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11-1 13: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城镇建设构建区域经济
--------------------------------------------------------------------------------
金羊网 2005-10-28 15:56:44
中国共产党忠信镇委 忠信镇人民政府
我镇位于新丰江上游,地处连平、和平、东源3县交界处,有3条省道交叉穿境而过,正在建设中的粤赣高速公路离镇区中心侧3.8公里处经过,并设有二级互通口。全镇总人口6万人,下辖12个村和5个居委会,自古以来就是3县16镇30万人口的商品贸易集散地,也是连平南部六镇18万人口的经济、文化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形成了“规划一建设一引资一发展”的良性循环,逐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城镇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城镇建成区面积达4.8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正向工业商贸城方向迈进。2004年全镇GDP达10.5亿元,税收总额达9396万元,其中国税7200万元,地税2196万元。镇级机动财力580万元。城镇人口达4万人,其中从本镇和周边镇农村迁到镇区内居住的人口约6000人,流动人口近1万人;落户我镇经商个体户2200多家,解决6000多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季节工、临时工每年达2万人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抓好城镇规划建设。规划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先导。我镇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科学规划、连片开发”的原则,先后3次对城镇建设进行了设计和规划,早在1984年上级结合我镇实际,设计批准总体规划面积为1.4平方公里;1994年又重新进行科学规划,总体规划面积为4.8平方公里;进入21世纪,我镇进一步调整发展规划,经县建设局设计和县政府批准总体规划面积为13.65平方公里,2003年5月开始按照省建设厅要求进行中心镇重新修编,总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并于2004年完成总体规划。确定了在“十五”规划内重点建设“四横”“二纵”六条主干道的建设方案。同时,按照连片统一开发的原则,政府高度垄断土地,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严格把关,审查各项建设项目的立项计划和用地申请,依法核发“一书两证”,严格杜绝违章建筑,确保了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坚持抓好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功能。我镇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功能区,高标准建设市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一是抓好镇区道路建设。多年来,共铺设水泥硬底化道路15.5公里,道路硬底化铺张率达8.44%,其中建成一条贯穿新城区长1.65公里,宽54米的忠信大道,成为全市镇级最长最宽的过境大道。二是抓好供水建设。1996年建成自来水厂,城镇供水普及率达100%,去年10月已竣工的桥南岗食水工程,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抓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主要街道及生活住宅区均安装了标准路灯,亮灯率达80%,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2%。四是抓好公厕和垃圾场建设。城区建有标准公厕8座,垃圾粪便无害处理率达95%。五是抓好集贸市场建设。目前,镇区内建有4个专业市场,占地面积达2.8万平方米,形成一个商业网络,大大拓宽了流通渠道,推动了第三产业和镇办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繁荣,目前正在兴建忠信开发区专业市场,占地5000平方米。六是抓好文化、卫生、电信及其它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区内拥有中学4所、小学4所、医院3间,幼儿园10间,还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集政治集会与文娱休闲于一体的忠信人民广场,成为河源市第一个镇级最大的综合性广场。2003年10月,我镇获得“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光荣称号。
三、坚持与农房改造相结合,合理布局城乡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时,坚持城镇和农村兼顾的原则,合理布局城乡建设。按照“试点带动、整体推进”的方针,加快农房改造的步伐,首先把傍依墟镇的官陂、径口两村作为试点村。目前。已在两村连片建成占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住户达230户约l000人的居民住宅小区。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我镇农房改造己进入到“整体推进”阶段,初步形成了以墟镇为中心、农村住宅小区为依托的镇村建设格局。2003年4月,我镇被广东省建设厅批准为广东省村镇建设试点单位,正在加紧建设省级住宅小区,位于忠信三中侧旁,总规划面积800亩,定名“铜锣湾花园”。
四、坚持创新投资机制和用地机制相结合,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解决制约城镇发展的资金紧缺问题,我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创新投资机制,实行政府、民间、外资多元化投资政策,积极拓展投资渠道;一是政府投资。由镇政府调剂地方财力,拿出部分财政收入用于重点市政建设;二是以土地换投资。牢固树立土地就是财富的观点,实施“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战略,盘活存量土地,由镇政府集中管理土地开发,通过制订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等多种方式吸引外商、个体户和社会闲散资金投资重点市政建设,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一举完成忠信河堤及沿河路各长3公里、飞鹅路、栗园路等2公里、上桥、栗园桥、飞鹅桥3座,广场、黄岭公园、市场等一批市政设施建设。
五、坚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城镇管理。一是我镇成立了城镇建设办公宣和城镇建设监理大队,负责城镇管理工作,出台了相关措施,整治街镇脏、乱、差,使城镇管理步入正常化轨道。镇区内集体、个人用地一律执行“一书两证”制度。二是成立了镇环卫所,加强对垃圾的监管和处理力度,基本杜绝了卫生死角,使我镇市政功能稳步由农村墟镇型向城镇管理型转变。
六、坚持推广名优特产与弘扬地域文化相结合,提升城镇品位和社会知名度。加快城镇建设,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注重人文品位建设,强化城镇的内在“气质”。忠信花灯节历史悠久,它的设计将古典和现代、宫庭和民间、中原文化和客家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我镇结合实际:通过举办名优特产推介会和代表忠信地域文化的花灯节,加大对我镇的宣传力度,提高我镇的社会知名度,把地域文化特征融入到城镇规划建设中,凸观城镇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目前,我镇正向省政府申报“花灯之乡”。由于忠信花生、火蒜享誉盛名,2004年3月我镇被列为全市唯一的“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必将进一步促进我镇农业、旅游业发展。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化进程。1997年,我镇建成河源市第一个镇级工业园,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建有厂房24栋,1998年引进外资企业3家。进入21世纪以来,我镇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重新规划工业园面积为2平方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园的厂房设施,并凭借优质服务、廉价劳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园区经济。目前,落户我镇工业园的外资企业达10家,年产值达9亿多元。园区经济已成为我镇经济的又一支生力军。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正在规划建设占地5平方公里的粤赣高速公路忠信互通口工业园。
八、发展物流业,打造个体,私营经济品牌。我镇自古以来就是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地,交通便利,具有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历年来,我镇积极扶持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充分利用忠信人民路、忠信河两岸优势,发展商贸业,现落户我镇的个体工商户达2200多家,市场及商品年成交总额近4.8亿元,解决了6000多人就业,个体工商业已成为我镇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