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9|回复: 1

中学作文教学刍议(供客家中学生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3 15: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 学 作 文 教 学 刍 议
              
□福建省永定县侨育中学   胡赛标
              
[摘要]   中学作文教学是众说纷纭的话题与难题。本文意在从作家的经验和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学作文教学,对传统的“多读多写”教学观给予解构并重新编码,提出了中学作文教学是“深度阅读→←感悟文道→←重点练笔”互动的系统工程的新概念,并围绕这条结构板块展开经验性的阐释。
[关键词]   深度阅读   感悟文道   重点练笔
  
中学作文教学是众说纷纭的话题与难题。笔者经过十几年的写作研究和创作练笔,加入了福建省作家协会,被聘任闽西文学院作家,也算忝列作家队伍。本文意在从作家的经验和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学作文教学。那么,中学作文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变“费慢差乱”的状况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和作文教学经验,不揣浅陋,谈谈中学作文教学,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对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新看法

关于中学作文教学,许多专家、教师已经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文章,也有众多的语文教师进行诸如“快速作文”“创新作文”之类的作文教改实验,但由于没有真正把握到作文的教学规律,到目前为止,似乎没有作文教改推广实验成功的范例。轰轰烈烈的形式操作之后,语文教师收获的是更多的怨艾,更多的失落,更多的沮丧,更多的绝望!中学作文教学仿佛就是一位绝症病人,虽经众多医师救治,仍然是疗效甚微,让人无可奈何地唉声叹气!现在回眸自己走过的学写作之路,反观中学作文教学,真是感慨颇多。可以直率地说,自己1983年龙岩师专中文系毕业后,教了七八年的语文(1990年以前对写作并无研究),上作文课不过是空口讲白话,照本宣科而已,确实有“以已昏昏,欲使人昭昭”的荒唐意味。其实,一个没有经过严格写作训练的语文老师,在大学里学到的也不过是肤浅的文学常识而已。现在,我从许许多多的同行里,看到了我当年懵懂教学的影子。有时,从报刊网络等媒体上看到谈作文或作文教学的文章,每每感到有隔鞋搔痒与盲人摸象般的心酸。许多作者缺乏实际的写作经验,却在文章里大谈特谈如何作文,误人不浅;诚如儿童作家曹文轩所说“不说人家还会作文,说了人家反而不懂作文”了。应该说,能够写文章的人,思维层次总是较高的,问题是这些文章翻来复去,缺少新意,尤其是缺乏可操作性,纸上谈兵。师生看后除增加一些并不新鲜的文学知识外,并不能获得较感性的启迪与实际操作的能力。有的教育专家早已忧心忡忡地发出诘问:“为什么经过十二年的作文教学,我们的中学生还不会作文?”中学作文教学让人怨声载道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师写作素质的低下或缺失。如果语文教师写作素质提高了,作文经验丰富了,那么作文教学的水准就一定能够提升,作文教学的状况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二、作文教学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工程

许多老师习惯性地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就是课堂上向学生讲点作文知识。这种观念是比较狭窄粗陋的。个人认为: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吸收(多读、多看、多听、多问)→←感悟(多想)→←输出(多写)这三个互动环节组成。也就是说,作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写作技巧就万事大吉了,它还需要教学生如何读书、如何观察生活、如何思考生活与把握写作技巧、如何修改作文等一系列的问题,记得以前名作家茅盾、冰心等人谈作文的秘诀是:“多读多写”。我认为这是不够的。“多读(包括多看、多听、多问)→←多悟→←多写”是一个互动系统,其中“多悟”是最重要的,是作文教学的灵魂,而这一点恰恰被我们许多语文老师忽视,一味空洞地叫学生“多读多写”,结果有的学生就迷惑了,说:“老师,我读了不少作品,平时也经常写日记。为什么还是不会写作文?”我在文学社开讲座时就回答说:“如果你缺乏悟性,不能悟到作文之“道”(规律),那么读了一千部书也可能是零阅读;写了几百篇作文,也可能是‘零写作’(无效写作),甚至是‘负阅读’‘负写作’(浪费时间的读写),你的作文水平可能还是原地一二一的。”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一种艺术感觉。作文不是知识,作文是一种很感性的能力。一个缺乏感悟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优秀作文的。所以“悟道”是作文的核心灵魂。曾有不少作家公开宣称:“作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作品熏出来的。”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完全否定老师在学生悟道过程中的点化作用,如果不是愚昧无知,痴人说梦;就是故弄玄虚,自欺欺人。悟性较高的人当然存在,但作文无师自通的作家几乎没有。即使没有课堂中“有声”老师的教,至少也有作品中“无声”老师的“教”,因为生而知之的天才是不在人间的。古语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讲的就是教师点“道”的巨大作用。一个有悟性又勤于思索的人,已经逼近了“作文之道”,再加上教师的“点化”,即可悟“道”。学生学作文的快慢,全在于悟道的快慢,因此有的人学作文只需几秒钟,就已经入门了,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则需依据“道”来训练。“道”有立意之道、结构之道、描写之道、语言风格之道等等。对于一个已经悟道的学生,他的写作就进入了自觉的“自由王国”,不管什么文体,都能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地写作。“悟”是作文的灵魂,是作文教学的核心。曾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杰出成就奖”的著名作家史铁生能够写出震动文坛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就是他对生命独特感悟与深度思考的结晶。强调“多悟”,并不是抛弃“多读”与“多写”,因为它们是一个系统工程。“悟”应该是以“读”“写”这一感性“血肉”为基础的,即“边读边悟,边写边悟,”谓之“感悟”。我班曾有一位叫朱丹阳的女学生,曾获过冰心杯征文和福建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二等奖。这位同学悟性极好,写作技巧一点即通,她又养成了从小学开始自由练笔的习惯。她写的新概念作文《结绳记事》,语言非常时尚另类,节奏感力度感都把握得极准,很有新概念的韵味。我将它寄去参加《明芽》杂志社举办的中华杯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我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她对新概念作文的阅读太少,所以很难在选材、立意上有自己的创意。这就是农村中学生无法与城市中学生竞争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平时不阅读不练笔的学生来说,给他们传授再多再好的写作技巧,他们获得的也不过是一些空洞的知识,而不是可供转化为创作能力的感悟能力。我们强调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工程,就是不能让“读”“写”缺席,“读”“写”可以促进“悟”,“悟”也可以优化“读”“写”,由“多读多写”上升为“精读巧写”。什么是“精读”与“巧写”?就是根据你悟到的作文之道(规律),来选择读书的内容和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有重点的作文专项训练,从而构成“精读→←妙悟→←巧写”的良性循环互动系统。

三、中学作文教学的缺席状态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几种缺席状态。它成为制约作文教学水平提升的“瓶颈”,但它似乎又因积重难返,反而遮蔽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作文教学研究的盲区。
1.语文教师写作能力的缺失:目前,制约中学作文教学提升的首要与主要因素是语文教师写作能力的残缺或丧失。我认为这个问题被关注作文教学的人们长期遮蔽了,是个“黑洞”。据我观察与了解,现在许多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好像就体现在“文学知识”上,而真正具有写作经验与写作能力的语文教师比例寥寥。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其实,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所掌握的“文学知识”也是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的,内中奥秘是没有写作经验的支撑与体悟。我国宋代著名诗人韩愈早就领悟到了这个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少语文教师很坦率地告诉我:“写作文,自己一点办法也没有。”此话应不是自谦之词。许多语文老师对学生幽默的“经典话语”是:“作文你怕,我更怕!”弄得全班哈哈大笑。

2、深度阅读的缺席:广义的“阅读”应包括读、看、听、问等信息的输入成分。狭义的“阅读”当指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文章等。现在有一种观念很流行,那就是大张旗鼓地倡导中学生读得越多越好,最好把中外名著在假期里全部啃掉,特别是新课标出来之后,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列出10位名人要求作文之后。把中外名著都啃完,对功课十分繁重的中学生来说,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弄不好也可能成为“零阅读”(无效阅读,即读了用不上)。我这里讲的“阅读”是指“有深度的有感觉的阅读”。中学六年,时间不算短,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学了不少课文,来个《转折》的高考题,就考倒了一大片呢?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读了很多鲁迅的作品,2004年高考选择写鲁迅的作文很多却没几个写得有新意呢?这就是“有感觉的深度阅读”缺席的结果。我们学了很多名家名作,却与生活化的作文脱节;我们读鲁迅,但对鲁迅并没有深度的感觉,或者说对鲁迅并没有较透彻的研究,处于那种“见面熟”的状态。因为对鲁迅了解得肤浅,当然也就说不出新鲜独到的见解,写不出超越别的考生的奇文,也就只好将课堂上老师教的“大路货”捡回给评卷老师了。
3.悟道的缺席:作文之道的感悟,是作文的核心。作文之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文学形式的审美规范。悟道的高低,常常决定作文境界的高下。悟道的能力,几乎可以看作一个人作文能力的标志。悟道的缺席,主要是指作文指导教师的文学理论修养与写作经验的缺失与逃离,造成中学生悟道能力的虚无状态(无感觉的自发状态)。如果学生不能感悟深刻的文学审美规范,不能把握特定文体的写作规律,是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的。比如,学生按照高中课文第四册写作单元《诗歌》的理论知识来学写诗歌,是写不像样的,因为《诗歌》不仅肤浅而且不能感觉。学生交上来的诗歌,恐怕连最基本的诗歌语言方式都不具备,不过是散文的分行排列而已。但怎样来指导学生,使他们感悟到诗歌特有的思维方式,这是长期被语文教师忽略的。
4.重点练笔的缺席:据我的观察,目前作文教学中有重点练笔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作文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技能操作,是一个需要不断习练、不断悟道、不断修正、不断提升的过程。有一位老作家曾经给我打了一个很通俗的比方:作文就像我们厨房的菜刀,一天不磨,就有点锈。我的体会是:不深度阅读,作文很难闪现创新的灵感;不重点练笔,作文很难进入玄妙的文学堂奥,哪怕你读得再多,也是白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感觉的艺术。在这语言文字组合的魔术般的弹性空间里,只有针对某一文体进行重点练笔,才能逐渐臻于娴熟自如或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作文恐惧症,使许多人产生了这样的心理:最好让作文从语文课本中删除!中高考作文文体全面放开之后,作文训练更是杂乱无序,十八般武器都想拿来操练一下,结果作文教学更是雪上加霜,教师不能有效地组织针对学生个性特长的重点练笔,造成重点练笔长期缺席。

四、作 文 教 学 的 几 点 体 会 与 建 议
      
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读——悟——写”这三个环节。根据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缺席状态,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逐步改变作文教学“费慢差乱”的现状。
1、先做会写“下水作文”与悟道的教师。作文教学中,“教”占了半边天。语文教师不会写“下水作文”是作文教学长期失败的后遗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不会写作文的语文教师不算合格的教师。其实,谁都不是先天就会作文的。我的同事中有不少政治、数学、物理老师很会写文章,像教政治的赖子超老师写出了6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西京传》,闽西作协还为他举办了作品研讨会。“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是滑稽的。同样,不会写“下水作文”的语文教师又怎能教会学生作文呢?学写“下水作文”是悟道的需要,也是作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的要求。你“下水”了,才能感悟到作文的奥秘,才能将作文的规律很感性地传达给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你所说的“道”,才能破解学生作文中遇到的困惑点、疑难点、关节点。比如,现在许多学生写记叙文存在一个难点:会叙述,不会描写,文章总给人干巴巴的感觉。而各种描写中,人物的神态描写又是最难却又最关键的。优秀的文章总是感性的形象的,如果不会描写那是致命的。没有教会学生描写的功夫,而大谈特谈作文的立意、结构等是本末倒置的,是想在空中建起高楼大厦。又如,语言的组织与运用,从另一角度也可说是描写。如果你写下水作文碰到描写这个问题,你就会去研究。如果问题解决了,你就悟到了“道”,就能够传授给学生了,因为教师的悟性一般比学生高。回想自己读中学时作文也是这样干巴巴的。现在我将悟到的“道”在女儿练习作文中做实验:我教她几种描写的绝技,她很快就能运用,小学四年级就写出了几万字的魔幻作文,并在多种CN 刊物上发表了作品。想想自己小时候根本做不到。其实人人都可以写好作文,关键是你能不能悟到它的技巧。正如一个画家寥寥几笔就能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速写画,而一般人却画不像,奥秘就在一般人没有掌握它的“道”一样。经验告诉我们:教师不写下水作文就很难悟道,却要教人作文是悲哀的事!                                   
陕西考生吴斌写了一首209个字的诗歌《无题》获得满分后,进一步表明高考作文文体向文学体裁的全面开放与突进!为了争取高分,记叙文小小说化故事化,议论文杂文化等观念,已经成为作文教学的制高点,考生争取高分的突破点!因此,教师写作经验也成为作文指导成败的关节点。但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平时有写下水作文的语文老师寥寥。我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一二次“现场作文示范课”。它就是利用“连堂课”,与学生一起做同题作文:第一节课我在黑板上当堂写一篇下水作文,第二节我将自己的构思(包括选材、立意、结构等)、拟题、修改等分析还原给学生听,使他们直观形象地“感觉”到作文的全过程,领略作文的奥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比如,2005年高三省质检时,我就选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话题,写了一篇《美如真理》的作文。一句话,要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水平,语文老师要先学会写“下水作文”,然后再将悟到的作文之道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照本宣科,空洞说教,人云亦云。我们不可能使语文老师都成为作家,但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会写下水作文的高手,“名师才能出高徒”嘛!

2、        指导学生进行“有感觉的深度阅读”: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中的名家名作反映的生活因为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可以说学生对它们的感觉是“隔离”的。也正因为这样,它们对学生作文的启迪作用并不大。事实上,强调贴近学生生活的中高考作文或练笔作文,已经形成了与阅读教材剥离的“二张皮”现象。而名家名作只是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一个范本而已。这已经是语文教师的一个基本共识。既然目前统编教材与作文教学存在剥离现象,那么我认为要让二者联系起来,可以从以下二方面来实施:第一,选编一本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教材。这本书必须尽量贴近本地学生的生活,最好是本土作家写的乡土文学或校园文学或少年文学。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有感觉的生活,撞击他们作文灵感的火花。这本书必须是精短的散文、小小说、故事、诗歌或议论文等。比如,我讲作文时,曾经选了《永定土楼散文集》里的几篇文章作“有感觉的阅读文本”,分析作家们是怎样来写土楼生活的。由于学生们对土楼生活是熟悉的,他们就能感悟到:哦,原来土楼生活可以这样写。林太鹤同学写了篇《地球文化村的记忆》,描写土楼民俗文化村—洪坑村的生活,后刊于《中学生写作》报。我还经常从《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今古传奇》《中学生故事》等刊中选一些“校园故事”供学生阅读。第二,做好深度阅读。“深度阅读”就是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不要贪多求快、走马观花,而要集中有限的时间走进几位名人,进行较透彻的研究性阅读,读熟名人的轶事、思想,达到如数家珍并有所发现的地步,争取成为某位名人的“发烧友”或“半个专家”。俗话说:“熟能生巧”。你只要对某个名人了如指掌,就不愁找不到题材来写作了。不管作文题目怎样千变万化,总可以从名人的事例中找到构思的切入点。前几年高考有南京考生蒋昕捷,以一篇语言纯熟的古白话文章《赤兔之死》获得满分作文,引起全国轰动。人们惊叹蒋昕捷是作文奇才,其实蒋昕捷不过是“三国迷”而已。他每天中午坚持听三国评书,《三国演义》熟读了六七遍,又几年坚持用古白话来练习作文,当然写起作文来娴熟自如,得心应手,妙语如珠。他的成功归结为一个字,就是“熟”。“熟”就能产生作文奇才、怪才、天才!现在许多中学生追逐影星、歌星、球星,对刘德华、李宇春、刘翔、姚明等人的生日、血型、体重、三围、星座了如指掌,但这是肤浅的无效阅读,如果能深入了解他们的轶事、思想, 进行“深度阅读”,那么就为作文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当然,我更鼓励学生读“名人传记”,诸如《凡高传》《霍金传》《李嘉诚传》等,或者重点读一部古典名著。无数事例证明了“深度阅读”是中学生作文“出奇制胜”的法宝。我国作文教学专家唐惠忠老师等人都提出过“走近一位名人”的口号,获得许多老师的赞赏。
3、指导学生养成重点练笔的习惯。中学作文教学,师生练笔太少,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功课紧,时间少,也是事实。如何来解决这一对矛盾呢?我觉得还是要倡导重点练笔。我要求学生买一本笔记本进行“周练”:有重点地选择一种文体来反复训练。你擅长记叙文就攻记叙文,你擅长议论文就练议论文,并且努力做到“考场作文平时化”“记叙文小小说化故事化”“议论文杂文化”。也就是说,你想写好考场作文,你平时就应该构思好一些文章,存放于大脑中,考试时再灵活地应变运用。优秀的记叙文应该有小小说、故事的艺术效果,而优秀的议论文也应该吸收杂文的笔法韵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不假。那么,如何来保持学生重点练笔的兴趣呢?我认为还是要传授“作文之道”。学生怵作文,主要是把握不了作文的规律,产生畏惧心理。如果学生把握了作文之道,就会觉得作文跟做作业没啥二样。至于作文质量高低,还要受生活积累的制约。“会写”是第一层次,“好写”“写好”是第二三层次。我每年都要为学生讲小小说、故事、杂文等文体的写作技巧,让他们在文学理论上提升一个档次,以期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而学生应该像蒋昕捷学习,重点攻破一种文体的写法,因为“全面开花”“百艺精通”是不现实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十几年来,我指导的学生在《中国校园文学》《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全国初中生优秀作文》《青少年日记》《中学生写作报》《科学导报》《作文天地》《闽西日报》等刊发表了习作600多篇(首),香林文学社的事迹还被《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登载并向全国推介。
4、交给学生应变作文的技法:我们倡导重点练笔,但重点练笔毕竟与应试作文不同。应试作文总有特定的要求与限制。如果不懂应变的话,就可能在考场上败北。我们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与指导中,就发现不少自由作文时的高手在考场作文中栽了。另外,曾获《美文》杂志社举办的“国际华人少年写作大赛”金奖的南京金陵中学考生费滢滢在高考中作文只得25分,也是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与讨论的典型事例。所以,应变能力是作文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又最不容忽视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重新审视与研究。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考生普遍反映很难,说很多准备的素材用不上,其实就是应变能力跟不上。今年暑假,我试将高三省质检时在黑板上写的下水作文《美如真理》作了个实验:我将它只改了个开头(以扣上福建高考题),寄去参加北京新浪网举办的“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同题征文”,结果在众多作家、网络写手的激烈角逐中获得了第二名。我将原文与改文拿给学生看,他们都很惊讶。我说:你们缺少的不是什么,就是应变的能力。许多长期在第一线指导作文的老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以一文应百题”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应试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作文,它与学生平时自由选题的重点练笔作文不同。因此,应变方法的指导与应变能力的训练,当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题中之义。
总之,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读(包括看、听、问)→←悟→←写”环状互动的结构问题,但只要我们抓住“深度阅读——感悟文道——重点练笔”一条线,或许能够在包袱沉重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找到一种更具操作性的更有效益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先生《文学创作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9
[2] 刘海涛先生《叙述策略论》,新加坡作家协会,1996.7
[3] 邢可先生《怎样写小小说》,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5
[4] 刘海涛先生《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3
[5] 宋志坚先生〈〈杂文学概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10
[6] 江源先生〈〈杂文面面观〉〉,作家出版社,2003.11
[7] 王有宏先生〈〈故事与小说的区别〉〉、梁宁宁〈〈怎样写好故事的情节〉〉、丰国需〈〈新故事的情节〉〉等,www. 21story.com,2005.7

(通联:(364112)福建省龙岩市永定侨育中学  电话:0597-5581876
电邮:ydhsb@yahoo.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3 15: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要是我以前高三时能看到这篇文章     估计高考又能增分不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25 07: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