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2-21 21: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香港的"三言两语"现象包容抵消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不便.
官话在当时全中国还是很实用的,正式场合,不同语系的民众之间都倾向于选择接近官话的说法交流,至于读音选择的倾向倒在其次(在广东,清末不同语系之间一般选取省府字音或者文读音做中介吧,就像浙江各地用的是通行全省的浙江"蓝青官话"一样).
这样,南方书报文书受到当时全国时兴的新文化运动影响,民间认可北方白话文,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总该不会推行从来不曾正规成文的方言文吧(包括当时的粤语文).
但是当时条件,决不可能推行北方官话(英语取代香港官方语地位,民间与殖民当局保持密切商业接触的是广府人,而非闽客民系)所以粤音得到推崇,导致粤音北方白话文的怪胎出现,
虽然某一时期香港人中闽客两民系并不在少数,也可能比香港粤人早到港岛的(由于香港被占加之抗日移民,粤人才压倒性的超过其他民系),然而由于上面所说原因,闽客几乎不能不融如粤人民系,除了远离都市生活圈的乡人.
[ Last edited by huangvudik on 2006-2-21 at 21: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