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79|回复: 16

【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5 16: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管理员按语:

原来转贴者修改过的标题为:客家的支源干越的资料
现在恢复原文的标题,以避免误解。
-----------------------------

                 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李  辉

【提  要】最新的分子人类学材料——Y染色体DNA能对民族系统进行精细的分析。百越系统被发现与中国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而与南岛语系民族(马来系统)特别是台湾语族群体相当接近。已经研究的百越群体显示出遗传发生关系和语言文化类型的差距,这与百越的整体认同和地域分化有关。根据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的三个特点。1.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可能大约三、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2.百越二分为以浙江为中心的东越和以版纳的中心的西越;3.百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由广东向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百越接触过的许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遗传类型。百越从广东经江西向浙江的扩散可能发生于很早以前,福建与浙江的越族群体是不同路线迁来的,在台湾原住民遗传结构中同样在现出这种二元性。西部傣族类群是很晚从广东迁出的。

                               一、遗传研究的百越范围

   民族学在界定民族系统的范围时,依据的是民族系统的独有特征。长期以来,对民族进行的遗传学研究也期望找到这样的特征,但是从血型等早期的民族遗传指标中找到系统特征无异于天方夜谭。近十来年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兴起才使民族遗传研究有了希望。线粒体DNA最先展现了全人类的系统结构,但是由于它构建的群体系统稳定性较差而遭到了许多骂名。对于精细的民族研究,现有的线粒体标记更是无能为力。随后研究热点转到了Y染色体DNA上。这是一种纯父系遗传、信息量大、稳定、特异的绝佳遗传标记,它不但构建了稳定的发生于非洲的全人类谱系树,在民族之间更是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差异。
   我们对亚太地区大量群体的Y染色体调查研究画出了图1的民族系统亲缘树。
-                    ┌────────────────阿尔泰
-                    │
-        ┌─────┤                    ┌──────汉
-        │          │        ┌─────┤
-        │          └────┤          └──────藏缅
-        │                    │
-        │                    └────────────苗瑶
-        │
-        │                            ┌────────侗傣
-        │              ┌──────┤
-        └───────┤            └────────台湾
-                        │
-                        └───────────────南岛

-                             图1  Y染色体构建的东亚民族系统亲缘树

   现代百越民族的主体——侗傣民族,显然很明显的迥异于国内其他民族系统。而有趣的是,南岛语系与之相当接近,其中的台湾语族更为接近。这可能提示了百越民族与这两个族群很近的同源关系。
   当然,遗传学上界定的百越范围与语言学和民族学不一定完全相同。血统上源于百越而语言文化已然改变的群体也完全应当纳入百越研究的范围。东部的越族群体多属于此。台湾语族也可能是这一类。另一方面,语言文化上被百越同化的外源民族却不应属于百越遗传研究对象。比如湘桂黔交界的草苗是讲侗语的群体,但是遗传上明显的汉父苗母,侗族的成分很少,不应看作百越血统的群体。因此,遗传研究的百越范围至少应包括侗傣语系的僮傣语族、侗水语族、仡央语族、黎语族,还应包括东部地区的越裔群体,可能还有台湾几支原住民。从印度阿萨姆到台湾几千里地域内有大约100个民族群体。

                                   二、百越的遗传结构

   经过笔者及合作者近几年来的收集,大部分的百越群体的遗传材料已经采集到了,许多群体的遗传数据已经实验得出,包括印度的阿霍姆,泰国的兰那、东北泰和石族,云南的傣泐、傣呐,广西的壮族、毛南族、仫佬族、仡佬族、夜郎、水族、侗族、拉伽,贵州的布依族和水族,海南的黎族和仡隆,上海古今的马桥人,浙江的於越,台湾的泰雅、布农、阿美、排湾、曹、赛夏、卑南、鲁凯、邵、巴则海。
   这些群体的Y染色体遗传结构体现出相当大的一致性,而与其他系统中研究过的群体完全不同。他们都有大量的M119、M110或M95、M88突变,而外族极少有这些遗传标记,与百越接触少的群体则没有。
   另一方面,这些群体彼此间的遗传关系则体现出与语言学和民族学分类不同的格局。特别是侗水和仡央两支,完全打破了文化的分类而重新组合。图2中,我们用线条表示群体间遗传关系,用虚线圈表示文化的分类。

-               
                                  图2  百越各群体遗传关系和文化分类
   这种系统发生和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整个百越民族早期是个内部认同很强的人群,所以史书上百越分布于会稽到交趾的记载也证明古人很容易把这个民族群体整体化地看待。其内部分支间的文化交流早期是没有障碍的。所以较早迁到同一地域的不同分支会在文化上一定程度的同化。这种同化有时不完全,也会保留一些发生历程的痕迹,比如夜郎和拉伽之间就有其他分支没有的共同词汇。
   当然,随着对更多群体更多材料的深入研究,这个系统结构也会调整扩充。

                              三、百越的地理分化

   根据现有的百越民族群体Y染色体数据,我们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把数据中的主要趋势信息抽提出来,得到了三个主成分(趋势)。按各个群体的对应值把三个主成分按等高线绘制原理作成三张地图。这三张地图体现了百越遗传结构中的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主成分占到信息总量的47.0%,从图3中单一中心、梯度平缓的分布格局明显看出,所有的百越群体首先是有整体性的,共性是最主要的。因此百越的血统只有一个主要来源。图中的分布中心在广东一带,所以广东最有可能是百越民族血统最早的发源地,而后渐渐向四周扩散。
   第二主成分占到信息总量的35.6%,从图4中可以看到两个分化方向,一个在浙江一带,另一个在版纳一带。因此,百越民族在一元性之后的另一主要特征是二分性,即分化为东越和西越。但是,特别要补充说明的是,西部的侗族、仡佬族归入了东越类,而福建归人西越类。这背后可能还有故事。
        
                               [图3  百越遗传结构第一主成分的地理分布]
                      [图4  百越遗传结构第二主成分的地理分布]
                      [图5  百越遗传结构第三主成分的地理分布]
   第三主成分占信息总量的17.4%。图5中,从广东向西南、西北、东北三个方向延伸出三个不同的结构。这张图体现的是与第一主成分的扩散不同的百越民族迁徙的过程。广东等地受到汉族移民冲击之后,百越原住民开始搬迁,在别处重新定居。
   所以,百越的遗传结构特点至少可以归纳为“一元二分”,至于“三角”方向的迁徙,还有待于补充论证。

                                 四、受百越影响的族群

   百越长期以来作为南方的主体民族,曾经与许多外系统民族接触交流,也发生了一定的基因交流。浙闽地区曾是百越的主要政治中心,所以这一地区现代的汉族群体中保留了相当比例的越族特征遗传标记。以M119突变比例为例,上海和浙江都是26%左右,是全国汉族中最高的,其次是广东20%、安徽18%、辽宁和湖北17%、江苏16%、江西14%、湖南13%、河南11%、山东9%、四川7%、云南4%,实际上是以浙江为中心沿海岸线扩散。值得一提的是,M119突变类型中的M110突变亚类型,更具东越特色,但是在一般汉族群体中没有发现,在上海马桥原住民中有相当比例。福建的类型不一样,有8%的西越特有的M88突变,广东有7%。
   汉族吸收越族的血统的现象,符合强势民族吸收外族血统的理论。这在其他民族的遗传结构中也有表现,特别是与百越关系最密切的百濮民族(南亚语系)。这些民族中较强势的民族含有百越特征的成分,而弱势民族则没有。比如,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当然是相对强势的,其中含有7%的M119突变;高棉族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 其中含有4%的M119突变、4%的M110突变和12%的M88突变。而南亚系统中的较弱势的芒族、布朗族、佤族中则还没有发现过百越特征的成分,弱势群体向百越的基因流动可能是单向的。
   苗瑶族群受百越的遗传影响现在还很不清楚。氐羌族群中也有几个地区性的强势民族吸收了百越的成分。最典型的是士家族,其中含有20%的M119突变和10%的M88突变,可能来自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此外,傈僳族含有20%的M88突变,拉枯族含有8%的M88突变,这几乎可以肯定是来自于傣族。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东部的阿尔泰系统的民族中也含有少量的M119突变,这些成分是他们原本就有的,还是百越带进来的,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布里亚特最多为35%,尼乌柯(Nivkh)6%,满族5.6%,蒙古族4.2%,乌尔奇(Ulchi)3.8%,日本人3.4%,叶尼塞鄂温克3.2%。百越和阿尔泰系统通古斯民族的遗传和文化相似性究竟是由于发生关系上较近还是相互交流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的课题。
   百越与外族的交流融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有百越的成分流向外族,又不断有外族融入百越,甚至可能有过西部的许多小民族整体性地融人百越族群的事件,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东部的越族由于汉化程度很高,其分布和结构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像上海马桥这样的较纯的越裔群体在浙江和福建的某些地区也应该存在。对其研究的意义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五、对百越发生和分化的大胆猜测
   
   对百越的遗传结构成因的解析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想提出一种猜测,以供史学家和以后的百越民族遗传学研究者借鉴推敲。
   首先是百越民族的起源问题。最初从非洲来到东南亚时,百越和南岛民族可能是同一个群体。而后百越民族北迁至广东,南岛民族南迁至马来。两者分开后分别发展成两个系统。台湾语族究竟来自南岛民族还是百越民族,这将由以后更多的遗传学研究数据来解答。但是目前的数据更偏向于后者。在两广,百越民族可能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几万年)而没有外迁,因此发育出了统一的体质和文化。内部几个分支的分化发生在外迁前还是外迁后还无法得知。可能百越先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壮傣和黎的祖先,北部是侗水和仡央的祖先。
   由于广西西部和云南居住着百濮民族,湖南北部居住着三苗族群,所以百越最早的扩散方向是空旷无人的东北和正东。这是两条不同的路线,携带了不同的遗传标记。发生的年代相当早,至少在河姆渡文化之前。向东北迁徒的越人出于北部类群,先进人江西,形成后来的干越。部分干越后来西迁,很可能就是今天的侗族(Kam),侗族的起源学说中有江西说一种。这解释了为何侗族遗传结构会归入东越类型。从江西进人浙江一带的越人形成了於越,在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向正东方向迁徙的越人出于南部类群,进人福建,形成了闽越各部。瓯越还没有调查,不知道属于上述哪一支。台湾原住民如果是来源于百越的话,也是分别来自于这两个分支的。明显有农与闽越相似,赛夏也有部分成分与福建相似,而其他族则多与於越相似。百越渡海到台湾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值得深入研究。
   仡央族群的迁出也是较早的事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直接迁到贵州西北部,但至少在周朝就有贵州夜郎国的记载了。他们应该是侗水族群中分化出来的。黎族进入海南岛也较早,但是全部进人海南是较晚的事件。壮傣族群的大规模西迁肯定是汉朝时南越国灭亡之后,傣族进人元南和泰国据证也只是唐朝的事情。而从云南的勐卯国西迁至印度则是公元1215年。所以西部越族发源于广东的历史是清晰的。但是西部越族的各支系的分化路线相当的错综复杂,完成对其遗传研究这项艰巨的任务对东南亚各国的意义却相当重大。
   本文就目前对百越遗传结构研究得到的数据分析了其结构的“一元二分”的特点,并对这种结构特点的成因作了一些大胆的猜测,希望能抛砖引玉,在百越史研究中启发一些新的思路,也激励对百越族群的遗传研究的广泛深人的后续工作。

   致谢: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共青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员会、共青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中华民族史学会、海南省迁琼先民研究会、广州军区政治部、绍兴市禹陵村委在田野调查中给予了倾力的支持和帮助。
《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僚人家园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5&topic=15&show=25#lastviewpost


[ 本帖由 tfj 于 2003-9-7 21:34 最后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5 16: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的 问题

我把此文搜索一下,除了转贴者 加的标题外,没有客家的信息。

因此我希望对背景有个交代比较好----干越不仅仅是与客家有关,而是与整个汉族,南方民族都有关系的。

这个标题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干越与客家关系特别密切,其实看完全文,不是这么回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5 17: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当年客家先民因战乱从中原南迁江西,后渐次迁往赣南、闽西、粤东一带山区,那里居住着土著干越——百越的一支,和今天的侗族有亲缘关系。 后游离的畲民——苗蛮的一支,被粤闽语系排挤,也往山区发展。在长期的交往中,干越融合于客家之中,畲民也吸收了客家文化。所以今天的客家,主体是中原移民,少数是干越、畲民后裔。
客家,宋元之际从中原迁 赣南、闽西、粤东一带山区,今约900年。
闽语系,汉晋之际从浙江沿海路进入福建,今有1700年。
粤语系,秦代从中原进入岭南,今有2200年。
粤闽系来较早,所以具有更多百越特征。
客家是后来,所以是真正的客家。
交往中,各语系基因也互相交流。
所以,各语系区别是文化,而非血统。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5 20: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你这样附上说明比较好,谢谢!

粤语系,秦代从中原进入岭南,今有2200年。-------对现代粤语形成有关系的,也许更晚近的宋代移民。粤语主要层面的语音,接近宋代音。粤语存古,甚至不如闽客。

所以,各语系区别是文化,而非血统。------我也这样认为,在论坛曾多次这么回答网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5 20: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today/hakka-young/98/06/hy980605.html

「青年客家電子報」寄出的文章  
標題: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  
作者:陳支平  
來源:青年客家電子報  
寄出時間:一九九八年六月五日  


               
        ■青年客家■   第廿一號(87.6.5)
         
      ---------------------------------------------------------------

        【編輯間】(本文已由原出版社同意轉載)

            本號繼續介紹福建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主任陳支平教授的最新
        著作《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陳支平先生長期研究家族
        社會,頗多新的觀點。本號引用卓克華教授為此書所寫之「序」,
        邀請各位青年客家一起來細細閱讀,也歡迎大家寫下您的評論,寄
        至  ,與我們共同分享。

      ---------------------------------------------------------------   
     
        【客論論客】《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

                                                作者:陳支平
                                                出版:臺原
                                                出版日期:1998.5

                ■卓克華教授為此書所寫之「序」 (下)
       
            學術定於一尊,學林一時無殺伐之聲,偏偏到了七○年代,出
        現日本學者中川學氏,先後寫出《華人社會與客家史研究的現代課
        題》、《關於客家在中國及東南亞的歷史地位》、《中國客家史研
        究的新動向》等文章,提出批評意見,集中火力批評羅香林為代表
        的血緣關係為研究取向的客家論點,指出這是『人種主義的排他性
        』,難以擺脫民族自我中心的偏見陰影,只是過去的認識,而非經
        過批判性檢討的歷史學﹔並提出客家源流的新觀點應該從移民與方
        言的地理格局來考量,各方面的從移民、區域、交通、山川、與方
        言內部的演變等各項因素來探討客家族群的形成。此文一出,一新
        耳目,可惜撼動不了既成的體系,雖有若干學者知道此一新論點,
        卻依然故我,所寫出的書,仍然是舊格局、老觀念。

            很可喜地,廈門大學陳支平教授在這方面發凡抉覆,解決了這
        爭論多年的問題,在其大著《客家源流新論》中,作者自稱『我對
        客家源流的看法,概括起來說,就是客家民系是由南方各民系融合
        形成的,客家血統與閩、粵、贛等省的其他非客家漢民血統並無差
        別,他們都是中華民族一千多年來大融合的結果。』這也是作者十
        多年來,斷斷續續地在閩、粵、贛一些城鄉做社會調查,翻閱了不
        少客家與非客家漢民的祖譜,從而產生懷疑舊觀點,提出新見解,
        並且大量引用民間私家族譜,以堅實資料支持新論點。書中一些精
        彩章節,如『客家人與非客家人的中原地沒有差別』、『客家人與
        非客家人的南遷過程大致相同』、『客家人與非客家人南遷時同祖
        而分支』、『由非客家人分支而成為客家人』、『由客家人分支而
        成為非客家人』、『客家人與非客家人的反覆交錯遷移』等要目,
        明白清晰。不過,因為此書是學術論著,不免引用大量史料,一般
        讀者閱讀時,大可跳過史料不讀,可得言簡意賅之便,自可明瞭此
        書之精華與精彩。

            作者謙稱此書為一本『小冊子』,其實,其力道足以扛鼎,不
        僅解決爭論多年的老問題,也點出了研究新方向,足供各界參考。
        筆者不才,原無資格撰寫序言。但因與作者於公於私,是我良師,
        亦是益友,因此甘冒不韙,樂於推薦給學界與一般大眾,書林再添
        一本好書,豈不快哉!是為序!

                                        卓克華
                                一九九七、十二、十二於華商樓


        [ 編輯室按 ] 卓克華先生目前為廣東中山大學兼任副教授。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6 09: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这只是罗香林先生的客家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现在还有很多客家学者提出很多新的与罗氏理论太不相同的观点呢。当然现在罗氏理论是权威,但权,但权威不一定是正确的,是否正确,有等进一步证实。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5-7 23: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7 22: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转贴http://chinese.cari.com.my/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859

宝丰

发贴 4
注册 25-6-2003
来自 广东大埔
廣東漢族的來源

  由于中國的開放政策,使到廣東省經濟起飛,導致南北商業交流頻繁,廣東的方言詞也隨著改革的步伐北上,有不少粵方言詞已被普通話吸收,這些已融入普通話的粵方言詞都是一些現代粵方言詞,而其中有相當部份的現代詞是香港進入廣東,然后再從廣東傳至全國。其實,時下廣東人所說的粵語,詞匯中除了現代詞外,亦包括了不少的古漢語詞。

  廣東漢族的來源

  說起廣東語中的古漢語詞,我們不得不談廣東省的漢族來源。古代的廣東,原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這些民族在西周時被稱為“蠻夷”,春秋戰國以后則稱為“越”。在《通考﹒輿地考》有載:“自嶺而南,為蠻夷之地,是百越之地。”《呂氏春秋﹒恃君》亦道:“揚、漢之南,百越之際”《漢書﹒地理志》也說:“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粵雜處,各有種性”在古籍中記載的“越”字與“粵”字相通,所謂百粵是指當時在嶺南一帶居住的多種少數民族,至于漢族,是后來才由中原逐漸南移至廣東的。

   漢族大量南下始于秦代

  秦始皇兼并六國后,將全國划分為三十六郡之外,另設南海尉統治嶺南,由于當時嶺南的越人反抗秦的統治,于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屠睢帶領五十萬秦兵下嶺南攻打越人。見《淮南子﹒人間訓》卷十八載:“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于宋,而越人皆入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尸流血數十萬……。”另見《漢書﹒嚴安傳》卷六十四下載:“深入越地,越人遁逃﹒曠日持久,糧食乏絕,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由上述兩書所載看來,秦始皇對越人用兵,可謂出師不利。古越族大將桀駿帶領族人夜襲秦營,結果不只數十萬秦兵被殺,連秦將屠睢亦被擊斃。后來秦始皇另派任囂及趙佗為將,才把越人平定下來。

  秦始皇統一嶺南

  公元214年,秦始皇統一了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派遣官員實行直接統治。為了鞏固對嶺南的統治,繼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后,又派遣大批曾經逃亡過的“亡人”,因家貧而入贅女家的“贅婿”,做買賣的“賈人”等前往嶺南戍邊。《史記﹒秦始皇本紀》卷五述:“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取陸深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謫遣戍。”《漢書﹒高帝紀下》卷一下說:“前時,秦徙中縣之民南方三郡,使與百粵雜處。”上面所提的這些派往嶺南的人,應以男性為多,至于女性方面,史載秦始皇曾派出一萬五千名未嫁的女子至嶺南為兵士補衣服。在《史記﹒淮南王列傳》卷一一八便有記載這件事:“又使尉佗逾五嶺攻百越。尉佗知中國勞極,止王不來,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以為士卒補衣。秦皇帝可萬五千人。”

  平且康的嶺南

  根據上述各書所載看來,秦朝時進入嶺南的漢人,大約有六萬多人,不過由于几十萬秦兵陣亡,故此餘下來的漢人應不會很多。后來因中原戰亂或天災,漢人又再大量陸續南下。的確,相對來說,當時的嶺南是比較安定和容易生活得多。在廣州河南敦和鄉客村所發現的一塊晉代磚銘便說明了這個事實。該磚銘寫道:永嘉世,天下災。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餘吳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餘廣州,平且康。

  磚銘文字反映了公元307年至313年時晉懷帝永嘉年間的中原人民所受的深重災難與嶺南相對的安定。故此,兩晉時,因逃避戰亂賦役而流入嶺南的漢人很多。《晉書﹒庾亮傳》卷七十三附傳載:“時東土多賦役,百姓乃從海道入廣州……。”

  由海路入嶺南

  為什么晉代人民舍陸路而由海道入嶺南?原來在唐代以前,由中原進入嶺南的孔道叫大庾嶺,又叫梅嶺。大庾嶺北連贛江上源章水,南接北江東源湞水,山上原有一條叫小梅關的小路,秦代的兵士即經由此小路到嶺南。由于這條小路崎嶇難行,除了商人、游客,或是被貶的官員外,一般人視為畏途,不輕易過嶺。
  張九齡開鑿大庾嶺

  大庾嶺重山疊嶂,險阻異常,這條小路窄到車載通不了車軌,靠搬運又只能背負。見張九齡《開大庾路記》:“人苦峻極……以載則曾不容軌,以運則負之以背。”由此可見,當時這條古道已不能適應南北交通及廣州海外貿易日漸發展所需。公元716年,即唐玄宗開元四年,在朝為官的廣東曲江人張九齡,利用農閑時間發動鄉人開鑿大庾嶺新道。這條新交通孔道的開鑿,不只有利粵北的開發,更方便南北商業交流。正如明代邱浚在《廣文獻公開大庾嶺路碑陰記》所說:“茲路既開,然后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

唐代漢人在安史之亂南移 

  唐代漢人大量南下是在公元755年,即唐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發生后。當時河北一帶“農桑井邑,靡獲安居,骨肉室家,不能相保”(見《舊唐書》卷141《田承嗣傳》)。洛陽以東至徐州地面則“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榛棘,豺狼所嗥”(《舊唐書》卷120《郭子儀傳》)。關中地區亦“閭井蕭然,百不存一”(《唐大詔令集》卷101《減京兆尹已下俸錢制》)。還有汴河洞岸,只見“百姓凋殘,地闊人稀”(《全唐文》卷46,代宗《緣邊河置防援詔》)。于是唐代百姓在戰爭的驅迫下,紛紛向南逃難。李白所寫的《永王東巡歌》詩便是描述當時的情形:“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青蓮居士把安史之亂比作是晉朝的永嘉之世。由此可知當時人們的苦難程度。

孔子四十一世孫移居嶺南 

  唐代漢人由于戰亂下嶺南的人,除了一般的百姓外,亦有許多大官員及名人的子孫移居斯地。見《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傳》載:“是時,天下已亂,中朝人士以嶺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唐世名臣謫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孫,或當時任宦不得還者,皆客嶺表。”正如書中所道:當天下大亂之時,離京師最遠和最安全的地方便是嶺南之地。關于移居嶺南的名人,據《新唐書》載,有唐名臣劉崇望之子劉浚、太學博士倪曙、宰相李德裕之孫李衡、司農少卿周杰、諳熟典禮的楊洞潛、孔子四十一世孫孔昌弼等。


  海外的“唐人”

  今日世界各地的廣東人每每自稱為“唐人”,將中國叫作“唐山”,喚漢語為“唐話”,叫中國茶做“唐茶”,管中裝叫“唐裝”,把中文稱為“唐文”,中餐說是“唐餐”,華文書名為“唐書”。廣東人的這種帶“唐”字稱謂,正好反映了唐代漢人南移廣東的史實。

  宋人的南移

  南宋德佑二年,即公元1276年,蒙古人攻陷臨安,中原以至江南地區遭到嚴重破壞,嶺南地區的相對安定社會環境又吸引了大量漢族南移,當時不愿降元的張世杰、陸秀夫等南宋大臣亦率領了几十萬江淮士兵及官民進入廣東。

嶺南本非漢人居住之地

  總括來說,嶺南一帶最初并不是漢人居住的地方,后來漢人才逐漸自中原南下,較大規模進入嶺南地區是在秦代、晉代、唐代及宋代。這些由不同朝代進入廣東的漢人,自然而然將不同朝代的漢語詞帶來,其中有不少這類的古漢語詞,廣東人一直沿用到今日。現筆者試將一些廣東口語詞中的古漢語詞例舉于下:

  飲水

  普通話的喝水,廣東人叫“飲水”,粵人所用的“飲水”,由來已久。《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戰國孟軻《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西漢戴聖編《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考。”孫希旦集解:“飲有漿醴之屬,今但飲水而已,飲之貧也。”唐《裴休集﹒黃□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明(上座)於言下忽然默契,便禮拜云: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會中,狂用三十年工夫!’”唐﹒韓愈《復志賦》:“固余異於牛馬兮,寧止乎飲水而求芻?”清沈初《西清筆記﹒紀名跡》:“其詩有‘人到心閑飲水甜’之句,余甚愛之。”

  飲酒

  “飲酒”這個廣東口語詞亦很古老,在《詩﹒鄭風﹒女曰雞鳴》便有:“宜言飲酒,與子偕老。”之句。《周禮﹒地官﹒黨正》也載:“而飲酒于序,以正齒位。”

  游水

  廣東人叫游泳為“游水”。見《管子﹒輕重甲》:“齊民之游水,不避吳越。”唐﹒李賀《蘭香神女廟》詩:“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錦麟。”\r

  月大

  廣東人叫大月為“月大”。如個月月大,有三十一日(這個月大月,有三十一天)。陽歷的大月有三十一天,農歷則有三十天。東漢﹒劉熙撰《釋名﹒釋天》:“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北魏北齊之際魏收編《魏書﹒律歷志上》:“求次月日所在度朮曰:月大加三十度,月小加二十九度,求次日加一度,宿次除之,逕斗去其分一千四百七十七。”《舊唐書﹒
歷志三》:“干名與后朔葉同者,月大﹔不同者,小﹔無中氣者,為閏月。”

  月小

  廣東語謂小月為“月小”。《竹書紀年》卷上:“(堯)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莢,一曰歷莢。”  

25-6-2003 12:30 PM           


FadeToBlack

发贴 95
注册 25-5-2003
来自 K.L
真正的来源是南越吧。

古人都喜欢报大数。号称50万秦兵顶多只有10万。50万大军能在一夜之内被杀光吗?  

25-6-2003 05:10 PM           


Lion19

发贴 275
注册 6-6-2003
来自 Singapore



  引用:
FadeToBlack 于 25-6-2003 17:10 写道 :
真正的来源是南越吧。

古人都喜欢报大数。号称50万秦兵顶多只有10万。50万大军能在一夜之内被杀光吗?  



当年,秦朝的人口,是否只有几百万?
想查正一下。



Lion19

27-6-2003 03:52 PM           


ah_boy

发贴 88
注册 31-5-2003



  引用:
Lion19 于 27-6-2003 03:52 PM 写道 :
当年,秦朝的人口,是否只有几百万?
想查正一下。  



全盛时期好像有1500到2000多万之间  

27-6-2003 03:56 PM           


FadeToBlack

发贴 95
注册 25-5-2003
来自 K.L
装备精良的50万大军是不容易打败的,何况是和那些刀耕火种的落后民族。虚张声势的成份比较多。  

27-6-2003 04:16 PM           


FadeToBlack

发贴 95
注册 25-5-2003
来自 K.L


    中国南方古代越人各族的总称。战国时称百越,文
献上亦作百粤、 粤; 又言其分布甚广,内部“各有种
姓”,杂处于南方各地。故此词应是包括若干个民族的
泛称,或指一些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变化的族体。
  来源与分布 关于越的来源,有的认为与楚有渊源
关系,传说“与楚同姓”,都是“祝融之后”;有的认
为是夏禹的后代,等等。随着考古学文化的发现越来越
丰富,学者颇重视从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去探讨越人的来
源。有的学者推断分布于中国东南和南方包含印纹陶的
诸文化,其创造者应是越或百越的先人。文献记载商朝
的蛮或荆蛮,大概也包括了古代越族。甲骨文中已有粤
字,它与越族有何关系尚需研究,但商时越族或其先民
在中国南方的散布,已有文献可证。
  越人分布的范围,有的说在江南,有的说自会稽至
交趾,有的认为包括中国南方和越南北部地区,有的还
认为应包括现在的中南半岛诸国。按较通行的研究意见,
主要应在今中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
广西、安徽、湖南诸省、区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
  历代变迁及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春秋晚期至战国前
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
160多年,向周朝贡,尊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也赐
以祚命,封为方伯。越国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
淮地区,号称“霸主”。后被楚所灭,从此分散,诸族
子争立,有的称王,有的称君,活动于江南沿海一带,均
朝服于楚国。
  战国后期,除有百越名称外,还有扬越的名称,即
扬州地区的越族。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
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
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
  秦汉时,泛称中国南方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
南方越”。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汉初越已逐渐形成
几个较强的部分,即东瓯(东海)、闽越、南越、西瓯。
其族称、住地和活动史迹、区别更加明显。东瓯在今浙
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闽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南越
在今广东省境,继发展到广西及以南地区;西瓯大概分
布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骆(雒)越主
要分布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这些部分都形成了
政治中心,都与汉王朝有密切关系,如闽越第一代君主
无诸和东海第一代君主摇,都受汉朝封号。南越王赵佗
原是河北真定人,秦时为南海郡龙川令,后为南海郡尉,
乘秦末之乱,以武力平定了桂林、象郡,占有整个岭南
3 郡,建南越国,与汉朝关系有时臣服,有时背叛。西
瓯似未有统一的政治组织,处于部落分散状态,被秦征
服后属桂林、象郡,后又被赵佗征服,成为南越的一部
分。“骆越”一称,有人认为西瓯与骆越同族异名,有的
认为是两个不同的部族。越族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
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
名称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罕见。
  三国时期,在吴国统治区有山越,分布于今安徽、江
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与汉
族进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同化于汉族。
隋唐时,山越还偶见于文献记载,宋以后,即不复出现。
  此外,三国时在今福建北部有“安家之民”,在今
台湾有“山夷”;隋时在台湾有“流求土人”,这些都
是一部分越族的后裔。
  越、百越这些族称在文献上消失,并不是这些古老
民族的消失,而是发生了变化或被其他族称所代替。现
在中国南方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各民族以及东南亚一些
民族,都与古代越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生活与文化特点 百越具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生活、
文化特点。越语为粘着型,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故
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
为“煦□”。有人认为越语与今壮侗语族的语言相似。
  百越的生活、风习也有特点,主要是:断发文身,契
臂为盟,多食海产,巢居,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
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
  参考书目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百越系》,商务印书馆,上
海,1936。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百越民族史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2。
 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陈国强)

http://www.no1190.com/minzu/gudaiminzu/nanfang/yue.htm  

27-6-2003 04:51 PM           


FadeToBlack

发贴 95
注册 25-5-2003
来自 K.L
共来百越文身地

易大旗

我在《新文化》坛子贴的《也谈戍边士卒的婚配问题》,原系对愚人、黄河两位网上名家的跟贴,没想到愚人大兄追问我关于岭南掌故的史料出处,这就逼着我做功课,一个周末也不得空闲。这倒好,以后对班门弄斧就多了许多忌惮。现在交上作业__
据广州旧志载,周惠王令楚熊子恽统领岭南,南海臣服于楚,以楚庭为朝,所以广州又名楚庭(或称为楚亭)。
中国的“越人”分成很多族群,如以今温州为中心的一群,以今福州为中心的一群,这两群故事很多,而且最后中央朝廷也要用内迁来摆平,这些与我要说的主题无关,而且愚人老兄对此一定如数家珍,故略去不表。在岭南和西南的百越民族,支系纷繁。其中单指两广及今越南大部的原住民,被称为“南越人”,南越首见于《史记》,而《汉书》又称为南粤。南越人主要分成三大支,一为广东中部北部的“南越”;二为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的“瓯骆”;三是广东西江流域、广西桂江流域的“西瓯”__这一支最为悍烈骁勇,是当年大败秦军的主力。
南越先民有许多文化特征:
1、善舟习水;《淮南子.原道训》云:“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
2、断发文身;其实这是全体百越民族的习俗,断发就是将头发铰短,文身的理由则是:身上有花纹,“以象龙子”,下水可避蛟龙之害。柳宗元的七律《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有句曰:“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唐朝“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远贬的五个刺史,柳州在广西、漳州汀州在福建、封州连州在广东,是为“共来百越文身地”。足见唐时越人尚存文身之风俗。
3、干栏巢居;即用竹木材料将住房分上下两层。
4、喜食蛤贝;
5、拔牙之俗;这是不少民族都流行的,也谓之“凿齿”,是成人或者婚俗的标志。
6、迷信鸡卜;商周时期,中原汉人用龟牛骨来占卜,岭南越人则用鸡骨,即杀鸡用鸡头盖骨在火上烤,以受热开裂的图纹来卜凶吉。柳宗元也有诗文提到鸡卜,我一时查不到。
7、几何纹陶;学术界认为这是南方与北方的彩陶和黑陶的主要区别。而几何纹陶器最发达的就是珠江三角洲。
8、铜鼓文化;它在部落里本是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乐器,用于祭祀、进贡、赏赐等仪式,后来铜鼓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现在则只有壮族、黎族和某些支系的苗族还存有铜鼓。
岭南的平定及设立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明确记载,就在“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但是,秦王朝何时发兵岭南,史书众说纷纭。一说是“始皇二十五年,遣王翦南征百粤,略定陆梁地,以为南海、桂林、象郡。”(《羊城古钞》);一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近年比较为史家所接受的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这一年,秦始皇派大将屠睢发兵50万,分五路进军岭南,对互不统属的南蛮部落,秦军开始如摧枯拉朽,但后来南粤土着逃入山林反抗,秦军顾此失彼,损失极大,连屠睢也被杀死。于是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的僵持局面,以上记载均见《淮南子.人间训》。
秦军之败,关键在于粮道不畅,给养不济。于是秦始皇派史禄征集民工去广西开凿“灵渠”。这项伟大工程,不须我多去着墨,自有识者去论证其意义。灵渠解决了补给问题,秦军换帅再战,主帅为任嚣,我原说赵陀为副帅,不确。赵陀为水军“楼船之士”的统领。
秦王朝在岭南采取多项措施,如“屯垦戍边”、“筑道设关”、“谪戍移民,与越共处”等等。据《史记.淮南王列传》载,秦末,赵陀“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人。”我上一个帖子《也谈戍边士卒的婚配问题》完全是凭记忆信手写来,有误。这段抄录应该比较准确。
此外,数年前有一篇关于岭南文化的散谈,曾在杂志发表,署的是另一笔名。现在附录于后,并将它划归“易大旗”名下,想必原作者不会有异议,因为那人就是我。一笑。  

27-6-2003 04:59 PM           


FadeToBlack

发贴 95
注册 25-5-2003
来自 K.L
附:
             岭南文化寻根                
易大旗
每个中国人都记得自己的远祖的形象,就是那座棱角分明的头盖骨——著名的 北京周口店猿人。它的轮廓赫然进入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这种直观的启蒙教育,
就使得那个粗犷简洁的图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图腾与徽记。
  其实,这是“大一统”价值观念的强力灌输,正如“车同轨、书同文”为中央 帝国的制度必需,让枝蔓众多、一盘散沙般的中国人从根上认祖归宗,一举摈除“
血的疑惑”,大家都向那尊头盖骨顶礼膜拜,委实不失为一种最简明的办法。
  然而,从人种学乃至文化史的角度去考究,中国人根系繁多,血统庞杂,何止 于一个祖宗!说到底,连“中国人”这个造句,亦不过是抽象的统称罢了。
  中国的上古神话,已清楚无误地注明,连黄河流域的先民,也不外是由多个不 同的种族和部落所组成的。而本世纪的多项考古发现,不但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
华文明的发源地,连岭南的珠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在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岩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就是岭南最早的原住民,距今 已有13万年。1958年,在广东南海发现了“西樵山文化遗址”;1977年在佛山又发
现了“河宕文化遗址”,这都是新石器时期早期南方先民文明的足迹,遗址中发现 大量细石器、印纹陶和很多水陆两栖动物的骸骨。反映出南方先民的生存方式是以
捕捞、渔猎为主。
  而在广州市郊发现的“飞鹅岭遗址”和“葵涌遗址”,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中 晚期,显示南方人类活动已经进入了锄耕农业社会。同时亦证实,南方先民的文明
发展,和北方是基本同步的。
  然而,到了青铜时代,岭南与中原已有了相当的文化落差。在广州附近发现的 “九毛岭遗址”、“暹岗遗址”,所出土的青铜兵器,其造型与装饰绝大部分具有
岭南越族的风格特色,但是铸造技术与制作工艺都比较粗糙,显示出在先秦时期, 岭南文明的步履比起北方确实慢了半拍。
  根据广州旧志记载,在春秋时期,周惠王命令诸侯中最靠南方的楚国兼管岭南 ,岭南的百越民族开始臣服于楚国。所以,以前广州也有一个别称叫做“楚庭”。
为何这个别称渐渐失传了呢?这是因为岭南文化后来的发育,已非“楚文化”所能 概括,它成为了中华文明巨川当中别开生面的一条支流。
  古称的“南越民族”,指的就是生活在岭南两广(包括今日越南一部)的原住 民,据人类学家的测定,四、五千年前的越族和中原人的确分属不同的种族,岭南
土著的种族特征是身材较矮,脸盘比较狭小,眼睛大、鼻梁低,颧骨凸出,皮肤较 黑。今日的广西壮族、岭南黎族还保留了不少古越人的特征。
  中原人将岭南越族贬称为“南蛮”,其间固然有文化落差之因素,但最重要的 原因却是来自一个饮食上的偏见——古籍《淮南子》和《史记》都提到南蛮吃蛇与
贝壳类动物,在广东发现的多处文化遗址,均可证实,堆积层里有大量的蚬蚌蛤蚶 蛳螺的遗骸。有心者可留意到,它们的汉字名称都属“虫”字部首。贝壳类动物和
蛇一样,在中原人的心目中均为“不洁”的象征。
  其实,一个族群的饮食习俗,是于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物产分不开的。到了今日 ,无论是蛇类还是贝壳类,都已成了北方食肆的席上珍,他们的地盘并不盛产这类
东西,大抵都是由南方空运而来。若论当下中国的咸淡水资源之严重污染,那些软 体动物的确甚为“不洁”,但是却抵挡不住口福与摆阔的双重市场需求,南方的河
涌竭泽而鱼之后,不得不大兴“箱网养殖”,以应付南北同胞旺盛的食欲。与此同 时,“南蛮”的造句也从现代汉语词汇中彻底消失了。
  说来,南蛮开始被“王化”,并不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楚国自顾不暇,通常 是任命岭南人自己来管治自己,譬如在周显王时期,就是广东南海人高固作为楚国
的总督,管理两广地区。而岭南时而认同楚国,时而又和楚国离心离德,总之它始 终未曾成为“楚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无可否认,岭南的社会进化明显滞后,中
原各国已进入奴隶制社会,岭南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只有部落和部 落联盟,尚未形成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他有 意将岭南并入大帝国的版图,就在秦朝立国两年之后,即由大将屠睢统领大军南征
,岭南的部落各自为战,互不相属,很快就瓦解了。但是南越民族非常刚烈骁悍, 他们不愿臣服,实行坚壁清野,部落战士从山林或者水路出击,打得秦军不知所措
,最后用诱敌深入之计,在山谷设伏,以夜战大败秦军,连主帅屠睢都被杀死。《 淮南子》一书记载了这一场著名的战役,谓“伏尸流血数十万”,这是秦军连荡平
六国时都未曾遭受过的重创。该书还记载残余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显见得征 服岭南绝非易事。秦军的弱点除了不擅山地战和水战之外,还在于补给线太长,粮
草运输相当困难。秦始皇就派军队和民工开凿了水运工程——灵渠,将湘江水引入 漓江,然后又汇入珠江,一举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从而解决了南下大军的
后勤给养问题。灵渠的建成,虽然是出于军事目的,但它对南方的开发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它是中国人继万里长城和都江堰之后所创建的伟大工程。
  秦朝的第二次南征,任命任嚣为主帅,赵陀为副帅,领军50万,特别是选拔 了原来吴国、越国善于水战的军士,又采取步步为营、避免孤军深入的稳妥策略,
很快扭转了战局。当然,任、赵二人最明智之处在于“攻心为上”,他们善待当地 土著,结交各部酋长,南越民族分三大支,其中栖息在今广西桂江流域与广东西江
流域的的这一支,称之为“西瓯”,他们的抵抗最激烈,但这一支的大酋长终于被 秦军擒杀。在公元前214年,中国的统一霸业遂告完成。
  以此为标志,岭南文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史记》记载,秦朝有计 划地向岭南移民十多二十万,其中多系戴罪在身的犯人或是王朝不放心他们留居中
原的姓氏家族。后来戍守南疆的赵陀又上奏朝廷,请求遣送三万名未曾婚嫁的女子 到岭南,为士卒缝补征衣。其实也是为了解决他们结婚成家的人生大事。秦始皇批
准调集一万五千名中原女子南下,这当然是“杯水车薪”,数十万留守岭南的秦军 ,大多数都与本地的越族女子通婚了。
  说起来,这并非岭南土著首次与中原实行文化与血统的融合。广州著名的“五 羊仙子”传说,原不是虚无缥渺的神话。据考证,在西周后期,楚国境内居住著一
个姓姬的民族,他们与周朝王室是同宗,由于周王朝衰微破落,他们就受尽楚国的 欺凌与排挤,终于有一天,他们上演了一出“出埃及记”,带著他们的羊群和谷种
,南迁到天涯的九州尽头,给当地人送来了先进畜牧与耕种技术,这和传说中的五 仙骑羊衔穗降临广州的情景十分吻合。
  秦朝设立的郡县制,全中国有三十六郡,其中岭南有三个郡,南海郡包括今日 广东的大部分地区,桂林郡包括了今日广西的大部分地区,象郡包括了今日越南北
部和广西的部分地区,这三个郡都由南海尉任嚣统管。由于岭南山重水复,交通不 便,与中央王朝的联系相当困难,加上土著人的反抗尚未完全平息,秦始皇特许南
海尉有军、政、财三位一体的独立大权,这客观上给未来的南越王国割据创造了条 件。
  秦始皇在统一岭南之后四年就去世了,而在第二年(公元前209年),即爆 发了陈胜、吴广的农民大起义。“天下苦秦久矣”,各路义军揭竿而起,风云际会
。不出两年,秦王朝就灭亡了。
  南海尉任嚣是个深谋远虑之人,他看清“秦为无道,天下苦之”,也看出中原 各方“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他决心拥兵自重,据关自守
,保境安民,不参与流血纷争,最终割地称王。可惜任将军短寿,便于临终时将这 套“隆中对”大计交付给赵陀。赵将军依计行事,派重兵封锁秦关,隔绝岭南岭北
的交通,阻止战火向南蔓延。公元前204年,赵陀乘中原楚汉相争之际,正式竖 旗成立了南越国。
  大英雄的名声与霸业,总是人民的白骨堆砌而成的。赵陀既无西楚霸王项羽“ 力拔山河气盖世”之胆魄,麾前也无刘邦的文臣武将张良与韩信。赵陀更无逐鹿中
原的抱负,但若论治理好一个小国寡民之邦,他的能力却绰绰有余。他乃行伍出身 ,要以刀兵相要挟,可唬不住他。赵陀南来后一直任龙川县令,对地方民政了若指
掌,南越国遂紫气东来,五岭雄关如一道天然屏障,阻隔了中原的兵燹与匪患的南 伸,在天下大乱之际,唯有南越一处国泰民安,经济昌荣。南越国的疆域其实也并
不比以前的宗主国楚国小,它包括了两广、海南的全部和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云南和越南的一部分。所谓“楚虽三户能亡秦”,但秦亡了又怎么样呢?项羽真
能吞掉南越国吗?他连吃奶的劲头都拿出来了,依然未能将小小的汉王刘邦摆平, 南越国之归附与否,已完全轮不到他去想了。
  即使是汉高祖得了天下,他也未能把南越国怎么样。刘邦审时度势,觉得还是 不便妄动干戈。汉朝派了使臣陆贾南来册封。赵陀欣然接受南越王的玉玺,岁岁进
贡,与宗主国贸易往来。实际上南越仍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据史料记载和文物发掘,南越国在中原战乱连绵的年代里,致力发展生产,使 得落后的岭南已经追平、至少是大大拉近了与中原生产力的距离。难得的是,赵陀
对民智的开发、文化的扶植颇有贡献。这可能得益于赵陀的长寿,相传他活到百岁 高龄,之所以不能确证这一点,无非是查不到他的生辰,但有案可稽,赵陀治理南
越国长达67年之久,这个边陲国邦总共才存在了93年,赵陀在位时间就占去了 三分之二还多。在他的治下,汉字开始普及,粤语作为一个独特语系,开始形成,
其特色是中原的语言结合当地越族的土语,是汉越文化的混合体。今日的粤语保留 了最多的中原古汉语,其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历次文物大发现,都出土了很多乐器,据考,它们从音乐体系上基本属 于中原汉乐,但加入了大量的越族地方乐器。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种南北融合
,应该正是南越统治阶层的文化取向。
  汉朝到吕后垂帘听政时,南越国与中央王朝关系恶化,主要是因为吕后改变了 先帝的睦南政策,她禁止贩卖铁器农具和马牛给南越国,即使卖出牲畜,也只给公
的,不给母的,使之不能繁殖。赵陀三次派使臣赴长安上奏,都被扣留。吕后还铲 平了赵陀在河北老家的祖坟,杀尽赵家宗族在中原的人丁。导致南越国叛汉自立,
赵陀称帝,但这种格局自吕后身亡,汉文帝当政之后就结束了。汉文帝重修赵家祖 坟,又派老臣陆贾出使南越。赵陀遂自动废除帝制,再度称臣。
  至汉武帝时,赵陀已故,南越王位已传到第三代,这时候南越国发生了内乱, 王室宗族与做过三朝宰相的本地越族士绅发生冲突,叛乱势力废去汉族王太后所生
的太子,拥立越族王妃所生的长子为南越王。此时的汉朝国力鼎盛,汉武帝即发大 军南下讨伐,历时将近一个世纪的南越国终于走进了历史。
  然而,在这一百年里,真正的岭南文化已经扎下了根系,并且开枝散叶,成了 中华文明重要的一脉。汉朝以后,“越族”的名称自然而然地消亡了,南越的“越
”字也被“粤”字所取代。只有她衍生的独特文化被永久地保存下来。
  1983年,在广州的象岗发现了第二代南越王的陵墓,轰动了整个史学界。 1995年,在广州繁华的闹市中心中山四路的电信大楼施工时,不期然发现了南
越国王赵陀的御花园,再次震动全国,文物发掘工作至今仍在进行。专家认为,等 到遗址完成发掘和保护之后,肯定会成为联合国特批的世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其实,联合国尊意如何,根本无关要紧。对于岭南人的后裔来说,南越国正是他们整个族群的发祥地,也是他们文化寻根的终极祖庭。于是想起了宋人杨万里
凭吊赵陀王朝的遗迹越王台(位于广州越秀山)的一首七绝:    
榕树梢头访古台,
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地,
今日春风独自来。

http://www.boxun.com/freethinking/wytxt/yidaqi/ydq045.htm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7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广东三大民系探源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2&highlight=%C9%EE%DB%DA%B4%F3%D1%A7%CD%BC%CA%E9%B9%DD%2B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6-27 22: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虎师傅酒后真言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96&highlight=%C8%AB%BE%FC%B8%B2%C3%BB%2B&page=1&showgood=
2)你说“客家人和现代北方人没什么关系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十分偏激的看法。你可以问问专家,谁能否认古代汉人南迁形成南方各民系的说法。南方和北方不同,没有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南方各族总体上是融和的。秦始皇挟横扫六国、灭掉最强大的楚国的余威,派重兵攻打和楚国有密切渊源的岭南,在强悍的蛮兵面前却全军覆没,第二次发兵五十万,主帅任嚣死在任上仍然是没什么作为,继任者赵佗采取和睦政策,从越俗、促进汉越融合、传播中原文化,才稳定岭南。此后的隋朝,岭南圣母冼太夫人促进汉越融和,维护国家统一。再此后的宋代,南迁汉人(包括中原和江南汉人)较大规模地移入,共同开发岭南,三大民系形成。此后,历代的岭南英杰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抛头洒血、无私奉献、可各可泣,产生重大的影响,不愧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使南方民系带有较多的古越等土著民族的血缘。上溯几千年,古越族也是华夏民族的一大来源,例如春秋时期的越国和吴国。地方的历史,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历史的沉淀。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目前发掘并准备作为旅游景点的多个朝代的古道,就浓缩了岭南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在当今的时代,我们最缺的不是历史意识、民族意识,而是公民意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3-6-27 23: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6 19: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稻http://www.3miao.com/anthropology/paper/cereal.htm
 

·百越民族先民种稻不但在中国最早,在世界上也属首创·


    百越民族先民种稻不但在我国国内最早,在世界上也属首创。前苏联著名遗传学家瓦维洛夫肯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却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并从印度传入我国。日本学者加藤将灿稻命名为印度型、粳稻命名为日本型,成为国际上流行的称呼。但是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和西南地区大量野生稻的存在,使国内外学者不得不改变看法。日本民族学家佐佐木高明等根据我国西南、东南和日本植被与文化的类似性,提出了照叶树林文化传播带假说。他们认为不仅日本的稻作栽培技术,而且其它许多文化习俗都来自中国西南的“半月弧”。渡部忠世的《稻作之路》具体探讨了我国西南与日本以水稻为中心的物质文化传承。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最典型的稻作文化遗址。它表明距今七千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原始稻作文化。该遗址第四文化层距今约6900年,在4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普遍发现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折合稻谷当在100吨以上。稻谷虽已碳化,许多谷壳和杆叶尚保持原来的外形,有的颖壳上稃毛尚清晰可辩,有的叶脉和根须还很清楚。经鉴定为栽培稻,以灿稻为主,也有粳稻和不属于灿粳的过渡类型,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种质基因。在同一遗址中还发掘出170余件骨*2,人们用它来开挖排灌用的沟渠和整理稻畦,表明当时已进入*2耕农业的阶段。还发现了木桨、陶舟、大量射鱼用的柳叶形骨镞。说明他们已能荡舟捕鱼。他们还修建了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制造了精美的木器、可以移动的陶灶生活用具。看来这里的居民早就过上了“饭稻羹鱼”的生活,创造了与北方粟作文化面貌迥异的适应江南水乡的稻作文化。
    种稻食鱼、习水便舟、住干栏房等正是后世百越族系的主要文化特征。因此,创造河姆渡稻作文化的无疑是百越族系的先民。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上百处,其中90%以上分布在百越民族生活的江淮以南地区,只有不到10%分布在黄河流域,且时代较晚。百越族系分布于南方的广大地区,云贵高原亦是越人的世居地。云南出土古稻的地点多与傣族先民有关绝非偶然。
    傣族的民间传说和创世史诗中都记述了他们祖先在渔猎中驯化野生稻、寻找谷种、学会水田耕作的过程。百越民族发明了水稻耕作,其技术至隋唐时臻于成熟。水田耕作(特别是耖田技术)、多熟种植、育秧移栽、增施肥料、水浆管理、良种培育等构成了具有精耕细作特点的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当然这些不是由某一单一民族创造的,但百越民族无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6 20: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大块 于 2003-6-27 23:32 写道:
最佩服粤人,就连最迂腐的猫师傅也承认有百越的血统。最不屑某些同胞,打死也不承认有百越血统。其实,某些HAKKAREN同河洛人(姑姐如此美称)真是迂腐的很可爱,总是拿自已中原人的身分炫耀。其实,真正有份量的族群 ......

我承认有较多的百越血缘,但不否认有中原血缘。今天我和堂兄弟们聚会,按照上网以来得到的“理论”重新观察(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发现这部分家人大部分为鼻梁较高、鼻翼较窄的,也有个别被广州人称为“戏子眼”(类似于“丹凤眼”)的,还有个别鼻孔形状呈弯月形的,还有一位下颌较长略向上翘起的。当然,这类粗看之下像“北人”的“土著”,百越血缘必定不少,只是有的较明显、有的不明显,血缘上应该和全体广东人民一样,无须赘述。
我认为:如果对岭南历史上的汉越融合持回避态度,贬低今天的北方汉族或丑化古代的土著先民,无论你的祖先(含父系和母系)是北方汉族还是南方土著,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科学上,都是说不过去的。我相信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关于三大民系体质研究的成果。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6 2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http://www.hubce.edu.cn/jwc/jwc5/messages/9649.html
最新研究表明:东南亚十几个民族起源于中国南方
资料来源:新华网
贴送日期:2001年4月10日 16:59:30

--------------------------------------------------------------------------------

最新研究表明:东南亚十几个民族起源于中国南方


新华网 2001.04.10 15:07:03


新华网南宁4月10日电(记者刘水玉 黄革)我国民族学人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中国八个少数民族与东南亚泰国、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十几个民族,或称壮泰系列民族,都起源于中国南方。

这是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范宏贵教授经过十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关于这一结论的学术著作《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日前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范宏贵教授说,中国壮、布依、傣、侗、黎、水、仫佬、毛南族,越南的岱、侬、泰、布依、热依、泐、佬族,老挝的老龙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萨姆的阿洪人等,总共约9000万人口的十几个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犹如一棵大树,经过若干年的生长后,生出许多枝干。上述各族,根是相同的,只是枝干不同。”

在以前的研究中,人们虽然发现这些民族在人种、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关系密切,但它们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国际学术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加上这些民族大都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即使有文字的民族也是较晚才有,因此对它们民族远古的历史缺乏本民族文献的依据。同时,有关这些民族相互关系的记载很少甚至没有。这都是国际学术界面临的难题。

范宏贵教授认为,居住在中国岭南一带的古代百越西瓯人,或因战争,或因寻找肥沃土地,在不同时期迁移到别处。向南迁移的一支先到云南西双版纳、老挝,再转入越南西北、泰国。向西迁移的一支到云南元谋、德宏,进入缅甸、泰国,然后向西迁移,进入印度阿萨姆。现分布在东南亚一带的这系列民族,和中国八个少族民族一样,都是由古代百越西瓯人迁移、分化而成。

“泰国泰族的民间传说讲,他们从中国南部跋山涉水,穿行于热带丛林,击退当地部落的袭扰,最后来到泰国并定居下来。越南热依族民歌中有‘远离柳江不能浴’,另一首情歌说‘同死桂林地’,说明他们的祖先在广西。西双版纳民间故事《召树屯》,在泰国叫《拍素吞》,在老挝叫《陶西吞》,在缅甸掸邦叫《雀女与猎人》,它们的内容情节相同,而它们与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也相似。 ”范宏贵教授对记者说。

范宏贵教授研究发现,壮泰系列民族虽然现在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它们在语言上却有很多相同之处。他说:“‘水’、‘田’、‘种子’、‘稻’等农业词汇,在壮泰系列各民族的语言里相同或相近,表明在古代出现农业的时候,各民族是生活在一起的。‘酒’这个词壮语和傣语也相同,再从广西武鸣、荔浦、陆川等地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饮酒器来看,在商时期壮族和傣族已有酒,并且一起生活在岭南一带。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楚国的一首《越人歌》,用壮语、侗语、傣语都能译出来,说明那时候他们还是住在一起的。

范宏贵教授认为,将广西壮族人的体质资料和泰国泰族人相比的结果发现,他们的种族相似系数在一左右,表明他们在种族上很接近。

他说:“1992年在南宁举行的中泰文化学术交流会上,广西中医学院解剖学副教授朱芳武作了《壮泰体质的比较研究》的学术报告,他对广西壮族的369个活体进行了研究、测量,这369个活体被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广西北部的龙胜、中部的马山和南部的大新,他们在当地居留史已达13代以上,且无其他民族杂居。而1929年泰国人索· 讪威迁和Puket Vachannanda把泰国中部、北部、东北部的1202名男性士兵活体分成三组也进行过研究。把两个学者的测量数据放在一起,对16项体征进行多元分析,采用种族相似系数比较结果,如果系数在3以内,则表明它们相互关系比较接近。经比较,种族相似系数在1左右,特别是大新组与泰人的相似系数达到0.76,这说明壮族和泰族在种族上很接近。”

范宏贵教授又补充说:“从物质文化来看,壮泰系列各民族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住的房子都叫“干栏”,上层住人,下层放杂物或饲养牲畜。他们都喜吃独有风格的糯稻制成的扁米。他们的民间服饰也大体相同,男子穿无领长袖,对襟的上衣,下边左右各一口袋,下穿肥大的裤子,束裤腰,不用腰带。女子着筒裙或者上穿短衫,下穿较宽大的裤。从精神文化上看,壮泰各民族都共同信仰一个民间的神,这个神的名称,它们的叫法一样,叫‘then’ 。”

范宏贵教授还从文献上找到壮泰各族同源的一些证据。他说:“据越南河江省管霸县决进乡的布依族潘姓和韦姓的家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中国贵州省安顺府望谟县的长田、博霸、打韦、那让等乡,19世纪中叶,因人口增长、耕地减少而贫瘠而南迁。据在越南西北部和老挝收集到的泰族人、佬族人和泐族人用泰文手写的资料《版勐纪事》以及其他书籍记载,他们的故乡在九条河流交汇的地方,这九条河是红河、沱江、乌江、湄公河、南乌江、南涅河、南纳河,还有云南境内两条不知名的河流。”

范宏贵教授的论证广泛,涉及了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地名学和人类学等多个领域。中国壮学专家农学冠教授对记者说:“范宏贵教授的论证令人信服。”

民族史专家、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罗树杰副教授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增加了学术界对壮泰系列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的了解,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完)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9-6 2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http://www.56-china.com.cn/china1-12/1Q/zgmz-nw1m19.htm将汉民族投放到人类学视野中进行全方位审视,使广西民族学院教授徐杰舜先生成为该领域里一位卓而不群的人物。他那本用6年时间撰写成的《汉民族发展史》,曾经结束了汉民族没有专史的历史。而今,徐先生的又一部力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再一次引起震动。值此中华民族迈进新千年之际,本刊特约徐杰舜先生撰文,以飨读者。

雪球:人类学视野中的“汉”民族
文/徐杰舜

雪,是一种神奇而又美丽的自然景观。当雪花飘飘之时,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当雪花凝聚成雪球滚动之时,雪球会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

汉民族,这个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民族,也颇具雪的特性。从遥远的古代起,她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她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摇篮,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之中,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像滚雪球一样,融合了许多民族,凝聚而形成;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因此,我们可以将汉民族比喻为一个硕大无朋的雪球。

《红楼梦》中有一句名言,谓之“大有大的难处”。汉民族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要认识它也真是太难了。现在,让我们在人类学的视野中认识一下汉民族。

族群互动: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内因

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结果。对此,笔者所著的《汉民族发展史》曾作了详细的论述,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会导致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当时由于理论缺乏,没能探讨这个问题,现在从人类学的族群理论来看,应该是族群的互动导致了民族融合的发生。

先秦之时,在汉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夏、商、周诸族群的区别是十分鲜明的。就服饰来说,夏尚黑,商尚白,周则兼用之。不仅衣服的颜色不同,而且衣服的纹饰也不同,“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此外,葬制、社树、历法、宗教信仰等也都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族群性,此即《礼记·丧记》所云:夏“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嘉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表现出朴质、温厚,又比较野蛮的族群性;商“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表现出放荡、凶狠、好胜的族群性格;周“亲而不尊。表现了温文尔雅,以巧取利的族群性。

不仅中原的夏、商、周诸族群区别鲜明,就是中原诸族群与周边诸族群的区别也是十分鲜明的。《礼记·王制》中就有一段学者们熟知的论述,其云:

“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先秦族群的区别虽然十分鲜明,但族群之间的互动却无时无刻地发生着。一方面是婚姻的互动,《国语·周语》记载:周襄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又如东夷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僖公之妾;赤狄别种潞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凡此种种,婚姻互动的情况不胜枚举。

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互动,拿《诗经》来说,它是中原地区夏、商、周三族融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周文化的代表。它所反映的基本上是夏、商、周三族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但到春秋后期,《诗经》从中原地区向四方传播普及。以在南方影响最大的楚民族来说,自称“蛮夷”的楚民族受周文化的影响,也能诵读《诗经》了。《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令尹享赵孟,赋《大明》之首章,赵孟赋《小宛》之二章。”《左传》昭公七年又记载:“(芋尹)无宇辞曰:‘……《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仅如此,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攻打陆浑戎时,陈兵周郊,问九鼎大小轻重,说明楚民族对夏、商、周三族都十分珍重和视为宝贝的“九鼎”,也同样是十分珍重和视为宝贝的,其中原因除“九鼎”是权力的象征以外,也反映了文化上的互动。

正是由于族群互动这个内因的作用,才使春秋战国之时的民族大融合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从而促成了汉民族的横空出世。

秦汉之时,刚刚横空出世的汉民族约有3200万人,发展到汉平帝元始2年(公元2年)时也仅达5900万人。但历经魏晋南北朝之后,到唐代前期人口已达8000万到9000万之间;又经唐末五代,到北宋大观3年(1109年)人口突破1亿,再经宋辽夏金元的发展,到明万历28年(1601年)人口达1.5亿,及至清道光30年(1851年)人口已达4亿以上。从上述汉族人口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每经历一次动乱和战乱,人口不是锐减而是激增,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所谓少数民族“汉化”的结果。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大分裂时期,即魏晋南北朝和宋辽夏金时期。在这两次大分裂中,出现了汉民族融合了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又南移融合了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汉化”浪潮,给汉民族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汉化”现象。原因很多,但在人类学的视野中,族群的互动是一个重要的内因。

以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为例,一是语言的互动十分深入,如汉语成了匈奴和氏人的通用语言,北魏孝文帝更是禁说鲜卑话,改说汉语;二是婚姻互动十分频繁,如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受到鼓励;三是文化互动十分激烈,如前赵称汉王的刘渊就学习《易》、《诗》、《书》三经,尤好《春秋左氏传》及孙、吴兵法,并博览《史记》、《汉书》等汉族史籍经典;前秦符坚入师从师学经,对经学造诣很深;北魏孝文帝更是雅好读书,手不释卷,通五经百家文学,能文章词赋。与此同时,汉族又吸收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具体地表现在唐代汉族生活习惯的“胡化”上,如“胡床”的传入,从此改变了汉族长期以来席地而坐的习惯;烧饼、馅饼、饺子等“胡食”的流入,大大丰富了汉族的饮食生活,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音乐、舞蹈、诗歌、绘画、音韵,以及宗教信仰的互动,从而凝结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唐文化。

宋辽夏金元时期的情况也是如此,如辽圣宗不仅喜读《贞观政要》,善吟诗作曲,还仿汉族政权的修史体制,编修实录。辽太宗会同3年(939年)宣布:“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与汉人婚姻。”章宗规定对汉民族的先祖帝王伏羲、神农、轩辕、少昊、颛顼、高辛、尧、舜、禹、汤、周文王、武王等要三年一祭,并在享师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号,教授纪书,科举以纪书为标准。所以史书记载,女真族“好变夷狄风俗,作中国礼乐如魏孝文”,“屯田军与所居民为婚姻者所”。西夏元昊以来用新制定的西夏文字翻译了大量的汉文典籍,党项族中出现了儒学渊深的斡道冲,诗才超妙的汉王仁忠,编修西夏实录的焦景颜、王舍等是汲取汉族文化的代表人物。

正是这种族群间的互动,尤其是向强势族群倾斜的互动,才导致了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浪潮的不断涌现。所以,族群互动成为汉族形成和发展的内因。

多元一体:汉民族的结构模式

过去,由于理论和方法论的局限,没有能够对汉民族的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现在,用人类学的族群理论这台“显微镜”一照,我们不难发现汉民族的结构。

众所周知,物质的单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以此相喻,如果我们把汉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由族群构成的。

构成汉民族的族群很多,人口多少不等,文化因素的认同也不一,有的成片聚居,如闽南人等;有的大分散、小聚居,如客家人、平话人等;有的处于少数民族的包围之中呈“族群岛”,如广西的“高山汉”等;有的聚居在城市,如北京人、苏州人等;有的聚居在农村,如贵州的屯堡人等。汉族究竟有多少族群,目前还无法统计,但大致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以方言为特征划分的族群,如客家人、平话人、闽南福佬人、桂柳人等;一类是以地域为特征划分的族群,如湖北人、湖南人、江西人、陕北人、河湟人、河北人、河南人等;一类是以大城市为代表划分的族群,如北京人、沈阳人、长春人、哈尔滨人、大连人、杭州人、温州人、宁波人、南京人、苏州人等;一类是以风俗习惯为特征划分的族群,如广西的“高山汉”、贵州的屯堡人等。

这样,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族群组成的汉民族,构建了汉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模式。在这里,各个族群单位是“多元”,汉民族是“一体”。

汉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一是由汉民族起源的多元性所决定。汉民族起源有两个主源,即炎黄族群集团和东夷族群集团;三个支源,即苗蛮族群集团、百越集团和戎狄族群集团。这种起源的多元性为汉民族多元一体结构奠定了基础。

二是由汉民族形成的多元性所决定的。据《汉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汉民族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夏、商、周三代之时黄河和长江流域夏、商、周、楚、越诸族群相继崛起为第一阶段;春秋战国到秦之时夏、商、周、楚、赵以及部分蛮、夷、戎、狄在大融合中育成华夏民族为第二阶段;西汉之时为华夏民族在“大一统”中发展、转化为汉民族为第三阶段。这种形成以多元性为主构建了汉民族多元一体的雏形。

三是由汉民族发展的多元性所决定的。汉民族自秦汉形成发展至今,两千多年来,在族群互动中表现出了特有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鲜卑、乌丸、羯、氐、羌、契丹、党项、女真,以及部分蛮、俚 、僚等少数民族族群大多“汉化”而成了汉民族的新鲜血液,所以史书中少数民族被“汉化”后“同之齐人”、“遂同华人”、“与蜀人相类”、“殆与华不别”、“与诸华不别”的记载不胜枚举,于是汉民族的发展“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就造成了汉民族多元一体的伟岸身躯。

总之,由于汉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多元性,才导致了汉民族结构多元一体模式的形成。

那么,汉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是怎样形成的呢?从人类学的理论来看,“多元”族群要成为“一体”,必须经历一个从“多元”磨合到整合为“一体”的调适过程。所谓磨合,就是族群在互动的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族群通过文化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既交流文化,又交流思想和情感,沟通心理,以减少和调适各族群间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矛盾和冲突,达到相互适应和和谐一致的过程。我们在考察贺州的族群关系时,处处可见汉族各族群互动的磨合。而这种族群多元磨合的结果就是整合。所谓整合,就是随着族群互动磨合的成熟,不同的族群在各个方面逐渐由最初的互不相关,发展到和谐一致的结果。其实,这种多元磨合到整合一体情况在中国汉族不同族群之间比比皆是,如甘肃永昌县“古罗马人”、河南开封市“犹太人”、福建泉州市锡兰王子后裔、广东鹤山市鲜卑族后裔等情况。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上述诸例都说明其之所以符合历史事实,依我之见,其根本原因在于汉民族结构的多元一体,因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是建立在其“凝聚核心”汉民族的“多元一体”上的,而汉民族的“多元一体”又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具体凸现。

双重认同:汉民族的“大一统”

“多元”的汉民族为什么能够凝聚为“一体”?双重认同在这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族群认同是对身份的确认,更是对文化价值的确认。而对身份的认同,是族群意识的凸现。一些西方人类学者总是怀疑汉民族不是一个民族,一方面有理论上的原因,如对民族概念和族群概念区别的分析所造成的话语的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对汉民族认同情况不了解所致。

确实,在汉民族中,普遍存在着对族群身份的认同,如对客家人的认同,对平话人的认同,对上海人的认同,对北京人的认同等等。笔者在贺州作族群关系的田野考察时,几乎所有的问卷都确认了自己的族群身份。

近几年客家学的兴起,就是客家人对客家族群身份认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学术界出现了对汉族族群进行研究的新动态,有的出版社还出版了《人文中国》、《“剖析”上海人》、《“品评”广东人》、《“说道”山东人》、《“放谈”东北人》、《“批判”北京人》、《武汉人》、《天津人》、《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等有关研究汉民族族群的书,这不能不说是汉族族群身份认同的一种凸现。

但是,汉民族在认同族群身份的同时,又有对汉民族民族身份的认同,笔者在贺州作田野考察时,几乎所有涉及汉族的问卷在对自己的族群身份认同的同时,又都认同自己的汉族身份,从而呈现出双重认同的态势。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认同汉民族,从而形成拥有近12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说来话长,但在此,我们长话短说,这是因为,两千多年来,在汉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汉民族族称的认同经历了一个曲折交叉的历史过程,即先后出现过“秦人”、“汉人”、“唐人”的族称;同时,“秦人”、“汉人”、“唐人”三称又交叉使用。“汉人”之称在曲折、交叉发展过程中,逐步取得主流地位,元代以后才认同“汉族”为族称。所以,汉民族对民族身份的认同,虽然是政治性的,但也是在历史上逐步确认的,它包含了相当分量的对文化价值的确认,以及对汉民族民族意识的凸现,这是一种在民族的名义下所作的民族认同。对此,我们没有理由也不能怀疑汉民族作为一个民族的客观存在。正是由于对汉民族民族身份的认同具有这样深厚的历史基础,所以,尽管有族群认同的存在,但却从来也没有构成对汉族民族认同的否定。

正是由于双重认同的调适,一方面其可以满足人们对族群身份的认同,即人们可以根据语言、宗教、地域、习俗、意识等文化因素而确认不同的族群;另一方面其又可以满足人们对民族身份的认同,这在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既具有政治性。也具有文化性,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汉民族所有族群都对汉民族作民族身份认同,使之能够以“大一统”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责编:天粒)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