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代仅有几位对客家史进行深入探讨的学者当中,梁肇庭先生也许是最有成就的一位。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梁先生对客家史研究进行了反思,并深入发掘了客家史资料。八十年代发表的几篇论文,开始奠定他日后的声名。去世后由其同事Tim Wright先生整理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性:客家、棚民及其邻居》(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tanford, 1997)一书的出版,最终让他成为客家史研究领域无可争议的顶尖学者。
一、其人其书
梁肇庭先生于193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中学毕业后,他只身前往美国。起先在布兰第斯(Brandeis)大学学习历史,继而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69年获得博士学位时,他刚好三十岁。
毕业后,他先是前往东京,任职于国际基督教大学(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1971年,他在国立澳洲大学找到一份研究职位。1974年至1984年间,他任教于墨尔本大学历史系。1985年,又前往位于澳洲西部的默多克大学(Murdock University),担任该校亚洲研究系教授,直至1987年离开人世。
梁先生早年的研究,侧重近现代中苏关系史。他讨论这个问题的两部著作--《中苏关系:第一阶段,1917-1920》(Sino-Soviet Relations: The First Phase, 1917-1920)和《中苏外交关系》(Sino-Soviet Diplomatic Relations, 1917-1926),至今仍是这个领域无法回避的基本论著。
令人有点意外的是,梁先生讨论客家史的最早一篇文章,"客家历史新探",是用中文撰写和发表的,而且刊载于厦门大学历史系主办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号上。当然,假如我们注意到,同是1982年,由他翻译的该刊创始人傅衣凌先生的一篇文章,同年发表于美国《近代中国》(Modern China) 杂志上,这就不足为奇了。那时,傅先生经常出外讲学,而梁先生则开始注意到客家和棚民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交往,其实是很自然的事。也许,那篇文章是应傅先生之邀而作而未可知。
从这篇文章看来,梁先生讨论客家史的基本理论框架,可以说已初轮廓了。文中简要介绍了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的宏观经济区(maroregion)理论和人类学家的族群研究,并讨论了这两种理论对于理解客家史的重要性,其论述应该说是相当有说服力的。唯一缺乏而有待于充实的,也许是更为丰富的资料而已。
梁先生生前发表的另一篇客家史论文,题目是"岭南的客家人:近代中国的族性与社会变迁"(The Hakka Chinese of Lingnan: Ethnicity and Social Change in Modern China),1985年发表于David Pong和Edmund Fung主编的《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的社会与政治变迁,1860-1949》(Ideal and Reality: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Modern China, 1860-1949)一书中。假如说前一篇文章着重从史实的层面探讨客家史,这篇文章则更多从话语的层面着眼,把握近代客家"精神"(ethos)之构建的具体背景和过程。这种类似于福柯所说的"知识考据学"的研究,极有益于解构客家的一些迷思。
由于过早离开人世,梁先生实际上还没来得及仔细梳理自己的研究,许多研究应该还在进行当中。他讨论棚民的一系列论文,大约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写成的,但它们从来没有发表过,也许他觉得诸多细节还需要进行充实。去世后,在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的建议下,由Tim Wright整理先生讨论客家史的遗稿。这本书最后付梓时,施氏还专门写了一篇导论,介绍先生对客家史的研究及其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性》一书,计有九章,共分作三组。第一章讨论客家历史编纂学的起源,可以说是对以往客家史研究的批判性反思。第二至第四章的主题为岭南客家的移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关系,侧重考察明清时期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客家移民史、十九世纪客家"精神"的塑造和二十世纪族性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这几章应该说是本书的最具原创性和最为核心的部分。第五章至最后一章的分析对象是棚民,内容涉及明清时期政府对棚民和移民的政策,赣水流域、长江下游和汉水流域的棚民及相关的族群磨擦、生态恶化等问题。有的读者也许会觉得第二和第三部分讨论对象迥然不同。实际上,在具体的场合,客家和棚民经常是很难区分的,而且,他们不但同样深刻地受到明清时期经济变动的影响,他们最后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十分相似。
[ 本帖由 wanderinggod 于 2003-7-24 06:24 最后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