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8-9 13: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不变
梁家到松口来,带来的除了稻种,还有迁徙数年未改的重视教育文化。据《梁姓渊源》记载,将家族率到松口的梁孟坚的三个儿子,均以读书出身而入仕途。可见办学历史悠久。
由于客家人出走河洛时往往是大户人家,或者是书香门第,或者是商贾之家,是以居住松口的客家人继承了中原汉人的优良传统。崇文尚学,兴学育才。据一些族谱记载,各村各姓都建有“书斋”,有些地方因缺少资金,以“尝田”租谷、“公店”租金解决办学经费。
现在仍存的松江书院,据史书记载,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创设。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松口李家李士淳在原址上重建松江书院。而且他亲自讲学,教化乡人弟子。李士淳有多大学问?崇祯期间,是太子的老师。后来到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村里又兴办梅东书院,此时松口的“书斋”和私塾遍及各乡村。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以后,松口在乡里企业人士和华侨的资助下,建造了许多学校。
据介绍, 松口一个5万人的小镇,就有5所中学,34所小学。9月8日,记者达到松口后,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学校。“在松口,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梁德新说。在梁氏宗祠,一间名为“仰川学堂”的屋子陈设古旧桌椅,据介绍是梁孟坚的第14世代后裔梁仰川创建。教师的薪金以学米加傣银。
立在松口仙溪村口的文魁塔,高五层,立在青草红土之中,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梁德新介绍,以前村子里的人出门赶考,都要前来拜揖许愿;考中后再来还愿跪拜。尽管年久失修,但威严不减,尽管已近9月中旬,仍然可见塔下层的铁锅内堆有新烧的纸灰。
客家的教育之风纯淳犹见一斑。如今的松口虽然富足,人们出行都是以摩托车代步,但学校仍然要求学生骑自行车到校。松南中学的大门外就赫然写着“学生不得骑摩托车到校”。“教育是扎实厚道的功夫,学生应要艰苦。”松南中学的校长说。
所以,松口学生考上大学的超过4000名,其中考进清华7名。民国时,松口出了63个留学生。再往古,仅明清两代被皇帝钦点翰林的就有4名,考取进士7名,举人27名。
族谱归思
“我是客家人,最古老的祖先在河南。”谈起家族的根,梁庆宜就一本正经。已经传抄1000多年的《梁姓渊源》上,祖先从哪里来,族谱里写得清清楚楚。里面记载各代人丁,家史,甚至邻里关系,等一些大事记。“最关键的就是不能忘本。”梁说。
松口的客家人,无论大户小户,都有自己的族谱,有的绢质,有的纸质,还有更久远的甚至是木质。传到近代,就用纸质。这里的客家人大多住在“围龙屋”里,连绵数间的屋子,各个支系住在哪里,都有标明。
族谱开篇往往是“开基祖某某公于某年从某处迁至某地”。象《松口李氏家谱》、《梁姓渊源》、《石子岭陈氏家谱》等,都记载了祖先的源头。内容记录了全族的户口、世系及血缘关系,还有族规族范等。
“较其它相比,客家族谱是保持最完整的。” 梅州客联会客研副会长丘菊贤教授认为,客家人对族谱的重视,不仅仅是继承中原文化,还体现了一种思乡情愫。 |
|