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0|回复: 1

【转帖】福建早期移民史实辨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5 2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葛剑雄


对隋代以前移民迁入福建的史实,虽已有若干研究论著问世,但一些重要方面仍未有全面论述,近年来"四姓入闽"一类错误的旧说又颇为流行。本文从文献记载的辨正和行政区划的设置过程两方面,论证了从东汉后期至永嘉之乱以后迁入福建的移民基本都是平民,并无高门大族,主要来自浙江和江西,数量相当有限,"四族"是南朝时就已形成的土著家族,并非外来移民。
在中国南方诸省中,福建的开发可以说是最晚的一个,特别是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和地方行政区域的设置,更晚于周围的浙江、江西和广东。不仅如此,福建在西汉还有过大部分人口外迁的记录。因此,其早期移民也即其开发的动力来自哪里,是福建开发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以往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所谓"四姓"或"八姓"入闽,即在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的四个或八个大族迁入福建,以后繁衍为大姓,成为福建人的主要来源。还有很多家族也把自己的历史追溯到中原,自称是在永嘉之乱后由中原南迁的"衣冠望族"。
朱维幹所著《福建史稿》(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五章《中州人民入闽》的结论是:"自冶县设立,至东汉末,时间经过了三百年之久。一定有中州人民陆续入闽。黄隆弃会稽市令入闽,就说明了这一点。当贺齐入闽时,闽中人口,当有十万户左右,才会有建安的立郡。自贺齐入闽,到西晋统一,闽中有七十余年的安靖,才会有晋安郡的添设,和许多寺观的建立,但都在永嘉之乱以前。所以八姓入闽自永嘉始的传说,是完全不足信啊!"
朱先生认为八姓入闽的传说完全不足信这一点是正确的,但他用于证明这一结论的论据却并不可靠。在论述永嘉之前就有中州人入闽时,他也使用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史料,而且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这些人口的实际来源。
在《唐末以前福建的开发》 一文中,美国学者毕汉思( Hans Bealunstine )根据福建各县的设置年代,从公元1年开始每150年为一阶段,论证各区域移民的来源和迁入时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史料中直接记载的不足。由于作者将福建的移民来源置于包括浙江、江西、广东这样一个大范围中进行考察,所以得出了比较合理的结论。但该文没有注意与相关史料的结合,还不足以说明福建早期移民的具体情况。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有关福建早期历史、移民和客家源流的研究中,一些人却继续热衷于重复"四姓入闽"一类错误的陈说,甚至根据方志或族谱中毫无史料价值的片言只语,来证明某些家族早在汉代或西晋末年就已从中原迁入,因而客家人的最早来源确实是东汉时南迁的中原人。
所以,对这一问题还有进一步论述辨正的必要。

永嘉之乱以前究竟有没有中原人迁入福建?如果有,又是什么人?从哪里迁来?这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文献记载。但到目前为止,能找到的直接证据寥寥无几,而一些论著中经常引用的材料却大多出于误解或曲解。如《福建史稿》所举:"一是亡命者。如七国之变,吴太子驹国亡后走入闽越。"
这是见于《汉书》卷35《吴王濞传》的,《汉书》卷95《闽粤传》并载"吴王子驹亡走闽粤,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粤击东瓯",则刘驹确实逃亡在闽越。但仔细分析,他最终定居或留下后裔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因为到武帝建元六年(前125年),汉军兵临闽粤,曾经发兵攻东瓯和南越的闽粤王郢就被其弟馀善所杀,馀善献其头向汉朝效忠。可以肯定,作为汉朝叛臣及闽粤王谋士的刘驹如果不是已死,就是被杀了。退一步说,即使刘驹在闽粤留下了后人,到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将闽越民全部内迁时,也不可能再逃脱了。
这也说明,即使有中原人在公元前110年之前迁入今福建的话,经过汉武帝的强制迁移,都已被重新内迁了。因为汉朝的内迁尽管不可能进行得非常彻底,但大部分闽越(粤)人的确是被迁走了。有人认为"汉迁闽越,并不是把全部越人都迁于江淮之间,主要是把它的贵族、官僚和军队带走" ;是想当然的说法,并无根据。因为《史记·东越列传》和《汉书·闽粤传》都明确记载着"将其民徙处江淮之间,东越(粤)地遂虚",显然是包括当地居民的。而且这一带的行政区域一度完全撤销,至二十多年后,"遗人往往渐出" ,在今浙江南部和整个福建省内还仅仅恢复了两个县 ,即在今福州的冶(东冶)县和在今浙江椒江市东南的章安。可见逃避迁移的人民虽然不能说没有,也是很有限的,所以一个冶县就足以管理整个今福建省境了,否则就不至于要到近三百年后才有第二个县的设立了。
在东汉建安(196-219年)以前,福建始终只有一个东冶(后改名侯官)县。这既说明这一地区的人口还相当稀少,也证明汉朝统治者还没有扩大其直接统治区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东冶县的存在,与其说是为了统治当地,还不如说是维持交通线的需要。建初八年(83年)以前,岭南今两广和越南北部中部向首都长安或洛阳的贡献和物资运输,都是由海路经东冶转运的 。此后尽管翻越南岭的山路已经修通,官方的运输已改走陆路,但民间的运输不会就此中止,而且从岭南到东南沿海、长江下游或华北的东部,也还是海路比较便利,所以东冶的海运中转作用依然存在。东汉末年中原发生战乱后,许靖等人由会稽(治今浙江绍兴市)南奔交州(治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避难,也是由海路经东冶而行的 。
侯官县到建安元年还只设长,根据汉朝的制度,这意味着该县还不满万户。当然,在中原人口稠密地区,有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一万户的县并没有及时升格,但在这样一个人口极其稀少的地方,如此的例外可能性不大。作为汉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当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本族人口,如当时的县长商升等。另外,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它所连接的岭南交州和会稽都可能有一些人因经常来往而定居。但当地人口的大多数还是越人,所以许靖等人从会稽出奔后,并未以就近的东冶为目标,而是远走交州,因为他认为所经历的"东瓯、闽越之国"不是"汉地",到了交州才是汉地 。
正因为如此,有关建安以后至孙吴政权期间迁入的例子也不能轻易肯定。《福建史稿》称:"四是避乱入闽者。如惠安锦田黄氏,始祖隍公,为东汉末会稽市令,于建安岁,避乱入闽。"按汉代在一些大城市的商业区设有市令、市长,但只有西汉长安的二市中有一位市令,另一位就是市长了。而东汉时,连首都洛阳也只设市长,秩四百石 。且不说会稽是否置专管市的官员,即使有,总不至于比洛阳市的级别还高,称为"市令"吧!再说,如前所述,会稽郡避乱的官员都南奔交州,太守王朗与孙策战败后逃往东冶,但不久就又兵败投降,据他自述:"从者疾患,死亡略尽。" 那位黄隍会在当地定居下来,倒真是不可思议的。作者没有交代这条资料的出处,估计不是来自族谱,就是抄自方志,属于胡编乱造是很明显的。
又如引《邵武府志》卷二八《古迹》云:"孙策建检其江左时,邻郡逃亡,或为公私苛乱者,悉投于此,因是有长乐、将检二村之名。"这段资料,无论是史实还是文字,都是解释不通的。"建检"一词,不见于《三国志》、《后汉书》等史籍,怎么可能又衍化出一个"将检"来?如果"将检"就是将要"建检"的话,难道这些人都是在孙策"建检"之前就迁到了闽西北吗?"长乐"与孙策的行动又有什么关系呢?何以见得这个村名出现于那时呢?实际上,据《三国志·吴书》中《孙讨逆(策)传》和《贺齐传》等记载,孙策在建安元年遣贺齐等进占东冶,但直到孙策去世的建安五年,闽西北的建安(今建瓯东南)、汉兴(今浦城)、南平(今南平)等地的反抗还没有平息,至建安八年才"复立县邑"。如果说"悉投于此"是出于孙策的命令,显然他不可能将这些逃亡或破坏者迁移到自己控制不了的地方去的;如果是出于这些人自己的主动,那么充其量只会有邻近地区的一小部分,因为孙策尚未控制的山区很多,怎么舍近求远都集中到闽西北来呢?其实,《太平寰宇记》卷100已有这样的记载"将乐县,……其地在越已有将乐之名。按《后汉书》云:'永安三年,析建安之校乡立将乐县。'"所引《后汉书》内容虽不见于今本,但应有所本。可见"将乐"或"校乡"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到了明代,《邵武府志》的作者才望文生义,编造了出这样的出处。
孙吴时的确有一些获罪的官员或他们的家属被迁至建安和侯官二地,但除了死在当地者以外,绝大多数人以后都已返回。例如:吴主孙亮被废后被降为侯官侯,途中自杀,夫人全氏居侯官 。孙皓曾将"诸父与(孙)和相连及者,家属皆徙东冶";受魏国派遣的吴降将徐绍被杀后,家属被徙建安;会稽太守郭诞因未揭发临海太守奚熙的"妖言",送付建安作船。 左丞相陆凯死后,家属被迁建安,如陆式、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25 23: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福建早期移民史实辨正

中原士族会来这些南蛮之地吗??笑死人啦。 :D :D
我们继续揭露吧。我们是纯正的南方人。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