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03|回复: 0

客家才女冯秀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4 19: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才女冯秀珍
梁德新   

2003年10月26—28日,世界第19届客属恳亲大会在河南郑州市召开,第8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是会议的主要项目之一。会务组发给参会者的资料中有一本100多万字《客家文化大观》。该书作者是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的冯秀珍副教授,她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并受到了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人们称赞冯秀珍是个客家才女,《客家文化大观》这本书写得好。作者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来电。有的读者评价她是“客家人的司马迁”,有的把她比附为“汉代的蔡文姬”。
1955年11月,冯秀珍出生在广东丰顺县汤坑镇荆树楼,故日后她的笔名为“紫荆”。她父亲冯金匡、母亲卓幼莲,皆为农民。兄弟姐妹7人,她是老三。六岁那年,在县城的天主教堂里,她和一群同龄人聚集在那里参加面试,她荣幸地选录到汤坑镇第一小学念书。那时的小学都是六年制的,而新成立的汤坑镇第一小学试行五年制,她是第一届,又叫试验班。也许是她遗传了父亲的秀才基因(她父亲只念3年私塾,但被乡人誉为秀才),她从小就与书有缘,只要有空就看书。她家位于小镇的西南角,故居近处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每年春水满塘荡漾之际,小蝌蚪在岸边漫游,青蛙在池塘深处呱呱欢叫。塘边有一条窄窄的泥路,沿着这条小路,她背着书包去上学。
小学期间,冯秀珍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初小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蔡义谷调任新班级时把她的作文《记三年级三班》也带到了新的班级作范文。那时的她酷爱看课外书,最先是看书摊上出租的连环画,诸如岳飞全传、梁山水浒之类的,她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全交了书摊。后来看的是纯文学的课外书。因家穷,小学阶段母亲只给她买过二本课外书,一本是《刘胡兰》,一本是《伊玲芝》,都是讲抗战时期女英雄的事,其余都是借来的。为了满足读书欲,她借班级阅览室的、借同学的、借邻居中学生的,书厚薄不论,看完就满足了。据她回忆,那时她向邻居借阅《西游记》之类的大厚本时,邻居中学生问她,你看得懂吗?那时她痴迷于看书,放学路上边走边看,回到家里边吃边看。由于她看的书在同学当中是最多的,因而少先队的辅导员蔡义床老师让她把所看过的书名开列出来,在课间操时向全校同学宣读。上四年级以后,她不仅看书,还把书中的优美句、段摘录下来揣摩熟记应有尽有。那时最喜欢摘录的是名诗,有时甚至抄录一些叙事长诗。她常陶醉在诗中那优美的意境里,其中一些仍收藏着。另外,她开始写日记,她这个习惯至今仍保留着,只不过不是每天都记。由于她勤奋读书,无形中积累的语言、词汇、文学知识等优于同班同学,写起作文来一点不觉困难,对作文的内容结构能够达到触类旁通,对段落的安排能够做到层次分明,写作技巧的应用也比较自如。因此进入高小时她的语文数学皆名列前列,尤其是作文常常是年级第一,大部分的作文都被当作范文贴在走廊里。那时教她语文的吴省老师必定是引以为荣的。而她更应深深地感谢她的老师,是小学阶段奠定了她扎实的文科基础,铸就了她的文笔。
冯秀珍是文革前最后一批通过考试升中学的。他们以五年的时间学完了相当于六年的小学课程。1966年,她荣幸地被录取到重点中学——汤坑中学(今丰顺中学)。她上初中不久便是不学文化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了,,文化大革命将他们卷入了洪流之中。由于当时她年龄较小,不懂革命,只迷书本,不知不觉地成为“逍遥派”。她成天与几个要好的同学互相串门传看那时暗地里能借到的一些小说,其范围逐渐转向国外小说,诸如《傲慢与偏见》、《贝姨》等。
1969年,她初中毕业了。他们这些学生实际在学校读书的时间才一年,有两年时间是罢课闹革命没有读到什么书。他们的初中毕业文凭是一张《毛主席到安源》的画像,画像下面印着“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毛主席语录。她怀揣着这特殊的毕业证,她到教室外北河畔,一个人呆呆地坐了许久。那时的她,是多么不甘心就此无书可读了啊!当时她有个念头,有朝一日她也许会重返校园。年仅14岁的冯秀珍,却不得不离开她眷恋着的校园,走向社会“学堂”,读了10年的“社会在大学”。
初中毕业后的十年,她在家乡那广阔的天地里,先是在三台山果林场劳动,后又到韩江边的大胜瓷厂当临时工,再后来被汤坑镇第三小学聘去当代课老师。这期间,不管生活多么动荡劳动多么艰辛,她始终抓紧一切业余时间读书。说来也怪,只要一捧起书,她的一切烦恼和劳累都没有了。当时恰巧邻居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叫张玲生,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等书籍。那时,她母亲并不赞成女儿看书,认为女人不要很高的文化,能够学会一门谋生技艺最好,将来做人媳妇时可安家度日。
冯秀珍还是执着自己的追求,迷于看书,做她的“作家梦”。她不仅是看书,而且尝试着写些作品,最初她是写诗。她在创作上有所成,就不能不提到当时县文化局的副局长王向禹同志,他辅导她写诗歌。她的的处女作是《养萍姑娘》,刊登在1976年的《丰顺文艺》第一期上。1977年她参加了县业余文艺创作班,她是当时的唯一女性,同时也是最为年轻的业余作者。那次她写了约197行的诗作《闪光的足迹》,由文化馆的陈毓光馆长带到地区交给黄火兴同志,在他主编的《梅江报》梅花文艺副刊国庆专版上刊登,那是1977年10月3日。当时,在该报上发表如此长篇诗极为罕见,在丰顺县更是唯一。该诗荣获县业余诗歌创作一等奖。后来,她为当时在丰顺县召开的全国南方各种甜菜会议文艺晚会写成曲艺《制糖新歌》,还有独幕剧《护牌》参加了业余文艺会演出并刊登在《丰顺文艺》上。那几年,她发表的作品约有十几篇。假如当时沿着文艺创作的道路走下去,她在文学、文艺创作上也许会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命运把她导向了另一方。
冯秀珍初中毕业后做梦都想读书,想不到十年后的1979年秋,她考上了中山大学哲学系,圆了她的大学梦。
在这为生计辗转的十年中,冯秀珍也曾致力于重返校园的努力,然而在那个年代,选送上大学(那时叫工农兵学员)不是她力所能及的,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上学而踯躅于校门外。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她没考取。第二年她上了地区分数线未录取。第三年她考取了中山大学哲学系。
考取前,冯秀珍参加了母校的补习班,当时的班主任为解放后丰顺小学的第一任校长丁石山。在那大半年的补习中,她把初中、高中的课程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她是个自学能力很强的人。她在初中实际只读一年书。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是她自学的。从而可知她是个智商很高,自学成才的人。
高考复习期间。她埋头学习,连与友好的邻桌聊天的时间都省去了。考完后,在焦灼等待的日子里,有一天,楼下喊:“冯秀珍,录取通知书到。”她飞奔下楼,从邮递员手中接过那函件时,她愣住了。她报的是自己向往的中文系,然而录取的却是她全无基础的中山大学哲学系!
后来在师长的开导下,她才慢慢想通了。那位经常借书给她的邻居张老师勉励她说:“这十年自学培养了你的学习能力,你没有学过的高中理科学你都能学好。今后任何文科专业对你来说都不成问题。”对录取专业的不愉快,被考取大学的喜悦渐渐冲淡。而那时她的考取,在小小的县城还引起很大的轰动。因为,她是以初中的学历(连读高中补习班在内实际不足二年的中学学习时间)考取重点大学的。那时她的名字列在大红榜上第二位,在汤坑镇召开的一个青年大会上还把她的事迹作为典型来宣传。
经历是财富。在社会的大课堂里,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冯秀珍的自学能力。使她学会了各种谋生技艺,学会了怎样做人。为她日后成才奠定了基础。
在中山大学读书期间,冯秀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努力读书。每天,她是整幢宿舍楼里第一个起床的人。锻炼身体半小时,读英语一小时,然后才去吃早饭上课。每天中午写小楷毛笔字半小时。晚上,她是最晚离开自习室最迟入睡的。四年如一日,冷水洗头冷水洗沐。由于生活极有规律,同学们戏说她是康德第二。那时他们正在学习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老师说他生活极有规律,乃至当地居民在康德每天定点出来散步时便核对钟表。但是,由于她过于努力,体力消耗较大,而家境贫寒乃至于营养又不足,到大学四年级时,她因肺炎引起轻度结核住院达半年。由于住院后生活条件改善她恢复很快,10天后病况即大大减轻。出院后她立刻照常上课、考试,如期完成学业而不休学,最终取得了哲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在国家医药管理局工作。她是个上进心强的人,不甘心做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他要做一个学者,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奔驰,为此她继续读书。她是个学习能力强的人,文科中学问最深,难读的学科是哲学,她都啃下了。其它学科对她来说是不成问题。五年后,1988年秋,她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研究生,后获法学硕士学位。
有人说有了硕士文凭的人为什么还要读专科文凭?冯秀珍是个“学习型”的人。为了圆她年幼时的“作家梦”和要著书立说,必然要有扎实的中文功底。为此,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1994年她又拿到了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大专文凭。
1993年底,她调入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任教。讲授硕士研究生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本科生的《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易经文化》等课程。 1996年她被评聘为副教授。
冯秀珍是个知识面广学识渊博的学者。她对易经和风水文化有研究。
而今风水文化是热门,风水不是迷信是科学,现在风水知识是大学历史、哲学、建筑等学科学生的选修教材。2004年9月由国家建没部主办的首次风水学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而今现在有些大学教授在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风水术,冯秀珍教授是其中之一员。1998年她成为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会员。2003年3月,冯秀珍教授著的23万字《中国传统文化纲要》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论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易经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的影响。2005年10月,世界第20届客属恳亲大会期间召开的“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客家研讨会的论文里,有5篇论文是论述风水文化的,其中有冯秀珍的论文《周易八卦与土楼民居》。
冯秀珍热爱家乡,钟情于客家文化。当她挤习于学术研究后,她为自己是客家人而感到自豪,而参于“客家学”的研究,并著书立说。
什么是“客家学”?“客家学”是研究客家人的一门学问,它是一门“客家学”是个博大精深的学问,学术界已经论文战了近百年,至今还在争论。
全世界有两种人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一是以色列的犹太人,二是中国汉民族南迁形成的支系客家人。
客家方言是汉民族中的八大方言之一。客家的主要特征是讲客家方言和有其独特的民俗,而今客家人在全世界约一亿人。《美国国际百科全书》说:“客家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韩廷敦氏在《种族的品性》一书里说:“客家人的历史,很值得研究。
“客家学”是我国人文学科中的一颗明珠。它是一个新兴的民系学,涉及众多的人文学科诸如历史、语言、民俗、经济、文化、移民学科的综合学科,他是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客家民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揭示其形成发展规律的学问。1990年国家把客家研究列为历史二级学科立项研究。
由于客家研究涉及领域大多,要求真正达到学术上的逐个突破,的确绝非易事。
现在客家学中还有几个问题在争论。
如客家人的根在那里?有些学者说:“客家人的根在北方中原,是南流汉人同化了南方的古越族人。”有些学者说: "客家主体是古越族","客家人之根在南方的客家山区",是古越族人同化了(南下)的中原流人(汉人)"。根据专家学者考证。在历史上的正史和方志中没有“客家”这一词汇,客家一词最早见于文字的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808年,广东惠州的一位举人徐旭曾在他的《丰湖杂记》里首次提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
客家民系何时形成?有人说是南宋,有人说是明末,有人说是清初。有人说客家话是南宋时都城临安(南京)的普通活,但证据不足。至今还在争论。
     清末以来客家学者就作了许多文章,为客家人正名。20世纪初,客家问题曾引起"三次风波"。
第一次是1905年,因广东学人黄节编撰《广东乡土历史》一书中,引用西方列强御用文人写的《中国地舆志》的材料,把客家人说成不是"汉种"也不是"粤种",且否认客家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极力贬低客家人的地位。此书发行后,引起广州、嘉应州、潮州、惠州、韶关等地客家乡亲的愤慨,纷纷集会、散发传单表示抗议并成立客家研究会,有理有据地讲释"客家"由来,驳斥黄书的奇谈怪论。参加这次抗议活动的有清末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和祖籍嘉应州的台湾抗日义军领袖丘逢甲等客家先贤。结果迫使广州的提学使(主管教育官员)出面道歉。
第二次是1920年,包揽中、小学用书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一部由殖民主义者雇用文痞编写的《世界地理》。书中介绍客家人由来时,说客家是野蛮的"部落"、"退化"的人种等等。立即引起广州、上海的客属学生,工商、华侨各界人士纷纷集会,表示抗议,还推举代表与该馆交涉,结果迫其此书停止发行,重新编印,新版书改称"客家"为"中国进步的民族"。
第三次是1930年,国民政府广东省建设厅主办《建设周报》(7月出版)上有一篇文章,说客家人"不甚开化"、客家分"大种"、"小种"等辱言词。对这种轻视和污蔑,客家各界如前次一样,展开争辩,特别是海外客属侨领和华侨团体来函、来电表示声援。最后广东省政府命令建设厅公开道歉、更正,作者任某也受到降职处分。
后来,研究客家问题的学者甚多。如广东兴宁人罗香林教授,集客家研究之大成。1933年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的年轻教师罗香林发表20多万言的《客家研究导论》,运用大量的谱牒、史书等资料并到各地考察,证实徐 旭曾之说,详细论述客家之源为“中原衣冠旧族”,有“五次大迁移”的立论。至今,客家问题的研究基本沿袭此说。罗香林教授对客家问题著述之丰,是客家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我国因战乱和极左路线等诸多原因,大陆的专家学者研究客家文化的极少。反而台湾和香港及外国的汉学家有人在研究客家文化,并有论著问世。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文艺界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沉寂了五十年的客家研究在大陆兴起,外国也有一些学者参与研究考证。
近20年来,客家学的研究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各地相继建立客家学研究机构,有些大学成立了客家文化研究所,培养客家文化硕士生。如今台湾有两所大学成立了客家学院,厦门大学正筹办客家学院。先后在新加坡、台湾、香港、北京、上海、成都、郑州、广州、龙岩、梅州、赣州等地和有些大学召开了国际性的客家学术研讨会二十多次。
2003年12月19至21日,“客家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梅州嘉应学院举行,就“客家文化与全球化”等11个主题展开讨论。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大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际国内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130多人将出席会议,并发表交流学术论文97篇。
而今继承罗香林教授学说的客家研究学者众多。目前国内有谭元亨、李蓬蕊、谢重光、丘菊贤、刘佐泉、崔璨、罗可群、冯秀珍等人。坚持“客家本地说”的学说的,至今还有人在。他们的观点取得少部分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但是反对者居多,并展开论战。有些学者是客家人的子孙,他都坚持“客家本地说”的,并著有书,撰写有论文。如1994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房学嘉著的《客家渊流探奥》和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许怀林教授论文《走近客家》(这篇论文发表在2005年10月在成都市召开的“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客家研讨会论文集),是众多“客家本地说”论文的代表作。
学者们考证来考证去,众说纷纭,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真正令人完全信服的结论。“客家”如何得名?客家人来路,也就是源头,归于何处?还是一个谜。看来还得继续下去。客家学既然是一个新兴科学,研究学问就得“百家争鸣”,应该重视不同意见,欢迎提出新观点。在专家学者们的辛勒耕耘下,总有一天“客家学”会达到学术上的逐个突破,达成完善。
而今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在“客家学”这块园地里耕耘。他们有的的客家人,有的不是客家人,还有外国人。现在好些大学文科的本科、硕士、博士撰写毕业论文时,有的选题客家文化。
广东梅州被称为是世界客都,有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是研究客家历史与文化的宝地。1990年梅州嘉应大学正式建立客家研究所,对客家文化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梅州市也有一个客家研究会,该会有五十多人,这些人中有的是退休大学教授,有的是在职地方文史工作者和部分中学文科教师。
现在国内的大学里参与客家研究的梅州籍的专家学者多。至今为止梅州籍的专家学者编著了反映客家文化的书达百部,论文千篇。其中有冯秀珍著的百万字的《客家文化大观》。
冯秀珍在家乡受客家文化熏陶二十余年。多年来她一直想写一部有关客家文化的书,给后人留点有用的东西。她成年后离开家乡,生活于大都市,有丰富的阅历学识后,通过比较鉴别,她体悟出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她更加热爱客家文化,遂立志要完成这一人生宏愿。
《客家文化大观》是在作者多年搜集有关客家书籍刊物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她开始收集资料,1998年初步构成轮廓;但她觉得不够充实,又因她是梅州客家人,对于闽、赣客家了解不足。因此,她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春节及其它假期,于2002年寒、暑假辗转于赣、闽客家二省及粤、陕、豫诸省作进一步考察与搜集资料。
她在陕西调研时,文友金彤先生放下手头的紧要工作,担当起东道主的职责与义务,在大年二十六、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亲自陪同前往陕西扶风县考察。广东梅州的文化名人黄火兴作家全力协助她,1998年专程赴梅城搜集资料时就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在写作中欠缺某些方面材料他又从数千里远的地方多次寄来,叮嘱要出精品。在定稿修改校对时,她又赴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地进行有关调研续补工作,终于在充实拥有资料(有很多是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客家文化大观》这一宏篇巨著。  
《客家文化大观》全书约105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共分客家源流与民系、客家土楼与民居、客家风情与习俗、客家语言与民谚、客家人物与典故、客家精神与民性、客家山歌与民谣、客家妇女与人文、客家姓氏暨文化9九章,每章皆有序与跋。该书从源流到民系的形成等,依次循序渐进了解客家人的由来与发展;同时每一章皆配有资料图片,为作者的观点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用殷实的资料论述了客家先人原是中原汉人,在秦汉、两晋、唐末、两宋、明末、清末六个时期,因避战乱与灾害等,相继南迁赣闽粤、播衍海内外。客家先民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在闽粤赣建立了客家大本营,形成了既源于中原又有别于中原的客家民系,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又受沿途迁徙地影响、最后又融合聚居地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客家文化。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客家人形成了崇文尚武、崇尚礼节、重视名节,他们敬祖睦宗、崇本追源,他们勇于开拓、不怕牺牲又爱国爱乡独特的精神与民性。
《客家文化大观》这本书的序言是由郑州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原客家研究会执行会长崔璨教授写的。下面是书中序言节录。
客家学是一门多边缘科学,客家文化涉及面广。如果能有几门相关学科知识,撰写这方面的论著就会得心应手。冯秀珍阅历丰富,曾在客家城乡生活二十多年,从而使她对客家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刻,因而能挖掘出客家文化的精深之处。她拥有中文、哲学、政治学等大学专业文凭,具有易、儒、佛、道等传统文化修养,又从事过诗歌、曲艺、山歌剧的创作,写客家文化著作就要方便得多。她在书中对客家山歌、客家精神乃至客家人文中的周易内涵的分析比较到位,材料的选择也比较典型,充分显示了她学科、知识面广的优势。她是撰写这门学科的最佳人选。冯秀珍女士抓住客家文化这一主题,广泛调查、刻苦钻研,笔耕六载,撰写了100多万字的宏篇巨著。据我所知,此为有史以来客家研究著作之最。书中既有理论分析,又有丰富的材料,这对了解与研究客家文化,会有许多启示与帮助,实属难能可贵。如她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如:客家先民第一次向南迁徙是秦汉,客家根在西周的中原。她提出的观点得到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赞同·······
2004年《客家文化大观》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发行后影响大,很多读者写信给冯秀珍,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找到作者进行了充分的采访,后向国内外民众进行广播,反响很好。客家风情杂志,客家文化时空网站、客家人社区网站、世界客家资讯网站作了报道。
冯秀珍的论著丰硕。她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当今国际政治局浅析》、《试述儒学的人文伦理特征》、《易学思维与自我管理》、《中国传统文化纲要》、《易学与人生》等。专访报道主要有:《为天下人都健康——对新医学及金彤先生的诠释》、《北辰之光》、《乐凯你将红遍全球》等近百篇。文艺作品主要有:诗歌《闪光的足迹》、《爱情之歌》等,山歌剧《护牌》、弹唱《制糖新歌》等。著作有《客家文化大观》、《社会主义发展史纲》、《中华传统文化纲要》等。她的事迹也已编入《中国杰出专家人才库第4卷》。
人生的旅途是不平坦的,经过辛勤的耕耘就有收获。冯秀珍教授的青少年时期充满着亮丽、也充满着艰辛。然而她实践了一个真理——有志者事竟成。祝愿所有的“读书人”在冯教授的求学精神激励下,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丰收。

写作资料
1、参考冯秀珍《读书之路》原载《京都丰讯》1999年第2期
2、冯秀珍著《客家文化大观》后记
3、《客家文化大观》书中序言(崔璨教授写)
4、2004年10月18日“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和 2005年10月13日在成都召开的“移民与客家文化”国际客家研讨会期间梁德新采访冯秀珍女士谈话摘要
5、2004年11月19日梁德新、梁干辉采访冯秀珍的母亲卓幼莲女士等人的谈话录音
6、《冯秀珍与<客家文化大观>》(梁德新 梁干辉)发表在广州《客家风情》杂志2005年第1期
7、参阅有关客家文化书籍、论文资科

2005年11月30日


梁德新 通讯处:梅州市嘉应东路梅州市侨联大厦3楼客家人杂志社(办)邮码:514021     
广东梅州市锭子桥怡迪苑13栋805房(宅)  邮码:514700
梅县松口镇建设路81号(宅)邮码:5147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2 17: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