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77|回复: 0

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央直辖警备军前敌司令(少将衔)---何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9 0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侠(1891---1968),字时杰,号十年磨剑室主,广东大埔湖寮双坑人。父子纶,系清末福建马尾船政局驻香港代表。何侠于宣统三年(1911年),由胡汉民、邹鲁介绍加入同盟会,旋即参加广州起义。民国五年(1916年),经孙中山保送到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结业后,出任孙中山大本营元帅府参军。民国十年任孙中山总统府上校参议。民国十二年,护送孙中山由泸返粤就任陆海军大元帅,被任命为中央直辖警备军前敌司令(少将衔)。后以大元帅府直辖讨贼军第二师师长,率部参加平定陈炯明叛变。民国十三年升任大本营勇讨贼军总指挥兼西南护法大总统咨议、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事顾问。民国二十年,调任第三十三军副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十六路军华侨义勇军副司令、抗日救国宣传团团长,后奉派返粤参加西南五省”剿共”工作。目睹当局倒行逆施,遂愤然退隐,学佛参禅,卖画以养老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文史馆员,1968年秋在广州病逝。60年前出版的《白云山游览指南》(作者何侠),特点是集名山、名人、名导游于一体。
  20世纪30年代初,广东经济有较大发展,为白云山的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广东省政府同意把白云山拨入中山大学林场管理,并在广阔的范围——东起黄婆洞,西至西村,南至沙河树立起“国立中大林场”界碑。接着,大兴土木三四载,为白云山建成近代旅游区奠定了基础。
  此时期,白云山导游书刊的出现本是意料中事。然而,使人感到意外的是既非“中大”学者,又非旅游专业人士,而是一名爱国将领执笔写“导游”。
  作者何侠,字时杰,曾在孙中山先生手下任中央直辖警备军前敌司令、第十六路华侨义勇军副司令等职。何侠“出发东北,行至南京”,突然被迫“奉令返粤”,于是“退隐岩谷”,“倡修白云寺”,并精心编写了《白云山游览指南》,在1936年初面世。该书图文并茂,并有许崇清、邹鲁、谢瀛洲、刘纪文、陈融等人题词,影响甚广。
  第一,该书有鲜明的时代、地域背景。作者在评叙白云深处之前,认真介绍了广州市郊、白云山麓的许多革命圣地。如红花岗四烈士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十九路军将士墓、廖仲恺墓等。
  第二,论今证古,资料丰富。作者不遗余力,前后三载,踏遍云山,详细收录“眼见为实”的祠记、碑文、楹联,使该书成为白云山文物的详实记录,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例如,云泉山馆的“坐月坡”为米芾所书,楹联“明月出云秋馆思,远泉经雨夜尝知”为广东南海黎熹所书。书中辑录之题词者,(除了省外人士)可称得是广东近代书家之大观。
  第三,作者详细介绍了游白云山的各种消费开支数字。如乘过山轿,由市内至山顶白云寺,来回约10元,而由白云酒家起只须4元。又如乘马车,大东门至白云山脚每辆1元左右。在介绍景点“倚云别墅”时,作者又详列了白云素社在倚云别墅的消费水平:品茗收费2角,西式茶点每位4角,住宿每天3元(膳费另计)。上述具体细致的资料,反映出广州20世纪30年代的旅游经济水平,实在难得。
  作者何侠系广东大埔人,少时东渡日本,与高剑父、高奇峰等有同窗之谊。五六十年代,何先生在广东省文史馆任职,1968年秋在广州病逝。
<羊城晚报>有篇文章曾提过"何侠".

自画像写真:时随心迹见真元

作者:唐朝人


  甲申新春,在花园酒店举行的广州市书协雅集活动中,连登送我一册《环翠医庐》。我知道他早年悬壶济世,颇精中医,这该是他多年行医的总结吧。而我“三高”一直居高不下,说不定它正有疗我之良方呢。窃喜中翻开一看,却是一册纯粹的诗文书画集!疑惑间,连登解释说,“环翠医庐”是其室名,由于容庚、商承祚、秦篔生、赖少其等多位大家都为之题写过,今虽弃医从画,也不肯割爱而沿用之。

  在岭南艺苑中,连登的博学多才是尽人皆知的。他能书能画能诗。1992年起,他已连任三届广州市书协主席和两届省书协副主席,并兼任广州市佛协副会长、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以及岭南诗社副社长等。有人说他的“书”好。他的书法苍劲清逸,颇具书卷气,尤擅行草。他为广州六榕寺书写的“大雄宝殿”几个一米多的大字就深得许多前辈书家的赏识,所书罗浮山山门那副对联也给游人留下颇深的印象。有人说他的画好。早在1984年,他就率先在文化公园开了个展,那可能是“文革”后全省画家最早的个展,市委书记林西、省书协主席商承祚剪彩,省美协主席关山月题写会标,规格规模都可谓“爆棚”。跟着,在港、澳、台及法国、韩国、印尼等地举办的书画展及艺术交流都颇有影响。有人说他的诗好。他的画喜题诗款,并多为自作,中日邦交15周年在日本举办的“中国著名书家百人展”中,只有沙孟海、秦篔生和他等10人是书写自己作的诗词。难怪国画大师陆俨少对他有此称赏:“书画兼擅,尤精吟咏,三绝之誉,至可钦佩。”

  连登能走到今天,全赖其勤奋好学和转益多师。他出生于书香之家,其母1934年毕业于“市美”,受之熏陶,他5岁即好丹青染翰,尊师尚友。说来有趣,他所获益之师其中竟有一位是乞丐。他幼小时常去六榕寺玩耍、涂鸦,一乞丐问他想不想学画马,他说当然想画,可画来画去都像只狗。那乞丐说愿意教他,并认真地为他讲解马与狗的特征,教他画马要把脖颈画长,要画得轩昂……于是,每天乞丐教他画画,他则到寺里向和尚要点供品给乞丐充饥,师徒间就这样你教我学,你帮我助,各得所哉。当然,令其画艺之精进,还是后来师从岭南名家胡根天、何侠、苏卧农、叶少秉等,并从六榕寺住持觉澄法师研习诗词佛学。而上世纪60年代在广州文史夜学院国画专业那三年训练所打下的基本功也甚为关键。医术则随著名老中医董岳琳研习。至于书法,多从临摹汉、魏的名碑法帖和钟、王入手,继而得当代名师商承祚、秦篔生之指点,同时,与兰亭、西泠等书坛胜地广结情缘,虚心求教。连登说,为了练字,那时当医师给患者开处方也始终坚持使用毛笔。

  尤为人们称道的是,连登除对诗书画的不懈追求外,还先后创办羊城书法研究会、羊城书画艺术学校和广州书画研究院等,为培养书画人才不遗余力。艺术家的人格决定画(书、诗)格,连登早植善根,为人诚信,潜心修炼,致其“三绝”既有古人法度,又自创新意,并颇具禅味。如其自画像中的两句题跋:

  数十年来诗与酒

  时随心迹见真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