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6-2 22: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人的教育
客家地区的教育确实发达,这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客家教育的发展与兴盛明显地显现出一个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从区域来看,客家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赣南\闽西粤东的依次递进.从时间上来看,唐宋时期基本上处于沉寂时期,元明代以后始有较大发展,到清代以及民国时期,客家教育达到了鼎盛和高峰.此期尤其为粤东的梅县为代表,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学生人数,都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现在,客家人的教育虽然依然发达,然而与其他地方相比,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相比,客家地区的教育可说是今非昔比了.其原因值得大家深思.
我个人认为,客家地区的教育,其之所以能在清末民初以致后来一段时间内处于鼎盛阶段,其原因除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的情境逼迫,以及客家传统的崇文重教的文化意识(或者说是族群性,不知是否适当?)以外,还与客家人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紧跟时代,积极响应当时以新学为主的教育改革.因此,客家教育取得了发展的先机,其规模自然亦可领先其他地区.然而随着新式教育的日渐人心,其他地方亦开始迎头赶上.特别是在现代,客家由于经济的滞后,地理区位的劣势,因此在与其他地区竞争逐渐处于不利地位.而之所以仍然会被称之"文化昌盛","教育发达",其由主要有二,一是辉煌的历史所导致的人们心理惯习,二是相比起客家经济的落后而言,客家教育还算是不会太落伍和掉队.然而细究起来,客家文化教育发达的桂冠如今确实有点不相宜了.
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看法,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愚认为,前现代社会,客家地区教育的发达,主要与客家生存环境和客家的族群性有关,如1、崇文重教的传统(至于是否说与客家先民是中原士族,其文化教育\成员素质渊源有自,则不敢下轻易下结论);2、生存环境下所采取的情境适应和情境改变策略,如耕读传家,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3、从当时客家人的生存策略而言,客家人除了传统的农耕,以及出洋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走“读书”的路子。在某种意义上,客家人的“舌耕”远甚于“农耕”。这种生存策略的选择是否是客家人的理性选择?客家的精英分子是否在当时便认识到了读书、做官与客家族群的长久发展或者说可持续性发展的密切关联?将其视为与其他族群竞争的法宝。因此,尽管客家人在地理上、经济上以及心理上的边缘的不利形势下,而能立于不败之地?久而久之,这种文化教育上的成功,各类学校林立,文化名人迭出,于是便自动转化为客家人的文化资本,进而内化为族群的心理优势。从这个角度上说,20世纪初客家族群意识的真正觉醒和抗争,正是得力于一大批客家精英、知识分子如温仲和、钟用和、古直以及后来的罗香林等人的振臂一呼、摇旗呐喊,他们以笔为旗,以文为器,与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歧视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维护了客家族群的声誉,为客家正了名、扬了名。这场没有硝烟和血腥族群斗争(相比于清中叶广东西路十余年的土客械斗而言),实际上是是文化的竞争,是知识的较量,人力的角逐。也许客家人历史上从未象这次这样酣畅痛快,一扫积压多年的胸头郁闷!
进入现代社会,相比之下,客家教育无论是规模、质量和发展速度等方面都要逊于发达地区。其原因,愚以为,这既是因为其他地区愈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教育的建设。在教育理念、发展意识等精神层面上逐渐一致,达至同等水平,教育的发达与否则更取决于经济的力量。客家经济的滞后使其对现代教育的投资规模、力度上均处于劣势,其发展水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其辉煌之光环渐褪色亦是情理之中。因此,客家教育的振兴,越发需要吾辈努力。
以上话题依然想就客家教育与族群性的关系角度而展开,是否真的存在笔者所持的立论基准?需要同仁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客家教育历史上为何发达,现在又如何振兴,再一步发展?我想这不仅有学理探讨的必要,更是现实的应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