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8|回复: 3

台灣的中央大學成立客家學院了 http://www.ncu.edu.tw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11 16: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揭牌典禮
發表於 2003-06-09 11:52:23
公告單位: 秘書室新聞組 分機:7006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揭牌典禮

時間:九十二年六月十二日(星期四)上午十時
地點:中央大學中正圖書館前廣場
流程:
09:00-09:50 報到
10:00-10:30 典禮開始、貴賓致詞
10:30-10:40 國立實驗國樂團演奏
10:40-11:00 總統 陳水扁先生
11:20-11:40 參觀客家文物特展及攝影展(藝文中心)
11:40-12:10 用餐

致詞貴賓:

總統         陳水扁先生
總統府資政      鍾肇政先生
世界客屬總會會長   吳伯雄先生
教育部長       黃榮村博士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 葉菊蘭女士
桃園縣縣長      朱立倫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1 16: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台灣的中央大學成立客家學院了 http://www.ncu.edu.tw

http://www.ncu.edu.tw/ncu2/modules.php?name=Ncu_main&file=hakka#a1
客家學院 (92學年度新增設立)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成立年份 (民國)  系所  大學部  碩士班  博士班  在職專班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無  民國 92年  無  無  


校內分機  專線號碼  
傳真號碼  電子郵件  
本院於民國九十二年奉准成立,成為台灣首創之客家學院。本院之設置以帶動國內客家及其相關社會科學之研究發展,強化台灣族群文化資產的闡揚與研究為宗旨。近程規劃擬自九十二年起,逐年設立四個研究所: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客家語文研究所、客家宗教民俗研究所;未來並將先朝博士班設置方向規劃,逐步邁向成為一具有族群特色及國際視野之跨學域整合的族群研究單位。
客家學院之設置將培養對族群與文化政策的相關理論與價值有充分認識又能分析研究問題的高級研究人才,畢業後從事與客家族群或台灣族群問題之學術研究與實務工作,成為未來領導台灣社會發展之卓越人才。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92學年度新增設立) Graduate Institute for Hakka Social and Culture Studies
校內分機 3050  專線號碼 886-3-427-6959
傳真號碼 886-3-427-6928 電子郵件 ncu3050@cc.ncu.edu.tw  
本所於民國九十二年正式成立,為台灣大學院校內第一個客家專門研究教學單位。本所之設置將綜合本土與國際兼攝之意義,以海內外客家社會文化為研究重點,推動本校成為具有特色之台灣及全球重要之客家研究與教學之中心。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之規劃,將包含兩個學科組:社會組與文化組。
課程規劃以理論思考、研究方法與實務並重,培養學生對於以(客家)族群文化為對象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政策、及諮詢等範疇的相關理論與文獻有深入且具批判性的認識,並具備獨立研究各相關議題的能力。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1 16: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台灣的中央大學成立客家學院了 http://www.ncu.edu.tw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中程發展企畫書


一、設置理念:

有關客家族群的研究近來逐漸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範疇,審視國內各大學有關人文科學研究的現況,尚無類似客家研究中心的設置,亦缺乏專門客家研究刊物的出版,本校位於桃園縣境,為客家人在台分布的重要地區,為提昇國內客家研究水準,促進本校人文科學的均衡發展,並落實社區總體營造的基本內涵,結合地方與學校發展特色,本校以地緣優勢率先規劃成立客家研究中心,其宗旨是希望配合本校發展長程規劃,以「太空遙測中心」等單位,發展天文研究的重鎮,以「客家研究中心」成為本校人文研究的特色。

二、特色:

研究教學:以桃竹苗客家地區相關研究為優先,再擴及中部、 南部及全國性課題;並規劃本校相關系所中有關客家研究的課程設計。

科際整合:本中心之特色,在關注客家文化面臨新時代的衝擊,針對客家文化的現況及發展,透過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研究視野,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

社會服務:透過本中心的成立,有系統蒐集典藏相關文獻資料提供社會各界研究參考及相關問題之諮詢服務,同時規劃培訓地方文史工作者。

學術交流:提昇國內客家文化研究水準,積極參與海內外相關學術活動,以達學術交流之目標。


三、現況:

⊙本中心於民國八十五年十月成立籌備處。

⊙本中心現有主任一人、專任工作人員一人,並設有校內外專家學者組成之諮詢委員會。目前擬規劃各研究小組,聘請研究人員、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

⊙本中心目前使用之建築面積為34平方米。

⊙本中心現正進行客家文化研究書目,客家文化研究通訊之彙編;並進行台灣有關客家學位論文及學術論文之影印整理工作。

⊙籌辦八十七年四月客家民俗文化研討會、十一月第四屆國際客家學學術研討會及各型演講、座談會等活動。


四、發展重點:

中心成立後擬先評估本校各院系所既有學術資源,規劃研究小組,從事客家學相關領域的整合研究,並與在地各文史工作團體相互合作,形成以中央大學為核心的客家族群區域研究,以逐步推動國內客家學術研究與教育推廣活動。為達成上述目標,本中心擬訂四學年度中程發展計劃如下:

(一)、八七至八八學年度計劃:

*編輯客家文化研究書目。
*舉辦學術演講、專題座談及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
*出版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客家研究期刊。
*運用網際網路資源傳播有關客家研究活動消息。

(二)、八八至八九學年度計劃:

*以本校師生為主,結合校外專家同好成立客家研究小組,負責研究計劃之擬訂、執行、整合及審查等事宜。

*規劃設計相關系所有關客家研究課程或全校性通識課程。

*結合在地客家族群精英及熱心客家歷史文化研究之人士組成田調小組,進行客家地區文化資產普查及採訪客家耆老口述歷史工作。

*辦理蒐編相關文獻資料及整理出版有關客家研究的檔案文獻與經典著作。


(三)、八九至九十學年度計劃:

*結合學界正在進行的相關研究計劃,以拓展客家研究新領域,如中研院的中國海洋發展史研究計劃、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等。

*由桃、竹、苗地區著手而至全台灣,文獻研究及口述歷史同時進行,俟臺灣客屬文化研究到達相當水準後,再全面研究中國及海外地區的客家文化。

*規劃本校客家研究系所及客家文化博物館設立,以培育專門研究與教育推廣的師資人才。

*辦理地方客家民俗文物特展或客家歷史圖片展。

*辦理史蹟研習營或史蹟勘考活動,採室內教學及室外現場史蹟講解方式,加強推展鄉土歷史教育。


五、預期效益:

*以客家研究為本校人文社會科學之特色,均衡發展人文與理工並重之大學教育。

*以客家研究中心為基礎,形成以中央大學為核心的客家族群區域研究,帶動國內客家及其相關社會科學之研究發展。

*配合海外客家人(東南亞華僑)研究計劃的進行,使本校成為東南亞的客家研究重鎮。

*協助政府規劃各縣市客家會館、客家文物館、客家文化園區之籌設。

*提供各縣市中小學鄉土教材設計及師資培訓的管道。

*研究客家過去及現況的歷史、社會、文化等問題,提供政府相關決策參考。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15 06: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揭牌成立,客委會送大禮致賀!

http://www.hakka.gov.tw/brief-main.asp?typ=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新聞稿(稿)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揭牌成立,客委會送大禮致賀」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葉主任委員菊蘭應邀於本(九十二)年六月十二日至桃園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參加該校客家學院揭牌典禮。


葉主委表示,在政府財政目前如此困難的窘境下,政府仍極度重視岛內高等教育的發展,讓客委會對於各大學校院有心發展客家學術機構者,提供補助款予以協助。今年度客委會補助款之審查結果尚未正式公布,為了對申請學校之一的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表示祝賀之意,特地先以口頭通知的方式,告知該校審查結果為核撥補助款金額新台幣九百三十二萬元。同時,為了繼續鼓勵各大學校院成立客家學院,讓客家學蔚為顯學,客委會亦將於九十三年度持續編列各校所需經費予以協助。


葉主委也表示,希望除了中央大學外,未來能夠參加其他大學客家學院的揭牌典禮。客委會也希望透過各大學校院客家學院的成立,能將台灣逐步發展成為客家研究之重鎮,能以學術的力量作為台灣與非邦交國文化交流的重要管道,在全球化的時代和全球同步接軌。



以下為本活動相關資料:
一、時間:本(九十二)年六月十二日上午九時
二、地點:中央大學中正圖書館前廣場
(桃園縣中壢市五權里38號)
三、活動內容:總統揭牌、樂團演奏及參觀客家文物及攝影展。
供稿單位:企劃處 承辦人:莊瑞鳳
聯絡電話:02-87894567-828
行政院客委會國會聯絡組(02-8788-3347 徐佳鈴小姐

[ 本帖由 hcb8188 于 2003-6-15 06:52 最后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