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6-7 13: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石壁”象征作用的问题。
“大槐树”据说是北方汉族移民的祖居地,参见下文:
http://www.sxnw.gov.cn/lyzn/wsdy/travel1002.htm
古大槐树
--------------------------------------------------------------------------------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为我国移民纪念地。它位于洪洞县城北里许的广济寺附近,现已辟为“古槐公园”。
据记载,元朝末年,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及安徽一带,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与此同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据记载,洪武初年,山西人口达400余万,比当时的河南、河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又是平阳(今临汾)一带人口稠密之县。鉴于此,明朝政府便在这里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据有关史料记载,从明初到永乐15年的50年间,大规模的迁民达16次之多,所迁之民遍及山西51县,迁往之地多达十省市。尽管迁往外省外地的移民,并不局限于洪洞一县,但由于在广济寺前的汉植大槐树下集中开拔,所以迁往外埠的移民后裔只记住洪洞这棵大槐树是其故乡。于是,也就有了“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知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足趾验甲形“这一流传在我国广大地区的民谣。
遗憾的是,明朝的广济寺和大槐树,早已被汾水冲毁,幸而在古大槐树的东旁同根孽生出第二代古槐,这就是我们见到的那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槐,是同根孽出的第三代。三代古槐就象迁民子孙世代繁衍相传一样生生不息,让人感慨系之。
[ 本帖由 yhwang 于 2003-6-7 14:11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