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兴宁在线
http://www.514500.com/2005-9/200592083358.htm
原载,广州日报
香港爱心使者 欲筹款为小彩金建新房
本报一篇报道架起爱心虹桥 香港10多位读者派出3名“爱心使者”赴兴宁罗岗看望11岁孝女 并送上3.7万元捐款
9月5日本报以《11岁养女撑起苦难的家》为题报道兴宁罗岗孝女小彩金的感人事迹后,不但感动了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众多读者,当这篇报道漂洋过海在澳大利亚《星岛日报》、《广州日报·澳大利亚版》转载后,也感动了澳大利亚读者,许多澳大利亚华人被小女孩彭彩金的孝心故事深深感动。
连日来,帮助小女孩彭彩金的电话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及香港、四川等地,甚至国外的澳大利亚不断拨来本报,这些素不相识的人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做一些事情献一分爱心。文/图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罗伟义、李冲
献爱心现场
三位《爱心使者》带来香港读者的一片爱心
9月15日,家住香港的陈先生、茹先生和王先生,以“爱心使者”的身份,带着十多位香港读者的浓情厚意,从香港风尘仆仆来到兴宁市罗岗镇彭彩金家,将大家共同捐赠的3.7万元捐款存折送到彭彩金父亲彭嘉祥手中,当他们看到彭家只有一间20多平方米住房并且还是危房时,3位“爱心使者”与罗岗镇副镇长黎国栋商议后,当场决定由当地政府为彭家解决60平方米用地,他们负责筹款6万元,尽快为彭家建一幢2层新房。为了能经常与小彩金取得联系,他们还买了一部新手机送给她并手把手教她使用。
说起这次爱心行动,“爱心使者”陈先生告诉记者:他9月6日看到本报《11岁养女撑起苦难的家》报道后,内心被小女孩彭彩金的孝心深深感动了,他自己设立有基金,曾帮助过亚洲各地的许多苦孩子。这次他决心要帮彭彩金做些事,帮助彭家渡过难关,自己带头捐了1.3万元,他的好朋友茹先生、王先生等10多位热心人士也纷纷捐款,并决定亲自到兴宁看望彭彩金一家并见见这位一直感动着他们的小女孩。
但由于人生地不熟一直难于成行,后来茹先生通过广州市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谢东贵,才找到广州日报的报道记者,由他牵线,通过兴宁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罗副指挥长,与罗岗镇政府和罗岗中心小学及彭家取得联系,并约定了日期。当地为他们准备了车辆和向导,使他们得以顺利成行。
“爱心使者”王先生说,今年68岁的茹先生身体一直不好,天天都要打针,加上坐骨神经痛使他不能坐长途车,但他带着药水坚持来了。他们来的时候,陈先生的太太专门到街上花500多元为小彩金买了一个新书包和一大批学习文具;而茹先生为了给小彩金买新衣服和鞋子,还差点误了火车。
当晚,3位“爱心使者”邀小彩金共进晚餐后,于9月16日凌晨乘火车返回香港,在路上连续奔波了18个小时。
新闻回放
报道架起海内外爱心桥
家住兴宁市罗岗镇罗东村国兴围年近七旬的彭嘉祥,由于妻子病残,于11年前从亲戚家中抱回出生才30天的女婴抚养。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但2003年大年初二,彭嘉祥不慎在家门口摔了一跤,不到1个月便瘫痪在床!为防老两口万一有个不测,彭嘉祥特意托人叫养女小彩金的亲生父母将女儿领回去。
可是小彩金却拒绝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心甘情愿留下来照顾老弱病残的养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用幼小的肩膀苦苦撑起这个风雨飘摇之家。两年多了,人们被小女孩彭彩金的孝心故事深深感动着,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众人用爱心托起了小女孩的孝心。
家住广州今年88岁的抗日老战士邓爷爷,看了本报报道后,专门来到报社,拿出100元一定要记者代转交给小彩金,他动情地说,在他88年的生涯中,第一次被小孩子的孝心感动了。
孝女心愿
勤读书以回报社会关爱
如今,沉浸在社会各界人士关爱之中的小彩金脸上的愁云已被笑容所代替。9月12日是小彩金12岁生日,9月份开学后她上了6年级。随着养父起坐能力的恢复,小彩金课间操时间已不用赶回家里为养父端屎端尿了,但家中的所有家务仍压在她一个人的肩上。
她告诉记者,现在她每天做完家务和作业后,晚上10时后才能睡觉,第2天凌晨5时便要起床为父母烧饭,7时30分上学,每晚才睡7个小时,习惯了也没觉得什么,学习也能跟上,并且有了进步。
开学后,老师让她看了《广州日报》关于她的报道,她觉得自己很平凡。
她说,作为女儿,在父母很辛苦时,怎么能忍心离开?现在像往日那样照顾好养父养母,勤读书以回报社会关爱是她最大的心愿。
[ Last edited by 3033e on 2006-1-29 at 03: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