,好奇怪!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10: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客家人的来历和客家民居

http://gb.chinabroadcast.cn/1321/2005/08/15/157@660580.htm

 内容提要:有着客家文化底蕴的深圳龙岗区,是一部客家人第四次大迁徙的见证。现在,龙岗客家人在大抓经济建设同时,有机地把客家建筑传统大小围堡群落或围堡遗址僻为旅游风景区。“龙岗客家风情游”不仅可以展示客家建筑,而且也为客家山歌、客家饮食、客家岁时习俗等等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收听CRI客家之声的《客家天地》节目,我是节目主持人张顺灵,在这次节目时里,我为各位聊聊深圳客家人的来历和深圳客家民居。

  听众朋友,“深圳”的地名,最早见于康熙《新安县志》,是流经人民桥下的那条深圳河而得名的。

  今日深圳的原住民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支是宋、元至明从珠江三角洲地区移入本地的广府人,即说粤语(也称白话)的族群。因他们是从深圳西边进入的,所以他们现在主要分布在深圳的西部、西北部和南部。另外一支就是客家人,他们进来的时间比广府人要晚,是在清朝康熙、乾隆至嘉庆年间,陆陆续续自嘉应州(今梅州)、惠州、潮州,也有一少部分来自江西、福建等地迁入深圳的,他们的聚居地区主要在深圳的东部与东北部,也就是集中在现龙岗、盐田两区,并散居于广府人聚集的宝安、南山、上步、罗湖等区。客家人比广府人晚进深圳的原因,是和清初的“迁海复界”直接相关。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台湾平定后,清政府开始执行“迁海复界”政策 。此时,生活在赣、闽、粤交界山区的客家人丁口增殖很快,“招垦令”正可解决地少人多之困。广东东南沿海的“复界区”就成为客家移民的迁方向。

  深圳市客家民俗研究所的谢一明先生说:

  “深圳(包括香港九龙、新界)的客家聚居区,是“复界”后形成的疆域清楚、人口集中、发展成功的客家新区,它也是客家史上第四次大迁徙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据《新安县志》记载,到清康熙二十七年的几十年间,招徕的垦民人数少得可怜,甚至有些年根本无人进入,直到康熙三十年后,客家移民才逐渐多起来。康熙、乾隆以后,客家人就与广府人在深圳的乡土文化中各占据了“半壁江山”。

  虽说深圳地方典籍、笔记等资料十分匮乏,但深圳地面上仍矗立着的座座广府民居、客家围堡、祠堂、寺庙等等建筑,都是“可以触摸到的历史”,是今天深圳拥有的一大笔地方文化财富。现在深圳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那么作为龙岗乡土文化的客家文化应属于“文化立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富有客家传统风貌的民居建筑群则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谢一明先生说:

  “旧时,客家人的居住特点是聚族而居,龙岗区典型的客家民居则是内部民居祠堂合二为一,外部呈全封闭的极具防御功能的碉堡或城堡式建筑,被称之为围堡。”

  大大小小的围堡集中分布在区内的龙岗、坑梓、坪地、坪山、横岗等地方,其他地方则零星少见。深圳围堡的具体数量,据粗略估计约有100多座。仅坑梓60平方公里的地方,现存大小围堡(包括已残损而无人居住的)就有46座之多。

  这批围堡的建筑年代,从清乾隆直到宣统。但上一两万平方米的大型围堡,却集中出现在“大清盛世”的乾(隆)嘉(庆)年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坪山办事处曾氏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占地面积24866平方米的大万世居、龙岗办事处罗氏建成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占地24816平方米的鹤湖新居、坑梓办事处黄氏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的秀山世居,又称秀山楼或城肚,占地约15000平方米。

  那些散布在龙岗各地的大小围堡群落或围堡遗址,是一部客家人第四次大迁徙的艰苦奋斗的见证。而且我们还不应忘记客民村落中20世纪30、40年代用侨汇修建的具有西洋风格的屋宇,及继承了客家建筑传统但家庭化、小型化了的民居,它们与那些大小围堡共同描绘出村落的客家风情。形成了独特龙岗文化,并被保留下。这批客家建筑是传统的本土文化的结晶,这些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在深圳社会生活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今天,尤显宝贵和重要。

  谢一明先生说:

  “现在,龙岗客家人在大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有机地把客家传统建筑大小围堡群落或围堡遗址僻为旅游风景区。“龙岗客家风情游”不仅可以展示客家建筑,而且也为客家山歌、客家饮食、客家岁时习俗等等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

  另外,有着客家文化底蕴的龙岗区,大芬油画村、大鹏古城、南澳月亮湾海滨公园、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龙城广场等地,让旅游参观的人大饱眼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龙岗区不遗余力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客家文化的做法,将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发扬自己的区域文化优势,从而展现出龙岗客家民居的特色文化等,赢得了深圳特区政府、国内客游和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赞赏。通过开展龙岗特色的“龙文化”、“客家文化”和“广场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成功地融合于广场文化之中。近年来,龙岗区先后在龙城广场举办了全国第二届舞龙比赛、国际摄联第二十四届年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舞狮邀请赛、’99中国(深圳龙岗)客家文化节等系列活动。龙城广场的周末文艺晚会和电影晚会,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龙城广场已成为全国闻名的群众文化品牌,荣获省十佳文化广场称号,并被评为广东省国庆50周年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好,听众朋友,我刚才为各位聊了深圳客家人的来历和深圳客家民居。这次的《客家天地》节目就到这里结束,多谢您的收听,再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10: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hinatravel1.com/chinese/city/shenzhen/bowuguao.htm

大鵬古城博物館即大鵬古城,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始建於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明代初年為抗擊倭寇和海盜而設立的“大鵬守御千戶所”,簡稱大鵬所城。深圳今又名“鵬城”即源於此。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0 10: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鵬古城建成時乃明朝,當時還沒有客家人遷入的吧?

南山區的新安古城就曾經是寶安的縣治,寶安的縣治一直都是在粵人地方,直至六十年代遷到深圳墟為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4 17: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深圳和臺灣兩(岸)地經常穿梭 使用客家話有一種現象

在深圳 因爲客家人或是從其他地區來深圳打工的客家人 他們多半是講客家話主流腔調惠陽或是梅州客家話 因此我這個"臺灣海陸客"也得入鄉隨俗的講和惠陽梅州客家話腔調相似的臺灣四縣客家話 但是回臺灣休假之後因爲臺灣北部地區的客家話主要的有3種口音(四縣、海陸、饒平)但是是以四縣、海陸兩大客家話口音爲主 而我在臺灣本身是講海陸客家話 但是類似大陸廣東惠陽梅州的四縣客家話也會講 這也都是我們臺灣海陸客的特色之一 由於從臺灣北部客家區上來臺北市區上班的客家人有不少是講海陸客家話的 因此 我回臺灣就講回海陸豐客家話 去深圳換四縣腔客家話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