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青年小本创业几个成功实例:
1、 开小加工厂——我的亲戚阿忠,现年30多岁,初中文化,男,紫金人。现在东莞拥有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厂,有10 多个师傅和技术工人,生产性固定资产20万元左右,流动资金几万元,年营业额200万元左右,年利润10~20万元,1辆旧轿车,已经营了7年,在老家和东莞分别拥有一栋3层和4层较漂亮楼房。准备阶段:18~24岁,在其亲戚于东莞开办的小型机械加工厂打工,先后学习并基本掌握了车床、铣床、钻床、电焊技术,之后做过原材料采购、接单、送货工作。在此期间,夫妻俩省吃俭用积存了3万元。起步阶段:自有资金3万元,与3个亲戚分别借了3万元、3万元、3万元,共12万元,在东莞与学艺的亲戚的工厂不在同一个地方的另一个镇开了一家小型机械加工厂,从事机械零件加工、模具维修、小型简单机械的设计制造。客户来源:开始时主要靠亲戚、老乡介绍,以及在亲戚的小型机械加工厂打工时认识的一些在老板厂分管生产设备的朋友。目前发展瓶颈:老板受知识、思路、能力等因素限制,这2年一直想做大但一直做不大。
2、 开小加工厂——我的一个宗族兄弟阿祥,现年近40岁,高中文化,男,紫金人。现在深圳拥有一家小型油墨生产厂,有8个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工人,生产性固定资产30万元左右,流动资金几万元,年营业额300万元左右,年利润20~30万元,1辆轿车和1辆人货车,已经营了8年,在老家和深圳分别拥有一栋3层和5层较漂亮楼房,在深圳拥有一套高级商品房。准备阶段:30岁创业前,在蛇口一家内联生产企业从事原料采购工作4年,从而熟悉了这一行业的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渠道。起步阶段:自有资金5万元,向亲戚借了5万元,共10万元左右,租用深圳一个较偏僻地方一层破旧厂房,只有1台设备——我们戏称为豆腐机,开办了一家小型油墨生产厂,只有4个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工人,技术很简单——原料从这端进去,成品油墨从另一端出来,关键的技术——简单的配方,在老板厂打工时已掌握。客户来源:打工时认识的各个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渠道的朋友。目前发展瓶颈:赊销较多,回收货款较麻烦,影响资金流动;老板信命,随遇而安,缺少主动发展壮大的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