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51|回复: 1

客家採茶戲盼薪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5 23: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wwwart.com.tw/tea/tea_08_13.htm

 
婉轉九腔十八調──客家採茶戲盼薪傳 文‧張瓊方


--------------------------------------------------------------------------------


和許多族群一樣,客家也有屬於自己特色的戲曲,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漸趨沒落,不僅鮮為人知,甚至連年輕的客家子弟都不曾見識過。
 
從三腳採茶戲到客家大戲,從內台演出座無虛席,到如今戲棚下觀眾三三兩兩,客家戲曲的特色何在?有哪些特別吸引人處?與京戲(平劇)、崑曲、歌仔戲有何不同?

--------------------------------------------------------------------------------



 


 

--------------------------------------------------------------------------------

--------------------------------------------------------------------------------

--------------------------------------------------------------------------------

--------------------------------------------------------------------------------
 
現在要看客家大戲,等閒日子很難,總要等到有什麼神明生日,或是節慶的「酬神」時刻。去年過年前,農曆十一月初八,「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應邀在苗栗頭份上興里的伯公廟前演出了「收冬戲」,也就是所謂的「平安戲」。
平安戲

每年冬天,上興里村民為感謝伯公庇佑,在收割後、正對著伯公廟的田地上搭起了戲棚,請戲酬神。

酬神戲少不得要扮仙,所謂「扮仙」就是在正戲開演前,由演員扮成「三仙」或「八仙」,把民眾酬神、還願、祈福、除煞等心願傳達給神明。

滴滴答答下著雨,天氣又溼又冷,台下幾位忠實的老觀眾,撐著傘,坐在台下等戲開演,後台演員見狀趕緊梳妝打扮,唯恐讓老人家等太久。

洋琴、胖胡、嗩吶吹奏起來,戲正式開演,今日午戲戲碼《棋盤山》,演的是薛平貴遇難、兒子率兵救駕,在棋盤山遇賊婆的故事。觀眾在雨中看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但算一算台下人數,連同娃娃車裡的嬰兒在內,不到十人,真個是演戲的人比看戲的人多。

千迴百折,餘音裊裊

客家大戲是由傳統的三腳採茶戲發展出來的,而採茶戲的基本元素則是名聞遐邇的客家山歌。

「採茶要採兩三片、三日冇採就老了……」

客家山歌時而委婉動人、時而清脆高亢,韻味十足。清末提倡文學改良的黃遵憲在《人境廬詩草》描述客家山歌︰「瑤峒月夜,男女隔嶺唱和,興往情來,餘音裊娜,猶存歌仙之遺風,一字千回百折,哀厲而長,稱山歌。」

採茶歌,又稱山歌。不少人會哼唱,不會唱的人也偶有所聞,但究竟什麼是「採茶戲」,很多人就不明所以了。

採茶戲是客家戲的總稱,起源於江西贛南九龍山茶區。它與四平、亂彈相同,是早期隨著大陸移民傳到台灣的戲劇。

話說茶與居處山區、丘陵的客家族群息息相關,種茶、採茶、山嶺間你來我往地吆喝、呼朋引伴,逐漸發展變成曲調。由山歌的歌謠變成「採茶唱」歌舞(稱採茶燈或茶籃燈),再慢慢演變成演員人數不超過三人的「三腳採茶」民間小戲。

「地方性、活潑性是地方戲曲的兩大特色,」台灣戲曲專科學校校長鄭榮興指出,由山歌、歌舞演變而來的三腳採茶戲,相當具有客家特色,無論是唱腔、故事情節、人物對話都與客家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台灣客家的採茶劇團分佈在北台灣客家聚落桃竹苗等地,其他縣市客家聚落並沒有採茶劇團。據說是因為早期有一批三腳戲班團員移居桃竹苗一帶,在當地組成戲班演戲,而南部的客家移民中沒有戲班中人,一直以來只有山歌傳唱,沒有採茶劇團。

台灣的採茶戲一開始被政府列入大陸劇種,後來又與歌仔戲混淆不清,直到近年,客家採茶戲才以「客家戲曲」之名,被視為單一劇種。

三腳採茶

客家戲之所以稱為採茶戲,除了唱腔為客家的山歌採茶調外,傳統三腳採茶戲的故事內容也都是圍繞著「採茶」打轉。

流傳台灣的三腳採茶戲,完全是以張三郎賣茶的故事為主軸,衍伸出各個小段的戲齣。

三腳採茶戲的特色在於「三腳」,演員只有一丑二旦。

故事內容大致上是:張三郎與妻子、妹妹三人上山採茶,路上準備簡單的供品祭拜伯公(上山採茶)。茶葉採收完畢,茶郎在家無所事事,妻妹於是勸他扛茶到外地去賣(送郎十里亭),茶郎於是出外賣茶,妻捨不得丈夫遠行,拉著茶郎的傘尾不肯鬆手(綁傘尾),茶郎無奈將妻推開上船。茶郎到了異鄉桃花村,遇見熱情的酒店大姊,兩人情投意合(糶酒)。三年後,茶郎的茶賣完了、錢也花光了,不得不返鄉,酒店大姊於是送茶郎(勸郎怪姐)。茶郎妻擔心茶郎的安危,去找算命仙卜卦(問卜),賣茶郎回家(陳仕雲),姑嫂迎接賣茶郎(接哥)、(山歌對)、(打海棠),返家後,茶郎妻向茶郎盤問茶錢去處,茶郎反駁茶郎妻(盤堵),最後故事以喜劇收場。

在地的客家採茶

「妹在那崗郎這崗,眼角丟來真難當,葵花有心專向日,妹若有心手向郎。」

「對面阿哥眼真歪,三番四次偷看我,大大方方奔(給)你看,日後相思莫怨我。」

三腳採茶戲內容詼諧逗趣,戲中不時穿插男女調情的山歌小調,因而一度被認為「淫穢」,遭官方禁演。由於三腳採茶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廟會酬神、拜拜多捨採茶而選擇亂彈、四平等大戲。

「這種戲冇人要看啦,」十幾歲開始演戲,至今已六十幾歲的黃秀滿歌劇團團長黃秀滿指出,一般作醮請戲都要演大戲,誰要請只有三個人演出的小戲?

基於以上的種種原因,採茶戲經過「改良」,不僅加入許許多多歷史故事,也與亂彈、四平融合、交流,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發展出所謂的改良戲,也就是所謂的「客家大戲」。

至此,台灣的客家戲已不同於「原產地」,而有了「在地」的特色與風貌。

九腔十八調

曲調、唱腔原本是戲劇的重點,鄭榮興說:「所謂的戲曲,不唱曲,就不叫戲。」

客家山歌的曲調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所謂的腔,指的是客家語言特有的腔,調則是小調,根據鄭榮興的估算,客家小調有幾百首之多。

採茶戲的曲調則以採茶調、山歌仔、平板為主。平板、山歌仔屬於大調,曲調固定,但詞可以隨意變化。

傳統的三腳採茶戲有固定的唱腔,不能隨意更改;改良的採茶戲則以採茶調(平板)為主要唱腔,山歌仔為次要唱腔,傳統的九腔十八調則成了點綴性的唱腔。

演員方面,因採茶戲中常有男女調情的山歌小調,在傳統禮教的約束下,女性自然不被允許走這一行,因此早期客家採茶戲沒有女演員,多由男性反串,直到民國初年,鄭榮興的祖母(鄭美妹)及阿玉旦這第一批童齡女演員加入後,才慢慢有女演員。

日演亂彈,夜唱採茶

跟歌仔戲、布袋戲等戲劇相同,客家採茶戲也在台灣光復後經歷過一段興盛期,當時除了節慶、廟會酬神外,還有在戲院演出的內台戲,一演就是十天半個月,劇團動輒上百人、少則四、五十人,黃秀滿說,當年阿玉旦、鄭美妹等都是名角,《雪梅教子》、《孟麗君》、《小媳婦還沒有來不知道大媳婦好》……等等,都是叫好又叫座的戲碼。

後來,為了迎合當時的觀眾,採茶戲甚至還穿插歌仔戲、流行歌的演出,此即所謂的「烏摻豆」型態。

除了客家人最重視的七月義民節外,正月媽祖生、正月初九天公生、七月半、八月半、收冬做醮,都是客家演戲的日子。

野台演出形式大致上是,早上九至十一點之間有「扮仙」,下午兩點半到五點演「日戲」,晚上七點半到十點演「夜戲」。一般而言,日戲要比較中規中矩,夜戲則可以詼諧逗趣,因而有「日演亂彈,夜唱採茶」的說法。

當年採茶戲在客家庄非常受歡迎,在旗山務農的古德福記得,大伯父娶親時,請來採茶戲團作戲,原本計畫演出五天,但第二天就有人跑來罵,原因是大家都不做事跑來看戲,於是最後兩天只得取消了。

內湖客家民謠班班長鄭瑞淼小時候也是採茶戲迷,他說只要有戲班來演出,大家七早八早就回家等看戲,「還有些媽媽們,戲班到哪裡就跟到哪裡,有些甚至還包車去呢!」

台灣光復後,台灣戲曲蓬勃發展,光復前後二十年是採茶戲的全盛時期。可惜好景不常,民國五十年代,電視、電影興起,加上天災頻仍,政府提倡節約、移風易俗,要求統一大拜拜,戲曲的演出機會大減,內台也不見了,演員紛紛轉業,有些則轉向外台演出,一演就是三、四十年。

隨著演員的年老、凋零,採茶劇團不斷縮減,如今剩下十來團,鄭榮興和黃秀滿劇團算是其中戲約較多、還經常出團的,角色還都齊全,連文武場在內,還有十幾、二十人參與演出,其餘多零零落落,湊不足數。

演出「烏摻豆」

去年農曆十一月十五、十六,桃園縣楊梅鎮國寶新村福德祠翻修十五週年慶,村民盛大地舉行閹雞比賽,同時也請來黃秀滿歌劇團演兩天戲。這是黃秀滿歌劇團連續第六年到此地演出。

黃秀滿歌劇團在桃、竹、苗一帶頗負盛名,民國八十二年,該團以《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一劇,在台灣省客家戲劇比賽中,拿下全團、小生、文武場三冠王的殊榮。

黃秀滿演戲得自母親「阿玉旦」的真傳,十歲就跟著母親學演戲,十四歲就演小旦,如今已六十多歲的她,多年前已改演小生。

十一點左右,戲臺上開始扮《三仙祝壽》,約莫十幾分鐘扮完仙,黃秀滿在後台開始思索下午要演出什麼戲碼。她說,下午看戲多是老人家,偏好古路的歷史戲,比較常演出的是樊梨花、岳飛、包公案、上帝公出世等等。

雖然黃秀滿腦海裡有六十幾齣戲碼在轉,但由於這裡已連演六年,年年不得重複,再加上考慮演員人數、歲數,決定起來還真有些困難。

演員們都是老將,每齣戲、每個角色都能演,只要稍微提醒、複習一下,就能粉墨登場。演出過程中,演員們還會自己加油添醋、臨場即興,增加趣味。

野台的採茶戲中,偶而可以聽到歌仔調,甚至有用客家話和閩南語對話的演出。

黃秀滿說,早期採茶戲班為了走出客家地區、拓展演出腹地,多練就了在客家庄唱採茶,在閩南庄唱歌仔戲的本領,甚至加入舞蹈、流行歌、話劇等演出,真個是古今、中西合璧。

老人做戲,老人看

近年由於演出機會減少,戲團紛紛削價競爭,也導致採茶劇團的水準日益滑落。

黃秀滿指出,目前一棚戲的行情是三萬五千到四萬元間,演員一天的演出費至少兩千元,樂師要三、四千,戲團為了收支平衡,只得縮減演員人數,演出水準自然大打折扣。

「平均一個月演出不到十天,演員生計無法維持,」黃秀滿說,演員轉行的轉行,有些則在沒有演出時兼做喪葬場合的「孝女」賺外快。

由於大部分的劇團都沒有新血加入,客家採茶戲也就隨著演員的年歲日增而逐漸凋零。

「戲都是老人家在演、老人家在看,年輕人看不懂,也不願意學,」黃秀滿說。以她的班底為例,演員年紀多在五、六十歲上下,其中一位年紀最大的已八十一歲。

因為後繼無人,這一批演員就一路演下來,從小演戲演到老。有些人固然嗓音極好,但化起妝來,仍舊難掩老態。

歲月不饒人,採茶劇團也由當年的四、五十團,至今剩下十團左右,有些團根本組不起來,就連目前演出邀約不少的黃秀滿都說:「年紀大了,我考慮明年把團收起來、不做了!」

近年來,隨著本土運動的蓬勃,也有人想復興客家大戲。

現代採茶

民國七十六年,原名「苗栗慶美園採茶劇團」的「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復團,採茶戲名伶鄭美妹之孫鄭榮興,企圖力挽狂瀾。

一九九二年,榮興採茶劇團獲頒教育部的「民族藝術薪傳獎」;一九九五年應國家劇院邀請,製作演出《婆媳風雲》;同年,台北市傳統藝術季推出客家原味小品《拋採茶》。一九九六年八月,在國家劇院演出《相親節──姻緣冇錯配》。

在野台已不復見的傳統三腳採茶戲,由於資深老藝人的傳授教導,又重現舞台。除了展現客家採茶戲的原味風貌外,不論是服裝、燈光、劇本都經過改良、創新,甚至打上字幕,讓非客家族群也能欣賞。

「改良是把它弄得更好看,」鄭榮興指出,聲腔、語言和精神結構都還是傳統的客家採茶戲。

「戲劇總是跟著社會型態改變而轉變,在傳承過去遺留下來的技藝之餘,隨著社會脈動不斷演化推進,是戲曲賴以生存的不二法則,」鄭榮興如是說。

改良後的客家大戲,在脫離三腳採茶戲的形式之後,採茶戲仍保有客家戲曲特有的唱腔,但作表方式與平劇、歌仔戲類似。鄭榮興認為,中國肢體語言表演最好的其實是京劇,其他劇種紛紛起而仿效,因而作表方式都趨於相同。

因此,在外行人看來,改良後的客家採茶戲除了語言外,似乎與京劇、歌仔戲沒有太大的差別,因而也有人稱採茶戲為「客家歌仔戲」。但懂得看門道的內行人看採茶戲,除了曲調、唱腔不同外,作表方式也還約略可以看出一些差異,鄭榮興指出,由於三腳採茶起源於「落地掃」,因此小丑、小旦的走路方式仍有別於京劇。

客家薪傳

復興客家採茶戲最重要的還是在薪火相傳,培養新人是首要工作,三年前,榮興開始招募新血。民國八十六年七月,「苗栗客家戲曲學苑」接受行政院文建會委託執行「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劃」,招募學生學習客家採茶戲。執行秘書范揚坤指出,招募的二十多位學生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在學生,學苑利用假日傳授他們客家採茶戲。

除此之外,鄭榮興指出,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也預計在明年成立客家戲科,未來將負擔傳承客家戲劇的重要任務。

重現採茶戲當年的風光或許不易,但只要有人願意傳承,它就有機會繼續下去......


http://www.wwwart.com.tw/tea/tea_08_1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23: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河之源
我们客家话里的"九腔十八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解释呢?你能告诉我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吗?谢谢


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 ... #.E4.B9.9D.E8.85.94

九腔十八調
一般認為客家山歌之「九腔十八調」為虛詞,代表其腔、調眾多,實際上的曲調遠遠不止十八種,可能是較無特色因而失傳。另有一說認為九腔十八調係指客家三腳採茶戲之曲調。而在賴碧霞女士所著的台灣客家民謠薪傳一書中,則明確指出「九腔」指的是廣東省的九種口音(因鄉音的不同導致唱腔的差異),而「十八調」指的是歌謠中的十八種調子。

[編輯]
九腔
海陸腔
四縣腔
饒平腔
陸豐腔
梅縣腔
鬆口腔
廣東腔
廣南腔
廣西腔
[編輯]
十八調
平板調
山歌仔調
老山歌調(又作「南風調」)
思戀歌調
病子歌調
十八模歌調
剪剪花調(又作「十二月古人調」)
初一朝調
桃花開調
上山採茶調
瓜子仁調
鬧五更調
送金釵調
打海棠調
苦力娘調
洗手巾調、賣酒調(又作「糶酒」)
桃花過渡調(又作「撐船歌調」)
繡香包調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12 18: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